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38部分

名门妾室-第38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掰开牛嘴让两人看牙,语气是伯乐遇上千里马的那种兴奋感,“这小黄牯才四个月大,到明年春天耕田后,刚好能怀胎下崽。这牛看着牙口也好,吃了能长肉,好伺候。看着脾气也好。”

    小黄牯,在云昌镇这边,意思是说这是头小母牛。

    玉秀是顶在意牛的脾气的,这种水牛长角,一发狂会拿角顶人。以前村里有头牛不知怎么发狂乱跑,几个大人都没拦住,要不是颜庆山当时上前制住它,差点都顶死人了。

    玉栋看玉秀盯着那牛挺喜欢的。他走近点,伸手去摸牛头。那小牛淘气地伸舌头,舔了他手掌一下,他痒得一缩手,小牛不满地对他“哞——”叫了一声。

    玉栋再看那牛眼睛,眼里泛着水光,沉默温顺地看着自己,让他一下就喜欢了。

    “满堂伯,听您的,我们就买它。”他说着又转头去看玉秀,玉秀看着那小牛也很喜欢,跟着点头。

    “好,放心,你伯我看牛还没走眼过。”金满堂自信地说着,叫过牛主,细细问了这牛在家是如何喂草料的,又问起母牛情况。

    最后,两人估计是在谈价钱了,一个说管搜,一个摇头要八撇。玉秀和玉栋两个竖着耳朵仔细听半天,愣是一个字没听懂。显然说的都是牛行里的行话。

    最后,金满堂让他们拿了两贯钱加六百文,成交了,三贯钱都不到。

    玉秀明白,这应该是内行的行家才能拿到的价钱了。

    玉秀看边上有卖小鸡小鸭的,卖主是个老大娘,说这些鸡鸭都是自家孵的。

    玉秀问了价钱,小鸡一文钱三只,小鸭一文钱两只,她买了九只小鸡,四只小鸭,总共五文钱。

    玉秀一口一个大娘叫得嘴甜,那大娘一高兴,抓起边上一只跛脚小鸡,“闺女,这鸡就是腿有点不好,没毛病,就送你吧。”

    “谢谢大娘。”玉秀乐开了花儿,拿一只大扁篮装了,又在篮子上面盖了层布,免得小鸡小鸭路上着凉冻坏了。

    玉秀零零碎碎买了不少东西,一下就到了晌午。玉栋跟着金满堂去套牛车。

    庄户人家赶集,到晌午,这集市就开始散了。

    有些住山里的人家,挑着东西翻山越岭到镇上,路上就得走上两三个时辰。太晚回去,夜里翻山可就麻烦。所以不到晌午他们就先收拾走人了。

    东屏村离云昌镇近,这一路又都是官道,他们倒不用太赶。

    三人都带了干粮,但玉秀想着今天麻烦金满堂这么多,去买了一碗面饺和一个烧饼,请金满堂吃。

    云昌镇的面饺就是一层薄皮包上一点肉,那皮很薄,煮熟后那肉能透过皮看到肉的淡粉色。面饺汤里会放些虾皮、紫菜丝等吊鲜。

    一碗面饺端上来,白里透红的面饺,绿色的葱花,黑色的紫菜丝,再有几只小虾皮若隐若现,红白绿黑相间,色香味一下就都有了。

    烧饼更是香。烧饼里大多是梅干菜加葱花加肉糜做馅料。最好吃的烧饼,馅料得选半肥半瘦的肉。梅干菜最好的就是竹筒里腌的那种。这几样馅料拌好,加点糖提鲜又能冲淡梅干菜的咸味。摊烧饼的一早就揉好一大团面,扯一块下来,利索地将馅料包到面团里,在案板上啪啪两下拍扁,放到烧饼炉里,就靠炉子里的火炭烤熟。

    烧饼一熟,拿钳子钳出来,烧饼外面的皮烤的略有脆感带着面粉烤过后的黄色,那肥肉透过面饼皮泛着油光,瘦肉和梅干菜吸了油,咬一口软软的一点也不柴。

    请人吃面饺或烧饼,是极殷勤亲近的亲戚礼数。像两家亲戚要是在赶集时遇上了,小辈的懂礼数的一方,会买个烧饼给长辈吃,若是钱多的就会多买几个让长辈捎回家吃。

    玉秀买面饺和烧饼,没刻意给钱,也是和金满堂拉近距离的意思。

    金满堂哪要意思吃孩子买的洗,再三推脱。

    “满堂伯,今儿麻烦你这么多,就这点吃的你要不肯吃,我们以后有事都不敢麻烦你了。”玉秀脆声说着,“面饺碗我还得端回给老板呢,你可别跟我们客气,快点吃。以后我们麻烦您的时候可多了,我这是先贿赂贿赂您呢。”

    金满堂看玉秀孩子气地眨眼,忍不住哈哈一笑,“秀秀这么说,我可就不客气了。”

    他接过面饺,到底还是不肯吃烧饼,“你伯我年纪大了,不喜欢烧饼油腻,这个你们吃。”

    玉秀看他实在不肯吃,接回来塞给玉栋,“哥,你吃吧,我吃饱了。”她摇了摇手上的干粮。

    这是她一大早出门时,烙的面饼,有股野葱的清香。

    玉栋啃着干粮,将烧饼揣进怀里,“我喜欢吃你烙的饼,这个要不带回家去,给淑儿和小四吃。”

    玉秀前世住在深宅大院里,倒是琢磨过厨艺。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手艺再好,这烙饼里没盐没糖没馅料,只有点野葱拌着,肯定是不如烧饼好吃的。

    一般人家烙饼,如果是放在家里吃,会放点盐或者包梅干菜进去,有钱的讲究点的就包蔗糖。可要是带出门做干粮,就不会放盐,太咸了容易口干。

    玉秀今天还特意买了十斤面粉、一斤红头肉、两斤猪大骨,还有红糖等物,决定回家后得给家里人改善改善伙食,好好露几手。

    金满堂在边上看着两个孩子推让,暗暗点头,颜庆山家这几个孩子,都是难得的。玉栋踏实肯干,玉秀灵巧有主意,玉淑和玉梁也都懂事乖巧。

    现在年纪都还小,可三岁看到老,这几个孩子长大后,都差不了。

    他想着颜庆山在世时,为人爽朗热情,在村里与人为善,人缘很好,暗自决定,以后对这四个孩子,能帮的一定帮一把。

86章 若有所得() 
三个人回到东屏村时,已经是下晌了。

    玉栋和玉秀在村口和金满堂告别,一个拉着牛,背着东西,一个提着扁篮,回到家里。

    玉淑和玉梁早就等急了,看到两人回来,都是一声欢呼。

    家里没有牛圈,猪圈现在没有猪空着,就先把牛关到屋后左边的猪圈去。玉梁居然抱了一捆草过来,原来他和玉淑两个等不及,已经去割了两捆草,就等着牛回来喂了。

    玉栋请教过金满堂喂养的事,将小牛关进去,食槽里倒上水,再把青草扔进去,先让它吃着。

    玉淑和玉梁站在边上,忍不住偷偷伸手摸了几把小牛,那小牛温和地“哞——”叫了一声,格外惹人喜欢。

    玉秀在前院的杨梅树下,拿几块木板拦了一个圈儿,将小鸡小鸭放出来透气。

    蓝妞跟前跟后跑得很欢畅。它可好久没在家看到这么多活物了。那小牛一看个头比它大,它跟在牛后面汪汪叫了两声,就没跟着去了。

    小鸡小鸭这边,它可就兴奋了,趁着玉秀去找东西盛水,它龇着牙左右看看,对着一只小鸡就扑了过去。

    玉梁刚看完小牛回来,一看到它扑的那架势,叫了一声“蓝妞”,怕它咬伤小鸡,扑上去抓住它。没抓对地方,一把抓到蓝妞尾巴上。

    蓝妞痛得汪叫了一声。

    玉梁松开它尾巴,“蓝妞,这些鸡鸭都是家里养的,你不许欺负它们,记住没?”玉梁板着脸,戳着蓝妞的脑门教训。

    蓝妞它委屈地呜咽着凑玉梁边上耍赖,缩着尾巴,不停地蹭着玉梁的腿,大有失宠的失落感。

    玉梁心软了,抱着它说,“你看好小鸡小鸭,保护好它们!我就还疼你哦。”

    蓝妞汪汪了两声,也不知是听懂了还是觉得跟鸡鸭玩闹太危险了,它转了两圈,无聊地回到自己院门边的窝去趴着了。

    颜庆江躺在屋子里,听着外面又是牛叫又是鸡鸭叫,记得直叫人。

    还是玉梁善解人意,捧了一只小鸡进屋给他看,他轻轻摸着,咧开嘴笑。

    玉秀找了半只对半剖开的竹筒装水,又把菜叶子切得细细的,拿一小碗米饭拌了给小鸡小鸭吃。

    “秀秀,你们买了鸡鸭啦?”荣嫂子从院外经过,听到鸡鸭的叫声,探头张望,看到玉秀居然拿米饭给小鸡小鸭吃,眼神闪了一下,“哎呀秀秀,鸡鸭拿米糠拌点糠饭就行了,拿饭粒喂,多糟蹋啊。”

    “荣嫂,这不是家里还没米糠嘛。怕它们饿了,先喂点菜叶吃。卖鸡鸭的大娘说,小鸡小鸭光菜叶不肯吃,一定要一点点米饭,让它们觉得有香味。”玉秀暗恼自己一时高兴,大意了,庄户人家都舍不得拿米饭喂牲畜的,自己这做法,要是传出去,不是更招眼?

    她说着,端着手里的碗走到院门边,一边拌着一边和荣嫂闲聊几句。

    其实,玉秀这年纪,大人们还真不会主动找她聊天。可荣嫂子一向是东屏村出名的大嘴巴,要知道消息,从孩子嘴里套话最容易。所以,大姑娘小媳妇还是毛孩子,荣嫂子都是一视同仁,遇到机会就说上几句。

    她一边说话,一边那眼神就往玉秀手里的碗里溜,看里面大半是菜叶,没再说什么了,扯了几句就走了。

    晚上,玉秀把买的老山参切了一截下来,隔水炖了一碗参汤,给颜庆江喝了。

    草草吃完晚饭,玉秀拿了四包白砂糖,用一个龟背篮提着,拉着玉栋一起去金福清等四家。

    他们到金福清家时,金福清一家刚吃完晚饭,正坐院子里纳凉。

    英娘看到玉秀,高兴地招手让她过来一起坐。

    玉栋拿了那半斤白砂糖,放在金福清家的堂屋,金福清一见要塞回来,“你这孩子,怎么还送东西呢。这都是该做的事儿,就冲你爹活着时的情分,我做的都是该做的。”

    玉栋不会说花言巧语,急得满脸通红,只翻来覆去说着玉秀教的那几句,麻烦叔了,以后有事还得让叔帮忙。

    玉秀看他急得都要出汗了,连忙走过去帮着玉栋劝。

    最后还是福婶爽朗地说,“行了,当家的,孩子们的心意,你就收下来吧。”

    红婶发话后,金福清接过去了。

    红婶拉着玉秀坐回自己边上,“玉栋,你跟你叔坐着说话。你叔刚才还说有事要找你说说呢。秀秀,来,坐这边来。”

    她拿了个小板凳,让玉秀和英娘并排坐自己前面,“秀秀,来,婶帮你也染个漂亮指甲。”

    原来明天红婶娘家有喜事,要带英娘回门。姑娘家总得打扮打扮,英娘吵着要染指甲,红婶就拿凤仙花放研钵里碾碎,淘了漉子,拿着一片竹片,在帮英娘染指甲。

    十来岁的姑娘家,正是爱美的时候。乡村里,姑娘家年轻媳妇,打扮的时候,都会拿凤仙花来染指甲。

    “秀秀,你看,我这只手染好了。”英娘将右手伸到玉秀跟前让她看。

    村里的姑娘家,英娘也是不下地干活的,只在家帮忙做点家务,偶尔上山采野菜耙松毛,所以,她的手养得还算白嫩。

    十岁的年纪,指甲本就是透着淡粉色,拿凤仙花汁涂上一层后,变成了深一些的粉色。

    她看看指甲,遗憾地说,“可惜这颜色褪得快,明后天水一泡就没了。秀秀,我娘那有盒新香粉,擦上去可白了。”

    红婶笑着拍了英娘一下,“还好意思说,那盒粉我统共没用几回,被你偷着费了不少。”

    英娘被红婶一说,就吃吃地笑。

    玉秀看两人染着指甲,说起香粉,心中一动,太好了,她想到能做什么了!她一高兴,噌一下站起来,撞倒了放身后的板凳。

    “秀秀,怎么了?”红婶和英娘被她吓了一跳。

    玉秀连忙扶好凳子坐下来,“没事没事,刚才英娘提起香粉,我想到去年,英娘从婶这里偷拿出来一盒粉,我也涂了。”她说着吐吐舌头笑起来。

    “秀秀——你还说出来了!”英娘看她居然连去年的事都招了,气得要打她。

87章 自是风流() 
玉秀躲在红婶身边,左躲右绕。

    红婶被两人闹得头晕,一手一个揪回来,按在板凳上,“都坐下来,我帮你们染指甲,快点坐好。要是不做好,颜色不好看,染得不匀,回头又要抱怨了。”

    红婶帮英娘染好指甲,又拉着玉秀帮她染。

    玉秀笑着摆手说不要,她现在一天忙着洗衣做饭、劈柴种菜,染了也是白染。

    红婶一把拉住她手,“掉色就掉色,小姑娘家,就应该打扮地美美的。你娘在的时候,最喜欢给你和淑儿两个打扮了。”

    红婶一提到娘亲,玉秀一顿,往后抽的手就停下了。

    何止是娘,爹以前,不也喜欢给自己姐妹俩打扮吗?每次有闲钱了,到镇上就会给自己两人买好看的头花头绳,还有漂亮的花布。

    不过买头花的时候,爹其实都是买三朵,两朵给她们,还有一朵偷偷塞给娘,她曾躲在屋外偷看爹给娘插花的样子。

    “别哭,好孩子!以后婶疼你!”

    玉秀听到红婶这话,伸手一摸,才发现自己居然又流泪了。

    英娘坐在玉秀边上,往她身上靠了靠,伸手拉住了她的手,好像安慰一样捏了捏。

    “有风,沙子迷眼了。”玉秀笑着说,掏出手帕把脸擦了擦,顺势擦了擦眼睛。

    红婶没再说话,帮她细心地染好指甲,染好后拉着玉秀一双手左右打量,“看秀秀这双手啊,摸着软软的,手指又长,一看就是有福气的。”

    玉秀笑了笑,没再说话。她这双手,前世,也被人夸奖过。当时化名陈大人的周明就说她的手长得秀气,不过,最后,她用这双秀气的手,亲手杀了杨花儿。

    从金福清家出来,玉栋就显得有些心事,他走了几步看看玉秀,却发现大妹妹也在发呆出神。

    他心里装着事,憋不住想说,咳了一声,却发现玉秀还是没听见。

    他只好又把话憋回去,两人继续到金满堂等三家走了一圈。

    三家人家,跟金福清一样,开始都不肯收。

    白砂糖可算是贵重物品,半斤白砂糖,就算当年节礼都算重礼了。

    当然,玉栋和玉秀两人说得真心实意,最后三家都收下了,又都拿了一堆瓜果蔬菜送给他们。

    最后,玉栋和玉秀两人提着满满一篮子蔬果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