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25部分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25部分

小说: 重生南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驸佟养性手下,从此,凭借炮兵这一技术兵种的优势,汉军旗在辽东越发受到重用,直至天聪八年,正式编制八旗汉兵。

    相反,滞留在大明的佟家人就没这么幸运了,朝廷对佟家严厉打击,辽东佟家存于大明境内的几乎被斩杀殆尽。佟养甲改姓易名,逃入关内,辗转在左良玉部下讨了一个管督理盐饷的差事,清兵破关南下后,他立刻恢复姓名投效旗下,得到了重用,一直跟随大军到了福建。

    对于清廷重用辽人,李成栋心里本来就不爽快,当初打下福建,擒杀了隆武不见封赏也就罢了,如今又空降了一个顶头上司,而他的官职也从当初的江南巡抚变成了广东提督,官位看似提了两级,但文贵武贱,二品江南巡抚的地位根本不是一个一品武官提督可比拟的。很明显,他被明升暗降了,这让他不满的同时,颇有些兔死狗亨的感觉。

    现在经施福一提醒,他有些犹豫,语气也渐渐缓了下来:“血战消耗元气本镇如何不知?机关算尽,皆徒劳无功,不得不为了啊!咱们伤亡固然大,伪明那伤亡也不小。本镇早已得到谍报,梧州城里能打得伪明军队不过焦琏部的三四千步骑罢了,其余皆是战力低下的降兵,不足为虑。连日血战,那焦琏部也是伤亡重大,如今就看谁的韧性更强,坚持的更久了,咱们只要突破一点,就能破城了。”

第049 梧州血战(二)() 
当李成栋说到突破一点时,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他一拍甲盔,面露喜色的道:“有了,本镇有了破城的方法了。”

    “什么方法?”施福好奇的问道,一时间竟忘了尊卑礼节。

    李成栋心情不错,并没有责怪施福的无礼,他一把将其扶了起来,抚着短须苦笑道:“半月攻坚,炮击无数,梧州西南墙角崩口最多,显然并不厚实,当时竟没想到集中炮击,直接打出缺口,本镇也是打糊涂了啊!”

    “大帅的意思是——突破点在那?”

    “对!”李成栋带着施福走至一处望楼上,举目远眺,对梧州西南角观察了一阵后,转身命令:“传令,停止攻城,收罗所有红夷大炮,对准西南角轮番炮轰,一定要给本镇轰出一个缺口来!”

    梧州是广西重镇,城墙都是由条石砌成,唯有西南角这一段旧城是由砖石所砌,红夷大炮轰不动条石,但对砖石确有很好的破坏力。

    一番轮轰后,直到炮管发红不能再放才停歇,再看梧州城的西南角,碎石崩裂,好几处地方出现了崩口,连女墙都被削平了一段,城墙的外皮簌簌地往下落,直露出了里面暗红色的夯土,不少隐蔽在女墙后明军被飞溅的石块砸得血肉模糊。

    期间葡萄牙炮兵也曾用新式火炮打掉了清军的几门火炮来缓解城防危机,奈何李成栋奸猾,知道明军有新式洋炮,射程远,射速快,所以他并没有将红夷大炮集中使用,而是分散在各个角落,放炮的时候,则集中对着州城西南角放,让葡萄牙炮手一阵无奈。

    就在李成栋打算再接再厉的时候,一名折差急速跑上望楼,单膝跪禀:“广州总督衙门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请大帅阅看!”说罢从身后取下包裹,解开油封,取出了文书。

    要八百里加急送的消息肯定非常重要,李成栋瞥了折差一眼,狐疑的取过文书来看。

    “怎么可能?荒唐!太荒唐了!”

    匆匆看完文书后,他勃然色变。

    身旁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无措。

    “怎么了,父帅?”仗着是李成栋的心腹爱子,义子兼亲卫头领李元胤大胆的问道。

    “自己看吧!”李成栋愤怒的把文书扔给了李元胤。

    李元胤看了文书内容后也很吃惊,他大皱着眉头道:“是总督佟大人的紧急求援令!咱们救是不救?”

    原来就在清军围困广西梧州行在的同时,隐藏在广东沦陷区的名士陈邦彦联合张家玉,陈子壮等人,毁家纾难,捐资募兵,建立义军,在广东秘密誓师反清。

    永历元年二月初,趁李成栋兵围梧州的时机,陈邦彦乘虚突袭广州,义军先在东莞击败了佟养甲派出迎击的水师,焚毁敌船百余艘,紧接着就包围了广州,将佟养甲围在了城内。

    同时张家玉派部将陈镇国、冯家禄领兵会合前参将刘龙、李启新部收复了龙门,陈子壮则四处出击牵制住了其他地方的清兵,有力地阻断了清军对广州的增援。

    在他们三人的带动下,顺德的胡靖、梁斌,新兴的梁信灼,新会的黄公辅、何世熊,恩平的王兴,阳江的莫廷兰,东安的何仕璋纷纷聚众举义,攻打当地的清廷驻军。

    由于李成栋一直率领主力大军不断向西推进,留在广东各州府的清军数量极其有限,就是省府广州也是缺兵少将,只有寥寥几千绿营兵。在义军围困之下,广州一日三惊,清总督佟养甲也深深体会了一把四面楚歌的滋味。

    等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三人合兵之后,五万义军聚集广州城下,声势惊人,佟养甲一面下令紧闭城门,不准出战,一面向外派出快马到广西急召李成栋回援,这才有了方才折差传令的事。

    李成栋不可置否的道:“如今梧州攻坚战已到了最关键时刻,本镇不日便可攻下梧州,生擒伪明皇帝,佟军门现在让本镇回军援救广州实属不智。再说了,他麾下好歹还有几千人马,坐拥坚城却没信心抵挡乱兵,也着实荒唐,可笑!”

    “父帅,军令难违啊!”李元胤担忧的道。

    “哼!要回军也要等打完了今日这一仗再回,五万大军在梧州空耗大半月,不拿下梧州,本镇颜面何存?!”

    最终李成栋还是妥协了一二,佟养甲的军令他可以不听,但其背后的主子的面子却不能不给,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何况大家还是给同一个主子卖命。

    李元胤知道适可而止,见义父决心已下,他点了点头,不再规劝了。

    炮击几轮后,梧州城西南角终于成功打开了一处缺口,李成栋大喜。

    号角呜呜,稍加休整的清军在各级军官的指挥呼喝下又在城下列开了一个个的攻城方阵,整肃而森然。

    李成栋执刀立于中军战车之上,右手紧握着刀柄,这一刻,望着梧州城头,他的脸上写满了一战雪耻的决心!

    鼓声起,军阵开。

    几十个攻城方阵拥着云梯再次凶猛的涌向城墙,特别是西南角缺口处,几十步的间隙里竟密密麻麻搭上了十多架云梯,云梯上的清军都是李成栋的本部老卒,这一次他是压上了老本,誓在一战破城。

    那些关中大汉各个身着铁甲,戴着铁盔,防护周到,攻城经验丰富,勇猛异常,攀爬速度很快,几乎转眼间就爬到了城墙中段。

    梧州城中的数万军民百姓,素知清军的凶残,知道此城一但被攻破,无人能够幸存,所以男女老幼一齐出动,推着鸡公车,源源不断的向城头补充滚木擂石,靠着墙根的屋舍民宅都被拆倒,所有的砖石、木料都被运上了城头,青壮男子们,不管是迂腐的书生,还是精明的商贾,此刻都只有一个想法——驱逐鞑子,他们紧咬着牙关,用盆、瓦、缸,盛满滚开的油,掺入人的粪便,劈头盖脸,往城下的清兵身上倒去。

    滚油顺着盔甲的缝隙渗透其内,清兵被烫的皮开肉绽,人粪便有毒,沾染到伤口上,疼痛异常,李部老卒的铁甲挡得了羽箭,铅弹,确挡不了无孔不入的滚油,他们不少被淋了个正着,疼得从云梯上摔下,一片哀嚎惨叫。

    ps:小弟在这里给大家单独介绍一下三个重要人物,也是后期故事的重要角色,他们分别是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合称岭南三忠。

    陈邦彦:字令斌,岭南三忠之首,智谋奇高,早年设馆讲学,为南粤硕儒名师,北都沦陷,清兵入关后,陈邦彦结束讲学,携呕心沥血之作——中兴政要策论,只身奔赴南都,因内容主要涉及抗清,故不为正力主“联清灭寇”的马士英,钱谦益等南都重臣采纳。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永历皇帝朱由榔被清军李成栋部围与桂林,陈邦彦联合陈子壮,张家玉等人,起兵攻广州,以围魏救赵之计,逼李成栋回援。桂林最后虽解围,陈邦彦却不幸兵败被执,惨遭凌迟,其子皆战死殉国。

    张家玉:字玄子,隆武时为兵科给事中,隆武二年受命到广东筹饷招兵,不久,隆武被杀,新军缺乏粮饷,只好解散。永历元年,率义军与陈邦彦,陈子壮相约兵围广州,以解桂林之危,李成栋回军后张家玉率义军先后与之大战于万江租和道滘,不支败走西乡。其祖母陈氏,母黎氏及妹石宝俱投水自尽;妻彭氏被执,不屈而死。后李成栋集中大军扑向张家玉驻地增城,双方大战十天,张家玉身中九箭,身负重伤,不愿作俘虏,遂投塘而死,壮烈殉国,时年仅33岁。

    陈子壮:字集生,永历元年和陈邦彦、张家玉等义军,在广州城郊、增城、清远、高明一带互为犄角,狙击清军。他们又会集舟师六千余乘战船进攻广州,可惜因城中内应失误,谋泄事败。这一仗,陈子壮长子上庸壮烈捐躯。后来清军分兵攻打九江及高明城,陈子壮退至高明,率全城军民昼夜登城防守,清军屡攻不下,便偷掘地道入城,放炸药引爆。城破,张家玉、陈邦彦牺牲。子壮、上图父子二人率余下的五百义勇军浴血奋战,结果全部战死。子壮、上图等亦被俘,随后押回广州。他坚不投降,被押至刑场“陪斩“仍笑骂自如,旋被李成栋以残忍的手段——“锯刑”处死。

第050 梧州血战(三)() 
州城里储备的油并不多,大多都是梧州百姓从家里拿出来的,即便这样,总数依旧很少,没办法分到各个垛口上,只能用在西南角缺口处这种最需要的地方。

    虽然西南角是李成栋重点要攻克的地方,不过为了牵制明军的守城力量,他在西、南、东三面都展开了进攻。

    这就是兵力占优的好处了,四千本部老卒,外加三万各系降军,此前虽损失了不少人马,总数仍有两万多,梧州各城下都可以分出几千兵力,每个方向都可以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或是主攻,或是详攻,让明军守卒顾此失彼。

    攻城大半日下来,不管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拼尽了全力,一个死守,一个狂攻,梧州三面城墙,几乎每个垛口都陷入了拉锯战,尤其是西南角的缺口处,双方争斗尤为惨烈。

    为了堵住缺口,重新堆砌起防守的墙垛,城中的青壮百姓们十几个人一组,用杆子,麻绳挑着着好不容易寻到的一些大条石,他们大声的喊着号子,亦步亦趋的走上西南城头,使出全身的气力想把条石堵在城墙的缺口处。

    清军好不容易将州城的西南角弄出了一个大缺口,怎能容许他们那么做,随着令旗挥舞,漫天的箭矢、铅弹如飞蝗倾注到了西南角。

    青壮百姓们没有盔甲护身,再加上缺少女墙的保护,纷纷中箭,从城头栽了下来,这些青壮百姓多是父子兄弟一起上阵,凄厉惨叫中不时有人失声痛哭:“爹爹,哥哥”他们含着热泪,咬紧牙关,一人死一人替,继续移动条石堵缺口。

    缺口旁的明军士卒们脸涨得通红,用手中的藤牌,刀剑无声的尽力掩护着他们,奋力砍杀着冒头的清兵。可清兵箭矢迭发,攻势越来越强,条石短时间内无法堵住缺口,眼看着十几个凶猛地清兵要爬上城头了。

    “弟兄们,跟那些二鞑子拼了!咱们誓死不做亡国奴!”一个受了重伤无力再战的明兵大声吼道。

    “誓死不做亡国奴!”数十个明兵轰然响应,连青壮百姓都放下了继续堆砌条石,他们齐身扑上了刚爬上城头的清兵,在清兵凄厉的惨呼声中,一起搂抱着翻滚下了城墙,摔做了肉泥

    这场以西南缺口为重点的惨烈攻城战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夕阳西下,双方都战得精疲力尽了,清兵才不甘的退下,再看梧州城下已是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残戈断矛到处都是。

    夕阳落下,朱由榔独自一人站在城头处,静静的望着城外的清军大营。在一整天不计伤亡的强攻后,清军也是疲惫异常,营寨里隐约可听到时不时的哀嚎声,和军官将校的呵斥声。

    回头再看城内,放眼望去,墙角下处处都是伤兵,还有些战死的还没来得及收殓的尸体。

    朱由榔背过身去,不忍再看。

    脚步声响,负责支援西南角的吴继嗣甲脏发乱,艰难而又缓慢的走上城头,到了朱由榔跟前后,他悲声跪禀道:“臣吴继嗣交令!”

    朱由榔见他满身血污,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轻轻托起吴继嗣,他颤声问道:“爱卿,其他的锦衣禁军呢?”

    吴继嗣向后一指,泣声道:“活下来的老兄弟们都在这呢!”

    朱由榔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大吃了一惊。只见十几个浑身浴血的身影步履蹒跚的向他的方向走了过来,离得近了,才看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伤痕累累,宫变后剩下的一百余锦衣禁军,除了三十多个一直贴身不离的,他万万没想到一场血战下来,竟只存了十几人。

    此仗实在惨烈,不仅近卫营死伤惨重,主力焦琏部也则损严重,原本剩余的三千多人马,战后更是只剩不到两千五,巡防营和青壮百姓伤亡都很大。整个梧州城四面城墙可用守卒不到四千,连最重要的西南角缺口处可分到的守卒都不到六百,若非军民百姓一心,人人死战,早就不支。

    明军如此,清军作为攻城的一方就更惨了,此仗李成栋光本部老卒就死伤了四百多,各系降军更是战死三千有余,若非其战术得当,无可指责,外加掌军日久,威权深重,军队甚至有哗变之忧。

    李成栋如此不惜代价的攻城,拼命的为满清卖命,这是朱由榔所料不及的,一想到白日里的血战,仍旧心有余悸,清军如此势大,下次攻坚战梧州城能不能守住,他已不敢保证。

    晚食过后,天色已是一片漆黑,梧州城头燃起了火把,成百上千的火把照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