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者 >

第258部分

穿越者-第258部分

小说: 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相如已经五十六岁,在西汉这算长寿老人了,但他脑筋依旧清晰,回忆了一番终于想到十八年前在上林苑吟诵“五陵年少金市东”名句的怪人来。

    “快请!”年逾花甲的司马相如激动起来,来不及穿木屐就奔到了门外,刘彦直容颜未改,笑语盈盈,一瞬间司马相如泪流满面:“仙人!汝乃仙人!”

    刘彦直将酒和猪腿交给司马家的下人处理,与司马相如携手入内,一叙别情,少顷,酒菜停当,少不得又是一番豪饮。

    司马相如不但是辞赋家,还是接近朝廷中枢的郎官,他对当朝的政治军事动向相当清晰,刘彦直此番来访,主要就是为了摸摸汉武帝的底。

    ……

    陈府,卫夫人收到了小厮的密报,说那人去东市买了酒肉,与司马相如在家豪饮。

    “退下吧。”卫夫人摆摆手,窗外夜色深沉,今夜注定难眠。

    十八年前的那个雨夜,阴差阳错之下,她和平阳县吏霍仲孺有了一夕露水姻缘,珠胎暗结,十月怀胎,生下一个男孩,自幼体弱多病,所以取名去病,本想认祖归宗,但是霍仲孺却抵死不认,另外娶妻生子,卫少儿愤怒绝望,找上门去,却惊讶的发现孩子的生父另有其人,霍仲孺确实和这孩子没有任何关系,但她还是让儿子姓霍,私通总比找不到父亲来的强。

    那么挂着霍仲孺腰牌的究竟是何人?这个谜团在卫少儿心底藏了十八年,今天终于初现端倪,那人再次出现,容颜竟然不老,震惊之下,卫少儿保持了冷静,赐给那人三千钱,以此作为暗示,如果他明白,今夜三更会来……

    更夫敲梆子的声音远远传来,卫夫人辗转反侧,她现在是詹事陈掌的夫人,但这只是一桩政治婚姻,夫妻感情淡漠,更别说再生一儿半女了。

    三更了,外面果然传来声音:“夫人,我来也。”

    卫少儿已经提前屏退了丫鬟仆妇,寝殿周边没有闲杂人等干扰,她亲自开门迎刘彦直进来,那只猴子很识趣的没有凑热闹,而是蹲在屋檐上替爸爸放哨。

    “你究竟是谁?”卫少儿低低问道,“十八年来,你在何方?为何不来探望我们母子?”

    刘彦直仔细打量着卫少儿,这个女人三十多岁了,保养的极好,黑顺的头发披散着,身着白色丝袍,眉眼五官很像甄悦,但气质上更像林素,可她不是甄悦,也不是林素,她只是卫少儿,不带任何前世的记忆的一个汉代女人。

    “我不属于这个世界。”刘彦直觉得需要用一种卫少儿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又补充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崇尚修仙长生,上行下效,民间修仙炼丹之风更甚,卫少儿身为皇亲国戚,耳濡目染的不少,再加上刘彦直容颜不老,自然而然的就相信了他的话。

    “你是神仙。”卫少儿欣喜起来,十八年过去了,她从清纯少女变成了工于心计的贵妇人,立刻想到投皇帝所好,将眼前这个活神仙引荐给妹夫刘彻,也好为卫家,为儿子,而陈家谋更大的恩宠。

    刘彦直岂能看不出她的心思,便道:“你我前世有一场姻缘未了,所以今生有此一节,我亏欠儿子的,自当补偿与他。”

    “儿子在宫里陪着皇帝呢。”卫少儿眼睛瞟向未央宫方向,幽幽道,“他生于奴家,如今是皇帝身边的侍卫,倒是不缺富贵。”

    “富贵不过一场烟云。”刘彦直不屑道,“他有我的血统,岂止是富贵能挡得住的。”

    “难道你想让他封侯拜将?”卫少儿的目光热切起来。

    刘彦直依然摇头。

    “难道……”卫少儿害怕起来,“谋逆是要诛九族的。”

    刘彦直笑起来:“非也,去病想要什么,他就能得到什么,我也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你把他从宫里召回吧,就说给他找了个老师。”

    正事儿说完了,刘彦直起身欲走,卫少儿并不挽留,坐在原地问道:“你姓甚名谁,是哪里的仙家,总要给我一个实话吧。”

    “我姓刘,刘彦直,穿越者,就这些。”刘彦直说完,出门升空而去。

    两人并没有坚实的感情基础,所谓的转世投胎也无法将他对甄悦的感情投射到卫少儿身上,卫夫人继续当她的皇亲国戚,刘彦直继续穿越在历史长河中,这才是他们各自应有的归宿。

    ……

    次日,刘彦直再次来到陈府,卫夫人在客厅里待客,少顷,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出现在刘彦直眼前,个头很高,但瘦弱的橡根豆芽菜,高冠蛾带长剑,面色白皙,哪里像历史上那个封狼居胥的少年英豪,骠骑将军。

    “你就是去病?”刘彦直问道。

    “你是何人?”霍去病毫不客气的顶撞道,他年纪虽小,但身为皇帝的外甥,经常出入宫禁,接触的都是三公九卿之类,自然眼高于顶,看不起母亲介绍的所谓老师。

    “我叫刘彦直,是你母亲的故交,也是你的老师。”刘彦直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霍去病,这就是自己的儿子啊,不过父子两人的相貌迥异,霍去病更像卫家人。

    “你有何能耐教我?做赋还是骑马?”霍去病跪坐在地,嘴角浮起冷笑,他已经成年了,正是叛逆期,就算是母亲把东方朔找来,他也会是这种态度。

    “做赋我不会,骑术也不佳。”刘彦直道,“可我能教你怎么横扫匈奴,封狼居胥!”

    霍去病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匈奴是汉朝的大敌,八十年前,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开战,被围困在白登山上,靠的是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才得以脱身,此后不得不改变策略,以屈辱性的和亲政策笼络匈奴,维持北方边境的安宁,但每个皇帝都梦想着洗雪白登之围的耻辱。

    刘彦直猜得没错,这个瘦弱的少年是个典型的军武宅男,别看体格不强,骨子里却是一腔豪情热血,和每个青春期的少年一样,盼望着铁马金戈,征战沙场,击败北方的强敌,这是他的梦,他的至高理想。

    “老师教我!”霍去病态度转化的极快,纳头便拜,刘彦直笑笑:“起来吧。”

    卫少儿也露出欣慰的笑容,此刻她多么想告诉儿子,这就是你的生父,你的生父是天上的仙人,可是她还是将这些都压在心底,如果需要,当父亲的会自己说。

    “我现在就要学。”年轻的霍去病跃跃欲试。

    “现在没法学,得在战场上一边杀敌一边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艺术。”刘彦直道,“为师这里有两样东西,你拿去给刘彻看,他自会明白。”

    说着拿出一卷帛书,一块玉佩,帛书是昨天请司马相如写的对匈奴的军事策略,玉佩是当年刘邦送给他的,希望汉高祖将报恩的誓言留给了后代。

    “我这就去!”霍去病兴奋起来,没留意师父竟然敢直呼皇帝的名讳。

    刘彦直微笑着点头。

    霍去病是皇帝的外甥,也是侍从官,可以自由出入未央宫,他直接从陈府出来,骑上一匹白马,直奔未央宫而去,守卫的南军都认识他,不敢阻拦,白马少年直达御前,内侍通禀后,觐见皇帝。

    此时的刘彻还没得到武帝的谥号,他只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皇帝,登基十余年来,政权渐渐稳固,国力也蒸蒸日上,盐铁酿酒收归国有,禁止诸侯私铸铜钱,鼓励民间养马,已经积蓄起足够的力量来对外进行征伐。

    霍去病突然觐见,皇帝欣然接见,他喜欢用卫家人,卫氏一族都是姐姐平阳公主的奴仆,属于信得过的自己人,而且卫家人个个生的漂亮,皇后卫子夫自不用说,如果不是因为风华绝代也不会被收入宫中了,小舅子卫青也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外甥霍去病继承了卫家的血脉,长得酷似舅舅卫青年少之时,再过几年,少不得也要封他一个侍中。

    外甥今天的表情有些奇怪,恭恭敬敬的将一卷帛书,一块玉佩呈给皇帝小姨夫,刘彻狐疑不已,先打开帛书看了看,上面写的竟然是对付匈奴的策略,建议轻骑长途奔袭,实行毁灭性打击,同时对西域诸国采取和平手段拉拢分化,这一切都暗合刘彻和他的幕僚班子制定的作战计划,但是能分析判断出这些并不难,这算是公开的秘密。

    刘彻又拿起玉佩,只见上面两个古朴篆字:昆吾。

    “此物从何而来?”刘彻震惊了。

第十章 轻骑() 
见皇帝神情剧变,霍去病有些担忧,他毕竟是生长在侯府中的孩子,自小耳濡目染惯了,虽然不敢欺君罔上,但是话里可以避重就轻,只说是府里来的异人,并不说是母亲给自己找的老师。

    刘彻又问帛书是何人所写,得到同样的答案后忽然仰天大笑,笑的忘乎所以,内侍们闻声而来,交头接耳,不知皇帝因何发笑,霍去病尴尬的跪坐着,如在针毡之上,他虽然是外戚,但龙颜喜怒无常,谁知道下一秒会不会翻脸。

    母亲肯定不会害自己,老师也不会故意触怒天子,皇帝是真的因为开心而笑,帛书加上玉佩,一定传达了一个巨大的好消息,霍去病快速分析过后,心中大定。

    他猜的没错,刘彻是真的欣喜若狂,皇家密档中有高祖皇帝留下的许多交代,其中有一条是关于神仙的,刘邦在和项羽的交战中,可谓屡败屡战,有一次打得丢盔卸甲,孤身逃亡,若不是神仙搭救,早成了楚军刀下之鬼,这天下自然也就是项羽的了,为了报答神仙的救命之恩,刘邦以羊脂白玉相赠,神仙笑纳之后在白玉上刻了昆吾二字,与高祖相约若干年后子孙拿着玉佩相见换取封赏。

    区区封赏,刘彻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哪怕是封万户侯也舍得,他高兴的是神仙再现,并且将玉佩与帛书一并献上,意思已经非常明白,有神仙助战,此番北伐匈奴原本胜算只在五五之间,现在就有十成把握。

    “去病,此人在何处,朕要召见他,对了,让东方朔也来。” 刘彻兴致勃勃之余心思依然缜密,叫东方朔来是辨别神仙的真伪,这年头江湖术士可不少。

    “遵旨!”少年霍去病喜气洋洋,飞一般奔出去,策马驰出未央宫。

    可是老师却踪迹全无,不在府里,也没留下任何地址,把未央宫北阙找遍了也不见人影,少年醒悟过来,看老师的装束乃市井中人,应该去坊间寻找才是,于是策马去市集转悠,果然在人群中找到了正在耍猴卖艺的老师。

    霍去病觉得脸上发烫,老师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卖艺,传出去岂不丢死人了,他硬生生忍着脾气,太阳穴上的血管一跳一跳的,拨转马头走了,刘彦直隔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者已经看到了儿子尴尬羞怒的表情,不以为然,继续敲着手中的小铜锣,猴子卖力的表演着翻跟头的杂技,周围铜钱如雨点般洒下,叫好声一片,但在霍去病听来如同针刺一般。

    少年先回未央宫复旨,只说那人不辞而别,再也寻不见了,皇帝并未雷霆震怒,真神仙嘛,都是有性格的,又不是东方朔那样的弄臣,他沉吟片刻,下了一道旨意,封霍去病为骠姚校尉,随卫青远征匈奴。

    这次征伐匈奴是早已定好的,军马粮秣早已准备就绪,只等良辰吉日出征,本来没打算让霍去病这么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参战,但皇帝临时改变了主意,不但让他随同大军征战漠南,还封他一个仅低于将军的校尉。

    霍去病惊喜万分,再三拜谢,皇帝风轻云淡,将案上的玉佩让内侍交给外甥。

    “这个你戴着吧。”皇帝说,“朕用不着。”

    一头雾水的霍去病回到了陈府,向母亲禀告今天发生的事情,卫少儿虽然担忧,但想想弟弟卫青是领军主帅,再苦也苦不到外甥,而且卫家出身卑微,需要军功来夯实基础,再说,还有一个神仙生父罩着呢。

    “儿啊,此番出战要听你舅舅的话,做个督粮官就好。”卫少儿不懂行军打仗,只知道督粮官这个职务是最安全的。

    “我要做就做大将军。”霍去病傲然道,他从小没有父亲,是在脂粉堆里长大的,宠溺的无法无天,弓马勉强还算娴熟,但是相比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还是不够看,这份野心引起了母亲深深的忧虑,但皇帝金口玉言,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那个什么老师,就是个骗子。”霍去病愤愤道,“儿子看到他在市井卖艺。”

    卫少儿温柔的笑笑,她并不在意,是该让那家伙尝尝被自己儿子鄙视的滋味,谁让他抛下这娘俩呢。

    ……

    数日后,霍去病带着二百轻骑,从长安出发直奔河东定襄,他的舅父,皇帝的小舅子,大将军卫青率领十万大军在定襄驻扎,正在等待出征的圣旨。

    霍去病驻足山坡上,眺望定襄汉军大营,连绵十里,旌旗招展,二月寒风如刀,貂裘下少年一腔热血滚烫,执掌帅印,横扫匈奴,豪情壮志就要变成现实了。

    但是进了大营之后,现实给了他残酷一击,军中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就算是将军也只能住帐篷,寒夜里裹紧被子依然瑟瑟发抖,大将军卫青很照顾这个来镀金的外甥,给他安排了二十个亲兵随身伺候,早上不用升帐,也不用操练,连吃饭都是小灶。

    但霍去病是个倔强的少年,他不希望被人看成躲在舅舅羽翼下的雏鸟,每天带着一帮亲兵纵马射猎,苦练杀敌本领,但那些老兵看了,依然只是摇头嗤笑。

    卫青今年只有三十岁,但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大将军的军职不是凭借皇帝姐夫的关系,而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作为奴仆的儿子,又是卑贱的私生子,自幼生活环境极为恶劣,被人当成畜生一般对待,十五岁时,因姐姐卫子夫被皇帝宠幸,一夜之间从养马的奴仆成为皇帝的近臣侍中,换别人早就得意忘形,惹来杀身之祸了,但卫青并没有忘乎所以,他依然保持着低调谨慎的作风,于是更加得到皇帝信任,再加上军功显赫,年纪轻轻成为大汉朝最高军事长官就在情理之中了。

    外甥霍去病同样是奴仆之子,也同样是私通生下的孩子,但他和卫青不同,幼年时期就凭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