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06部分

名门妾室-第106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恩瞒下赎人的事,金元宗就苦了。李承恩的话证明他们昨夜确实从百花楼叫了女妓来,可留下的两个女妓,只回去了一个。

    青楼女的命,命如草芥。

    可是,现在是一群秀才在讨说法,这其中还牵涉到金元宗擅用贡品之事,金元宗又是钦差身份。

    武知县这个七品知县,没法做主了。

    这事,放眼明州,也只有靖王爷才能压得住。

    李承允的这一场接风宴,就这样草草收场。

    为示公正,李承允邀王彬和金元宗都歇在王府田庄,明日一早启程回明州。

    至于王彬所告的芸娘失踪之事。李承允、李承恩和武知县派人跟随,顺便去客栈里搜查芸娘尸身。

    金元宗在田庄里住了单独的一进院落,因为客院就是李承允先生唐赫章的住处,送他到院落的丁三爷,很委婉地提醒:唐先生不喜人打扰,也不喜欢在附近听到喧闹声。

    金元宗只能待在院落里,一步都不能出去。他有心派人出去打听王彬等人底细,却不知该找谁才好。

    李承允与他没什么交情,他也不能指望李承允为他摆平王彬。

    李承恩与他倒是有点交情了,可昨夜他挑唆的计划,还未能实行。

    两人还只是两只各自蹦跶的蚱蜢,没拴在一根绳上。李承恩又不是傻子,就算有心算计颜家,在明州府境内,靖王府二公子比他金元宗行事方便,没有他也能成事,自然不会为他冒风险。

    客栈里的侍卫等人,都不是他的心腹。而他带来的几个心腹,都留在田庄了。

    他们倒是可以出门,但出门后有什么用?满大街打听事情?

    武知县官微言轻,金元宗原本并没把他放眼里,等现在他觉得武知县值钱了,攀不到了。

    外来的和尚,在这里没有根基,寸步难行。

    金元宗是官场老手,知道这事必定是有心人的安排。

    今日出面首告的是王彬,听他话语,跟那失踪的女妓芸娘应该是相识。可这么快就找到自己头上,还如此大胆指控,背后必定有人。

    能煽动这么多士林中人,背后之人肯定不简单。

    明州境内有这势力的人当然不少,比如靖王府内的人。可是,自己来到明州后就直奔东屏村,都未与这边官员打交道,明州这里谁会害他?

    难道是京中的对手,跟到明州来布局?

    金元宗身在官场,再圆滑,也难免会有政敌和对手。

    户部有三个主事,户部尚书告老后,大家都猜会是左右侍郎中的一个顶上,那空出来的侍郎之位,就是他们三个主事中的一个顶上。

    金元宗是仓部主事,因做事灵活善于逢迎,很得上司赏识。若是有空缺,极可能升他为侍郎。为此,他们三个主事都是心知肚明。

    难道是那些人的安排?可细思之后,觉得不可能。那两个主事的手,怎么可能有这么长,能伸到明州来?

    事情怎么如此之巧?那女妓怎么就不见了呢?

    金元宗一夜未眠,想破了头,也想不出到底是谁会布局害他。六月初夏,田庄中晚上凉爽宜人,还得盖层薄被,可金元宗愣是出了一夜的汗。

    第二天,芸娘搜查之事有了进展。

    在云昌镇外官道边的一处荒山上,有两个砍柴人发现女子尸身,找百花楼的人来认后,确认这女尸就是芸娘。

    六月天气炎热,尸身已经微微发臭,但没有变形。

    武知县来到现场,带了仵作验尸。仵作仔细查看后,看芸娘神情惊恐,胸前一个血洞,显然是一刀毙命。芸娘的袖袋里还有一些碎银,确定不是被人劫财而杀。最后,在芸娘的身上,找到了两盒胭脂。

    武知县看那两盒胭脂都是白色瓷盒,盒子正面有“露花香”三字。

    这露花香三个字,却不是时下的草书楷书,而是完全和时下不同的。这三个字,竟然是用花鸟图案环绕拼成。白色瓷盒,衬着鸟蝶飘飞、花草环绕,字、画融于一体,粗看是一副花鸟画,细看却是三个字,两者浑然天成。

    因为这处离东屏村不远,武知县让差役拿了两盒胭脂去东屏村颜家作坊。

    很快,颜家管事富贵跟着差役赶来,禀报说这两盒胭脂是颜家为了皇家采买而特制的贡品。“禀告老父母,这几盒胭脂因为原料采集不易,一共只做了二十盒,是金大人采买之外,特意制作的贡品。昨日都交给了钦差金大人。作坊里有账目为证。”

    他又指着那胭脂盒说,“这盒子也是特制的,这上面的字样,还是我家小郎君撰写后,送到瓷窑去烧制的。”

    “我家郎君和娘子听说有女子被杀抛尸荒野,心生同情。两位娘子让小的带了银子来,给这女子买副棺材,也好入土为安。”

    富贵说着,拿了一张银票,“这事拜托老父母安排。”

    武知县从师爷手里拿过银票一看,居然是二百两,一副厚棺木也就几两银子,明白这其他的银子就是孝敬自己了。

    富贵又躬身说,“郎君听说这事,因为这女尸身上有我家特制的胭脂之物,心中有些惶恐,不知出了何事?”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何况武知县与颜家早就相熟了。

    颜家专门为皇家所做的胭脂

    他知道这是探听消息,当众他自然不好多说,就跟师爷使了个脸色。

    那师爷也是机灵的,走到富贵身边,低声道,“让颜大郎放心,这事和颜家无关。昨夜在王府田庄,有秀才告了京里来的金大人,说他草菅人命、擅动贡品。现在连尸身都有了,估摸着今日就要去明州,让靖王爷处置了。”

    富贵听了松了口气,擦擦额头的汗,又塞了个钱袋给师爷,“这点钱,师爷给大家买些酒吃,去去晦气。”

    武大勇离家出走后,建昌县衙上下最喜欢的就是颜大郎和颜家人了,凡是和颜家稍有沾边之事,总是异常热忱。

241章 今非昔比() 
那师爷眉开眼笑地接过钱袋,“管事回去,代我们多谢大郎君啊。也只有大郎君知道我们的辛苦,放心吧,这事证据齐全,和颜家一点事儿都不会有。”

    这事,若是有心想找颜家敲竹杠的,或许会为难一下。

    可武知县和颜家,还用敲竹杠吗?再说谁不知道靖王府大公子、成王世子,对颜家的看重。他们谁敢上颜家敲竹杠啊?

    所以,师爷敢打包票,这事跟颜家无关。

    富贵又连连感谢一番,向武知县行礼告退,回东屏村禀告。

    事情至此,证据齐全。

    武知县派人将这消息送到王府田庄,李承允与李承恩商量后,派人快马加鞭回明州送信。这边请金元宗同行,带上王彬,立即启程回明州。

    昨夜来过的秀才们,听说王彬要被带到明州,纷纷来到王府田庄门前。

    “大公子,我等在建昌翘首以待,只望大公子不负建昌学子殷勤厚望,不因芸娘出身卑贱而法外,不因王彬人微言轻而轻看。”一位与王彬交好的秀才,直接拿了一张纸出来,“这是我等连夜代王彬所写的状纸。”

    李承允接过一看,状纸背面的名字,应该都是建昌境内文武秀才,密密麻麻不下百来个。

    这一份状纸,可比一般的万民折分量还重了。

    随着芸娘尸身上有露花香贡品的出现,金元宗此次是必定获罪了。就算他撇清了杀人、撇清了擅用贡品之罪,这一份看管不严之罪,却是板上钉钉逃不掉了。

    金元宗得知这消息后,脸色灰败,他兴冲冲一路南下,还肩负了清点各地府库的皇命,这差事办好了,回京就是大功。

    没想到,莫名其妙就在建昌县折损了。

    李承恩听说芸娘尸身在云昌镇外被发现时,吓了一跳。他明明下令是丢到颜家去,怎么会在这边出现?

    他看着坐在轮椅上,白衣翩翩,在一群书生中,宛如众星拱月的李承允,难道是他的手笔?

    李承允看完状纸,沉声说道,“家父一直告诫我们要不负皇恩、心怀百姓,允虽无官职,此次必定全力,给大家一个交代!”

    此刻,坐在轮椅上的李承允,一反往日温和之态,让人感觉就像是一尊威严的神像,不敢亵渎。

    众位书生们躬身行礼,送李承允登车而去。

    玉秀站在东屏村的石桥头,远远看着这一队车马,走上往西的官道,忍不住冷冷一笑。

    金元宗,今时今日,我不是前世那个无依无靠的颜玉秀!你想算计我,只怕不容易了!

    九娘这几天一直待在东屏村,此时也跟着玉秀身边,看那一群人远去,她看着自家娘子的眼神,有不解,也有敬畏。

    玉秀回到家里,“好了,没事了。你明日就回县城去吧。”

    颜庆江一听玉秀要让九娘走,脸色就垮了,九娘看他张嘴暗暗瞪了一眼,颜庆江张开的嘴巴又闭上,不敢再说。

    玉栋到现在还有些莫名。昨日秀秀让他给同科武生传话,说京里来的钦差欺负王彬一群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拉了一群人到王府田庄去助威。

    他考中武秀才后,与同科学子都有交游,加上他为人热心仗义,很快在同科武生中就有了声望。有他传言,马上就有一群人赶去了。

    “秀秀,你昨日让我找那些人去,是为了什么啊?”

    “不是说了,是怕王彬他们吃亏嘛。”玉秀笑着说。

    知道金元宗和李承恩觊觎自己姐妹和颜家作坊后,她让柳絮打听他们有何异常,芸娘被赎身之事很快就知道了。

    这王彬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家中有几亩田地,父母双亡也没娶妻。他为人正直,性格执拗。屡试不第后,无心仕途。索性混迹青楼为为青楼女子写些曲词歌赋,在青楼里很有几个红粉知己。

    芸娘,刚好是他红粉知己中的一个。

    玉秀得知芸娘被赎身后,又让人去客栈中打听,那些小二们都说钦差大人所住的院落里没有女子声音。

    玉秀就让让柳絮去把百花楼出来的金奴叫来,让她去找王彬求助,就说是芸娘遇害了。

    其他的事,就如王彬所说的,他去客栈打听没有芸娘消息,又捡到芸娘的手帕,帕子上用胭脂写了救命二字。他拿着帕子去脂粉店打听,到了露花香铺子,柳絮告诉他这是自家铺子的贡品,才呈交给京城来的钦差。

    王彬听说之后,认定芸娘是被金元宗害死了,或许是因为芸娘发现金元宗擅动贡品,或者是因为金元宗拿贡品赏赐芸娘,酒醒后怕被人发现……他听说之后就要上县衙为芸娘告状。

    柳絮告诉他,武知县去云昌镇那边的王府田庄了,要告状,何不去王府田庄,当着靖王府大公子的面呢?

    王彬一听有理,跟自己的好友交代一声,言明自己要以秀才之身,状告钦差。颇有几分荆轲刺秦的悲壮,赶往王府田庄。

    他好友不忍见王彬吃亏送死,又找了其他好友商量。不知怎么的,这消息就在五味茶楼里传开了。

    五味茶楼,最不缺的客人就是文人。

    众人议论时,有人对王彬大为赞叹。

    听说京城来的钦差擅用贡品,滥杀人命,王彬不惧强权、义之所在不避生死,让众人大为佩服。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有人就提出要去王府田庄外请命,声援王彬。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随。建昌县内的书生们,不约而同来到王府田庄。这才有了昨夜田庄大门外的一幕。

    原本,这事最大的问题是芸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若是靖王高抬贵手,金元宗可能就逃过一劫了。

    没想到,芸娘的尸身,在自家内院发现了。

    这还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住进新居后,蓝妞一直被关在外院,昨夜玉秀怕出事,将蓝妞放进内院来。

    蓝妞闻到了血腥气,在芸娘埋身处汪汪直叫。那地方是家里不起眼的角落。玉秀看地上泥土还是新盖的痕迹,将家中其他人都打发走,让山青去田庄找小北过来帮忙,她又拿了一盒贡品胭脂做成用过的样子,放到芸娘身上。

    这事只有自己和小北知道,家里其他人都不知蓝妞发现的,是芸娘的尸身。

242章 一举数得() 
若金元宗不起歹心,大家相安无事,她甚至都打算为了交好这位钦差,送些银两古玩了。可金元宗竟敢觊觎自己姐妹俩,还想挑唆李承恩动手,那么,就让他吃吃苦头吧。

    “娘子,芸娘到底是谁杀的啊?为何不说是靖王府赎的人啊?”九娘对这有点想不明白。

    谁杀的芸娘?

    当然是李承恩。

    百花楼的人说是靖王府的人丢下银子把人买走了,她就猜到是李承恩

    玉秀听了九娘的问话,低声说,“他在明州的根基,可比金元宗深多了。”

    若是王彬状告的不是金元宗,而是李承恩,只怕,靖王爷会第一个下手将王彬给杀了,将这消息摁死在建昌。

    一心要封为世子的儿子,怎么能染上这种污点?

    看九娘、玉栋几个都还不解,她笑着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金元宗倒霉了,李承恩就算没被牵出来,名声也会受损。”

    芸娘,我虽然不能帮你立刻报仇,但是,你不会白死的。在决定下手教训金元宗时,玉秀就想着如何让李承恩倒霉了。

    “姐,我们对金大人这么客气,他为何还要害我们?”玉淑有些不明白。

    以前杨氏要害他们,颜庆洪要害他们,玉淑知道都是因为想拿自己家的钱,可这金元宗为什么要害他们啊?

    “淑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有钱没权,还是几个孩子,对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大人来说,我们的钱,就是等着他们拿的无主之物。”玉秀怕吓着玉淑,没说金元宗对自己姐妹俩的龌龊心思。

    “我知道,二姐,这就是先生说的怀璧其罪。”玉梁大声说。

    “对,小四说的这意思不错。以后我们防人之心还是不可无。”玉秀点头肯定后,玉梁高兴地笑了。

    有金元宗之事后,玉秀知道,为保平安,在自家没有一定的实力前,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