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47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47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不过考虑到坦克防御的主要特性,特别是针对穿甲弹击穿装甲后产生的溅射金属流特性,一方面让穿甲弹丧失动能,另外一方面阻止金属溅射流进入舱内杀伤人员或者损失仪器……”谢凯说道。

    “我只希望你能够清楚,你自己在做什么。”谢建国听了之后,也不想再去深入了解。

    他的事情本来就多。

    郑宇成要瞎搞,他也无法阻止。

    要想阻止儿子,只能下来想办法。

    第二天谢凯依然去上课,下午刚放学,就被章德明来学校接走了。

    这让看到莫齐整天都洋溢着笑容的谢凯还没高兴完,就闹心不已。

    这些人根本就不让他好好上学啊。

    刚刚重生那几天,整个人都是一种做梦的感觉,特别看到思念了二十多年的莫齐活生生在他面前,让他的感情彻底爆发出来,完全没有去考虑理智问题。

    随着明白现在的处境跟时代,立志认真活一回后,原本谨慎的性格逐渐回来了。

    关于莫齐,他不再去计较莫齐是否吃中午他给打的饭,以莫齐的性格,在没确定关系前,绝对不会接受他的任何好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权谋私把莫齐父亲调到实验车间,更是工资涨了两级,能很大程度改变她的生活环境;让孙娟带着跟他们关系好的女生去成为莫齐的朋友,这是谢凯一开始就有的计划。

    正面进攻不行,就搞迂回路线,曲线救国嘛。

    这些天回想刚开始的几天,谢凯觉得自己太过幼稚,鲁莽,根本不符合自己的心理年龄。

    他倒不怪自己,毕竟那时候不确定是否梦一场。

    重活一次,实在是太过扯淡,可这是事实!

    当一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适应了环境,要对一个单纯的17岁女孩下手,处心积虑之下,莫齐如何能逃脱?

    “章总啊,您这是不让我认真学习啊!眼看一年后我就得高考了,考不上咋整?”谢凯不满地说道。

    “没事儿,考不上直接接班嘛。”章德明可不相信谢凯考不上大学,“再说了,还有军方特招呢。”

    “估计以后我报考军校都没希望了。”谢凯无语,怎么这些人都拿军方的特招说事儿。

    “行了,别贫了,老郑从541借了不少技术人员回来,其中有三名专门研究装甲技术的,凌晨到了后,就想见你……”章德明对谢凯说道。

    “这么快来了?”谢凯也是惊喜莫名。

    541坦克基地最终会全部脱离军工,变成民品单位,但是现在可是也承担着一些装甲车辆的研究任务呢。

    “老郑直接砸了两百万到541,125坦克炮的研究给了541,还有其他几个小项目,人就来了。”章德明得意地说道,“整个基地,不管是打糖衣炮弹还是哭穷装可怜,都没谁能跟他比。”

    听得谢凯感慨不已。

    郑宇成现在财大气粗,开始拿钱砸人了。

    居然花钱从541基地里面买专家,等541反应过来,也不好意思把人要回去,再等几年,他们不搞军工了,专家自己都不会回去。

    坦克项目作为基地目前现存最大的研究团队,有着自己独立的一栋三层办公楼。

    距离总部有上千米距离,在靠近西南面的角落里。

    章德明骑着自行车载着谢凯到了这边,带着他直接进了装甲研究室。

    除了一名谢凯有些眼熟的人,其余十多位,他都没有介绍过。

    “这位是谢凯同志,我们59改项目的倡导者,复合装甲,也是他提出来的。”面对着十多名搞装甲研究的技术人员跟专家,章德明简短介绍了谢凯。

    谢凯的年轻,让所有人都是一脸震惊。

    看着在座的人神色各异,谢凯心中苦笑,看来又得跟他们一番唇枪舌战了。

070 矛与盾之钨镍合金() 
一  (媳妇儿的书《大明新地主》今天即将上架,书的节奏很慢,不适合网文套路,有兴趣的兄弟们可以瞧瞧,好歹她从六月十号上传到现在有四个月的时间了,这种坚持,对于她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

    谢凯也不说话,看着在座的人员,一直等他们对自己展开攻击。

    结果,等了好一阵,想象中的质疑没出现。

    平均年龄至少是他1。5倍的技术人员们,并没有对他的年龄提出质疑。

    “小谢同志,麻烦你介绍一下你的装甲模型吧。”一名四十来岁国字脸,穿着中山服的中年人站起来,谢凯以为他终于要发难了,结果却说出这样一番话。

    他自己都为自己的小气觉得脸红。

    人家既然都主动开口了,他自然也不客气,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放大后的复合装甲剖面草图模型,每一层都分得很清楚,并且用文字写上名称。

    随后指着黑板上的剖面图,“诸位,70年代英国研究出来的乔巴姆装甲,对于我们属于保密技术。仅仅只能从一些杂志跟报刊上可以看到模糊介绍。根据这种装甲的特点,我个人认为,这种装甲的理论模型是由高硬度合金钢板+膨胀反应层+碳纤维层+膨胀陶瓷层+高硬度合金钢背板+含铝金属内衬等多层构造而成,以倾斜角安置,每一层之间由特种橡胶或其他的耐火缓冲材料填充……”

    剖面图的各层标注着这一层由什么组成。

    这种东西都是通过网上的一些技术资料加上谢凯平时军工生产涉及到的一些技术而构造的模型。

    是否拥有巨大的防护能力,并没有进行实验。

    无论如何,这样的理论模型,绝对比目前国内使用的任何一种装甲都要先进很多。

    “高硬度合金钢板,用什么合金?”开始的那名国字脸中年人问道。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难回答。

    高硬度的合金钢,类型很多,必须对于国内甚至国际的顶级合金材料有详细了解,清楚材料特性才能回答出来。

    见到所有人都盯着自己,谢凯终于明白,不是他们不对自己的年龄质疑,不是他们不发难。

    技术人员的发难,根本不会无理取闹,而是用技术来让人难堪。

    一旦回答不好,以后他的意见不会被重视。

    只要回答得让人满意,以后绝对不会再被质疑,搞技术的人,就是如此单纯。

    他自己本身就是技术人员,自然也清楚他们的脾气。

    “目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镍含量在18%左右的钨镍合金,材料里面添加一些中、重稀土元素,以此提高强度……”谢凯刚一开口,就让所有人的嘴张大了。

    搞装甲研究的,自然对各种材料都是熟悉无比的。

    谢凯说的钨镍合金,国内一直在开发,现在都还没有成熟的技术。

    别说谢凯,很多搞材料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钨镍合金,尤其是里面镍的含量。

    “当然,如果钨镍合金还不够,能够搞到美国研究的贫铀合金,这就更好了。”

    “谢凯同志,贫铀合金短期内国内很难有所突破,尤其是贫铀合金有着微弱的核辐射,对于长时间跟战车相伴的士兵健康有威胁。钨镍合金的强度高,目前国内还未成熟运用,同时生产成本非常高……”依然是那名中年人。

    “成本高,就让大规模装备变得不太现实。”另外一人说道。

    “目前我们处于实验状态,项目的目的,不在于考虑成本,而是考虑如何提高性能。”谢凯说道,“成本方面是大规模装备必须考虑的,现在钨镍合金的生产成本高,是因为工艺不成熟,加上使用领域不广,一旦使用得多了起来,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成本问题,同样也是国内武器开发装备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现在军方军费不足的情况会持续很久。

    “钨镍合金本是用于制造穿甲弹,同样材质的穿甲弹跟装甲,这就是矛与盾的问题了。”又有人提出。

    面对他们不断的发难,谢凯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才松了一口气。

    不发难才是不正常的。

    “确实是矛与盾的关系,究竟是矛的攻击力更强,还是盾的防御力更强,只是相对的,并无绝对。在复合装甲中,这只是最外面一层的防御。”谢凯看着众人,用粉笔在黑板上这一层的图上画了一个圈。

    “在外面安装高硬度合金,主要应对高爆弹;而多层复合装甲的运用,不管是高爆弹还是穿甲弹,装甲被击中时,外面这层的高强度合金层将会对穿甲弹的动能进行最大程度削弱……其他层则承担着进一步削弱穿甲弹动能,溅射流威力的作用……”谢凯再次画了一副装甲受到攻击时候会产生变形的图形。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继续指着图介绍,“膨胀理论,这是乔巴姆最为骄傲的成果。复合装甲也是由这理论而产生,大家都清楚,倾斜安置的装甲层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把穿甲弹上面产生的水平力分解成水平跟垂直的两个力。”

    见众人听得认真,谢凯停顿了一下,组织语言继续介绍。

    “如此一来,削弱攻击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让我们最外面这层的高强度合金不仅拥有高硬度,还得拥有更高的韧性。”

    这样的理论,对于目前共和国装甲研究人员来说,属于最前沿的理论。

    国际上这类理论一直对中国进行封锁的。

    谢凯翻过很多的技术文献跟杂志,上面对于乔巴姆装甲有所提及,很少对促使乔巴姆装甲诞生的膨胀反应理论有详细的介绍。

    “了解材料的人都清楚,纯钨,硬度足够高,脆性大;而镍的韧性好,两者制造的合金,需要更高硬度,就减少镍的含量……需要更高韧性,就提高镍的含量。这一点,需要去实验。”

    材料结构配方,谢凯同样不是非常清楚,不同配方的材料性能有很大差距。

    之前搞技术,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材料,即使让他去查,也很难查到。

    单位里面的理化分析数据属于保密的,军工生产单位里面的很多材料属于特种材料,市面上根本没有。

    “之前我看到过一篇介绍稀土元素的文章,上面有对各种元素的性能做了一些简单介绍,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能有效提高金属的强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出口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所以,究竟加入何种或者哪几种稀土元素,同样只能进行实验获得数据才能对比……”谢凯明明知道加入稀土钪等元素可以提高金属的性能,但是在这里,他没法说的更详细。

    能知道稀土对于金属性能的提高,已经非常逆天了。

    尤其是他现在的年龄层次。

    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稀土是什么东西。

    “这么说来,我们岂不是需要研究材料?”有人提出了质疑。

    他们只是搞坦克装甲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搞坦克装甲,如果连材料都不清楚,还怎么搞?”谢凯认真地说道。“其实,我们只需要进行理论研究,甚至,不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只要觉得可行,就用笨办法——不断试制。”

    “这样一来,资金消耗可就大了。”章德明皱着眉头说道。

    “我们自己有材料实验室,成本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每一种材料只需要试制少量进行研究就可以,成本并不高。”谢凯回答道,“材料才是基础中的基础。开发过程中,得到的材料,即使不能用于装甲,也能在其他的领域寻得用途,并不浪费。”

    材料是基础。

    这一点谁都清楚,很多的技术研究领域被限制,都是因为得不到合适的材料。

    理论设计的零部件强度可以达到,却找不到材料来实现这种强度,最终限制了技术的发展。

    “啪!啪!啪……”国字脸中年人,带头鼓掌起来。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跟着拍掌。

    虽然只有十多个人,掌声却异常响亮。

    “老程,他这份答卷,交的让你们满意吧?”章德明对着他旁边的国字脸中年人问道。

    国字脸一脸笑容地看着有些脸红的谢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实在的,我在来的路上一直在想他是什么样子。刚刚看到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你们是在瞎搞。不过他的这番介绍,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如何颠覆的?”章德明笑嘻嘻地问道。

    “他对各种材料理论性能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我们。甚至对于一些先进前沿材料的判断,也是非常准确的,稀土元素对于金属性能的提升,这在我们那边,刚开始获得一些突破……”程平叹了一口气,“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以前是我们坐井观天了。”

    “环境造就的。他爹能接触到这些技术,加上他们单位的性质,各种最先进材料都能接触到。基地又没有外面城市那么多小孩玩儿的,他没事儿就去车间玩,要不就是在家看他爹借回去的各种杂志,谁能想到他一个孩子感兴趣?可惜我家闺女太小了一些。”章德明叹了一口气。

    “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他说的这种模型制造出来进行实验。”程平鄙视了章德明一眼,这家伙太不要脸。

071 小小的液压管() 
一  “小谢,这位是梁小龙,试验车间的车间主任,你不用每天都去,他每天向你详细汇报车间的情况,有什么任务安排,直接通过他就行了。”郑宇成带着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在谢凯家中等着。

    梁小龙看着谢凯,一脸的诧异。

    原本他以为谢建国才是他们那个车间的幕后控制者,却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孩子。

    郑宇成给他说得明白,必须按照要求入认真执行。

    即使惊讶,知道那个车间重要性的梁小龙也没表现在脸上。

    “谢凯同志,以后有什么直接吩咐就行了,车间怎么搞,你说了算。”梁小龙打量谢凯的同时,谢凯也在打量他。

    梁小龙的反应让谢凯心中惊讶,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要在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指挥下干活,可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