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22部分

名门妾室-第22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笑,拿起扫帚,想将院子和灶间扫一下。

    这时,院门吱呀一下推开,一个男子一头冲进来。他穿着裤腿上有补丁有大洞、身上的褂子也是碎出好几个口子,看到玉秀,激动地冲到她面前,上下看了看,咧开嘴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衬着那张尘土满面的脸,很滑稽。

    玉秀看到他,叫了一声“小叔”。

    小叔颜庆江,其实应该是小堂叔,他是堂叔颜庆洪的亲生弟弟。

    听爹说是当初叔婆怀着他时撞到肚子,可能就撞到脑子了,生下来后就有点痴傻,人还是有点明白的,只是说话不利索,就像几岁的孩子一样。

    因为在农村里,痴傻的都不当劳力看,大家说起颜家兄弟,有意无意间,都忘了有颜庆江这个人。

    他开始时是跟着堂叔一家过日子的,只要肯教他,他农活都能干好。

    可是,堂叔一家压根没把他当家人看,干活时想着,有吃有穿时就忘了有这人了。而且,连间屋子都不给住。

    爹当初刚回家时,小叔连身齐整衣裳都没有,饿得面黄肌瘦的,偷人红薯被人打得一身伤。爹气的和堂叔吵了一架,要接小叔一起过日子。

    堂婶到处跟人说爹是贪图小叔有力气,想白使唤人,那些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她又跟小叔说,爹要是家里养个傻子,连媳妇都娶不到。

    小叔只是脑子不太好使,还是有点明白的。

    他不肯回堂叔家住,也不肯跟爹一起住,一个人住到村口的村庙去了。

    堂叔一家说小叔不干活,没有口粮,就不让他到家里吃饭了。

    不过,一到节日,到村庙里烧香拜神的人多的时候,颜庆洪就会背着一大袋米送过去。玉秀看过,那米里大半都是米糠,有几次还看到有土疙瘩。

    娘进门后,看小堂叔可怜,也不嫌弃他傻,家里人做衣裳吃饭都会给小叔准备一份。玉秀他们原本应该叫小堂叔的,不知玉栋还是谁起得头,最后就叫小叔了。

    颜庆山和王氏先后出殡时,除了他们兄妹四个,就属颜庆江哭得最伤心。

    他们四个被送走时,小叔追在后面,不肯回去,一直跟着。后来还是村里人硬把他架回去的。

    “呵呵,秀,回家,吃。”颜庆江看着玉秀傻笑了一阵后,伸手递过两只红得发黑的大杨梅。他伸出手后,才看到自己的手上都是泥灰,又缩了回去。

    “小叔,你又不好好洗手了。”玉秀接过那两只杨梅,捡起一只咬了一口,嗔怪地说,又指指自己刚打的一盆水,“小叔,快去洗手,等会我做饭。”

    玉栋和玉淑听到玉秀喊小叔,都叫着跑出来。

    蓝妞跟着跑出来,看到颜庆江,亲热地凑到颜庆江的脚边,又叫又转悠。

    颜庆江掏出半个馒头,放到地上,蓝妞马上咬起来,跑到自己窝边去吃了。

    难怪家里半年多没人,蓝妞还能活蹦乱跳的,应该是小叔每天拿东西来喂它吃。

    玉栋走到颜庆江边上,吸了吸鼻子,嫌弃地说,“小叔,你身上都发臭了。等我收拾好东西,一起到河边洗澡去。”

    颜庆江傻笑着点头,跟在玉栋身后走几步,又犹豫着跟着玉秀往灶间走,然后,又觉得不对,扭身又去跟玉栋。

    玉淑看他在院子里直打转,好笑地叫,“小叔,你跟我哥进屋,我们在收拾东西呢。”

    颜庆江听到东西,犹豫了一下,嗫嚅着说,“东西,都被他们,抬走了。我,拦不住……”

    好像,他说起堂叔颜庆洪一家,都是说他或他们,要是叫哥或嫂子,就是说颜庆山或王氏了。

    “小叔,我们都知道啦,明天,我们去把东西拿回来。”玉秀看颜庆江内疚的样子,笑着安慰。

    颜庆江听说要拿回来,高兴地连连点头。

    玉秀走进灶间,才发现灶间地上有张破席子,“小叔,你晚上睡这?”

    “不,不睡,庙里。”颜庆江大力摇头。

    玉秀想到荣嫂子说的闹鬼传闻,凑到他边上,压低声音说,“小叔,听说我们家闹鬼,是不是真的啊?”

    颜庆江犹豫了一下,摇头,摇了几下又点头,“不怕,秀不怕。”

    玉秀已经是人精了,一看他那样子,嘻嘻笑着又凑近点,“小叔,你真聪明!你怎么装鬼的啊?”

    颜庆江满脸惊讶地看着玉秀,摸摸头,嘿嘿傻笑着,扭身就走了。

    小叔还会害羞?

    这是被自己识破了,不好意思?

    玉秀追在他身后大叫,“小叔,你好聪明。”

    颜庆江的脚步,迈得更快了,跨门槛时,还被门槛给绊一下,差点摔跤。

    他几步跳进堂屋,不出来了。

50章 一家老小() 
玉秀看颜庆江落荒而逃的样子,哈哈哈地大声笑着,笑着笑着,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她擦了擦眼泪,连忙转身回到灶间,抬手抹掉了眼泪,“别哭,秀秀,别哭,爹和娘没回来,但他们看着你呢。”

    她压低声音,一遍遍跟自己说着。

    刚听到闹鬼传闻时,想起自己的重生,有那么一刻,她是真的盼望闹鬼是真的,真的是爹娘回来,赶走了颜庆洪他们。

    可是,爹娘没有回来,是小叔赶走了颜庆洪他们呢。

    也好,爹娘不像自己前世,所以,肯定已经去投胎转世了。

    这样挺好的,自己回来了,爹娘不用担心,就安心转世去吧。

    玉秀擦干净眼泪,找了块抹布,将贴着瓷片的灶台死命刷洗了一遍,看到灶台又干净亮堂了,才将锅碗给洗刷好。

    玉栋和玉淑将主屋和他们的房间床都擦洗了,铺上草席。有小叔帮忙,连床架子都拿到院子里冲了一遍。

    玉栋看没什么事了,拉着小叔去村边的河里洗澡,玉淑本来想帮忙,玉秀刚好烧好了一锅水,帮她抬到屋里,先让她洗澡去。

    没过多久,玉梁也回来了,他在石桥下的河里泡了大半下午,干净滑溜地跟条泥鳅一样,手里还抱了一堆芋头、青菜什么的,都是村里的叔伯婶子们给的。

    他一进门,也被蓝妞给扑了,高兴地丢下怀里的菜,举着蓝妞往半空丢了几下,吓得蓝妞尾巴都缩起来,一下地就躲窝里不出来了。

    几人都回来后,玉秀跟以前一样,将饭摆在杨梅树下吃。

    小叔不肯坐下来吃,不自在地拉拉破裤子,哼哼唧唧嘟囔着,还是玉梁硬把他拖着才没走。

    这一夜,玉秀兄妹几个,吃完喝完,早早就上床睡了。压根不管因为他们的回家,东屏村里有多少热闹,又有多少人在打听着他们的事。

    首先急着打听的,就是颜庆洪了。

    白天他带着老二颜锦鹏去地里干活了,回家时,模模糊糊听人说颜庆山家的几个孩子回来了。

    他一到家,陈氏就把他拖进屋里,“老头子,你知道吗?玉栋那几个孩子回来了。”

    “唔,我路上听人说了。怎么,他们来家里了?”颜庆洪不以为然地应了一声,“他们那个舅舅,看着就是不着边的。想去靠舅舅家过日子,被人吃得连渣子都不剩。你看那四个怎么样?玉梁太小,玉栋倒是能帮忙干点活了……”

    “没,他们没来家里。”陈氏连忙打断了颜庆洪的盘算,“我没亲眼见到,听荣根媳妇说,两辆马车送回来的,那马车里,满满当当全是好东西。”

    她不由自主地压低了点嗓门,“那马车,你猜是哪里的马车?”

    没头没脑,颜庆洪当然猜不到,“瞎吊什么胃口,哪里的马车?”

    陈氏素来有点怕颜庆洪,听他声音有点不好了,连忙把听到的都说了,“说是靖王府的马车,还是靖王府的大管事给亲自送回来的。那大管事,还特地到福清家说话了,荣根媳妇说,好像是王妃还是什么世子,吩咐大管事交代,要村里好好照顾他们四个,不许欺负他们。”

    “靖王府?哎呦,我的手。”

    “哎呀起泡了,你等等,我去拿菜油给你摸摸。”

    颜庆洪一听靖王府,正在点烟袋的手一抖,烟斗里点着的烟丝,直接烫到自己的食指上,一下就起了个大泡。

    “别蝎蝎螯螯的,继续说,真是靖王府送他们回来的?他们怎么搭上的?靖王府是在府城,离王家村可隔山隔水呢。”

    “那哪知道啊,靖王府是没错的,那大管事自己亲口说的。”陈氏将听到的都说了,看看颜庆洪手上那个大包,伸长脖子凑到窗户边大喊,“巧娘——巧娘——你拿点菜油进来。”

    没多久,颜锦鹏的媳妇韩巧娘就端了碗菜油进来,放到桌上。她身后,跟着八岁的女儿颜慧。

    颜慧一边走,一边舔着手指。

    颜庆洪最看不惯儿孙露出这种小家子气,看颜慧那样子,伸手任由陈氏帮自己血泡上擦菜油,看着颜慧就哼了一声。

    颜慧吓了一跳,看看颜庆洪和陈氏,又看看娘亲,缩着肩膀往屋子角落里走。

    她弟弟颜林摇摆着走进来,一看到颜慧就大叫“我的糕糕,还我,还我”,又转头扑到颜庆洪面前,“阿公,姐姐吃我的糕糕,我的糕糕。”

    “什么糕糕?”

    “爹,是大伯家的玉梁给的。阿林下午在石桥头那边河边玩,玉梁拿了一袋糕点分大家吃,阿林吃不完,带回来了。”韩巧娘连忙说道。

    陈氏看颜林还在哭,她心疼孙子,连忙抱起来说,“别哭别哭,你看,阿婆这里有你大哥带回来的奶糕,阿婆给你拿。”

    陈氏说的大哥,是长孙,也就是长子颜锦程的儿子颜楠。长子颜锦程,是他们一家的骄傲,十七岁考上秀才,如今在镇上坐馆,老婆孩子都在镇里。

    “不要,不要奶糕,要小四叔的糕糕,那个好吃……”颜林却是不依不饶地大哭起来。

    “就一块糕,也不嫌丢人!老二家的,你就这么教孩子啊。”颜庆洪听着有点头痛,骂孩子孩子不听,转头说了韩巧娘一句。

    “走,跟娘到灶头间去,”韩巧娘拖着颜林往屋外走,“让你嘴馋,让你贪嘴。没投个好胎,要是长在镇上,还能见点好的。”

    她一边嘀咕着,一边拖着颜林往屋外走,走到房门口,转头又叫,“慧娘,快过来帮忙烧火。”

    颜慧又低着头,小跑着跟出去。

    颜庆洪听着二儿媳妇的嘀咕,再看着颜慧那小家子气的样子,又是气不打一处来地哼了一声。

    这是觉得他偏心大儿子,让颜锦程一家住镇上呢。

    低头嫁女抬头娶妇,当初给老大娶了媳妇后,家里钱不多,他就想着给老二娶个能干活的。

    韩巧娘干活倒是能干活,只是到底是庄户人家出身,连带着孙子孙女都被教得小家子气。

    好不容易,外面颜林的哭声终于小了。

    颜庆洪才想起来,颜林说的是小四叔的糕糕,那就是玉梁给的?

    难道,他们去了王有财家一趟,真的发达了?

51章 几家无眠() 
颜庆洪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对陈氏说,“吃好饭,你去福清家去一趟,找他家媳妇说说话去,旁敲侧击打听打听。”

    “让巧娘去吧?我跟他家,没搭过话。”陈氏犹豫一下,推韩巧娘去。

    福清媳妇看到她总没个好声气,她想着自己可是颜秀才的亲娘,何必去看里正媳妇的脸色?

    颜庆洪哼了一声,“她知道听什么?你去!记着,就是打听,不要让人觉得你心急火燎的。我们是玉栋他们的长辈,关心孩子在外面遇到啥事了。”

    陈氏不敢不听颜庆洪的安排,吃好饭,拿着要纳的鞋底出门了。

    东屏村里的人,农闲饭后都会聚集到几个地方闲聊,村南住的基本都到河边去坐坐,村北几户人家的姑娘媳妇,则都会到滴水潭边说闲话。

    陈氏路过滴水潭,刚好看到红婶也在,她也趁机坐边上。

    荣嫂,就是刘荣根媳妇,这时正绘声绘色地说白天的事,“那两辆马车,车里看着就宽敞,还有那马,一看就是有钱人家才有的啊。”

    她看到陈氏坐下来,问道,“陈嫂子,秀秀他们的点心,好吃吧?”

    “啊?什么点心?”

    “噢,可能秀秀他们还没理好东西,没来得及到你家吧。”荣嫂意味深长地噢了一声,上上下下扫了陈氏一眼,“玉梁拿给我家铁蛋吃过了,听说是府城靖王府的点心,那样子,啧啧,到底是王府的东西。”

    “我家铁蛋孝顺,一定要带一块回来给我和他爹。我们怎么能吃孩子东西呢,我就看了一眼……”

    “荣嫂,你会不吃啊?”不知谁叫了一声,“晚上我听你家铁蛋哭,说娘把他藏的点心给吃没了。”

    “孩子的孝心嘛,我就咬了一口,一小口,其他的让虎子吃了。”荣嫂一点没有被揭穿的尴尬,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继续说,“那点心,我跟你们说,以前我吃过镇上武举人家的点心,他们老太太过寿,不是分过一次?那滋味,本来我以为那就是一等一的好吃了,可和王府的点心一比,还是没法比。”

    荣嫂砸吧了几下嘴,好像还在回味一样,“那样子也好看,就这么大一块点心,”她拿拇指和食指比了个圈,“就这么点大的点心上,正面印了桃花,背面也有字,我家虎子说,那印的就是靖王府三个字,还有房子一样的花样呢。”

    其实,她儿子刘虎子,只认识一个王字,这个荣嫂当然不会说。

    “这么小能印花?”有人不信。

    “这倒是真的,我家小子也回来,我看过一眼,真是精细,跟镇上卖的点心都不一样。”有人马上出声证明了。

    陈氏心急,这些人怎么光围着点心说话啊。

    她有心想问问福清媳妇,又怕显得自己太心急,这旁敲侧击,该怎么个击法啊?

    “里正家的,听说王府的大管事,特地找你家福清说话了?”终于,有人八卦之心熊熊燃起,比陈氏还按捺不住。

    陈氏停下了纳鞋底的手,大气不敢喘地听着。

    “哦,是的,那管事说玉栋四个都是好孩子,说王府里王妃很喜欢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