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39部分

名门妾室-第39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玉栋和玉秀两人说得真心实意,最后三家都收下了,又都拿了一堆瓜果蔬菜送给他们。

    最后,玉栋和玉秀两人提着满满一篮子蔬果回家。

    玉秀总算回过神来,发现玉栋不对劲了。

    “哥,福清叔跟你说什么了?”

    “他说秋天得纳税粮,要是没人服役还得交点钱。”玉栋有些闷闷地说,“也得不少钱呢。”

    原来是为了这事,玉秀看玉栋愁得很,“哥,没事,我们还有银子呢。”她凑近玉栋耳边,压低声音说,“我们还有二百来两银子呢,几年都够用啦。要是不够,家里还有绸缎衣裳,反正也不会穿,回头拿去当掉。”

    再说,可能用不着典当呢。

    在金福清家,看红婶和英娘染指甲时,她就想到个主意。

    姑娘家都爱美,可现在卖的那些花粉,都不够精细,而且擦上去全是白乎乎一层。皮肤白皙的,擦了白上加白自然好看,要是皮肤底子不好,肤色偏黄或者黝黑的,那擦了一层白粉,就跟面粉掉在黑炭上一样,看着就怪异。

    她前世在云水楼,自然是学过装扮的。后来给人做妾,穿衣打扮上更是不敢马虎。

    大户人家,都会自己做胭脂花粉。

    尤其是跟着唐赫章时,更是学了不少东西。她被金尚书送给唐赫章时,唐赫章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有那风流老才子的名声,可她觉得跟着唐赫章那几年,是过得最舒心的。

    唐赫章纳了她之后,再没去过花街柳巷,也没再纳新人。

    当时人们都传说,唐赫章这风流才子拜倒在云湘君的石榴裙下,收心在家,一心一意享受美人在怀之趣。

    其实,唐赫章对床笫之事并不热衷,接她进府后,都没碰过她,只是闲时与她说话聊天,指点她琴棋书画。

    最有意思的是,她跟着唐赫章那几年,发现唐赫章不热衷政事,没钻研经史子集,反而翻遍古籍孤本,搜罗古方和西域等地的做法,拉着她制作胭脂花粉、调制香粉。

    那几年里,云湘君出门所到之处,所用的花粉香包,都是众人关注之事。

    有了前世的记忆,接下来这十几年里,贵妇千金们喜欢的东西,她都了然于心。

    云昌镇里,绣品、丝绸这些可能卖不动,但是胭脂水粉这些东西,却是女子都喜欢的。若是能让县城府城的贵妇们都用自己的胭脂水粉,还怕赚不到钱吗?

    她记得有几个胭脂花粉的方子很不错,做法也简单。可是,最大的难题是,前世她做出的上等胭脂,都是用西域传来的玫瑰花花瓣做原料的。

    唐府后花园里,种着各类花草,就算西域玫瑰这种稀罕物,也种着十几株。

    这种玫瑰花瓣肥厚,颜色红艳,做出来的胭脂格外艳丽。

    当时她试过用其他的美人蕉之类的花瓣做,那颜色就差了点。

    可东屏村里,这时还没有玫瑰这种稀罕的娇花。

    不知道换其他花行不行?还有调制香粉,她还得买些香料,也不知临水镇能买到不。

    她心里有点没底,怕说出来让玉栋白高兴,还是先不告诉他吧。回头自己空闲时先试制几盒,拿出去售卖试试,要是反响不错,那就能多做点了。

    玉栋看玉秀说着说着又出神了,又听说家里还有银子,安心点了。反正现在急也没用,还是快点种地,种出粮食蔬果来,就不愁了。他想着,就蹲一边去琢磨种田的事了。

    过了两天,金满堂帮着把东山脚下的两亩田犁好了,还帮忙拉了一牛车的草木灰去肥田。

    玉栋和玉秀也没见外地说给工钱的话,只是提了一篮子点心送过去。这些点心都是玉秀亲手精心做的,金满堂一家子吃着,都不住口地称赞好吃。

    种水稻得育秧,玉栋和玉秀这田是现在拿回来的,当然没秧苗。幸好金福清和金满堂都说剩了很多秧苗,让他们拿来种。

    最近几天老天帮忙,下了几场大雨,田里倒是不缺水。

    这天一早,玉栋拿了小板凳,打算去插秧。

88章 插秧种田() 
玉秀快手快脚拎了一壶茶,拿了两个大斗笠,跟在他身后一起出门。

    玉栋回头一看,“秀秀,你来干什么?那点田,我一个人就够了。”

    颜庆山在世时,一直跟玉栋说,男人种地干活,赚钱养家,是天经地义的,女人只要在家干家务就够了。

    “有两亩田呢,我也得学学怎么插秧种田,以后家里的事还多着呢。”玉秀却不肯回去,“我不管,反正我一定要去。哥,你放心,我保证不碍手碍脚的。”

    她说着一手举着发誓的样子。

    玉栋皱着眉,显然是不想让她去。

    “再说,多个人多双手,万一水田里的水漏了就影响收成了。我们快点插好秧,还有山上的事要忙活呢。哥,等以后,你跟爹一样高的时候,我就在家里,什么也不干,等你养活我。”

    玉秀说着,耍赖似地凑到玉栋跟前。

    “行,一起去吧。”玉栋有点无奈地答应了一声。

    “我们也要去,我们也要去!”玉淑和玉梁从院门后探出头,两人都换了一身粗布衣裳,裤脚管卷起来,一副打算下水的样子。

    “哥,大姐说的,多个人多双手!”玉梁机灵地拿玉秀刚才的话来堵两人的嘴。

    “淑儿,小四,家里还有小叔躺床上要照应。这样吧,今天淑儿在家,你把鸡鸭喂了,院子里还有两件衣裳要洗,还有,你还得给我们大家做饭吃。这些事,除了你没人能干了。”玉秀看两人都不肯回去,索性给玉淑派活。

    玉淑原本不肯,听到玉秀说除了她没人能干,高兴地一口答应了。

    玉梁高兴地冲出院门,就要跟着走,玉秀推了推他,“小四,以后家里的小黄就交给你啦,你牵着小黄,跟我们一起到东山那边去放牛。顺便,要是有泥鳅,还能抓几条回来,晚上做菜吃。小黄以后可是家里的重劳力,你可得照顾好啊。”

    家里那头小牛犊,因为长了一声黄毛,就直接被叫小黄了。

    玉梁听说小黄以后是家里的重劳力,觉得自己肩负重任,一口答应了,又跑回家里拎了个背篓和小镰刀,往身上一背,到猪圈里把小黄给牵出来。

    蓝妞现在不招惹鸡鸭了,天天对着小黄叫,现在看黄牛被拉出来,它起劲地跟在后面跑。

    三个人加一头牛一只狗,浩浩荡荡地往东山走去。

    穿过村子时,在滴水潭边遇上了在洗衣服的韩氏。

    韩氏见到他们三个,先是扭转头想躲开,随后又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扭扭捏捏地招呼,“秀秀,你们下地啊?”

    玉栋和玉梁两人看到她就想到那件事,都没搭理。

    玉秀笑着招呼,“二堂嫂,是啊,我们下地看看,你洗衣裳啊?”

    看玉秀对自己还笑脸相迎,韩氏自在多了,又搭讪了两句,才重新蹲回去洗衣裳。

    玉梁有点不高兴,看没人,抱怨道,“大姐,你干嘛理她啊?”

    玉秀看他不高兴的样子,捏了捏他的脸颊,“干嘛,嘴上都能挂油瓶了。大姐为什么理她,这事你自己琢磨去,答对了回头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玉梁扭头躲开玉秀的魔爪,小胖脸上的一对浓眉皱起,真的琢磨起来。

    玉秀跟玉梁说话,一边悄悄看看玉栋,看她哥也低头琢磨,暗自一笑。

    三人走到东山时,这边刚好太阳还没晒到。玉秀递给玉栋一个大斗笠带上,又让玉梁牵着小黄,沿着山坡这一片放牛吃草。

    玉梁看玉秀把带来的一包干粮、还有一壶凉茶放在田埂边,扭头叫,“蓝妞,你趴在这儿,看好东西啊。”

    蓝妞摇摇尾巴,昂着头走到篮子边,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气势。它围着那篮子转了一圈,找一处它觉得舒服的地方趴下了。

    这活是蓝妞做惯的,以前跟着颜庆山他们下地,若是颜庆山将衣裳之类丢地上,蓝妞就会趴边上看东西,东西不拿走,它就不会走开。

    玉梁看它那昂首挺胸的样子,看得直乐,忍不住撩起田埂边的水泼它,惹得蓝妞不高兴地汪汪叫了好几声。

    “小四,别欺负蓝妞了。快点把小黄牵过去吃草。”玉秀看玉梁玩得淘气,怕他一脚踩空跌进水田里,连忙赶人。

    玉梁拉着小黄往前走几步,看到一块水草茂盛的,索性把小黄的缰绳绑在那边树干上,让它自己在那吃。他自己拿着篮子又走回水田边,开始翻泥鳅。

    玉秀学着玉栋的样子,挽起裤脚,把鞋子脱了放在田埂边,赤脚踩进田里。

    看着光滑如镜的田,踩下去后,还是有点咯脚的。

    她快走几步走到玉栋身边,看玉栋是怎么做的。

    玉栋**岁就跟着颜庆山下地干活了,往年插秧也是干过的。他将秧把解开,走到水田最右边的头上,左手从秧把上分秧右手插入田里。

    这些秧把是从金满堂和金福清的秧田里拔出来,一把把捆好的,插秧的时候,就将秧苗一棵棵插种到田里。

    玉秀看了一会儿,走到玉栋边上,并排开始插秧。

    插秧除了日晒,还有两点辛苦,一个是要弯腰劳作。一直弯着腰,一天下来酸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这种时候倒是个子矮的占点便宜,像玉栋和玉秀的个子,坐个小板凳都还刚好。

    还有一个问题是得倒退着走。眼睛看不到后面,没经验的容易绊倒,还有就是倒退着走,会走歪,那插的秧就不直了。

    真正插秧的好手,可以横平竖直斜成线,看着就整齐。

    玉栋插的秧还不错,至少竖着看是笔直的一条了。

    玉秀还是第一次插秧,刚开始手没拿捏好力道,一用力大半棵秧苗插地里,用力太小手刚松开那秧苗就浮在水上,她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感觉有点心得了。

    第一次插秧,也不奢求能成一条线了,她就比照着玉栋的秧苗的位置插。

    没想到,好不容易插完一行,站到田埂上看,玉栋那行是笔直的,玉秀插的这行却是歪歪扭扭的。

89章 半日辛劳() 
玉秀以为自己比照着玉栋的样子,就算不成直线,好歹也不会太难看吧?没想到成品却是这样,有点沮丧。

    “挺好的,我跟爹第一次插秧时,比你的还难看。”玉栋看玉秀嘟嘴的样子,安慰了一句。

    “我再练练。”玉秀不服气地又开始。

    玉栋走到玉秀旁边,时不时指点一句,挺有师傅风范的。

    两人除了走到田埂边喝口水,就没停过,不知不觉,大半口田就插完了。

    “哥,大姐,二姐送饭来啦。”

    玉秀听到送饭,才觉得肚子有点饿了,想站起身,可腰弯久了一时直不起来,差点歪倒在田里,还是玉栋拉住她。

    她停了一会儿,才慢慢挺直腰,长出一口气,跟玉栋两个互相扶着走上田埂。

    “大姐,大姐,你腿上有血!”玉梁指着玉秀的小腿肚叫。

    “别动,是蚂蟥。”玉栋也看到了,让玉秀站着别动,他伸手抓下一条蚂蟥来。

    水田里,就是这点烦,蚂蟥特多。而且,蚂蟥吸血时人也不会觉得如何,等上岸后才会看到伤口血迹,感到发痒。

    玉栋把蚂蟥扔地上,玉梁拿了一根小木棍过来使劲戳,“让你咬,让你咬!”

    玉秀看他那孩子气的举动,笑着把他拖过来,“快点洗手,吃饭啦。”

    玉梁在淤泥里翻泥鳅,弄得全身上下全是泥巴。他丢下手里的木棍,顺手想抹把脸,结果,一爪子下去,唯一干净的脸,也全是泥了。

    “哈哈,小四,你在泥地里打过滚啦。”玉淑走过来,看玉梁那样,哈哈大笑。

    旁边也有几家正在东山脚下割麦子,看到玉梁那样,都笑起来。

    玉梁被笑得害羞了,不依地拿脏手要去抹玉淑一脸泥巴,两人追追闹闹,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玉秀到田埂边的水沟里洗干净手,自己身上的泥污也不比小四身上少,而且插秧时没感觉,停下来才发现,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有水田里的水,更多的应该都是热出来的汗水,衣裳湿了黏糊糊地一层粘在背上。

    东山这块,上午被山挡住没太阳,到下午,西晒的太阳就晒到这一片了。他们这两亩田,是并排的两块长条,现在已经有一小半被太阳晒到了。

    两人一上午干下来,才插了半亩左右的秧苗。

    玉秀叹了口气,她虽然有二三十岁的脑子,可却只有十岁的体力。要是干惯农活的大人,两亩田估计一天就做完了。这两亩田要是老天帮忙,他们再精心伺候,到年底可能也就收个八百来斤的谷子。

    她看看玉栋和玉梁,更是决定,得为家里人谋个出路,不能就靠种地过日子。

    玉淑把手里的提篮放到田埂上,打开盖在上面的蓝布,里面有三大碗压得实实的米饭,一碗青菜炖豆腐,一大碗梅干菜炒肉。

    豆腐和肉,庄户人家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

    梅干菜,是东屏村这边夏天常备的菜。其他鲜菜放不起,当顿没吃完,一过夜可能就坏了。梅干菜却是放个三五天都不会坏。

    梅干菜炒肉,更是美味。玉淑这碗梅干菜炒肉,几大块肉盖在梅干菜上。

    这两碗菜,要是叫别人看到,肯定会说小孩子当家不知道过日子,乱花钱。

    “姐,我把昨天买的肉,拿一半炒梅干菜了,你快尝尝。小四,给,你喜欢吃的肥肉。哥,这块给你吃。”玉淑拿起筷子,先把几块肉一人一块给他们压饭里,才递过筷子,眨巴着眼,热切地等玉秀品尝后给个评价。

    玉秀轻轻咬了一口肉,那块肉带着的梅干菜压到饭里,白白的饭粒染上梅干菜的颜色后,变得像加了酱油一样,她笑着扒了一口饭,“好吃,淑儿,你做菜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玉淑得了夸奖,高兴地催着玉栋和玉梁快点吃。

    玉秀吃了几口,“淑儿,你和小叔吃过没啊?”

    “哦,吃过了,我做好饭后,先跟小叔两人吃好了,再给你们送饭来的。”玉淑只催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