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486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486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为贵知道龙耀华跟李明山是上级主管单位的上级主管领导,自然明白了他一直都没有弄清楚的上级主管单位是什么部门。

    谢凯也没有给他介绍过情况。

    民品跟军品不同,而管辖中兴的单位,则是红旗机械厂……

    这种很怪异的管辖模式,侯为贵总算是得到了答案。

    “……信号从一条线路接入,通过所在区域的交换机,交换机就会从这个转换站安排一条通往前面区号所在的通讯线路,不断通过交换机建立一条整个网络的直接通讯通道。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能确定拨号一方的号码或者接听一方的电话,这条信道就属于固定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利用特殊设定程序建立一条新的通话网路,也就是一个线路可以建立多条共享线路……”侯为贵解释着如何实现监听。

    这种用于军用的技术,也可以用到国内公安管理部门。

    “这样看来,问题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李明山松了一口气。

    谢凯点了点头,“现在确实没有那么复杂,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先进的技术运用,多种通讯网络被整合在一起,那时候会更加复杂……”

    几十年后,固定通话、数字信号通讯、卫星信号、网络通讯信号等都被整合在一起,那个更复杂。

    现在开始做这样的准备,到了后面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没有什么应对措施。

    龙耀华也不断点头。

    “多做一手准备,是好事。我们国内使用,不会给国外机会!”

    “领导,现在有些问题……”

    见龙耀华开口,谢凯急忙打蛇随棍上。

    龙耀华看着谢凯,心脏猛地一跳,开始还说防备着这小子,怎么这会儿如此不谨慎呢?

    “有问题,你们也自己解决!”不接招,对方不就没办法了?

    谢凯一脸无奈,“领导,我们这没法解决啊,这种功能,属于国防特有的功能……”

    “……”

    龙耀华不止如何回答。

    话说到这份上,龙耀华跟李明山再不知道谢凯的目的,就不是领导了。

    拒绝吧,到时候这功能无法实现,对于国家安全就没有那么靠谱了。

    同意吧,那么,又得给人!

    这一天,谢凯就问他们要了两批技术人员,芯片设计跟通讯技术人员……

    “这小子的手段越来越高了啊,我敢保证,他绝对是为了要人才搞出这玩意儿的,开始说的那么严重,绝对是故意的。”郑宇成自以为了解谢凯。“为了要人,这小子也是够努力了。”

    “你以为都是你这样的人?”汪贵林白了他一眼,“我相信谢凯同志没有这样不地道,应该是先想到国防安全,然后才提出要人的。”

    虽热汪贵林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

    谢凯逮着机会就问龙耀华跟李明山要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谁叫谢凯不想中兴如同原本那样慢慢发展?

    侯为贵在深市搞交换机,一开始就只有少数几个人一起研究,用来整整三年,随后有了业务才开始慢慢扩大。

    谢凯现在要开始对手机发起冲击,模拟信号的大哥大卖几年,随后等到国外的差不多了,上数字信号跟卫星信号。

    “这小子是不是故意的?那两只老狐狸也不吭声,在一边当好人啊。”龙耀华有些气苦,“其他单位的日子本来就不是很好过,现在他们还在抢人,从材料机械抢人,到现在通讯领域抢人了。”

    “唉!”李明山叹了口气,“人,得给啊。”

    “别的单位给了人,日子更不好过。”

    “他们不是大量的零部件都是外协吗?肥水不流外人田,提供配套加工的单位,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没有他们这样高……与其大家都发展缓慢,不如优先发展一家,让他们带动其他单位发展。技术进步,自然就会对生产提出更高要求,制造能力得提升才行。”李明山看得明白。

    国家经济发展不也是这样的思路?

    让一批人先富裕起来,先富裕起来的带动后富裕起来的,共同奔小康。

    404现在已经成为了先富裕的这个单位嘛。

    “我看这样的方式可行,很多单位不适应市场,也没有能力开发新的产品……”龙耀华总算觉得平衡了一些。

    “为什么要建在深市?我们这边不是很不错?”原本说把厂建在深市,侯为贵并不在意。

    可现在,他觉得还是留在这边合适。

    配套的厂家很多都在这边。

    如果建设在深市,运输成本都会提升很多。

    “总部建立在那边,对于我们技术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现在我们可以靠着从别的单位挖人来支撑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呢?无人可挖的时候,怎门办?并且那边靠近市场,出海方便,我们的产品,只要出口,都得走海运,航空运输成本太高。”谢凯说道。

    侯为贵一想,也是这样,“我什么时候过去?”

    “等巴基斯坦的正式合同签订了就过去,那边是否组建生产厂,先不做定论。主要得在那边建立研发中心,时机成熟,就以这种模式开始在美国等国家建设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人才为我们开发技术。”郑宇成把中兴的公章等交给了侯为贵。

    这时候,侯为贵彻底脱离了691厂,成为一家新公司的最高负责人。

    “人员方面,很快会配备到位,所以,必须得尽快到那边找到地方。先期租房子,继续改进,开发新的产品,同时找那边政府,拿块地,建设我们的研发中心……”

    侯为贵终于明白了郑宇成他们为什么要给他5000万的启动资金。

    “财务方面,还是请公司安排人员吧,外面招人,不是太可靠。”侯为贵主动把财务权交出来了。

    郑宇成他们也没有客气。

    这些单位关系到404后续研发经费,经费出不得任何问题。

    这边事情谈妥,晚上吃了饭,一行人又驱车往新越锻造厂而去,马凤山的运十团队、孙宏跟姜晨阳的发动机团队、霍海源的超七团队都来了。

    但凡是跟飞机工业有关的部门设计团队都过来了。

    大压机的生产能力,关系到他们设计的技术是否可以实现,也决定了他们能实现的设计是什么样的。

    “姜总,很长时间不见,消瘦了啊。”谢凯看着姜晨阳,一脸打趣。

    姜晨阳红光满面,跟之前然他当负责人搞军用发动机的核心机时完全判若两人。

    “刚好减肥。”姜晨阳笑着说道,“我们的原型机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这个后面再说吧。”谢凯笑着说道,“现在大压机搞成了,涡扇六批量生产问题应该不是太大……”

    “放心吧,五年时间搞出原型机,问题不会太大了,不过还是有点问题……”姜晨阳开始诉苦。

    谢凯能给他们解决很多问题。

    “缺人?”不用说,谢凯都知道。

    他们的发动机本来就是以涡扇六团队为核心,然后加上一些挖的人。

    现在一个项目变成了两个,不仅要完善涡扇…6的设计,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更高的推力,让飞机动力系统更优越,还有一个就是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的原型机设计。

    “领导,在开会前,还有点问题……”谢凯有找到了龙耀华。

    还没开口,就被龙耀华给拒绝了,“你可别当我是冤大头,逮着我坑!缺人就找我!自己去找毕业生培养,你们这样老挖墙角,算怎么回事儿?”

    “我这还没开口呢,领导,江湖救急,我们也很无奈。”谢凯厚着脸皮说道。

750 甩开膀子干?没有五轴都是白搭() 
“领导,这哪是坑您呢。也是为了国防事业的发展不是!现在咱们大压机已经搞定,很多方面都可以甩开膀子干起来。航空产业心脏病问题不得到解决,咱们后续发展将会极其不力……”谢凯装着可怜地说道。

    龙耀华差点一脚踹到他脸上。

    太无耻了。

    向着郑宇成跟汪贵林看去,这两老狐狸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

    特别郑宇成,居然用小手指头掏着鼻孔望天,这态度深深地让龙耀华变得极其不满。

    这两个老家伙越来越来劲,一天让谢凯问自己要三次人!

    “你们两个别装无辜!自己缺人自己想办法,非得让谢凯出头要人,要脸不?”龙耀华那个火啊,快把自己给点着了。

    汪贵林跟郑宇成两人都愣住了。

    他们被冤枉了。

    “首长,这明明是谢凯自己干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郑宇成不乐意了,“您觉得不合适可以不给嘛。我们404现在小日子过得不错,这些项目,发展越快,烧钱越多,我巴不得发展慢一点呢。”

    “是啊,领导,我们现在经费比较紧张,发展太快,经济压力太大……”汪贵林也一阵无耐,甚至瞪了谢凯一眼。

    这小子,自己要人,你不要往咱们身上引火啊。

    “还来劲了是吧?”龙耀华气极,这些家伙脸皮越来越厚了,还敢威胁自己。

    李明山在一边也是哭笑不得,明知道这事情跟郑宇成他们没关系,但是见他们这态度,也不满。

    龙耀华这是被逼急了,一天内,谢凯问着要三批人,还都是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那种,多少单位受的了?

    “行了,老龙,还是跟他们一起去大压机车间,开个现场会议吧。”李明山提醒龙耀华。

    之前的那些,马凤山等人装着没看见。

    现在大压机搞出来,所有的项目进度都可以加快了,大压机锻造出的零部件需要经过大量实验,用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可以达到使用强度。

    像运十飞机,只要解决结构强度问题,发动机没有问题,就可以商业化了。

    民航总局不颁发适航许可证的主要原因就是整个飞机的主大梁跟框梁都是采用分段锻造,随后再焊接在一起,结构强度不高,飞行寿命短。

    有了大压机,这一切都得到有效解决。

    45万吨大压机,在场的人,都不陌生,试生产成功,就意味着基本上可以到达设计要求,唯独就是质量跟寿命是否有保证尚不确定。

    唐振华很得意地给众人介绍了他们单位的这台宝贝。

    全国就一台,虽然他的厂里面,设备就这一台,可价值就大了去了,为这台设备服务的人员也不少。

    “经过对试机生产整体涡轮盘的检验,内部晶粒结构达到预计,材料密度、屈服强度、抗拉伸强度等所有数据都符合预期,甚至比预期高大约10的质量……”

    唐振华的数据,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大型模锻机再也不会是限制航空产业发展的瓶颈了。

    “45万吨模锻机提供的压力,让我们可以有效解决运十上关键受力结构的强度问题,刚好我们第四架运十即将生产完成,根据我们的设想,这架飞机上的主要受力部件采用压制方式进行更换,将会晚交付大约6个月的时间……”马凤山跟程不时等详细地询问了一些具体细节,最后做了情况汇总。

    他们了解的细节,不是大压机的性能,而是新越锻压厂能给他们安排多少生产能力。

    大飞机上的受力结构件,主大梁、框梁等大多数都是航空铝材6065这种可以进行锻造的铝材。

    铝材加热温度没有高温合金那样的两千多度,只要400多度就够了,生产速度更快。

    所以把谢凯私人掏腰包的那架飞机的主要受力结构进行更换,可以有效提高使用寿命,这比重新生产一架要便宜很多。

    “其他几架已经出现焊缝开裂的飞机,怎么打算?”李明山开口问道。

    “主体结构重新生产,但是这需要发动机完全没问题,才能进行。”程不时回答。

    秦飞的试飞机场里面,已经停了一架报废的运十。

    现在正在飞行的这架,马上也要停到那里去。

    “这个没有必要,当初搬过来的铁鸟试验台,已经老化,修改一下,可以弄出更先进的铁鸟试验台。”谢凯说道。

    那架运十,技术已经比较落后。

    而且谢凯希望到时候可以通过这些运输机来展示国内大飞机发展历程。

    “那是后面的事情,先不说这个。能否取得民航总局的适航许可,还是一个问题。现在麦道的飞机即将交付,这对运十发展非常不利。”李明山说道。

    麦道飞机在沪市大飞机厂组装,因为谢凯把大量的技术资料跟技术人员运走,使得麦道的建造进度缓慢了很多。

    民航总局跟麦道签订的合同是要求在中国生产,帮助中国培养飞机组装的技术人员跟工人。

    即使这样,他们的飞机,也即将组装出来。

    “他们不是问题,我们的飞机质量达到设计需求,将会对他们形成巨大的压力。麦道想要拿到更多的订单,要么降价,要么就提供更多的技术,对于咱们国内航空制造业都是好事情。仅仅帮咱们培养的熟练技术工人,就足够了。”郑宇成一脸阴笑。

    当初谢凯在那边的安排,可是跟他一起敲定的。

    如果要挖人,现在就可以把人给挖走,麦道在中国的生产厂,甚至会因为流失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使得生产陷入停顿。

    这种事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

    “涡扇…6在我们接手时候,就已经完成很多实验,唯独没有形成批量制造。不管是整体涡轮盘,还是叶片,都因为制造工艺无法满足……现在大压机完成,就剩下加工制造……”孙宏说道。

    整体涡轮盘原本是因为材料强度不够,无法承受太高的温度。

    现在不管是原材料还是锻造工艺,都已经达到了要求。

    整体涡轮盘,上面有着曲面叶片。

    而这玩意儿,需要有五轴加工中心来进行精加工。

    404搞到了四轴,甚至可以改装三轴成为四轴,可没有五轴。

    “发动机没法国产,运十即使拿到适航许可,也会因为无法批量制造而无法实现商业化。”马总眉头皱起来了。

    原本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