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48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48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小龙的反应让谢凯心中惊讶,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要在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指挥下干活,可不容易。

    他倒也没太在意,点了点头,“辛苦梁主任了。”

    “以后画图的事情也交给车间的技术员,你把草图画出来,他们完善,你看如何?”郑宇成问着谢凯。

    “这样最好不过,目前得让他们先了解坦克结构跟项目情况。郑主任,发动机的事情,您那边沟通没有?”

    “从617运过来,已经在路上了。最新改进型号的,730马力,应该够用了吧?现在程平他们开始构建复合装甲模型,试验材料,你这车间可以开始行动了。”郑宇成说道,“需要的其他东西,比如微光夜视仪等,我已经跟云光298厂联系了,具体还没有答复。”

    “他们没有的技术怎么办?”谢凯问道,“特别是激光瞄准仪等,都不是现有的技术。”

    “咱们想办法吧。实在不行就先用别的替代,等着就好。急也没用。”郑宇成也没办法,要是钱够多,就自己搞了。“对了,军方过几天会派人过来,观察电磁炸弹及云爆弹的威力。”

    “军方给答复了?”谢凯来了兴趣。

    搞出来的东西,得有人要才行,否则项目研发经费就砸在里面了。

    “对。咱们现在属于军方后勤管理。这两样武器都是军方感兴趣的。”郑宇成说道,“要是获得通过了,你就立大功了。”

    梁小龙在一边听得好奇,关于谢凯,他知道的太少了,郑宇成也没有给他介绍过,只介绍了红旗机械厂新任总工谢建国。

    “您还不如来点实际的。郑主任,学校的那钱,是不是该还给我妈了?还有剩下的呢?”谢凯满脸不爽。

    口头支票没用,基地财政情况好转,上面给了多少钱谢凯不知道,至少也是上千万的。

    “你急啥,难道会差你这点?借给学校的,得去问邓华康要啊!当初是他打的条子,学校的工资,他也让人从财务部领回去了……”郑宇成看着谢凯脸色变化,心中暗爽。“再说了,房子不也给了?现在开始努力存钱,等你到了娶媳妇儿的时候,绝对不差钱。”

    谢凯差点气得吐血。

    让他去问邓华康要钱?

    这是开玩笑。

    谢凯有了一种借给学校发工资的这一万八要不回来的感觉。

    至少现在的他,是不敢去提的,要不然邓华康会亲自天天抓他的考勤。

    “行了,你先跟小梁沟通沟通,我这还有事,就先走了……”见到谢凯脸色变化,郑宇成当即就告辞开溜。

    谢凯看着他的背影,暗骂不已。

    这老家伙一开始就没安好心。

    “梁主任,车间里面,让大家先把59的炮塔拆了,熟悉一下布局等。新的总成图在装甲技术研究所,你去找章德明总工,车间里的技术人员先了解一下,完善图纸……让木工按照图纸先构建模型。”谢凯见梁小龙还在这边,从自己房间里面拿了十多张图纸,同时说道。“这上面的数据,目前还没有标注,大家根据59坦克的尺寸,商量一下确定数据。”

    梁小龙接过图纸,点了点头,也没有过多交流。

    谢凯比他小太多,让他听从谢凯的吩咐,心中怎么都觉得别扭。

    何况,夜已深,待在人家家里不好。

    “爸,你们那挖掘机项目如何了?”谢建国回来时,已经过了12点,看着老爹步履蹒跚,满脸憔悴,谢凯心中隐隐作疼。

    谢建国皱眉看着儿子,“怎么还没睡?”

    “郑主任刚走呢,我妈加班还没回来。”谢凯说道,“他来这边问挖掘机项目的事儿,说过阵军方要来人。”

    “唉!之前想得太过简单。短时间内,不解决问题,很难在三个月内搞出来。”谢建国叹了口气。

    “咋了?”谢凯认为,以红旗机械厂的技术实力,挖掘机技术,应该没有太大难度。

    虽然没有经验可循,动力系统目前市面上的发动机可没有59坦克强劲。

    关键的液压系统,红旗机械厂的技术实力解决起来不会太难。

    “液压系统设计出来了,目前国内能找到的液压管却无法承受不断变化的压力……”谢建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厂里面,必须把压力隐藏起来,否则会影响大家的情绪。

    在家里,给儿子说一说,倒能轻松很多。

    “液压管?不是液压泵的问题?”谢凯一脸的惊讶。

    一根小小的液压管就让整个项目进度陷入困境?

    “液压泵倒没问题,液压管强度不够。挖掘机在工作工程中,需要液压力很大,又不能布置太多液压管……”谢建国解释着。

    谢凯清楚,挖掘机工作部件主要靠着液压管输送液压油来产生压力控制各个关节动作。

    一旦液压力不足,挖掘机就会绵软无力。

    “把各个部位的液压管路分开啊。”

    “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压力不够,现有的管道无法承受,一旦油压力过大,管道就会爆裂,造成液压泄露。”谢建国觉得自己如同那溺水的人,遇到一根稻草都紧紧地拽住。

    儿子才16岁,再如何,对于这些都不一定能清楚怎么回事情。

    谢凯傻眼了。

    以前他们搞技术,国内工业系统配套都跟着提升了上来,除了有着特殊要求的材料或零部件,都可以直接找到。

    找不到的,也可以找相关研究单位开发。

    液压管这种东西,完全不再他们的纠结范围内。

    谁能想到,在八十年代初期,液压管这种根本就不起眼的常见的东西会阻止着整个挖掘机项目?

    “不对啊,爸,六十年代的时候,江南造船厂就搞出了万吨水压机,他们的液压管承受的力度比挖掘机更大吧?”谢凯真没有什么办法,“国内挖掘机生产厂家好可不少。”

    “江南厂用不锈钢管,那是硬管。挖掘机各个关节处需要用软管连接……国内的挖掘机,大多数都是小型的,技术落后,否则也不会想着引进技术了。”谢建国抓着头发,苦恼地说道。

    没有进行实验前,他们都觉得挺容易。

    设计出来了进行验证时,却发现国内的液压管无法承受住巨大的压力,很容易爆裂。

    “这么说来,只能自己搞液压软管才能解决?”谢凯问道。

    谢建国点了点头,“厂里面的管道车间一直在为这个而忙碌,好几个通宵了,可那边技术力量……”

    谢凯不断地回想着他们使用的液压管是什么样的。

    材料什么的他清楚,也知道液压管分内胶层,中胶层跟外胶层,每一层中都有细钢丝作为骨架层。

    内胶层保护钢丝不受侵蚀,外胶层则是保护钢丝不受损伤。

    按理来说,目前国内生产的液压管应该也是如此。

    “咱们的液压管有几层钢丝?”谢凯问道。

    “四层啊。”愁眉不展的谢建国看着谢凯,疑惑地回答着。

    “为什么不把钢丝层多增加一些呢?钢丝层采用不锈钢丝倾斜45°编织成网状,每一层涂胶,继续增加钢丝层,再涂胶,四层不行,就用六层……”谢凯说道。

    这东西他也不清楚,反正他们使用的液压软管有着很多都是六层不锈钢编制成网状的。

    目前国内液压方面的使用并不是很多,最重要的便是大型水压机,那东西是固定不动的,采用不锈钢管完全可以实现。

    “这样一来,管道就太厚了,工作过程容易造成损伤。”谢建国思索着儿子的提出方案的可行性。

    “在挖掘机的大臂及小臂上,直接用不锈钢管输送液压力,关节处用上一段软管,利用不锈钢丝网编织而成的液压软管也会有着足够的强度。管子粗一些就粗一些,只要能解决问题不就得了?先解决有无问题,再去考虑其他。”谢凯说道。

    是否可行,他并不知道。

    液压管的管子,确实非常厚,这一点他清楚。

    能够做的也就是把自己见过的告诉父亲,让他们去解决如何搞出来。

    壁厚不是问题,只要能达到要求,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就够了。

    以后有更先进的材料,再去考虑其他。

    “你这提议不错,如果可行,奖励你50块钱!”谢建国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之前他们考虑的有些钻牛角尖了。

    一脸兴奋地对着儿子夸赞了一句,就抓起自己的衣服向着外面冲去。

    “爸,都十二点多了,明天上班再去啊!”谢凯有些无语,老爹化身成了工作狂人。

072 问题解决,总工依然烦恼() 
一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整个项目都因为我们无法提供足够强度的液压管而停滞,这关系整个基地生死存亡。不要怕想法太过异想天开,能解决问题就行。”

    红旗机械厂管加工车间,双眼布满血丝的车间主任付新民指夹着一截快要烧到手指的烟,看着前面整个车间神情疲惫,不停打瞌睡的几十号男女老少,一脸疲惫地说道。

    这次会议,直接在车间里面召开。

    液压管属于他们车间的生产范围,本来是配套,半年多的时间没有开工了。

    现在接到第一个任务,就让车间毫无办法。

    付新民已两天两夜没有合过眼,车间大多数人,都超过24小时没有休息。

    “付主任,这几天实验了各种办法,甚至生产了几十种样品,都无法达到要求。最高耐工作压力在各种环境中必须超过60MPa,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国内的挖掘机同类型要求只需要40MPa……”有人提出了意见。

    显然,是对挖掘机开发团队表示不满。

    要求实在是太高。

    “付主任,咱们的液压管已经可以承受60MPa,只是在各种环境变化中强度不够,极限耐工作压力也达到55MPa,挖掘机使用,已经足够了。”

    “咱们整个车间这几天能想到的办法,都已经验证过了,哪里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车间大多数人,已经扛不住了。

    不是大家干活不认真,而是项目团队要求太高。

    他们现在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顶级的,项目团队依然不满意。

    “实在不行,就想办法进口吧。老付,同志们这些天都尽力了。”车间主任工程师陶庆鸿也是满眼血丝。“咱们的技术实力,能达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属于超水平了。”

    “付主任,这事情咱们清洁工参与到里面也提不出意见,还是让咱回家吧!虽然我很想做出一份贡献。”一名四十多岁小个子中年妇女顶着两个黑眼圈,嗓子发干地说道。

    技术开发,跟清洁工有什么关系?

    “是啊,咱们搞后勤的在这里熬着也没用。”不仅清洁工,整个车间所有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被要求开动脑筋,提建议。

    如此情况下,十多种可行性较高的方案,都被生产验证,比原本他们可以达到的技术标准提高很多,依然无法达到项目团队的要求。

    主要是在极限耐工作压力方面无法达到。

    “如果能进口,咱们的压力也没这样大了。项目团队只给了我们一个月的时间,从国外进口,从谈判到运输,没有半年如何能搞到?”付新民摇了摇头。

    看着整个车间的人都是神情疲惫,满眼血丝,付新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

    最终开了口,“这样吧,生产跟技术人员留下,其他的先回家休息。大家回去后,多想想办法,发动家人帮着一起想。”

    即使他把后勤人员放回去,依然要求他们发动家人帮着想办法。

    哪怕他明知道不会有效果。

    聊胜于无不是?

    “还在开会?”在清洁工以及库管等后勤工作人员刚离去时,谢建国快步进了车间,“老付,马上组织技术人员跟工作人员,利用细不锈钢丝倾斜45°编织软管,除了内胶层,其他的直接涂在钢丝软管上面,先弄六层钢丝软管……”

    他没过多介绍,直接让付新民组织技术人员跟生产人员进行试生产。

    甚至都不做技术论证。

    “不锈钢丝?多粗的?”陶庆鸿直接开问。

    “0。1、0。15、0。15、0。2各试制一根,都六层,涂胶厚度你们计算一下。”谢建国说道。

    “谢总,这样真的能行?”一名三十多岁的技术人员问道,“别到时候咱们又白忙活一次。”

    “就是啊,这几天都在不停地试验,却没有一种符合要求。”

    “谢总,之前的即使差点,极限环境中工作的情况很少吧?差不多就行了吧。”

    对于谢建国提出的新方案,技术人员们并不买账。

    “别说还差不少,哪怕只差一点点,都不行!”谢建国严肃地说道。“在技术领域,绝不能将就,差不多就行。每一次的差不多,最后会造成差很多!时间长一点,这就是代与代的差距了!如果每个部件都差一点,总成会差多少?我们是要跟国际上有着丰富经验的对手竞争。”

    大家不是不清楚跟国外的差距,谢建国也知道他们是失去了信心。

    “不管行不行,先试一试吧,现在也没别的办法,液压软管问题不解决,整个项目都没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谢建国说道,“我知道大家都很累,再坚持一下,辛苦一下,整个项目都在等着。”

    这段时间,压力最大的就是这个车间。

    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液压软管会对整个项目造成如此大的阻碍。

    “模具组,马上检查看看有无这几个规格的模具;轧制组把加热炉的温度升起来,准备供料;拉丝组准备生产钢丝;软管合成组想办法解决钢丝编织的方案……马上动起来!”付新民也不管技术可行与否,直接下达了命令。

    整个车间都习惯了他的风格,即使大家都疲惫不堪,各个工作组在他的任务安排下,依然快速行动了起来。

    凌晨的基地,本该陷入寂静之中,庞大的基地大部分陷入黑暗中,却依然有不少车间透露出点点灯光。

    管道车间,来自捷克的轧机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