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57部分

名门妾室-第157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御林军掀开车帘看里面只坐了一个小孩,倒没多为难,将车帘放下。他一掀一放之间,玉梁看到一堵灰墙,坐马车里都看不到墙顶,也不知有多高。

    然后,马车又走了一段路,礼部的官员说到了宫外了,他不能再坐马车,得步行入内。

    照例又是搜查一番,走进宫门后,礼部官员指了一个小太监跟他说,“小郎君莫怕,你跟着这位小公公进去吧。”

    玉梁看那小太监也才十几岁的样子,样貌清秀。

    “小郎君,这边走。”那小太监在前面引路。

    听声音倒不难听,玉梁的眼神,不由好奇地往下瞄,听说太监都是小弟弟被割掉的。可惜那小太监衣裳下摆盖住了,他也看不出来。

    一抬头,他对上小太监的视线,好像偷看被人发现了,他不好意思地移开目光,后悔自己怎么能这么看人呢。

    小太监倒是毫不在意,多少人拿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眼前这小郎君的视线里,只有好奇没有恶意,他也不以为意地带路。

    玉梁一边走一边忍不住看那些房子、围墙,还有墙上高高的门楼。那门楼,太高了,他得仰平脖子才能看到顶。

    小太监看他一副看什么都新奇的样子,倒也没催促。还是玉梁自己回过神,又不好意思地笑。

    终于走到一排房子前,小太监让玉梁在房中等候,“宫中不比外面,小郎君不要出门乱走。”

    “我知道了,谢谢小公公。”玉梁脆声脆气得答应了一声,想到玉秀的嘱咐,又拿出一个荷包递过去,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又说了一句,“谢谢小公公。”

    有人打赏总是高兴的,那小太监接过荷包后,又说道,“小郎君莫担心,这里的人都是晚间要御前献艺的。屋里有点心茶水,小郎君到下午少喝些水,免得御前失仪。”

    “我知道了,谢谢您的指点。”玉梁又道谢了一句。

    这屋子里,已经有几个人了。听说有天下闻名的画家、琴师等等。这些人看玉梁年纪这么小,有些讶异,有两个年纪大的看玉梁有些拘谨,跟他闲聊,听说他就是自创了花鸟字的颜家颜玉梁,众人不由佩服不已。

    玉梁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着话,那点紧张也没了,跟人说起话来也不拘谨了。

    中间有太监来添加茶水点心,开始也没人吃,到后来饿得受不了了,也顾不上害怕了。

    玉梁看到桌上做成花一样的点心,吃了一块觉得很好吃,要是大姐和二姐也能吃到就好了。

    从房子的窗户上往外看,看到一队队穿着皂靴官袍的大人们走过。

    《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br/》

    众人一直等到玉兔东升,一盏盏灯火,将外面照得犹如白昼,才有一个太监过来,传他们到御前。

    玉梁谨记着礼仪先生教导的,跟在众人身后,不敢东张西望。可他年纪小人矮腿短,要跟上大家还真不容易,没多久就落到最后。

    太监催促地急,他只好小步跑了几步。

    领路的太监说了一声“到了”,众人停下脚步,面前是长长的台阶,那太监站在台阶下,台阶上又有一个年纪大点的太监,领着大家走上台阶,拐到一间宽敞有些空旷的屋子里。

    这屋子富丽堂皇,远远能听到歌舞乐声,“你们等在这儿,前面歌舞停了,到你们献艺时,会有人来传唤的。”领路的太监嘱咐一句后,就把他们丢在这了。

    这屋子里没有桌椅,只有高案摆设,众人只好干站着。

    这一站,就一直到月上中天的时候,玉梁觉得自己腿都僵了,才有人来传召他们进入大殿。

    到了大殿,一股香风吹来,四面的灯笼,比云昌镇元宵节灯会上的灯笼都好看。可惜哥和大姐、二姐不在这,不然看到了肯定高兴。

    玉梁心里想着,又看到大殿里的红色柱子上,都是金龙盘绕着,地上软软的铺着毯子。远远的高台上,一片金灿灿的明黄色,台上坐着的人看不清样子。

    大殿两边或坐或站,挤满了人,可一点声儿都没有,要不是看到人,都以为这里没人呢。越往前走,人倒是越少。快走到御座下时,他看到李承允坐在左边。

    李承允许是看出他紧张,露出一个安抚的微笑。

    看到熟人了,玉梁觉得好点了,跟着大家三叩九拜,山呼万岁,就听到一个尖细的声音说,“圣上有旨,命众人殿中献艺。”

    很快殿外面摆了案几,玉梁被带到外面靠边的案几旁,一个小太监站在边上伺候。他看上面已经放了笔墨纸砚,还有各色颜料。

    写字作画的几个人,好像都被安排在这里。

    这些人各有绝技,像有个老先生居然拿手指作画,有个中年男子拿头发当笔写字,还有个年轻男子,竟然直接把墨倒纸上,嘴里吹着,看样子是要吹出一副画来。

    玉梁定定神,在家这几天日日练习“普天同庆”四个字,这时候就静心撰写起来。

    刚写了一个普字,有脚步声传来。

    玉梁偷偷抬眼,看到大殿里一行人走出来,当先的穿着明黄服饰,应该就是皇帝吧?

    他连忙低头,认真写着字。大姐跟他说过,到宫里只管做好手里的事,其他的他全都不要管。

    身边脚步声不断,有个声音说了声“好”,马上就有三三两两的声音跟着响起,也是说好。

    很快,玉梁觉得眼前稍暗,原来是武帝走到玉梁的这张案几前。

    武帝低头,看白纸上已经写了普天两字,普字用兰草竹叶蝴蝶勾勒,天字粗看是一副鲤鱼水草图,细看就能看出字形。

    “你就是颜玉梁?”武帝出声问道。

357章 武帝青眼() 
玉梁看到一双绣着金龙的靴子停在自己面前,再听到说话声,忍不住抬头,看到比戏文上更威严的龙袍,再抬头就看到一个颇具威严、鬓发苍白的男子,眼皮松垂,看人时那眼神有些阴冷,好像让人从心里害怕。

    他还没细看面容,边上有人轻声咳了一声,他才想起不能直视龙颜,连忙又低头。

    然后,又听到轻声咳了一下,玉梁才想起应该跪下回话,连忙放下笔,想站起来。

    “你就坐着说话吧。”武帝难得温和了声音。

    “谢圣上恩典。回圣上的话,学生正是颜玉梁。”玉梁还是不敢放肆,走到案几边恭敬跪下,才开口回话。

    “学生?你进学了?”武帝有些惊讶,听说这颜玉梁还不到十岁。

    “今年刚进学。”

    “小小年纪,倒是难得,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武帝让抬头,玉梁微微抬头,视线下垂,再也不敢直瞪瞪直视龙颜了。

    武帝看面前的男孩,唇红齿白,一身打扮,恰到好处,喜气贵气却不俗气。五官清秀,仔细看那眉眼,武帝忽然想起那日的惊鸿一瞥,到底是亲姐弟,这颜玉梁的眉眼,和玉秀有三分相似。

    “果然是英才出少年。听说你父母双亡了,平日在家,是谁照料你的?”

    “圣上,家里是我兄长当家,家中大姐照料我们,我二姐也管家。”

    “你姐姐倒是个好女子。”武帝赞了一句,“难得,赏!”

    陪同在武帝后面的李承允和李承恩,心头都有些疑惑,圣上竟然和颜玉梁闲话家常?

    若说是因为御前献艺心情舒畅,刚才和其他几个人说话时,他也只是赞好,并没什么闲话。

    难道是玉梁年纪小,投了圣上的眼缘?

    玉梁听到说赏赐,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高兴地大声谢恩。

    武帝看到玉梁谢赏,刚才的那点好兴致又没了,若是颜玉秀跪在面前谢赏,那才称心呢。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然不能马上得到一个女子。

    “平身,继续写吧。”武帝淡淡说了一句,又看了几个人后,就回到大殿中。

    大殿中西域属国的国主,让本国舞娘献舞。永定君臣看着那舞娘袒胸露臂,身上铃铛叮当作响,和永定歌舞完全不同,倒是看入迷了。

    一曲歌舞散去,献艺的人陆续上来呈献御览,玉梁写的“普天同庆”四个字,被康顺放到最上面。

    武帝看了一眼,指着玉梁,转头对右边一个异域打扮的使臣说,“年初你们国主赞叹这花鸟字,只恨不能一见。这花鸟字就是他创的。”说着示意康顺将字拿过去,给那使臣仔细看看。

    那使臣看了几眼,赞叹地说,“永定真是人才济济,看这小郎君年纪不大,竟然能自创一体了。”

    奉承话人人爱听,武帝听后哈哈一笑,“玉梁,你回头书写几个字送给使臣,让他带回去给他们国主一观。”

    玉梁连忙上前跪下领旨。

    其他属国和朝臣们也纷纷赞誉,对武帝登基以来的丰功伟绩夸赞一番。

    武帝心情舒畅,所有献艺之人都有赏赐,还有两个本有官职在身的,赐了一年俸禄。

    玉梁也跟着大家再跪下谢赏,武帝又将他叫出来,“你已经有了秀才功名,若回乡只怕乡间私塾也耽搁了。朕赐你进国子监求学吧。”

    国子监,可是举人功名才能求学的地方。玉梁现在只是秀才,武帝不就等于赐了他等同举人的身份?

    玉梁却还不明白这份赏赐的意思,他有先生教学,进不进国子监有甚分别?

    他正犹豫着,李承允上前两步,笑着说,“小师弟,恭喜你了。圣上这份恩典,你还不快谢恩?”

    武帝听李承允叫他小师弟,想了一下,笑了,“朕想起来了,你也是唐赫章门下学生,这颜玉梁是唐赫章关门弟子。既然是师弟,颜家姐弟在京城,你应该好好照应才是。”

    “圣上教导的是,是臣疏忽了。小师弟今日得了圣上赏赐,臣也与有荣焉,先生若是知道,必然更加高兴。”他说着,对玉梁使了个眼色,眼神往龙座上瞬了瞬。

    玉梁明白这事只能接受了,连忙膝行几步上前谢恩,“谢圣上隆恩。学生一定好好求学。”

    武帝笑了笑,挥手让这些人退下。

    一直站在御座下伺候的康顺,看着缓缓退去的那个幼小身影,眼睛闪烁了一下,心头盘算应该让谁去颜府送赏赐之物才好。

    李承允看着御座上神色晦暗不明的武帝,头一次觉得摸不准皇帝的心思。

    武帝这两年心性越发多疑,对人猜忌心重,与人说话也是神情淡然居多。今天万寿节,武帝心情舒畅,脸色也只是比往日缓和几分。可他跟玉梁说话,那神情却格外和善,这份恩典,只怕朝中大多数人都无缘吧?就因为玉梁的花鸟字?

    尤其这赏赐也奇怪,武帝知道自己和谢惠灵都在唐赫章门下时,还说唐赫章一代名儒,国子监的先生们都比不上。

    现在,他却赐玉梁到国子监求学。

    今日朝臣贺寿时,兵部尚书拿了周明报捷战报来做贺寿之礼,周明在战报中还提到颜玉栋,难道是因为玉栋为国立功,武帝爱屋及乌之下,厚赏玉梁?

    李承允想不通,李承恩却是面色更阴沉一分。颜玉梁和李承允关系匪浅,他越露脸,李承允就越得了助力。

    他目光飘移,看到金元宗正盯着玉梁。

    不止金元宗,所有朝臣们,都暗暗打量着颜玉梁。今日御前献艺的人里,就属颜玉梁所得赏赐最为丰厚,不止自己得了,连家中的姐姐们也有赏赐。

    若不是颜玉梁年纪太小,今日只怕可以当场授官了。

    而现在虽然没授官,可玉梁一个秀才功名,赐学国子监,不就将他身份抬为举人了?颜玉梁若再下场,明州学政只要不是刺头,这举人功名也是稳得了。

    有了举人功名,又在国子监进学,颜玉梁的前程,岂非一片光明?

    有些想得深的,想到颜玉梁和李承允是师兄弟,疑惑圣上是不是对李承允青睐有加?

    :;;gegegengxin

358章 帝王独眠() 
武帝却不管众人疑惑,宫宴散后,酒意上头,扶着康顺慢慢走着散酒。

    康顺摸摸袖袋里的银票,看月色正好,“圣上,不如去御花园看看?御花园东边的桂花听说开了,月下赏桂,也是风雅。”

    “你这奴才,也懂得风雅了?”武帝听康顺说风雅,嗤笑道。

    “圣上以前年年中秋都说应该赏桂,圣上说好,必然是好的。奴才屁都不懂,只能急着圣上的话,拾点牙慧了。”康顺连忙笑着凑趣。

    这番话,武帝听着很受用,“那就去看看吧。”

    武帝不要步撵,康顺连忙叫了两个小太监前面提灯引路,后面又跟了四个小太监提灯,武帝慢慢走到东园,隐隐桂花香气飘来,倒是让人神清气爽。离得越近,还听到隐隐的琴声。

    “这不知是哪个宫的娘娘,要不奴才先过去,让她们散了?”康顺看武帝没有面露不悦,心里松了口气,嘴上却还问道。

    后宫里女子引人的把戏,武帝见得多了,也知道身边的大太监会收点钱为那些女人们开个方便之门。但康顺这奴才一向识趣,他也懒得计较,所以看了他一眼,也不说话,往那琴声来处走去。

    康顺的心放回肚子里了,对后面摆摆手,示意跟着的小太监们离远些。

    武帝走到桂花树下,看到一个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有点像今日歌舞上的飞天仙姬,正斜倚在一株桂树下。

    那女子体态妖娆,身上的珠玉映着月光,身上轻罗纱裙,夜风一吹微微扬起一片裙角,恍惚之间,好像正要飞升入天。

    那女子的脸被树荫遮盖,武帝一时没认出是谁,可这一幕,足够引人。

    武帝往前几步,呢喃叫了一声“美人儿”,伸手去抓住了那女子手臂。

    那女子嘤咛一声,好像浑身软若无骨般,被武帝一拉,就靠向了武帝怀中,微微仰头,吐气如兰,“圣上——”

    武帝低头看清那张脸,原来是如妃!

    “圣上,您身上好大的酒味,得喝点醒酒汤呢。”如妃伸手拉住了武帝的胳膊,转头吩咐,“快让人送碗醒酒汤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