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883部分

重生军工子弟-第883部分

小说: 重生军工子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这话时,脸上露出了不满的情绪。

    四轴数控加工中心,属于战略装备。

    苏…27全套生产技术、设计资料包括飞行控制系统、武器控制系统的原代码虽然也换回来了,中方不仅给了四轴全套生产技术跟源代码,甚至给了16位芯片的生产技术。

    算起来中方还有些吃亏。

    难道合同又出了问题?

    其他人也都是疑惑地看着谢凯。

    “现在说的合作不仅是已经谈妥的合作。而且这跟之前的合作不同。这里有份清单,先请诸位首长过过目,看了后我再详细介绍。”

    大佬们盯着谢凯手中的清单,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龙耀华最先看到清单,只是看到清单第一页的时候,整个人浑身一震,神色变得沉重起来。

    “怎么了?”

    李明山问龙耀华,龙耀华没有回答,直接把清单递给了他,李明山看到后,脸上更震惊。

    清单只有一份,用俄语跟汉语详细地罗列出了一份一份的技术资料。

    清单在所有人手中流传了一遍之后,会议室里面沉默了下来。

    谢凯看着众位大佬说道:“现在大家都已经看了这份清单,这是我急着回来的原因。苏联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同意乌克兰向我们提供这么多的技术,并由苏联银行向我们贷款,我们用轻工业产品等进行偿还。一旦达成合作,这将是一个提升国工业科技制造实力的巨大机会。只是涉及金额太大,404一家吃不下。”

    汪贵林沉声问道:“所有的项目一共需要多少经费?”

    郑宇成在旁边更是直接拍着桌子说道:“无论多大的代价我们都必须吃下来,这全是我们需要的技术。乌克兰人都砸个卖铁了,咱们倾家荡产也无所谓!”

    老家伙这真没乱说。

    这不仅是404需要的技术,也是他们发展方向的技术资料。

    引进这些技术,404的那些项目研究起来,肯定容易得多,成本也会降低很多,时间更会节省不少。

    一旦消化了这些技术,国内工业系统就会拉近与国际上最先进技术的差距。

1348 说好的倾家荡产呢() 
郑宇成在哪里倒是跳得厉害,谢凯却不说话。

    龙耀华见谢凯不吭声,一脸忧虑,知道他在担忧什么。

    换成谢凯以前的性子,早跟苏联人达成了合作。

    这一次涉及的金额,产生的影响,确实太大。

    当即开口说道:“苏…27战机引进,国防科工委跟后勤总装备部、空军等部门沟通过,先期提供二十亿给你们,剩下的每年拨付一部分。”

    龙耀华不知道这些技术需要多少资金,也清楚绝对不会少。

    二十亿只是用于苏…27采购跟技术引进的前期经费。

    404谈下来了,不可能由他们垫付着资金,这将会对整个404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李明山问谢凯,“所有的技术,苏联人都愿意提供?”

    谢凯点了点头,“是的,苏联政府同意乌克兰向我们这些提供技术转让,不过这次的交易,苏联政府不同意用轻工业产品偿还,而是要求我们直接提供资金。”

    汪贵林皱起了眉头,担忧地说道,“这需要多少资金?我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何况还需要外汇,也没有这么多外汇可支付。”

    谢建国开始还在对儿子不满呢,这会儿也被清单上的技术给震撼了,这比安…124带来的冲击更大。

    直接开口,“清单上中远程航空导弹系统、巡航导弹生产技术、1200马力坦克发动机技术、甚至是基辅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技术、安…22运程战略运输机等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需要金额是多少,诸位想过吗?支付了这些金额,对于国内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郑宇成直接打断了谢建国的话。

    现在说这样的话,影响和谐。

    直接问谢凯:“他们要多少钱?”

    财大气粗的老家伙认为,没有钱不能解决的问题。

    只要苏联人同意,现在该他们考虑怎么凑钱了。

    从清单已经能明确看出,乌克兰几乎是砸锅卖铁,把国内能提供的技术都罗列了出来。

    对方砸锅卖铁了,404也就不在乎倾家荡产了。

    哪怕是当掉裤子也必须拿下这些技术。

    错过机会,以后不会再有。

    “一百亿,一百亿卢布,这是苏联人的底线。”

    谢凯的话让整个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行,我们拿不出这么多钱。”汪贵林被这100亿卢布吓得跳了起来。

    如果只要一、二十亿美元,汪贵林觉得紧一紧,404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这一次巴黎航展,超…7a得到了不少订单。

    现在谢凯说苏联人底线是一百亿卢布,这比一百亿美元都还更让人为难。

    卢布可不是国际流通货币,尤其是中国的外汇以美元为主。

    龙耀华脸上也满是苦涩,“看来,咱们吃不下这些技术了。如此庞大的金额,根本凑不够。就算部队不吃不喝,也得2、3年时间才能筹齐。”

    李明山更是直接不说话了。

    后勤装备部每年过手的经费少得可怜,如同龙耀华说的,军方即使不吃不喝2、3年也凑不齐这个数量。

    难道部队几百万的军队不用养活?

    即使不换新装备,难道不训练?

    靠着部队每年换装的那点经费,估摸着十年八年都凑不出来,这还是国内在这个过程中不换装任何武器装备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金额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再有吸引力的技术,也只能放弃。

    连郑宇成也觉得这么庞大的金额,也根本凑不齐。

    一脸不干地看着谢凯。

    谢凯一直都观察着大佬们的反应,知道他们的想法有些偏颇。

    从开始没有提出来苏联人愿意提供贷款的事情,就是他故意的。

    只有这样,得到的支持才可能大一些。

    这些年,他也了解上级大佬们的习惯俄。

    当即开口解释,“首长们,苏联方面不是要求直接给这么多钱。由苏联银行提供贷款,乌克兰人向我们提供技术。合作达成,乌克兰人从苏联银行拿到贷款,我们向苏联国内供应各种轻工业产品。销售轻工业产品得到的经费,用于偿还苏联银行贷款。”

    “属于轻工业产品换先进技术的变形而已。”

    谢凯没法说苏联马上要解体。

    一旦苏联解体,卢布铁定贬值,国家都不在了,货币也就成了一堆废纸。

    别说100亿卢布,哪怕1000亿卢布,谢凯都敢贷。

    可惜他贷款这么多,苏联方面不会同意。

    而这样大的数额,国内军方肯定不敢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如同谢凯猜想的,刚说完,李明山就阴沉脸反驳他:“苏联提供贷款,我们也得偿还。这么庞大的金额,光利息每年都难以承受。提供轻工业产品,这些轻工业产品在国内难道不用支付?所有成本都得我们承担啊!”

    军方现在每年的经费根本就承担不起。

    财政部绝对不可能批准这样大规模的技术交易的。

    财政部每年的钱,都向经济领域重点偏斜,军方想要多一点都没可能。

    龙耀华看着谢凯,叹了一口气,“财政部恨不得把所有军费都砍了,投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大……全国到处都需要钱。之前国家提出重点发展的航天科技,财政部也不愿意多批钱。还问航天部门要钱的领导们,去太空,去月球,能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收益……”

    对于财政部来说,不找他们要钱,各个部门跟他们关系都好处。

    反正现在国际环境又不可能打仗。

    生产各种武器装备对财政部来说,那都是浪费。

    投资国内基础设施,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更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军事项目投资,根本带不来经济的增长。

    苏联疯狂搞军事科技,最终把整个国家经济都玩崩溃了。

    谢凯自然知道财政部什么态度,回来就找龙耀华他们,就是没有指望财政部能支持这样的交易。

    100亿卢布,可是400多亿软妹币。

    问财政部要,还不如要了财政部那些大佬们的命。

    “首长,除了组织大批量轻工业产品需要的资金,负担并不是太多。供应苏联的产品,可以为国内轻工业领域带来更大市场,带动更多的生产……”

    只要说到钱,汪贵林就极其不满。

    这次要上百亿美元,整个404全部资金都没这么多,从哪里去调集这么一大笔钱?

    见谢凯说的轻松,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从国内组织轻工业产品,不需要投入成本?这么庞大的资金,每年得组织多少产品?”

    谢凯见大佬们反应激烈,连说倾家荡产的郑宇成也沉默不语。

    按照老家伙的性格,会不顾一切阻拦拍着桌子说必须搞回来。

    现在他不说话,可见这么大数额的在老家伙眼中,也是还不起的。

    谢凯这会没再说钱的事,转而问大佬们:“首长们,对苏联人的安…124大家有什么想法?苏联最大的飞机不是安…124,而是安…225,最大起飞重量640吨,体型比安…124还要庞大……从巴黎到乌克兰,我乘坐那飞机过去的。在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制造工厂里,也看到了那一架尚未生产完工的安…225。”

    他突然又把话题拉回安…124跟安…225,大佬们不由疑惑。

    “国内航空制造实力,差得太远。只有引进安…22的生产技术,才能加快国内发展,缩短跟国际技术的差距……”

    谢凯的话,所有人都清楚,可这需要砸入海量资金。

    资金,中国最缺的。

    军方拿不出来。

    财政部也不批如此庞大的资金来引进。

    从银行贷款?

    哪个银行敢贷款这么多?

    目前国内担心经济过热,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执行银根紧缩的货币政策,贷款不容易。

    “那就引进安…22技术!”郑宇成说道。

    其他人都是这样的心思。

    完全可以只引进安…22,用于提升国内航空制造的实力。

    在没有经费情况下,全方位引进所有技术,并不合适。

    “只是安…22吗?基辅级航母虽然落后,对国内航母却有巨大作用,甚至对万吨大驱的设计,也有很大参考意义。苏联人在航母设计走的路跟西方国家不一样,航母自身拥有非常强大防御能力跟进攻能力。西方航母需要庞大的护卫舰队,才能出海行动。对海军来说,苏联航母的发展模式是比较合适,也是比较节省经费的。”

    “那就引进他们的航母技术……”

    郑宇成有些底气不足了。

    引进安…22这样的战略飞机,再引进航母技术,已经占整个技术清单的大头了。

    “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呢?我们的防空导弹系统,不仅性能不足,系统也落后。我们虽然开发出了的飞盾…359,那不过是近程防御系统,目前正向中远程方向发展,没有任何经验,现在的研究进度大家都知道……”

    飞盾…359防空导弹系统要进一步发展,不容易。

    虽说有反击1号,反击2号的研发基础,可当年反击系列本来就没有成功,加上都是六十年代的技术,太落后,并且没有多大参考意义。

    苏联的萨姆…125,萨姆…200这样的防空导弹系统,虽然同样性能比较落后,却比国内先进了十多二十年。

    所有人沉默了。

1149 军方不同意?我们自己搞!() 
见开始激动无比的404负责人们不说话了,龙耀华直愣愣地看着谢凯。

    这小子显然是想要跟苏联人合作。

    只能无奈地提醒谢凯,“谢凯,你清楚现在国内的情况,政府不会批准,财政部不会支持,即使穷尽整个军方之力和404所有资金加起来,都无法凑这么大的一笔钱,把所有技术全部吃下来的”

    哪怕有苏联人提供贷款,对国内来说,也是无法吃下的。

    贷款,那是需要偿还的!

    一百亿卢布,哪怕分20年还清,利息都会高于本金。

    换算成人民币,加上利息,最少都会超过千亿。

    20年还,每年也需要还50亿的。

    如此庞大的金额,军方支撑不起。

    404的挣钱能力再强,也同样没有可能承担得起。

    更何况,404目前的各个项目都已经展开,需要的经费也越来越多。

    每年经费需求不断呈几何级增加,军方都不得不开始补贴404的一些项目。

    轻工业产品在苏联销售后,偿还来自苏联的贷款,看起来不需要钱,可国内生产这些轻工业产品也是需要资金支付原材料跟各种成本的!

    谢凯看着大佬们的反应,心中叹了一声。

    要有钱,哪会现在这样被动,也不用这样憋屈。

    他知道大佬们考虑的是什么,苏联解体这事情他们不会相信。

    现在说出来,哪怕有无数证据,大佬们也不会为了这个可能的结果,去冒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科研发展的风险。

    “首长,利息不会太多,苏联人提供低息贷款,每年2%的利息。军方不行,我们也承担不起,可以发动国内相关单位,整个军事工业系统联合起来,一起吃下这些技术。这样成本就分散开来,大家都能承受”

    “好,送上门的机会,不要太对不起苏联对我们的热情了!”郑宇成听到谢凯说利息不高,每年才1%,当即拍桌子站了起来。

    “跟国内其他单位一起合作,他们不是一直想跟我们合作吗?不要又说我们不愿意合作”

    李明山脸上更苦涩。

    对郑宇成跟谢凯两人说道:“你们觉得国内哪个单位有你们这样的底气?全国所有军工厂日子都不好过,很多军工厂现在都缺乏订单,军转民产品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濒临破产,他们能拿出多少钱?”

    龙耀华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事情还是算了吧,即使贷款我们也偿还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