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29部分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29部分

小说: 重生南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才阵可大可小,为品字形站立,以三人为一组,刀牌手在前,长枪手在侧,弓箭手居后,分站三角,互为依托,同样适合巷战、混战。

    “进!”

    “进!”

    双方各喊号令,应募军士们手持兵器,迎面对冲,步步进逼,每一张撑得紫红的脸膛上,都露出了一丝亢奋之色!

    “弓箭手!放!”

    卢世仁和魏俨几乎同时下令,双方加快推进之速,弓箭手已经先行放起了箭,为了避免出现重伤或死亡,箭头都是包了布的,枪没枪头,刀也是钝的。

    “长枪手,刺!”

    “刀牌手!挡!”

    双方此时已经短兵相接,互相刺杀了起来。

    “奇兵!迂回!”

    双方见正面一时间难以分出胜负后,再次下达同一道命令,事先准备好的奇兵队从后阵开了上来,遭遇在一起,双方接战时,只闻刀枪交击的巨响此起彼伏,杀声雄浑有力。

    朱由榔肃容而立,站在观战台上认真的看着他们操练,经过大半个月的集训,如今还剩下一万左右的应募者,都是淘汰后剩下的菁华,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朱由榔对应募者的操训一刻也没有放松,每天定会准时过来观看淘汰训练。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月的淘汰选拔,剩下来的应募者已经有了军队的雏形了,军中阵法,也被他们演练的有模有样了。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四月初,一个月的集训期临近尾声,校场上一万余兵卒正在认真操训着,在军法官吴继嗣的监督下,没有一个敢偷懒。

    他们身上都穿着崭新鲜红的大明制式鸳鸯战袄,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或铁网裤,头戴红笠军帽,脚穿革翁布鞋。至于军官的鸳鸯战袄,衣内铁网有两层,袄下青布战裙垂至小腿中,袄外又有无袖式单层铁叶甲,一直到腰部,甲的前后都有护心镜,穿着铁网靴,同样戴着红笠军帽。这么一身打扮,英气勃勃,一股男人的阳刚之美顿时喷薄而出。校场上一片红色的海洋,鲜艳养颜。

    朱由榔骑坐在马上,边看边走,频频点头,神色间颇为满意,到了校场正中时,下了战马,缓步踏上高台,俯视了一下台下正在操训的军士们,挥手招来焦琏、吴继嗣,传令暂停操训,全体集合列队听训。

    令鼓敲响后,仅片刻时间,一万两千军士,八千战兵,四千辅兵,已排成十几块整齐的方队,甲光森森,兵戈成林。

    朱由榔对辅兵的要求虽然没有战兵那么高,但也不低,新军制里辅兵也列入军籍,平日里和战兵一同出操,战时承担运送粮草,军械、搭桥、建营等后勤任务,不再雇佣临时的民夫,必要时,要和战兵一起战斗。可以说,新军里,辅兵的战斗力只是略输于战兵。

    月底淘汰进行到最后的时候,朱由榔亲自坐镇考核,就是混编的三营军士里都有不少军卒因为成绩不合格被清退出战兵序列,或转入辅兵,或开革出营,容不得一丝徇私枉法,这支新军可是未来的保命符,命根子。

    在朱由榔面前,这些新军们个个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上万人的大校场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朱由榔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大声宣布道:“一月的淘汰训练已经步入尾声了,你们是被筛选淘汰后剩下的菁华,体能技艺都在前列,所以从明日起,尔等便是正式的天子亲军了!”

    众人闻言纷纷惊呼,眼见终于可以成为侍卫亲军了,他们无不兴奋莫名,感慨一月的辛苦没有白费,自己终于熬到了最后,成了天子亲军一员。

    朱由榔静静感受着他们的喜悦之情,片刻之后,他才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场上一干新军见状,再次屏息静气,鸦雀无声。

    朱由榔威严的道:“侍卫亲军,摒卫帝室,护卫大明,职责重大,望尔等珍视之!”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纷纷单膝跪地:“臣等叩谢天恩!”

    一个月的集训结束,一镇新军的架子总算是搭起来了,各级军官也逐级定下来了,镇都统制一职朱由榔决定让焦琏来担任,焦琏屡立功勋,战功卓著,为人忠义耿直,没有多少歪心肠,容易驾驭。

    而且近一万应募军士也是他一手拉扯出来的,在应募军士中论威望,仅在皇帝朱由榔之下,他还统辖着原来的几千虎贲营军卒,现在都分散到了各营做了军校,所以由他来做都统制,两边皆服。

    最主要的是,当初新军制规定取消家丁制时,焦琏思虑了一夜后最终选择了配合,事实上和同时期的其他明军一样,焦琏之前也有五百亲卫家丁,都是他的心腹亲信,战力非常剽悍,李成栋初围梧州时,他曾带着五百亲骑出城突袭冲阵,把清军军阵冲得七零八落,大大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梧州解围后,焦琏还剩三百左右的家丁,折损了接近一半,可谓损失惨重。

    新军制颁下后,焦琏虽是个大老粗,却也知道这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对旧营制,对将领拥有私兵的现状不满了,皇帝肯锐意进取总是好的,他也不能不识时务,再说他确实也没有那种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想法,不然行在危机时,他又何必频频出死力维护?

    大明再不思振奋,他也不知道还能挺多久,不过朝廷大政也轮不到他一个粗鄙无文的武将来操心,也操不了那个心。天子不管用什么方式抓兵权,军队总归需要武将来帮忙统带的,他相信英明的皇帝是不会让忠良寒心的。

    正因为焦琏的深明大义,起了模范带头作用,让朱由榔新军制的推行成为了可能,投桃报李,朱由榔也决定让焦琏做都统制,一为安抚,二为奖励。

第057 编练新军(终)() 
当然,作为天子,凡事不能都靠臣下的忠心,想要彻底掌控新军,必要的权力制衡还是要有的,所以副都统制一职,朱由榔打算让吴继嗣担当,由他单独组建一直督兵队,平日和战辅兵一起操训,协助都统制作战操训的同时还单独负责维护军法,战时阵前督战,记录军功等;至于都监军使,可由王夫之担任,作为文臣的他不用对敌作战,只需负责钱粮和宣传教化等一些后勤工作,作战操训大事由正副都统制负责。

    至于剩下的哨长以上军官,朱由榔也都按照考察成绩从高到底一一的安排好了。任免名单下来后,人人服气,尽皆跪地欢喜得高呼着:“皇上万岁!万岁!万岁!”

    看到自己一手创立出来的军事小团体散发出来的朝气,朱由榔心中很是满意,历尽挫折,如今终于执掌一镇兵权,困龙入海的第一步,便是要有水,这一镇新军加上翟式耜、方以智、庞天寿等心腹文武内臣,便是他实实在在升起越海的引水!

    宣布应募军士转正侍卫亲军后,朱由榔又为新军的装备发愁了,在他的规划里,每名侍卫亲军都要至少装备四套军服,军靴,军士裘帽等,其中春冬各两套。这样军士换洗就方便了,不过费却着实不少。一套鸳鸯战袄工价一两五钱,把广西桂林三卫、驯象卫、平乐守御千户所等各卫所的内囊都掏空了,拢共只搜罗到了一万八千余套,还有三万套的缺口,只能从市面上订购了,以一两五钱一套计算也就是四万五千两。

    军服问题解决了,还有其他问题,比如每名军士,不论战兵、辅兵都要配备锋利腰刀一柄,这个是近战、肉搏战的护身利器,少不得的,集训的时候可以将就,军队正式成军后就不能将就了。

    广西的几个卫所内早在一月前就收罗过一遍了,军服、生漆、胶、牛筋虽然不多,到还有一些,皮甲、铁甲、鸟铳、横刀这些军国重器就很少了,即便有一点,也大多锈蚀不堪用。

    新军建成前,全军中只有合格腰刀三千余柄,破损锈蚀的腰刀四千余柄,卫所又搜罗到了四千余柄不合格的腰刀。

    眼下战乱频繁,兵器的价格也是不断攀升,一柄好刀可以卖到十几两钱,订购的话一万柄腰刀最少也要十几万两,而且也没那么大的军工作坊能够在短时间内锻造出那么多柄腰刀。

    朱由榔不得不感慨养兵真贵!养精兵更贵!最近钱如流水,府库里原来的七十余万两银子,仅仅一个月,就只剩下六十万两不到了,朱由榔可不像平白那么多冤枉钱。

    所以一月前他命翟式耜将桂林左卫(匠卫非军卫)一个卫所的官营匠户连同冶铁炉、鼓风等炼铁设备全弄到了梧州,打算将战场缴获的,破损,锈蚀的兵器重新打磨与回炉煅打,废物利用。

    三天后一共到了五百多个衣衫褴楼的老匠。

    他们都是世袭的匠户,两百多年下来,地位已经沦落到了连军户都不如的程度,军户至少还有点粮饷可拿,他们却是一个铜子都拿不到,做好了是应该,做不好还得受罚,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艰苦。

    朝廷没有工程的时候经常几天吃不到一顿干的,很多年轻匠户因为实在受不了这般剥削,都逃籍了,只有一些老匠户因为年纪大,身体不行了,只能留在卫所里熬一天是一天了。

    桂林左卫全盛时期有匠户五千余人,到了现在也就剩下五百多老的逃不动的老匠了。

    大明的匠户有单独的户籍,是谓匠籍,只要身在匠籍,世世代代只能当国家的工匠,比同军户,却更像是国家奴隶。

    这种不合人情的制度设计,当然出自于把一切问题简单化的太祖高皇帝之手,但这些弱势群体因为没有自己的扬声器,所以三百年来没人有兴趣关注这个问题。

    等匠户们到了梧州后,朱由榔让工部给他们选一个好的地址,建一个简单的军工作坊。匠户的妻妾子女也都配了住房,让他们妻儿老小可以安心居住。

    每个老匠都给予了丰厚的待遇,朱由榔根据他们的手艺水平,初略的分出了三个小等级,根据对应的等级每人每月给予月粮二石到四石、再加银八钱到二两不等的薪酬。这些都是技术人才啊,别人不重视这些低贱的匠户,朱由榔可都是视作心尖宝贝的,等将来时机成熟了,不合理的匠户制度也会废掉。

    这些匠户见皇家如此大方慷慨,自是叩头再三,感激涕零。他们世代官匠,没什么自由,平日里也是饥寒交迫。没想到一朝被皇帝差遣,就有青砖瓦房,银钱俸禄这些原本想都不敢想的待遇,比起原来受冻挨饿,简直就是一辈子都向往不到的人间天堂了。

    所以他们格外珍惜眼前的一切,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人手不够,朱由榔就从市面上招了上千学徒工,加班加点,一个月下来,修理坊不仅回炉锻打出了八千柄崭新锋利的腰刀,还额外制作出了两万枚箭头、四千枚铁枪头、修复合力弓弩二百五十余张、千斤佛朗机火炮三门,虎蹲炮八门,造出火药五桶,每桶一百斤。

    可惜的是鸟铳,三眼铳等火器大多锈蚀得难以使用,修复不了了,只能回炉重造,鸟铳、三眼铳等火器制作工序繁琐,材质要求高,短时间内根本造不出几杆合格的。军中现存的一千多杆鸟铳、三眼铳大多是偷工减料之作,威力小,还容易炸膛,伤敌的少,伤己的多,简直比鸡肋还鸡肋,所以朱由榔将它们全打包送到了铁作坊里让老匠回炉重造了,造枪造的慢一点没事,但一定要确保合格,这是朱由榔对那些工匠的要求。

    鉴于这个原因,新军里火器的比例很低,几乎清一色的冷兵器。

第058 御驾亲征()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鉴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新军里火器的比例相对较低,除每人一柄横刀、一根白蜡杆大铁枪外,全军共有藤牌六百余副、战马九百余匹、弓弩八百余张、合格火铳七百余杆(大部分是葡萄牙雇佣军的)、铁甲,皮甲奇缺,总数不到一千二百副,战兵披甲率不到两成。

    唯一让朱由榔有些欣慰的是,军中还有六门葡式红夷大炮、五门千斤佛朗机,还有二十几门小型虎蹲炮。虎蹲炮携带方便,攻击力强,已散入各营使用,加强火力,弥补火器的不足。

    十一门大炮作为野战,攻城主力装备,则被朱由榔以葡萄牙炮手为骨干,单独编入一个二百余人的炮哨,集中使用了。

    中枢行在现在除了一镇侍卫亲军,还拥有一支千人不到的水师部队,其中长舟三只、快蟹二只、舢板二十三只,其他都是一些比舢板还小的船,各色船只林林总总加起来不下于一百只,就是没有一只超过五百料的大型战船,也算鸡肋的可以了。

    一个月的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不慢,在朱由榔埋头练兵的这段日子里,广东的形势对明越来越不利了,以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为首的岭南三忠的五万义军最终没能攻下广州诚,被回援的李成栋军击败,撤退途中,双方又在禺珠洲又展开了一场血战。

    三忠的义军借着风势发动火攻,李成栋抵敌不住,往后败走,义军在后紧追不舍。当时,另一支义军的部队正埋伏在白鹅潭附近,准备随时接应三忠的义军。三忠义军船上插朱饰青旗,他们原来是知道的,但由于时值黄昏,暮色苍茫,军士们竟然不能分辨旗色,望见前面黑压压一片战船,乘风破浪而来,以为大队清兵杀到,心下不免着慌,及至看清楚在敌人的背后还有自己人时,大乱阵脚,终大败亏输。

    之后,三忠纠合败卒转攻三水,又转攻高明,继而与清兵接仗于新会和香山,后来得到明清远卫指挥使白常灿接应,遁入清远,在江口设木栅顽抗。清兵追到,施以火攻,三忠的义军再次失利,首领霍师连阵亡,不得已而退入城中固守。

    在梧州新军集训进入尾声的时候,朱由榔接到塘报:清军已将三忠的义军包围在位于肇庆东北四百余里外的清远城中,正在连日猛攻。

    唇亡齿寒,朱由榔君臣通过一番商议后,一致决定需即刻派兵前去援救解围,顺路收复广东。只是在统帅大军的人选上发生了分歧,朱由榔决定御驾亲征,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