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

第304部分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304部分

小说: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传昆仑之巅的长生土具有长生不老之用,但长生土不能直接吞服,必须做成器物使用才能维持长生。

    于是唐玄宗费尽心机寻找到了长生土,当即命令景德镇窑工将长生土进行烧制。

    可惜唐玄宗并不知道,长生土不是制作瓷器的最佳用料,因为黏性等问题,长生瓷器的烧制困难重重,众多瓷器连连烧制失败,最终只烧制出两只毫不起眼的枢府釉碗。

    那个烧制长生碗的窑工也因此被愤怒的忽必烈迁怒并下令处斩。

    长生碗不能长生,因此唐玄宗没能活到唐朝倾覆,不过那两只长生碗却成为了汝窑上不能不提的物件。

    据野史记载,烧制成功的两只长生碗,碗钵温润洁白如冰似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碗壁生莲,被唐玄宗视为珍宝。

    传说毕竟是传说,古代没有媒体曝光,所以人们的八卦多来源于说书先生,为了吸引客人,很多宫廷秘事都被茶坊说书人夸大其词,以讹传讹,最终才造成了众多美丽的误会。

    至少在没有遇到这只碗之前,霍思宁也觉得,长生碗不过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也许真有长生碗,但是却未必有碗壁生莲那么神奇。

    可是现在霍思宁不这么想了,看着手里这只汝窑白瓷,她完全不知道该作何解释。

    眼前的这只碗,不光会遇水生莲,还会自己发光,这种事情已经完全超出了霍思宁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别说见了,霍思宁就是听都没听说过。

    霍思宁记得她翻阅过故宫典藏,上面有过一则关于长生碗的记载,唐朝那两只长生碗分别存放在帝都故宫和宝岛故宫,两只长生碗的造型一模一样。

    因为两只汝窑白瓷碗都是唐朝烧制而成,加上史书记载得又玄乎其玄,真正的长生碗又没有人见过,所以那两只碗就被专家们认定为是那对被唐玄宗视若珍宝的长生碗,并且一直存放在故宫之中。

    古籍记载长生碗遇水则莲动,遇光则神圣,不过后来现世的长生碗并没有这两个特征。

    因此人们只把这当成夸大谣言,就连故宫方面也这么认为,没有人相信史书记载的内容。

    正是因为如此,宝岛和帝都两个故宫将所珍藏的那对假长生碗碗当成了真的。

第685章 民间寻宝() 
为了得到对方手中的那只,宝岛和帝都两个故宫为此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拉锯战。

    但是霍思宁现在可以肯定,两故宫存放的那对长生碗应该是一对赝品。

    想到这个可能性,霍思宁就有些发。

    为了一对赝品,这么折腾,真的好吗?

    因为记载玄乎,所以假的也成了真的,如果霍思宁没看到这只碗,她也会以为那对长生碗是真品。

    只有真正见过碗底生莲的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这只碗的不同凡响来。

    史书的记载远不如肉眼看来获得的那种震撼感,莲随风动,碗底莲花散发出来的那种高贵典雅,伴随着淡淡白光,令人痴迷沉醉。

    这样神奇的东西,换成任何人看到之后都会激动到无法自控。

    这是一只唐朝汝窑白瓷,即便是凭借现代的高超技艺,也无法制作出这样美轮美奂的瓷器,能让碗底生莲,可是这些唐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看着碗心那奇异的一幕,霍思宁的心中不断翻腾着。

    纵然她心中早就明悟,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能工巧匠从来没有缺过,可是眼前这只碗的精湛工艺,还是让霍思宁暗暗吃惊。

    得到这只汝窑白瓷完全是一场意外,霍思宁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只不起眼的白釉碗,居然引出这么多意外来。

    就连周世涛一定都料想不到,这只汝窑居然在他手里打眼了。

    碗底生莲,加上这只碗来历不凡,这已经不仅仅是唐朝瓷器那么简单了,而是顶尖国宝级重器。

    霍思宁觉得,这只汝窑,也许就是仅存的那一只了。

    不知道唐玄宗在杀死那个窑工之后后悔没有,因为他的一时愤怒,那两只长生碗成为了孤品,再也无人知晓碗壁生莲的秘密。

    霍思宁心中隐隐有些猜测,也许她的这只碗,与那对长生碗有着莫大的关联。

    只可惜要研究出这只碗藏着的秘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只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为什么要用这么神秘的掩饰手法进行掩藏,它又是如何制作的,这些都需要霍思宁慢慢去研究考证。

    回到黄家没多久,霍思宁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声:“喂,请问是霍思宁霍小姐吗?”

    “我是霍思宁,请问你是?”霍思宁纳闷问道。

    “霍小姐,我是帝都六套民间寻宝的节目编导,想跟您确认一下,您明天可以参加这次节目录制吗?”

    打电话是是这次民间寻宝节目的组织方,霍思宁顿时了然。

    因为这个节目本来是邀请周老爷子当嘉宾的,老爷子本想推推不掉,干脆就将这个包袱丢到了她的身上。周老爷子还说电视台会主动打电话跟她联系,但是都快到邀请函上约定的时间了也没有动静,霍思宁还以为这节目不录了呢。

    “可以参加,但是我不清楚具体我需要做什么,可能需要麻烦你事先跟我说一下。”

    “好的,我会先给您发一份资料,剩下的得等明天您到电视台这边之后,我跟你细谈。明天早上八点,我在电视台这儿等您。”

    赵晴楚是这次负责跟节目嘉宾周世涛对接的编导,但是因为之前周世涛说过不会参加这次节目,节目组没有办法,退而求其次,就答应了周世涛的要求,让他的徒弟来撑场面。

    但是让赵晴楚感觉有些棘手的是,今天早上她收到有关这位周老爷子关门弟子的传真资料之后,却是懵了。

    周老先生的这个徒弟的年龄,让她有些不确定,十九周岁,这是不是太年轻了点?赵晴楚又打电话跟节目组以及周世涛打电话再三确认了一遍,才确定了这个霍思宁就是他们节目组这次邀请过来的特邀嘉宾。

    这下赵晴楚有些欲哭无泪。

    她不知道霍思宁的实力,所以想当然地觉得是周世涛耍了她,但是事已至此,她也不抱其他更多的希望了,只希望霍思宁不要太弱搞砸了这次的节目录制,不然到时候她的工作就要不保了。

    为了让霍思宁有一个心理准备,赵晴楚还特意将上一季的民间寻宝详细资料整理出来发给霍思宁,怕的就是霍思宁在节目录制现场出问题。

    所以到了下午的时候,霍思宁这边就接到了赵晴楚发给她的一个大文件合集,里面全是整合的各种资料。

    看到那一个又一个的文件包,霍思宁心中不由得感慨,电视台的工作不好做啊,就接洽一个特邀嘉宾,这个女编导得提前做这么多功课。

    赵晴楚此刻若是知道霍思宁心中的想法,一定会呕血不已,不过她不可能猜到,心里还在为明天的节目录制不断祈祷着。

    不怪赵晴楚这么想,民间寻宝第一季的时候她就是负责跟嘉宾对接的,基本上来参加鉴宝的不是故宫博物馆的研究员,就是拍卖公司的总经理,或是国内鉴定机构的老专家。

    这些鉴定古董的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四十岁以上的,有一两个特例,那也是三十好几的人物,像霍思宁这样年轻的鉴定师,赵晴楚还真没见过,难免就会对霍思宁产生不信任。

    不过赵晴楚在电视台工作好几年了,什么样的情况她都见过,看周世涛塞了这么个年轻的小徒弟进来,她想当然地就觉得是周世涛想走后门给他小徒弟铺路。

    周世涛在古玩鉴定界可是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就能节目导演都得对他恭恭敬敬的,现在出了这情况,节目组只能老老实实接下,不能有半点不乐意,更何况她这个小职员?

    “赵姐,你怎么还没走?”

    那边姚雨佳背着斜挎包就准备下班走人,一抬头却看到那边赵晴楚还在啪啪啪敲击着键盘忙碌得跟个陀螺一样,顿时觉得有些奇怪。

    赵晴楚摆了摆手:“你先走吧,我这还有事儿呢。”

    姚雨佳笑道:“什么事儿这么忙啊,明天就开始录制节目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完毕了啊,你这该不会是节目录制焦躁症吧?”

第686章 空降花瓶() 
赵晴楚面露苦笑:“什么焦躁症啊,我这边被塞进来一个空降兵,也不知道周老爷子怎么想的,让他那小徒弟跑咱们这儿来历练,这下苦了我,明天的录制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周老爷子的小徒弟?你是说这次的嘉宾不是周老爷子?”姚雨佳愣住。

    赵晴楚点了点头:“是啊,你不知道?看吧,就是这个,二十岁都不到,她能懂什么鉴定?”

    姚雨佳接过赵晴楚手里那叠资料,看到第一页上面那个名字,不由得愣住了。

    “霍思宁?”

    “就是这姑娘,我不能跟你唠嗑了,我这还得给整理几份资料呢,可别真到了明天录制的时候出纰漏,这小姑娘怎么说也是周老爷子的徒弟,我再怎么不满,也不能丢了周老爷子的脸。还是再弄几份资料出来,到时候希望能用得上吧。”

    姚雨佳看着手中的那份资料,眼中暗芒一闪而过。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这里是由帝都六套举办的艺术品收藏领域大型活动民间寻宝,我们的节目具有权威的专家资源,涵盖陶瓷、书画、玉器、青铜、杂项等文化收藏领域,节目组请来了多位古董鉴定专家来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现场免费鉴定,欢迎各位踊跃报名参加……”

    这天上午,霍思宁依照电视台的邀请来到了民间寻宝节目录制的现场,漂亮的女主播拿着话筒在擂台上开始录制节目开场,在人声鼎沸的舞台中央,摆放着十个桌子,有工作人员在上面调试话筒。

    因为这个节目录音棚搭建在了小广场上,主持人一开场,顿时会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警察不得不前来帮忙维持秩序,现场忙碌的工作人员也在前前后后紧锣密鼓地忙活着,安排录制的一干事宜。

    能有如此旺盛的人气,一方面是因为民间寻宝已经开播过一季了,第一季节目收到了很高的收视率,口碑也很不错,再加上在电视台花费不少钱光做宣传,所以在第二季录制的时候,前来报名参加的人就更多了。

    除了来参加寻宝大赛的人之外,还有不少观众是来现场看热闹的。

    看到这鉴宝跟做戏似的,霍思宁不免皱眉,对这样的方式有些不喜。

    但是电视台可不会管霍思宁这种小情绪,只要节目好看,收视率怎么高怎么来。

    霍思宁来参加这个鉴宝大会不过是以嘉宾的身份,也不用太担心会有多大的曝光率,所以霍思宁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却也没有多纠结。

    霍思宁准备往会场走去,没想到才走了没几步就被一个带着工作牌的工作人员给拦了下来:“小姐,想要观看节目录制的话,请走那边。”

    这人指的是场外准备看热闹的那边,霍思宁正想解释她是来录制节目的嘉宾,这时候一个女人从后台那边风风火火地冲了出来,问道:“请问你是霍思宁霍小姐吗?”

    霍思宁笑着点头:“我就是。”

    那女人上下打量了霍思宁几眼,确认了一番之后才伸出手来,笑道:“你好,我是节目编导赵晴楚,请您跟我来吧。”

    那边工作人员见状表示怀疑:“赵姐,这位是?”

    赵晴楚道:“这是节目组邀请过来的。”

    霍思宁也迅速反应过来,从包里掏出了一张邀请函,邀请函递给那名工作人员检查过之后,那工作人员才放行。

    将霍思宁带进节目后台化妆间之后,早有化妆师在等着了,先是给了霍思宁一套极具古韵的女装旗袍,然后又让化妆师给霍思宁化了一个妆。

    “霍小姐,这是我们节目组刘导演,这是我们电视台的江台长。”

    等到霍思宁换了衣服化好妆走出化妆间的时候,赵晴楚的身边就多了两个中年人。

    看到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孩站在眼前,那两个中年男人似乎都有些意外。

    “江台长,刘导演,两位好,我是霍思宁,只学得几分鉴定皮毛,借这次机会来贵台参加民间寻宝节目录制,就是期望能通过这个节目跟其他几位专家多多请教。”霍思宁谦虚地说道。

    那个刘导演听到霍思宁这话,很热情地跟霍思宁握了握手。

    但是另外一个江台长却是一副不慎热络的样子,摆着一副领导的架子,眼神里也流露出几分鄙夷和不以为然,大约是觉得霍思宁就是一个花瓶角色而已,颇有几分瞧不起的意味。

    “小姑娘年纪轻轻,能得了周老爷子的青眼,肯定有几分本事,不过年轻人嘛,还是虚心求教一点比较好,我们这个节目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节目,希望到时候小姑娘你多看多听,说话前三思而后行,多多跟几位老前辈学习。”

    这江台长说话阴阳怪气意有所指,很显然是对霍思宁极为不信任。

    在得知周世涛派了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来当嘉宾的时候,江台长心里就有些恼怒,这次节目组邀请的那些专家都是圈子里数得上名号的人物,就周世涛不给面子,居然让个黄毛丫头来,这让江台长感觉被落了面子。

    但是江台长不敢对周世涛发火,所以怒气就冲着霍思宁来了,所以乍一见面他就对霍思宁没有好脸色。

    霍思宁也没怎么在意,只是淡淡地看了出言挤兑自己的江台长一眼。

    在同意周世涛的要求来参加这次节目的时候,霍思宁就料想到了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古董鉴定这一行,靠的不是年龄,而是眼力劲儿和真本事,她无意跟这些人争辩,只想用实力说话。

    慢慢地,后台又先后进来了几个嘉宾,那些人很明显是一个圈子里的,一进来就熟络地打招呼,看到霍思宁这边的时候却是愣了愣,有些疑惑地彼此对视了几眼。

    霍思宁不认识那几个人,所以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玩手机。

    因为担心霍思宁不清楚具体情况,赵晴楚让霍思宁提早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