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163部分

名门妾室-第163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做何解?”

    “圣上贵为人间帝王,紫薇星明亮,是圣上江山稳固之兆。这都是圣上治理之功,也是三清庇佑之福。”王丹阳说着,跪下贺喜,狠拍了一顿马屁。

    “那客星做何解呢?”武帝听说紫薇星明亮是吉兆,笑容更多了几分,又追问道。

    “圣上,微臣斗胆泄露天机,这客星,应该就是皇子之兆了。”王丹阳压低点声音,神秘地说道,“圣上一直未能诞下龙子,只是因为机缘未至。如今子星隐现,说明机缘到了。”

    “你是说后宫中将有人诞下皇子?”

    “圣上,请恕臣妄言!”王丹阳郑重跪下说道。

    武帝被他搞得一愣,“恕你无罪,说吧。”

    “圣上,臣观宫中气象,贵人们自然都是尊贵的,只是少了些旺子之气。而且宫中有一股红光压制,只怕圣上子嗣单薄,与这红光也有关。圣上应该再选贵人,充盈子嗣。”

    再选贵人?

    武帝没想到,王丹阳大清早进宫,竟然是劝谏自己选秀的。

    这两日,一来是因为蜀中自那次报捷的战报后,几日没有新战报传来。二来,他看着后宫那些女人,只觉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所以,他难得独眠了两日。

    王丹阳说的选秀,倒也合他心意。三年一选,如今算算,明年倒也是选秀时候了。

    “那贵人在何方呢?”

    “圣上,臣看着,贵人在西北方。”王丹阳说着,还报了几个生辰八字出来,“这几个生辰的女子,必定是贵重无比。”

    武帝听他说贵女在西北方,年龄有十四五的,也有十六七的,不由暗暗失望。

    不过选秀重要,子嗣也重要,他看了康顺一眼。

    康顺明白圣上的意思,连忙一一记在脑子里,回头选秀时好交代下去,让那些大人们不要误了贵人。

    王丹阳看武帝听进自己的话了,又拿出一只锦盒,“圣上,这是臣新炼制的两枚仙丹。”

    武帝看那丹药指甲盖大小,乌黑透亮,微微一笑,康顺连忙接过,送下去让太医验证无毒后,再呈给武帝服下。

370章 意欲何为() 
武帝想着选秀这事,还是得告知皇后一声。自来选秀,都得皇后出面。

    武帝心里拿定主意后,兴冲冲又来到皇后宫中。

    谢皇后听说武帝去而复返,愣了一下,待听武帝说要选秀,她端了茶送到武帝手中,笑着说,“算起来,明年又到选秀的时候了。圣上不提,臣妾也正打算要向圣上禀告此事呢。臣妾想着,明年选秀,就和往年一样,到明年二月里头,就先诏令下去。”

    武帝听谢皇后说已经想着选秀了,满意地点点头。这皇后虽然未能为自己添个一儿半女,但若论贤惠懂事上头,谢皇后还是堪称贤内助。

    “这事你看着安排吧,只有两条,一条是王真人提了几个生辰八字,西北方向这几个生辰八字的女子,先选进来。这第二嘛,”武帝敲着桌子,略一犹豫,“其他的,等明年过了正月再说吧。”

    谢皇后微微诧异,圣上这话,明显意有所指。既然武帝不多说,她也不多问,该知道的,回头自然会知道。

    果然,武帝吩咐完后走了,康顺留下将几个生辰八字报给皇后知晓。

    皇后一听这几个生辰八字,心中不由暗恼。

    谢皇后出身登州谢家,是谢惠灵的姑母。

    谢家嫡女中,谢惠灵的二姐谢画楼,今年十六岁,长相柔美多才多艺,因为算命的说她命格贵重,家中觉得不能草率婚配,才至今待字闺中。

    谢家决意支持李承允,有意将谢画楼许配李承允为妻。

    王丹阳提到的几个生辰八字中,就有谢画楼的生辰!

    这事,自然不会是巧合。

    谢皇后看着那写着生辰八字的字,“康顺,这几个八字,是王真人指定要的?”

    “回皇后娘娘的话,王真人说这几个八字的女子,都是旺夫益子的有福之人。”康顺恭顺地回道。这种事,明眼人一猜即知,他没必要为这显而易见之事,得罪皇后娘娘。所以,竹筒倒豆子,将王丹阳的话略说了几句。

    登州就在京城的西北方向,又是这个生辰八字,这摆明了是要拖谢画楼入宫了!这王丹阳,怎么敢如此大胆!

    谢画楼生辰八字,外人怎么会知晓?

    谢皇后暗自恼怒,让人传信给谢惠灵,让他进宫陪自己说些闲话。

    王丹阳差事办成,心满意足地离宫。他并不知这几个生辰八字有什么讲究,反正文家的吩咐,他照做就是了。

    到了晚间,这消息传到了靖王府。

    李承恩听说王丹阳这事办成了,不由眉梢微挑,止不住笑了。

    李承恩已经与镇国公文峥的嫡女定亲,婚期定在明年。

    李承允借着同为唐赫章弟子的身份,与谢惠灵日渐亲近,打得自然是谢家支持的主意。他现在釜底抽薪,谢家可没第二个年纪适当的嫡女了。

    他正邀了金元宗在家做客,将这消息告诉了金元宗,“金尚书,您可真是神通广大,竟然连谢家谢画楼的生辰八字都知道。”

    金元宗嘿嘿一笑,得意地摸着下巴的胡子,手伸到脖子处没摸到胡子,他手一僵,往上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抬了抬,才算碰到胡子了。可那得意就少了几分,看着有几分滑稽。

    他这胡子有点短、有点稀疏,配上他那尖嘴猴腮的面相,看着不像尚书,倒像是哪家的账房。

    原本,他的胡须还是保养的不错的。

    可恨在东屏村时,被王彬带人打了,硬生生将自己的胡子揪短也就罢了。下巴皮肉受伤,伤口愈合后,有疤的地方竟然不长胡子了。

    美人没得到,还莫名背上个杀人的黑锅,被王彬这个酸秀才打了。若不是文家人指点,让他及时祸水东引,他别说户部尚书之位,只怕连命都要没了。

    他重得了圣上信任,又得了尚书之位,可是,还得了“狎妓钦差”的绰号,沦为笑柄。

    事后他想找王彬的晦气,王彬却成了靖王府大公子李承允的幕僚客卿。后来一路扶摇直上,居然中了解元。

    他倒沉得住气,没有进京赶考,只跟在李承允边上。一直到李承允进京,才跟着进京。

    这些,都拜李承允所赐!

    金元宗想,就像文国公说的,若李承允登基,他这户部尚书必然做到头了。

    反而是李承恩,在明州时与他有些交情。若李承恩登基,他也算是从龙功臣,自可高枕无忧。

    李承恩说那句后,看着金元宗,显然是等金元宗解惑。

    金元宗对李承恩的性子也略有知晓,这人刚愎自用,喜欢一切尽在其掌中。

    “不瞒二公子,下官会知道谢画楼的生辰八字,也是凑巧。内人也是出身登州的,娘家与谢家还算远亲。以前听谢家人说过,说是谢画楼命格贵重,谢家不想轻许,才会至今待字闺中。”

    李承恩哈哈一笑,“这可真是我大哥不走运,好好的一个美人儿,没等议亲,就要进宫了。”

    “那也是天佑二公子,不然怎么会这么巧,偏偏就知道了谢画楼的八字,又偏偏国师就算到这八字旺夫益子呢。这天下若论贵重,贵不过皇家,除了圣上,谁有福消受这美人儿啊。”

    “哈哈,金尚书对美人还是念念不忘啊?”李承恩又是一阵大笑,话锋一转,问道。

    “嘿嘿,不瞒二公子,下官觉得,在东屏村那事,大公子为何为难下官?八成是为颜家那对姐妹花出头吧?若不是颜家那对姐妹家世平平,或许大公子早就娶进府中了。”

    金元宗原本心思已经淡了,但中秋夜见到玉梁时,不由想起曾见过的玉秀和玉淑。当时年纪尚小,已是美貌天成,如今又大了点,不是更加美艳动人?

    他一直没想通,自己到了明州府,因为顾忌这李承允与成王府的瓜葛,对李承允一向是客气有加的。

    李承允为何要与自己作对?

    再一想,李承允

    李承恩只见过玉秀姐妹俩一眼,还是隔着幕篱的,倒没金元宗的感慨。

    看金元宗念念不忘的样子,他笑着说,“金尚书看上她们,也是她们的造化。等以后若有机缘,我帮你保媒,让那颜玉秀进了金府。”

    金元宗得到这保证,笑眯了眼。

371章 密信到军() 
选秀的事,没多久就明旨下发到礼部。消息灵通的权贵们,纷纷忙碌起来,忙着嫁女的,忙着悔婚的,还有四处打听生辰八字打算巴结贵人的。

    留在京城的洛安,被这几天一连串的事,吓得心惊肉跳,一连放了四只信鸽出去。

    他只望自己的信送得及时,世子爷不会回来扒了自己的皮。

    眼看着信鸽飞入云霄,洛安双手合十:上天保佑,让世子爷快点回来吧。在王爷和王妃眼皮子底下做事,还要瞒着王爷和王妃,他只是一个小厮啊!

    可惜,洛安再祝祷也无用,蜀中平叛之战,绝非十天半月能了结。

    滕王在蜀中经营多年,蜀中又是山高路险、易守难攻的地形。

    周明率军一路追赶蜀军,攻克青州后,蜀军退回兰江,进入蜀中。

    平叛大军进入蜀中后,战事进程就慢了下来。

    周明熟悉北地,这次平叛的将领们,也多是北地集结过来的。草原平川,骑兵飞驰,在北地,他们是出匣猛虎、罕有敌手。

    可蜀中的地势,和北地完全不同。

    高山恶水,骑兵再勇猛,也只能牵着马走路。

    林深草密,北地习惯的战车长枪,压根施展不开。

    他们刚入蜀中时,狠吃了几次亏。

    幸好,军中还有熟悉山林之人。

    玉栋长于山野,从小跟着颜庆山上山打猎、下河捉鱼,对山林河流很是熟悉。

    加上他跟着洪天锡习武读书时,洪天锡自己对西南熟悉,经常拿年轻时在西南征战之事做例子,教他兵法。

    玉栋虽然没来过蜀中,对蜀中情势并不陌生。

    所以,他几次献计献策,永定军逐渐站稳脚,扭转劣势。

    周明在带兵打仗上,是天生的好手,玉栋几次献计后,他也摸索出蜀中作战的方略。

    如今,滕王已经节节败退。

    可是,每处险要关隘,都免不了一场恶战。战事要结束,还得要些时候。

    这日午后,周明率军攻克了云都外围的一座关口,鸣金收兵。

    他一身甲衣血迹未干,回到营帐打算梳洗一下。

    亲兵拿了四封密信送进营帐,周明一看那竹筒,知道是京城来的飞鸽传书,再一看那竹筒上的记号,知道是洛安传来的。

    “一起送四封,他是嫌信鸽太多吗?”周明嘀咕了一句,也顾不上梳洗了,拿过手巾匆匆擦了擦手,就拆开竹筒看起来。

    洛平看世子爷那眼含期盼的样子,不敢留下煞风景,想想还是先出去给世子爷拿晚膳来吃吧。今日这仗,从清晨打到傍晚,军中人都没顾上吃饭。现在这城关拿下了,总算可以吃顿安稳饭了。

    周明没管洛平去留,一目十行看着密信,开始忍不住喜上眉梢,玉梁受了封赏,还被赐国子监读书。那等自己回京去,不就天天可以看到秀秀了?

    等看完最后一封密信,他脸色突变。

    王丹阳,那个招摇撞骗的跳梁小丑,竟敢觊觎秀秀!

    周明恨不得飞回京城去,将王丹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阳那无耻小人的眼睛给挖了,他是什么东西?花言巧语,仗着文家引荐,在京城里招摇撞骗,也就是武帝身边的弄臣而已。

    平时渔猎美色也就罢了,竟然敢把主意打到秀秀身上去!还害死了玉淑!

    玉秀对哥哥、弟弟和妹妹的爱护之情,周明都看在眼里,玉淑死了,她得多伤心!

    周明又急又气,偏偏他远在蜀中,鞭长莫及,只气得一脚踢翻了身前的木椅。

    洛平正端了晚膳走进营帐,想着世子爷刚刚打了胜仗,又有京城的好消息,心情不定不错。主子心情好,他这小厮心情自然也好,他一手端饭菜,一手撩起营帐门帘,刚想走进去。就看到迎面一团黑影飞来。

    洛平身手过人,反应也快。他撩营帐的左手往前一伸,抓住了那只椅子,右手托盘一歪,饭菜差点打翻。幸好周明只是泄愤的一脚,没用上太大力道。

    洛平放下椅子,“爷,京城有什么变故?”

    周明闷哼了一声,没有开口。

    洛平看周明脸色不虞,还想再说什么,门外亲兵叫了一声“颜副将”,原来是玉栋到了。

    玉栋为人踏实,做事厚道,又屡次立功,如今已经是军中的副将了。

    周明听说是玉栋来了,将端手里的茶碗放到一边,玉栋身后,还跟着赵全生。

    玉栋和赵全生也是甲衣带血,显然也刚回到营帐,还没来得及梳洗。

    “参见世子爷!”军中礼不可废,玉栋和赵全生抱拳行礼后,也不和周明客套,“世子爷,刚刚家里来人送信,说我二妹妹出了意外,还有柳管事……”

    玉栋说着,看了赵全生一眼,犹豫着不忍说下去。

    “世子爷,柳管事我小的未过门的妻子。小的斗胆,求世子爷恩准,让小的回去。”

    周明对柳絮没什么印象,听玉栋和赵全生说了,才想起是玉秀底下的一个管事女子。洛安送来的信里没提到柳絮,原来她是赵全生的未婚妻。

    赵全生看周明沉吟,咬牙跪下求道,“世子爷,小的从军,一为为国效力,二是想着男子汉大丈夫,总得求个封妻荫子。如今……她死了,小的只想回去,送她入土为安。”

    “赵全生,你若走了,这拼死立下的军功,就全得一笔勾销了!”

    赵全生作战勇猛,也立下了战功。

    军中将士不能随意离开,否则作为逃兵,被抓到是要处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