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21部分

名门妾室-第21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秀稍一走神,就落后了,连忙快步赶上。

    不过几步路拐弯的功夫,玉秀一抬头,就看到家里种的那棵杨梅树了,还隐隐约约能看到几点零星的红色,应该是成熟的杨梅吧。

    这树是颜家老爷子,也就是玉秀他们的阿公,在东屏村落户后亲手种下的。

    几十年过去,早就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爹修剪过几次枝叶后,这树就往高里长,如今已经遮盖了院子一角,远远就能看到它。

    玉秀的记忆里,每次远远看到这树冠,就知道要到家了。

    现在,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

    往年这时候,每天早上,娘会带着他们兄妹四个摘熟透的杨梅,洗一洗,拿盘子装了放在堂屋,回家就能顺手拿一颗吃。

    晚上,爹和娘会将饭菜摆到杨梅树下。他们一回家,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吃饭的时候,小四淘气,有时吃着吃着,那手就往树上伸,想要摘颗杨梅吃。

    每次娘看到了,总会轻轻拍打,训一句“好好吃饭,不然让你爹打你屁股”。

    爹听了总是呵呵一笑,“爹才舍不得打小四呢。乖儿子,快吃饭,吃完饭爹让你骑大马,摘杨梅。”

    玉淑一听骑大马,就会腼腆地拉拉爹的衣角,“爹,还有我……”

    “女娃骑什么大马,等会娘抱你摘。”

    玉栋和玉秀两个,经常会抱怨爹娘偏心,爹娘就会刮着他们两个的鼻子说,“小四和淑儿摘的杨梅,都给你们吃,让弟弟妹妹孝敬你们,还不开心啊。”

    玉秀最讨厌爹刮她鼻子了。听荣嫂说,小时候要是经常捏鼻梁,鼻子就会长得挺直好看,要是经常刮鼻子,就会像白家的孩子一样,长个塌鼻梁。所以,每次爹一伸手,她就赶紧捂住鼻子。

    杨梅多了,吃不掉,娘会洗干净把水气晾晒后,直接拿白酒泡成一坛坛的杨梅酒。

    他们小孩子是不许喝酒的,但是要是肚子痛拉肚子,娘就会拿爹喝酒的小酒盏,倒上一杯底的酒,喝下去很快就不拉肚子了。

    到了中秋节,娘还会将做好的杨梅酒封上两坛,托人带到王家村,给王有财家送去。

    想到王有财,玉秀叹了口气。

    “秀秀,别哭,我们回家了。”不知什么时候,玉栋也下了马车,站在玉秀边上。

    原来他们已经走到家门口了。

    听到哥哥的话,玉秀伸手一抹,原来刚才竟然流泪了,“恩,哥,我不哭,我只是……只是有点想爹和娘了……”她说着,却忍不住泪流得更多了。

    “哥,姐,我也想,每天都想……”玉淑下马车听到这一句,忍不住哇一声哭了出来。

    “汪……汪……汪汪……”虚掩的院门缝里,忽然传来一阵狗叫,紧接着,一只黑色小狗从那缝隙里钻了出来,摇着尾巴扑到了玉秀面前。

    “姐,是蓝妞。”玉淑眼泪来不及擦干,下意识地抱起小狗,冲上去一推院门,“娘……”

    小蓝妞从玉淑胳膊里跳下地,又是摇着尾巴叫唤。

    玉淑才相信,娘真的不在了,再也没人会在她推院门时,从灶间里走出来,唠叨着她怎么一头汗,一边打了一盆水让她洗脸洗手,一边端了早就放凉的消暑汤给她喝。

    现在回家,只有蓝妞跳出来迎他们,没有爹和娘了。

    玉栋也流了满脸的泪,可他是哥哥,是顶门立户的男子汉了。

    他使劲抹掉脸上的泪,伸手将蹲下哭的玉淑扶起来,“蓝妞,别闹!”他假装很凶地赶着狗,伸手扶起玉淑,“淑儿,别哭,难看呢!”又压低声音说,“快起来,有客人呢。”

    这话,以前爹经常会说。

    玉秀听到狗叫时,就站在院外愣住了。这蓝妞,是爹从云昌镇市集上买来的,一身黑,眼皮上各有一撮黄毛,看着倒像长了一对眉毛。

    就因为这奇怪的眉毛,爹说那狗主人在市集上卖不掉,想扔了。他觉得这狗好看,以后自己进山打猎时,有只狗在家,王氏也好壮壮胆,就买回来了。

    爹原本以为是只公的,觉得叫黑虎不错,娘一看根本是只母的嘛。

    爹取的名字用不上了,正想着要取什么名,三岁的玉梁在边上摸着黑狗叫“囡囡……妹妹……”

    囡囡是南方叫小娃娃的昵称,玉淑在边上一听,拍手叫着说“囡妹,囡妹,蓝妹”,就这样,这小狗被定名了。

    娘嫌这名字拗口,“哪有人家的狗叫这名的?一点不威风。”

    “母的,不能威风,母老虎,威风。”三岁的玉梁立即反驳了。

    “那叫蓝妞吧。”娘只好让步了。

    蓝妞很聪明,也很有灵性。

    来到家里后,它每晚睡在院门口。后来玉淑和玉梁给它搭了个窝,它就睡那,看家护院。

    玉秀又仔细看了蓝妞一眼,这半年多时间里,蓝妞没有变得邋遢,好像也没有瘦得皮包骨头?

    她刚想到这儿,身后的马打了个响鼻,自己三个刚才又哭又说话,居然将丁三爷几个忘了。

    她掏出手帕擦擦眼泪,转身歉意地对丁三爷几个说,“三爷见谅,两位大叔见谅。快,快到屋里坐,我去烧壶水。”

    三个孩子刚才哭得伤心,丁三爷三个同情地叹口气,没爹没娘的孩子,到底可怜。

    玉栋和玉淑听到玉秀的话,反应过来,连忙把院门打开。

    “这门太小了,马车就停在院外吧。你们帮忙,将东西拿进去。”丁三爷看看那院门,再看看马车车身,直接让两个马夫下车帮忙。

    玉淑跑到上房那边,一看门锁坏了,“姐,家里锁被人撬了,哎呀,爹和娘的衣箱都不见了。家里进贼了!”她什么都不知道,看到堂屋和正房里空空如也,急的叫起来。

    “你先把堂屋擦擦,让三爷他们三个坐,这事我回头跟你说。”玉秀安抚了一句,何止是正房和堂屋,灶间里的锅都不见了。

48章 造点声势() 
丁三爷听到姐妹俩的话,摸了摸袖袋中的红包,拿人钱财啊,他该干活了。

    “小娘子别忙了,不如我先陪您去里正家拜访一下,将王妃的话传了?天色也不早了,我们也得赶回镇里去。”

    玉秀自然答应,让玉淑拿了自己新买的茶壶烧水,给其他自己带着丁三爷,往村中里正金福清家走去。

    东屏村里,大半个村子都姓金,金福清不仅是里正,还是金氏的族长。

    他读过几年私塾,可惜没考上秀才,后来就安心在家务农了。

    东屏村靠北面的村中有个叫滴水塘的潭子,村里人要是不拿到河边洗衣服,都会到这边来洗。所以,潭子边上平时不少人会坐着闲聊。

    颜庆洪家就在滴水塘边上,金福清家靠近他们家。

    玉秀带着丁三爷,从村中巷陌穿过,直接从滴水潭旁走,一路上自然遇到了不少人。

    东屏村的人看到玉秀,都是惊奇,再看到丁三爷,他们倒拘谨地不敢跟玉秀随意招呼了。

    这丁三爷一身衣裳看着就不是土布的,头上戴着方正的头巾,身上还挂着打着好看花色的络子,那络子上挂的应该是玉吧?

    他脚上穿着薄底快靴,走路昂首挺胸,看着就是城里来的,见过大世面的。

    就是那个酒糟鼻,看着也跟人不一样。村里那个红鼻子,那酒糟鼻红得跟烂掉的柿子椒一样,可人家靖王府的管事,家那酒糟鼻,看着就油光发亮的,就像脸上顶了灯笼,到哪哪儿发亮啊。

    村人有些是直瞪瞪看着,有些假装没注意,那眼风却是紧紧扫着。

    看丁三爷跟在玉秀身后,偶然玉秀回头与他说话时,那神色看着还挺……还挺恭敬的?庆山家的大丫头,得了什么造化?

    玉秀一路微笑着和众人打招呼,走到金福清家的院门处,看到金福清的女儿英娘正在院子里,“英娘,你爹在家不?”

    金英娘和玉秀同年,从小也是玩到大的,听到声音,一抬头看到玉秀,高兴地叫了一声,“秀秀,你怎么在这?不是说你到你舅舅家去住了?”

    “我回来啦,福清叔在家不?”

    “在呢,找我爹什么事啊?”英娘走过来打开院门,对屋里大喊,“爹,娘,秀秀找你们!”

    玉秀走进院中,金福清从房里走出来,显然正在歇午,一边出房门一边拉着身上衣裳的襟扣。

    他看到玉秀,也是愣了一下,随后,看到走在玉秀身后的丁三爷。

    “秀秀,你回来啦?这位是……”他本想问这位是你舅舅?随后想起他见过一次王有财,可不是长这样的。

    “福清叔,我们兄妹几个回村来住了。这位是府城靖王府的大管事,丁爷,他送我们兄妹回来的。下午就要回城去,他说要来拜访您一下。”

    玉秀说话的声音又脆又响,有几个跟着看热闹的,或者假装闲聊其实正在院外竖着耳朵听的,一下都听清楚了。

    金福清听完,愣了一下,然后,脑子里如水洗一般,飘过几个字——

    府城!

    靖王府!

    大管事!

    王府的大管事,来他家拜访他!

    饶是他也见过世面,还是觉得脚差点软了一下。靖王府啊,他平时见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建昌县的知县了。

    “哦,大管事,那个,您快进屋!英她娘,快去烧水沏茶,那个……英娘,快,去洗点果子来。”他扎扎着手,嘴里说着进屋,那腿却像定在地上一样,迈不动步了。

    丁三爷笑了笑,“金里正不必客气,我只是来替我家主人传几句话,不用忙了。”

    “那哪行,哪行,您坐,进屋,坐!”金福清终于能迈动步子了,一边往屋里让,一边推英娘快去叫她娘出来。

    英娘答应着,往屋后跑去叫她娘亲。

    丁三爷当先走去,金福清也顾不得避嫌,一下拉住了玉秀的胳膊,压低声音问,“那个,秀秀,王府的管事怎么来了?你认识?那个,是不是……”他看看玉栋不在,“是不是你哥哥……”

    “福清叔,您想哪儿去了。丁爷是送我们几个回家的。”

    “哦,这样啊,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金福清松了口气,生怕是玉秀兄妹几个惹事,牵连到东屏村来了。

    丁三爷大喇喇地往堂屋主座一坐,金福清陪坐在下首。

    英娘的娘红婶拎了一壶茶进来,玉秀走上前叫了一声“红婶”,顺手接过了她的手中的茶壶,给丁三爷倒茶。

    “哪敢劳动小娘子。”丁三爷客气了一句。

    玉秀笑着说,“丁爷客气了,您送我们兄妹回家,本来刚才就该给您沏茶的。可是我家那空空的……我也只好借花献佛,福清叔,借您家的茶我做个人情啦。”

    金福清听到玉秀这话,看看丁三爷,再看看玉秀。颜玉秀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这说话……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也是聪明人,一听玉秀的话,就知道玉秀的意思了。

    颜庆洪撬开颜庆山家的锁住进他家里,后来又从颜庆山家搬了不少东西走,这事整个村的人都知道。

    但是,一来颜庆洪和颜庆山是堂兄弟,说起来一笔写不出两个颜字,这算是他们颜家的家务事,他作为金家族长,当然不会管外姓人的事。二来,颜庆山家没人了,也没人来找他说,没有苦主,他这个里正,正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玉秀上门,还是靖王府的大管事送回来的,这个事,他要不要管?

    玉秀提了一句话头,不再多说,借口要帮红婶烧水,退出屋去。

    丁三爷正襟危坐,咳嗽了一声,“金里正。”

    “哎,丁爷,您直接叫我金福清就好。”金福清没再多想,恭敬地听着,先把这尊大佛打发走了再说。

    玉秀娘在世时,红婶与她关系很好,玉秀走到房外,她仔细打量了一眼,看玉秀比起走时,没憔悴多少,身上的衣裳也不错,欣慰了些。

    “秀秀,这些日子在王家村住得还好吗?前些时候,听到些风言风语,说你舅舅一家被人砸了,我还担心你们兄妹几个呢。”

    “红婶,我们没事,我们上个月就离开我舅舅家回家来,路上遇到点事,又到府城去了一趟,才会现在才到家。”

49章 岂曰无依() 
红婶听着玉秀说话,倒了杯消暑汤给她喝,拉着玉秀在灶间门槛上坐下。

    “回家就好,回家就好。你们兄妹几个,我是看着长大的,你娘和我……唉,你娘真是忍心,就丢下你们几个去了。以后有事,跟婶和你福清叔说。”红婶说着,想着去了的王氏,倒是红了眼眶。

    玉秀恩了一声,不论将来能不能帮自己,至少红婶现在,是真心关心自己兄妹四个的。

    英娘正坐在灶间里,有丁三爷这个陌生人在,她不好意思在屋外,听到她娘的话,她挪到玉秀边上,“秀秀,别走了。你一走,我都没什么人玩了。”

    红婶拍了她一下,“多大了,还想着玩。看人家秀秀,比你稳重懂事多了。”

    英娘一听,不依地赖在红婶怀里。

    有院外耳尖的,听到玉秀兄妹四个去府城一趟,都惊叹了。

    别说村里的孩子,就算大人,有些最远也只去过云昌镇呢。

    过了两盏茶功夫,丁三爷施施然走了出来,金福清则是恭敬地一路相送。

    玉秀跳起来,“丁爷,福清叔,你们说完啦?”

    “颜小娘子,我们回去吧?”

    “哎,好的。”玉秀答应着,转头与红婶他们几个告别,才又领着丁三爷回到家里。

    丁三爷没有多留,走到院门口,看看两辆空马车,“颜小娘子,我们先告辞了。”

    “今日之事,多谢三爷了。”

    “小娘子放心,我看金里正是个明理之人。”丁三爷笑着说了一句,揉揉自己的酒糟鼻,告辞了。

    玉秀送走他们后,半掩了院门,看玉栋和玉淑正在屋里摆放东西,时不时还有叫蓝妞别闹的声音。

    她一笑,拿起扫帚,想将院子和灶间扫一下。

    这时,院门吱呀一下推开,一个男子一头冲进来。他穿着裤腿上有补丁有大洞、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