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303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303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这碗……”

    周世涛点头,又是气愤又是惋惜地道:“就是你的那只,这碗是唐代汝窑白瓷,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只碗连同那个老汉口中所说的整箱瓷器,都是白瓷,极有可能是从哪个古墓里盗取出来的。”

    霍思宁愕然:“您是说,那个地主,其实是个盗墓贼?”

    周世涛没有否认,只是目光落在那只汝窑白瓷碗上,眼中复杂难明:

    “四十多年前,我曾经在一个做旧人手中见识过一种特殊的掩饰手法,在他手中,假东西做旧能以假乱真,真东西掩饰后哪怕是鉴定高手也分辨不出来。”

    “只可惜那人在文革的时候就死了,他手里的东西也已经失传,我本以为这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这种手法掩饰的东西了,却没想到在你这儿居然遇到了。”

    这不是霍思宁第一次接触掩饰法,就像之前的那只香樟木梳妆盒,外面看起来毫不起眼,谁能想到那盒子底部居然会藏着一个机关?想到这儿,霍思宁忍不住问道:

    “老师,我记得您之前说过,这碗用的是雾隐法?”

    周世涛摇了摇头:“不是,这种手法与雾隐法比起来更为特殊,只是我虽见过这种手法,但是却没能掌握其中窍门,无法将那门手艺重现。本以为那人死后这门手艺就将失传,如今看来,恐怕在民间仍然有人掌握了这项绝技。”

    说到这儿,周世涛却也不知道是该是喜还是该忧。

    对于他们这些研究古董的专家来说,有人掌握绝技意味着文化遗产的传承,将会为他们研究古物提供更多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可是对于民间收藏爱好者来说,有作假意味着真假难辨。

    若是这些人运用这门手艺制作赝品,对收藏界就是一场灾难,林林总总的古玩鱼目混珠,不知道将会有多少人因为赝品而倾家荡产。

    霍思宁不是周世涛,她不是古玩收藏爱好者,也无法站在周世涛的角度思考问题,她心系的不是古玩市场的风向,而是这只汝窑白瓷的归属。

    虽然她对这只碗的来历早有怀疑,可是到底没有想过这只碗居然会是汝窑。

    没发现是一回事,现在知道了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东西如果是盗墓贼从古墓中盗掘出来的,那就是国家文物,若是周世涛决意要她交出去,霍思宁也无从拒绝。

    可是一想到这么漂亮精致的碗要无偿捐献,霍思宁就觉得心都在滴血。

    看到霍思宁欲言又止的模样,周世涛哪里还不清楚他这小徒弟心里的想法。

    心中一动,周世涛顿时起了逗弄她的心思,遂故作严肃地道:“霍丫头,我已经联系了故宫博物馆,三天之后会有工作人员过来将碗带回去。”

    霍思宁一听顿时脸就垮下来了,看向那只碗的眼神之中露出不舍之色。

    见到自家小徒弟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周世涛心中暗笑,觉得霍思宁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即便平日里表现得再稳重,心智还是不够成熟。

    想到这儿,周世涛正准备告诉霍思宁真相。

    却不料就在这个时候霍思宁已经恢复了之前的模样,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中也是一派清明,并未因为一只碗而心情沮丧,反倒是笑着安慰道:

    “收就收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收了这只碗,还会遇到更好的东西。”

    没想到霍思宁居然会是这样的反应,周世涛有些惊讶,定定地看了霍思宁,再三确定她并非故作勉强,而是真正的看得开,这让周世涛很是欣慰:

    “不以物喜,你能这样想,师父很高兴!”

    玩古董的人通常都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对于自己捡漏得来的东西更是珍之重之,就是寻常的古物都未必愿意送出去,更别说汝窑白瓷。

    周世涛完全没有料到,他不过是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居然就有了这样意外的发现。

    他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这徒弟年纪小,心智不够成熟,现在看来却原来是他自己看走了眼。

    拿得起放得下,在古玩圈子里能具有这样的品质,他这徒弟将来绝非一般人。

第683章 奇怪的字体() 
霍思宁并不知道周世涛是在跟她开玩笑,虽然不能拥有这只碗让她有些失落,但是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他们什么时候过来取,到时候老师您帮我作证,这只碗可是我花了十五万买回来的,到时候他们要收走这只碗可以,但是不能忘了将那十五万块钱补给我,不然你徒弟我可是吃大亏了。”

    霍思宁不傻,对于这只瓷碗她虽然稀罕,到底不是那么执着,既然博物馆看上了,她也不强求。

    不过她也不愿意做冤大头,凭白出十五万块钱,最后东西却没落着,这样的赔本买卖她可不做

    周世涛听了这话简直哭笑不得,一只汝窑瓷别说十五万块,就是五百万他也未必肯卖,他这徒弟倒好,说捐就捐,不惦记这碗,倒惦记上了那八万块钱。

    “你放心,刚刚那话是我开玩笑的,你这碗虽然贵重,却是你正规渠道买回来的,没人敢来收你的东西!”

    周世涛点了点霍思宁的脑袋:“瞧你那点出息,钻钱眼儿里去了吧,难道这碗还比不上你那十五万块钱?”

    霍思宁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郁闷不已:“师父,不带您这么耍人的!有您这样拿徒弟开刷的师父吗?被您吓几次,没心脏病都要吓出心脏病了!”

    周世涛笑了笑:“成了,这碗你先拿回去,博物馆那边确实有人跟我联系了,是希望能够将你这只汝窑白瓷借过去展览一个月时间,不过具体的时间他们那边还没有敲定。”

    借过去展览霍思宁倒是没有异议,霍思宁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至于另外的那个方形物,还要过阵子才能弄好,你这段时间反正要在帝都录制节目,所以也不用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霍思宁点了点头,蓦地想到了什么,从背包里掏出了一张便签纸,递给周世涛,问道:“师父,您认不认识这几个字?”

    那便签纸上拓写了几个奇怪的字符,周世涛低下头看了几眼,下意识地皱紧了眉:“这字体有点奇怪。”

    “怎么奇怪了?”霍思宁看了看周世涛,不解问道。

    周世涛点了点其中一个字:“这字乍一看似楷非楷,似隶非隶,又非魏书,和甲骨文有些相像,可是又比甲骨文要简单,倒是有些像道家符文。”

    “道家符文?”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周世涛这么说,霍思宁骤然想到是,居然是那幅不周山上那个抱着人鱼的小道童。

    “你问这字符干什么,有什么用意吗?”周世涛沉吟了一阵,忽然抬起头来询问道。

    霍思宁心下一跳,干笑一声道:“就是无意中看到了这东西,没有见过这种字体,有些好奇是什么意思,就拓写了几个字下来,想问问您看看您知不知道。”

    周世涛点了点头,又盯着那便签纸上的字体看了看,也来了几分兴致:“行,你放我这儿吧,我去给你查查,看看能不能查出点什么来。”

    霍思宁从澳城回来,打开向家送给她的那个盒子才发现,那盒子跟她收集的另外三个乌木盒子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打开盒子之后,发现盒子里面居然也是一副八卦图。

    和霍思宁之前所猜想的一样,那四张绘有八卦图的牛皮纸黏合到一块儿就组成了一张完整的图样,在图纸中央,恰好组成了一段完整的文字,应该是解释这几张八卦图的用意的。

    但是这些文字稀奇古怪,歪歪斜斜的跟符咒一般,霍思宁盯着纸上的那些字体看了半晌,半个字都不认得。

    没有办法,霍思宁只能用最笨的办法,那就是用纸张从这段文字里面挑出了几个字拓写下来,然后找周世涛帮忙,看看他能不能看出什么名堂。

    见周世涛也不认识,霍思宁只能慢慢等,跟周世涛告辞就准备离开。

    才走了几步,身后周世涛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开口问道:“对了,过两天有个鬼市,你要是有空的话,可以跟我去玩玩。”

    “鬼市?在帝都吗?”霍思宁有些诧异,她在腾冲就参加过一次,那次鬼市的经历可不怎么美好。

    似乎是猜到了霍思宁心中所想,周世涛笑道:“这个鬼市跟你上回参加的那个腾冲鬼市可不一样。你那个鬼市都是亡命之徒干的,我们这边的鬼市,指是就是夜间集市,不过规模跟花样多一点而已。”

    霍思宁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去去去,我有时间!”

    才走到周宅门口,院门外忽然就闯进来了几个人,带头的季坤见了霍思宁就笑道:“霍师妹你来了,师母在不在?”

    霍思宁点头:“在,师母在琴房,师兄你这是……”

    季坤笑道:“有几个朋友对师父家院子里那几株素荷春兰感兴趣,我就来带这几个人来看看。”

    霍思宁闻言脸上表情一僵,不自然地笑了笑:“那你去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那素荷春兰就是之前周师母种在花盆里的那株兰花,因为周师母养植不当险些被养死了,后来她打算死马当活马医,将那几株兰花移植到了院子里。

    没想到一个月后,那兰花居然奇迹般复活了不说,竟然还开出了不少花苞。

    这样也就算了,春兰开花本在三四月份,可是那几株兰花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在七月开花了,而且花期持续了近一个月了,仍然没有凋零。

    到如今已经进入八月,那些花仍然绚烂开放,不仅花期长,而且花朵数量多,香气袭人,浓郁纯正。

    那盆春兰是季坤送给周师母的,看到周家院子里如此怪异的现象,季坤感到非常可疑,本以为是那庭院里的土特殊,为此他特意让人取了院子里的土壤样本到研究所去进行检测,却是没有任何发现。

    之后季坤为了实验,又在那庭院里种了其他品种的兰花,却发现后面种下的那些兰花并没有出现同样的现象。

    季坤怎么折腾周世涛不管,但是平日里无事就时不时来跟周世涛下棋的几个老棋友,自然不会错过那几株变异春兰。

第684章 碗底生莲() 
慢慢地有人发现了那几株春兰的不同,如同发现了新奇宝贝一般,这几个人在外面将那几株春兰吹地天花乱坠。

    结果这一吹嘘,就引来了数位兰花爱好者,想要一睹那几株变异春兰的真容。

    好在季坤虽然对那兰花变异的原因感到疑惑,却并未怀疑到霍思宁的身上。

    霍思宁哪里知道她不过一时兴起,居然就惹出这么大的事来,她自觉心虚,生怕被季坤看出端倪,哪里还敢逗留?急急忙忙地说了几句,转身就离开了。

    见霍思宁眼神飘忽,行色匆匆,季坤心中觉得怪异,但也没有多想,带着几个朋友就去找周师母去了。

    回到黄家,霍思宁就迫不及待地将那只汝窑白瓷碗给拿了出来,在周宅的时候霍思宁沉住气没敢仔细看,回了黄家却是忍不住拿出来再仔细观摩观摩。

    碗没被博物馆收走,霍思宁心中暗自庆幸,也清楚这中间周世涛肯定帮她做了掩饰,不然以那些博物馆某些专家雁过拔毛的德行,这只碗肯定落不到她的手里。

    躲在房间里偷偷摸摸地打量,看着看着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霍思宁这才想起来好像还有什么细节被她忽略了。

    霍思宁记得很清楚,当日她在那老汉家喝水的时候,透过那碗壁上的特殊物质似乎隐隐约约有淡青色的影子渗透出来。

    霍思宁可以确定那不是她眼花,一开始她还以为是碗壁上自带青花,只是被物质涂层掩饰住了,可是现在这只碗上的特殊物质已经清除干净,碗壁上却是干干净净,半点花纹也无。

    这就是一只简简单单的汝窑白瓷,浑身青澈温润,没有半点花纹和瑕疵。

    这就有些奇怪了,没有花纹,那当日她看到的那些青影是什么缘故?难道是光线照射的问题?

    霍思宁心中不解,偏又找不到根源,想了想她取了一瓶矿泉水来小心翼翼地倒进碗中。

    清水一点点倒入碗中,直到将整只碗注满,那只汝窑碗却并无多大变化,清凌凌的水波中只有头顶灯光和霍思宁的倒影,淡青色碗壁犹如昆仑白玉一般。

    霍思宁有些失望,等了约莫三五分钟,正准备将碗中清水倒掉。

    不想就在这个时候,神奇的一幕出现在她的眼前。

    在那个白净的青釉碗壁之上,慢慢地生长出一片青绿色的叶片。

    紧接着一片接着一片,碗壁青莲叶片越来越多,没多久就将整个碗壁爬满。

    看到这只汝窑的真正造型,霍思宁整个人都愣住了,她下意识地屏气凝神,生怕弄出半点声响,好像怕惊扰了那碗中的莲叶仙子一般。

    整个白釉碗壁都是莲叶亭亭,而且随着水波轻轻泛动,那些莲叶竟然也随波而动。

    过了约莫三五分钟,就在霍思宁以为这已经是青釉碗的最终面目时,那碗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在那细腻光泽的碗底,竟然长出了一朵白中带粉的莲花。

    随着莲瓣的慢慢生长绽放,碗底竟然散发出淡淡的白色幽光。

    白润透亮的碗身,配上随波而动的莲叶以及碗底盛开的莲花,无不显示着这件瓷器的高超精美,神秘莫测。

    “天啊!这是……”

    眼看着那碗底竟然生出了莲花,霍思宁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呆了,看了老半晌还是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仿佛见了鬼一般。

    数十秒的时间,碗心的莲花开的越发盛了而且碗心散出来的白色光柱显得尤为耀眼。

    随着水波的荡漾,碗底莲花瓣还不断的变换着,就像有个仙子正在碗底跳舞,非常的神奇。

    碗底生莲,霍思宁不是没有听说过,她曾经涉猎过有关汝窑的不少史册,其中一本野史之中就记载过一个传说:

    相传昆仑之巅的长生土具有长生不老之用,但长生土不能直接吞服,必须做成器物使用才能维持长生。

    于是唐玄宗费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