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487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487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04搞到了四轴,甚至可以改装三轴成为四轴,可没有五轴。

    “发动机没法国产,运十即使拿到适航许可,也会因为无法批量制造而无法实现商业化。”马总眉头皱起来了。

    原本可以采购普惠公司的jt3d发动机,可现在,麦道在中国,这阻力就大了。

    运十团队不是没有跟美国方面沟通过,人家不卖!

    现在生产的运十,都是最开始那架试飞的运十那4台从美国引进的发动机。

    其实到现在累计飞行了近千小时,那几台发动机也开始需要修理了。

    等到这架运十飞行寿命结束,必须进行修理,然后才能装到新的运十上,让运十继续飞翔。

    “装四台国产发动机?”郑宇成都皱起了眉头。

    会议室里面陷入了沉默。

    大压机解决,不是解决了所有问题。

    新的问题同样会在前面的问题得到解决而暴露出来。

    “这么说来,运十的发展,依然没法加快了么?”李明山有些惋惜,“四轴加工中心,想想办法,没法吗?”

    五轴这东西,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那是传说的神物。

    国内目前已经有了四轴,加上谢凯年前搞了一批来自新加坡的日本四轴加工中心,已经在404的精密加工车间发挥作用,为中国军工发展添砖加瓦。

    如果四轴能解决,就没有了那个问题不是?

    “不能。整体涡轮盘上的涡轮叶片,是立体的三维曲面,加工时候,尤其是精加工,必须得让旋转主轴可以摆动才能一次加工完成,靠着工装无法解决……”姜晨阳也表示,必须要有五轴才能解决涡轮盘的制造。“不仅是整体涡轮盘,发动机上还有不少的零件需要五轴……”

    谢凯一直都听着,也不说话。

    他比谁都清楚,四轴五轴甚至高精度的三轴加工中心被称之为绝对的军事战略装备,原因在什么地方。

    越是高精度的东西,越离不开这玩意儿。

    九级钳工,都加工不了这个。

    拿锉刀挫?

    先不说镍基高温合金有多难加工的问题,也不讨论质量是否堪用,仅仅是这涡轮盘大量的加工量,一名钳工一年也挫不出来一个涡轮盘!

    而且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出现错误。

    叶片的厚薄必须均匀啥的……

    一台发动机,有九级甚至更多的涡轮盘!

    这世界上,有很多是九级钳工也很难解决的。

    否则,中国的高精尖端科技产业也不会发展如此缓慢。

    “五轴这东西,苏联都不容易搞到,那是巴统禁运中的绝对战略设备。”汪贵林摇头,“目前,我们基地的四轴加工中心,都没有完全成熟,主要是生产单位机械制造跟装配精度无法达到;而五轴的控制系统,尚处于研究阶段。”

    “这么说来,不解决五轴的问题,航空产业想甩开膀子大干,是没有可能了?”龙耀华问道。

    。

751 GPS监控下的五轴,偷走是没可能的(67/100)() 
他可以不在意运十如何,却不能不在意战斗机。

    涡扇六发动机不解决,推重比0的新一代战机核心机,也没有任何可能。

    “谢凯之前不是说有渠道搞五轴?”郑宇成可不希望看到这概况,说的时候,还看向谢凯,“年前,谢凯不是搞了一批来自日本的四轴加工中心吗?那精度可比国内生产的高了太多。”

    “我一直在等消息,半年了,那边也没有任何的消息,是否能搞到,难说。”谢凯很无奈。

    只要能搞到,他早就站出来说了。

    因为他重生,煽动了蝴蝶翅膀,才让中国提前有了四轴,要不然,得等到柏林墙被推倒时期欧洲一片混乱,中国才有机会从西德得到一批四轴加工中心。

    五轴这东西,每一台,巴统都盯得特别紧。

    苏联从东芝搞的几台专门用于螺旋桨加工的五轴加工中心,那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败露,事情闹得非常大。

    “有没有可能把四轴改造成五轴?”龙耀华问道。

    郑宇成跟汪贵林把目光投向了谢凯,在场的,谢凯虽然不是专业的,却比他们懂的多多了。

    “理论上有可能。但是中间涉及到太多的东西,我们制造的零配件根本无法达到日本的那种精度。五轴加工中心,不只是有五个可移动的主轴,这是全世界战略装备中最顶级的高精尖端设备,对于某些军事工业来说,甚至比4万吨以上大压机都还更重要!”谢凯一脸严肃,“五轴,真正核心的在于可以五轴四联动,让零件一次加工成型!”

    顶级战略设备,没有这么容易搞的。

    中国一直都没有能通过特别途径搞到五轴加工中心,而能搞到大量四轴的,也不是没有原因。

    “通过一些特别渠道,也不能搞到?哪怕多给钱!”李明山不甘心地问谢凯。“眼看就差临门一脚,结果还被一台加工设备限制了。”

    “是啊,就差临门一脚了。”龙耀华也不甘心。

    原本说缺大压机,404在一开始勒紧裤腰带,先搞这配套。

    大压机搞出来了,试生产也成功了,可以解决大飞机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

    然后,没有国产发动机可用!

    而限制国产发动机发展的,不再是可以承受更高工作温度的发动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材料跟强度,却出在了加工上!

    谁甘心?。。

    一股莫名的火气在众人胸腔弥漫。

    可谁都没有任何办法。

    “没有别的途径吗?”龙耀华总觉得胸口憋着一口气。

    “没有,不仅是战机发动机,还有火电厂大功率发电机的燃气轮机,舰船用的燃气轮机等,很多都需要五轴加工。当然,叶片也可以用四轴加工,但是我们这整体涡轮盘,也就没有什么用了。”谢凯苦笑。

    设计整体涡轮盘,也是因为之前涡扇…采用国外那种组装叶轮的加工工艺跟制造工艺不过关。

    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涡扇…被接手后,谢凯没有提多少要求,整体涡轮盘是他唯一提的要求。

    当初孙宏提出了谢凯这设计要求的不切合实际,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属于前沿科技。

    可没办法,谢凯要求了。

    404的领导也把这个技术列为整个发动机项目的重要技术核心,因为美国先进战斗机计划(atf)就是这样列的!

    这是一次跟世界先进前沿科技肩并肩发展的机会。

    谁愿意放弃?

    “涡扇…明明试验成功,却被下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这上面。按照原本的涡扇…设计,提供高压气流的叶轮,是采用弯曲叶片跟轮盘利用榫头连接的。为了连接的稳定,就需要在连接叶片的轮缘上加工榫槽……采用整体结构,就会使整个涡轮盘结构大为简化,根据我们超级计算机模型分析,相对传统的叶轮,整体涡轮叶盘不仅结构重量会降低0%~73%,结构强度跟可靠性也会高于榫头连接的叶轮40%~5%,涡轮效率可以由原本设计的50%提高到70%……”姜晨阳的一连串数据,让龙耀华等人明白了为什么他们执意要用这种结构的叶轮。

    “采用原本的结构呢?”龙耀华真心不想放弃,“可以在等到五轴取得突破,再使用整体涡轮盘。”

    “采用原本的结构,我们的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就无法满足50吨级的军用运输机起飞,同样也无法支撑双发超…7……”孙宏直摇头。

    如果可能,他们在设计方面,早就修改了,也不至于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就停顿,遇到一个问题又停顿。

    “其实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没说,采用榫头连接的叶盘,根本无法承受我们修改设计后发动机的高压气流跟温度,试验每次出问题,都因为榫头的腐蚀、微动腐蚀、裂纹及锁片损坏等原因引起的故障。这样的发动机,没有任何可能通过民航总局的验收。”孙宏说了实话。

    国内发动机要想得到民航总局的认可,只有这样的方法。

    民航发动机不是军用发动机,现在的军用发动机,哪怕是涡喷发动机,也是采用那样的结构。

    这就造成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军用发动机使用寿名不高,飞行几百个小时就得进行大修,主要工作就是重新装配发动机里面的叶片。

    谢凯看着孙宏跟姜晨阳,对于他们的这些说辞,表现出了惊讶。

    之前两人可是竭力反对他的这种不懂装懂瞎几把指挥的行事风格,顺带也就抵触他提出的采用整体涡轮盘的结构设计。

    现在倒好,他们成了整体涡轮盘叶轮使用的坚定拥护者。

    “没法解决制造工艺,难道就这样停下来了?”龙耀华有些火大。

    胸口总觉得憋着一口气。

    404的这些家伙,让他胸口的那口气越来越堵人,就快要没法呼吸。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儿。

    红旗机械厂的数控技术研发中心,一直在努力挑战五轴,可现在国产四轴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提高都没有办法。

    “想办法买一批,哪怕五百万美元一台,一千万美元一台,都得买一批!”郑宇成突然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满脸狰狞。“不能因为这玩意儿,就让我们的项目受到影响。”

    “老郑,你冷静点!”汪贵林拉着郑宇成的衣服,示意他坐下。

    发狠没用。

    有钱买不到。

    “谢凯,你办法多,想办法,咱们用钱砸!买回来几台,拆一台来研究。”郑宇成红着眼睛看着谢凯。

    谢凯落寞地摇头,“郑叔,有这方面的渠道,早弄到了。您不知道,如果换成几年前,还有可能,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会有人卖这个。现在不行了!”

    “为什么不行了?”

    众人都是不解。

    几年前都行,现在不应该更容易搞么?

    谢凯其实心中也暗恨不已,如果早几年重生,他就有机会从东芝或者任何一家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生产公司搞到五轴加工中心。

    苏联从东芝搞到的大型螺旋桨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是在83年时候搞到的,80年双方就开始谈判。

    也是在83年东芝走私了一批五轴到苏联后,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次的五轴加工中心走私事件发生。

    “原因就在于,美国人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在84年第二阶段完成,可以监控世界大多数有人的区域,特别是被美国视为敌人的亚洲跟欧洲……”谢凯说道。

    美国人gps全球定位系统,这是星球大战的产物。

    不是什么秘密,而且他们吹牛吹的有些厉害,逼得苏联人在卫星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就拼命地发射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82年到85年,苏联人一共发射了3颗模拟星跟8颗用于测试的原型卫星,这些卫星的设计使用寿命都只有8个月,实际上平均只有个月。

    85年到去年,颗真正的格洛纳斯卫星升空,苏联格洛纳斯卫星系统进入了实用阶段……

    美国跟苏联疯狂建设全球卫星网络的目的就是监控全世界,并且给他们的战略导弹提供精确的卫星定位等。

    军用的卫星网络,同样可以用于民用。

    “五轴加工中心,全球各大数控厂家生产的每一台都得对巴统委员会进行报备。为了避免这种顶级战略设备被苏联得到,那些混蛋,在每一台五轴加工中心上安装了gps卫星定位设备,持续不断地通过卫星信号传递位置……”

    “这……”

    龙耀华等人根本就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想过人家会把造价无比高昂的gps卫星定位设备安到一台加工机床上。

    “把卫星定位设备取下来,设备运走就是了啊。”郑宇成说道。

    “你以为人家想不到这问题?巴统委员会的那些孙子整天闲得无聊,专门有一批人会经常去检查这些五轴加工中心,根据我知道的情况,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即使我们运回来,在检查前再运回去,都没有多大的可能!”谢凯都觉得巴统的混蛋太过可恶。

752 不择手段也要搞定巴统的人() 
“吸~”

    整个会议室里面,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谢凯说的这些,没有人认为是他随口胡掐的。

    五轴加工中心对于军事工业的战略意义,现在中方已经深刻感受到了。

    没有这玩意儿,飞机发动机制造不出来,飞机上不了天,先进的战斗机更没有可能。

    难怪苏联的战斗机不如西方国家呢。

    “不对啊,如果非得用五轴,苏联人苏…27使用的发动机,怎么制造出来的?”汪贵林觉得没有谢凯说的那么夸张。

    当初谢凯可是打过苏…27使用的al…3发动机的主意,最终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才不得不采购了一批米格…29使用的rd…33发动机。

    “专机生产线!如同我们国内的涡喷发动机那样,每种零件,都设计一条生产线,一旦更换产品,设计修改太多,这条生产线就报废。”谢凯直接丢出这样一句话,“国家83计划为什么把数控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技术,不用我多说吧?”

    苏联的生产模式,那是专机专线生产。

    没开发新的一款战斗机,就得配备一条新的生产线。

    以苏联庞大的国力跟庞大的需求,开发专机专线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平均下来,成本很低。

    苏联国土面积庞大,又跟整个西方阵营扳手腕,同时还有十多个加盟共和国,任何一款武器装备,需求量都不小。

    中国目前搞经济建设,国防战略采取战略防御,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不仅速度慢,规模同样很小,搞以前那种时刻准备打仗,不计成本的专机专线生产?

    要不了几个项目,一年也就六七十亿美元的军方,就会破产的。

    “那个还是算了,现在发动机尚未完全定型,效果如何也需要等生产出来验证,开始设计制造一条生产线,这成本……”汪贵林忙不迭摇头。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

    “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这问题。”谢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