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73部分

名门妾室-第73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逼死了自己的母妃,杀母之仇,怎么能等他死后再算呢?

    “王爷,先帝那道遗旨写了什么?若是知道,不如让席先生仿写?”那个管审问颜庆洪一家的人,看到席先生,冒出了一个主意。

    “本王只知道父皇留下那道遗旨,是让皇兄将皇位还给本王的,具体的,却也不知道。”

    当年他也才十多岁,父皇就要病重不治了,临终跟他说已经写了一道圣旨,交给翰林待诏颜照,让他待李世冀成年之后将圣旨拿出,逼李世勋退位。

    席先生对这圣旨来历是知道的,只能感慨,先帝还真是痴情,答应贵妃要让他们的爱子登基,看李世冀压不住朝局只能传位给李世勋时,还不惜留下一道遗旨,以保爱子将来继位。

    “王爷,那颜照只是个小翰林,会不会将圣旨给毁了?”有幕僚觉得颜照那官位,未必就真忠心可靠。

    “不会,颜照这人名声不显,官职不高,没人注意。但这人却是个书呆子,有股子书生迂腐之气。”李世冀想到父皇当年的评价,肯定地说。

    可惜颜照怎么死了?不然他一定会自己将圣旨送上门来了。

    父皇留下那些话就驾崩了,母妃为了保他只能自尽殉葬,他带着人来到蜀中。开始几年只敢隐忍,然后一点点积蓄实力。

    蜀中这块封地,别人都以为是李世勋选的,其实,要是按李世勋的性子,真要是他来分封,肯定将自己封到蛮荒之地去。幸好,父皇早就安排好了。

    唯一没算计到的,就是颜照死了,他找了十几年,终于找到了当年颜焘一路遣散的一个仆人,然后顺着那个老仆,找到了建昌县东屏村。

    颜照的儿子颜庆洪,居然是这么一家人,让他实在失望。

    倒是他哥哥颜焘这一支,几个孩子倒是聪明,希望他们不要再坏自己好事,那留着他们,权当是给颜照的恩典了。

    “王爷,要是一直找不到的话……”席先生担心这么拖下去,会不会不利。

    “放心吧,我那皇兄现在不敢轻易对付我,谁让他没儿子呢,哈哈!”李世冀想到这就觉得好笑,堂堂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居然连个屁都生不出来。

    这种时候,李世勋要是忽然要杀自己,宗室们只会认为他这是滥杀,要是人人自危了,那他的皇位就更不稳了。

    他若是想杀自己,必定会希望拿到自己的罪证,比如说谋反的证据,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李世勋是这样,自己也是这样,不过,若是实在找不到遗旨,就得从人上下功夫了。

    “席先生,那个颜锦程,你看怎么样?”

    “懦弱无用!”席先生一点没客气给出四个字。

    “这人先生教导一下,也许将来能有用处呢。”

165章 丰足年() 
李承允和小西,先后收到了信。

    小西看完之后,伺候李承允更加恭谨但也更加沉寂。

    周明的信里,提到年后会来东屏村探望,同时提醒李承允谨慎行事,不要莫名与人交好。

    这后一条,明显是针对李承允所说的玉秀合作之议。

    李承允觉得有点不太痛快,但他知道周明对自己没有恶意,想着年后他过来后,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颜家兄妹没有害自己。

    再想到接到王府书信,让他回府过年,他心里觉得有点憋闷,看看天气还好,待在田庄实在无趣,让丁三准备马车,去东屏村颜家逛逛。

    小北看李承允前脚收到周明书信,后脚又要去东屏村,纠结半天还是跟着去了。

    这田庄里冷冰冰的,他也挺喜欢到颜家的。

    玉秀不知道这些事,她正笑眯眯地招待来家的钱掌柜。

    这时已经是腊月中,很快要过年了,钱掌柜送来了五味茶楼干股的分红——除了近百两,散碎银子,还有一张一万两的银票。

    “本来我们少东家想亲自来拜会一下颜郎君和颜娘子的,只是其他生意还未料理清楚,实在来不了,还是吩咐我将分红送来。”钱掌柜这一次的姿态摆得更低。

    玉秀手里拿着茶楼的分红,他是五味茶楼的大掌柜,那玉秀就等于是他东家了。

    “有劳钱掌柜了,我们能得这些银子,都是拜掌柜的所赐。”玉秀说得很有礼,也是实话。要不是钱掌柜慧眼识才,找到东屏村来,就没有后续的种种了。

    “哪里哪里,我还得谢谢娘子呢,要不是娘子,我还做不上大掌柜呢。对了,东家说,想年后往北边再开几家茶楼……”

    “掌柜放心吧,到时茶必定供得上的,只是,为了茶楼声誉,以后所有五味茶楼的茶,都会打上两宜茶坊的标签。”

    “行,行,娘子放心吧,这点小事,压根就不是事。”钱掌柜一听玉秀只不过打算在茶上打个名头,一口就答应了。

    毕竟这是大家都有好处的事。两宜茶坊名头响了,五味茶楼自然跟着客者如云。

    两人谈妥了一些事,钱掌柜也不多留了,年终岁尾,都赶着回家过年的时候了。

    玉秀送走钱掌柜,高兴地对着银票大大亲了一口,有钱能使鬼推磨,她得帮哥哥定副好点的弓箭,还有弄几个靶子,让哥哥更能好好练骑射。

    心情一好,走路都带风,到底是一笔巨款,她高兴地将玉栋几个都叫进屋里。

    回到屋里,玉秀拿起钱掌柜给的银票晃了晃,“哥,这下我们可是财主啦。”

    玉栋不经意地看了一眼银票,难道他刚才射箭花了眼?他揉揉眼睛仔细再看,真是一万两啊。

    “秀秀,怎么会这么多!”

    “茶楼专门卖我们家的茶,生意好啊。有了这些银子,明年我们再将作坊扩大点。”玉秀坐下来跟大家商量,“我们的作坊不能叫颜家作坊了,我们还得请几个管事的。”

    “现在又没多少事,我们自己管就够了。”玉栋一听请人,反对道。

    请人就要花钱,他们几个自己看着,还能少请两个人工呢。

    “哥,我们是农,以后你和小四要是考上了,你们就是仕。家里开个作坊,要是还叫颜家作坊,落人口实。”

    玉秀考虑地长远,玉栋想想也有道理,不再反驳了。

    “大姐,这么多银子,我们过年是不是要吃好点?”玉梁考虑很实际的问题。

    现在已经腊月二十,很快就要过年了。

    “什么时候少了你吃的啊!”玉秀捏了捏玉梁那明显圆了一圈的脸,大方许诺,“不只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哥,我们二十四去赶集吧?都去!”

    一听可以赶集,玉梁更是欢呼雀跃。

    手里有钱,自然要过一个丰足年。

    玉栋拿笔,其他四人坐在边上,一点点记下要采买的东西。

    首先就得买一个猪头、一只鸭和一只鸡。

    东屏村这边过年,猪头是必不可少的,祭祖拜佛都得用。

    所以一到腊月,猪头价格就见涨。

    “猪头我上次到镇上时已经定了一个,等这次赶集时去买来就是了。”玉栋很老成地说。他现在做事越来越有成算。

    “哥,你越来越有当家人的架势了。”玉秀夸了一句,惹得玉淑和玉梁嘻嘻笑个不停。

    除了荤菜,素菜是不用买的,家里反正地里种了,其他还得买的就是各类干果蜜饯、瓜子花生。

    玉栋一样样记下来,“炮仗要买多少?”过年总得放几个炮仗。

    “哥,还要买花炮,我们家门口放一个,作坊门口也放一个,要最大的。”玉梁对花炮可是很喜欢的。

    以前玉栋也喜欢,现在他觉得自己是当家人了,就不能想着玩了,就有点犹豫。

    “太大的也不好,我们买三串一千响的小挂鞭,过年的时候作坊门口和家门口都放一串,再留一串正月放。再买是个大炮仗,花炮我们就买一个吧?”玉秀觉得大花炮有点费,“小四,不如到时给你买几个小炮,让你丢着玩。”

    玉梁听说大花炮只买一个有点失望,可一听给他额外买小炮,又高兴了。

    “对了,秀秀,淑儿,你们得买个新花绳。”玉栋想起颜庆山在世时,每年过年都要给两个妹妹买些头绳头花什么的。

    “哥,不要啦,我的花绳还是很新。”玉淑想起今年买过几朵头花了。

    玉秀本来也想说不要,可再一想,她要是不买,玉淑肯定不肯买的,“淑儿,我们一人买一朵吧?”

    玉淑听玉秀说要买,不说不要了,想起过年的春联,“我们还得买春联。”

    “这不用买写好的,我们买几张大红纸,让哥和小四写。”玉秀提议道。

    “大门的对子让哥写,斗福我来写。”玉梁挺有自知之明的,对联他还写不好,写几个斗福还行。

    说起春联,颜庆江觉得人家家里的红灯笼好看,要买一对。

    说说笑笑间,玉栋已经写满了一张纸。

166章 没胡子的好汉() 
李承允来到颜家时,玉栋正收起采买单子。

    玉梁看到他,热情地邀请,“大公子,过年你来我家吃饭吧?”

    东屏村这边,过年这天,会邀请同族之人、还有平时交好的人家,到家里吃团圆饭,以示亲近之意。

    李承允摇摇头,“我过年得回府城去,明天就动身,今天是来告辞的。要等年后才回来。”

    玉秀对这消息并不意外,毕竟李承允又不是离王府很远,春节这种大日子,肯定会让他回家的,“大公子保重!一路顺风。”

    这些日子李承允常来,玉梁听说他要回明州府,有点失望,“那你可得早点回来,元宵我们这的花灯和舞龙可好看了。”

    “好,我一定要赶回来看灯的。”李承允高兴地答应了。

    几人正在说话,院门被拍得山响。

    “我去看看谁来了。”玉栋收好纸笔,去打开院门。

    院门外,站着一个很熟悉的身材精瘦的少年,带着皮帽子,围着围脖,遮盖了下巴等处。

    说熟悉是因为身形熟悉,说陌生是因为那张脸有点陌生。

    玉栋看着这人,有些犹豫地叫了一声“师兄?”

    “当然是我啦。”那人应了一声骄傲地抬头,然后想到什么赶紧低头,这一抬之间,露出下巴一片红。

    “武大哥,你不贴胡子啦?”玉梁惊讶地叫了一声,一个贴字让武大勇连声咳起来。

    玉淑也笑着说,“武大哥,你原来长这样啊。”

    武大勇这些日子时不时就来家里,就连胆小腼腆的玉淑,都敢和她随意说笑了。

    “淑儿,小四,来,我给你们带好吃的啦。”武大勇聪明地转移话题,举了举手里的东西。

    “是什么是什么?”玉梁听到吃的从屋里跳出来。

    “小四,给,这是北边送来的肉脯。淑儿,这是你爱吃的松子糖。”武大勇往玉淑这边扔过来,目光不经意间,还挑衅地看了李承允一眼。

    这个小白脸,仗着靖王府大公子的身份,这些日子老是跑到秀秀家来。尤其听到村里人夸他什么没架子、长得好,他这心里抓心挠肝地难受。

    “秀秀,给,给你买的。”他熟络地走进屋子里,又将一包姜丝糖递给玉秀。

    玉秀接过糖,意外地直瞪瞪打量着他,都忘了说话。

    武大勇看玉秀一直看着自己,咳了一声想低头,随后想起什么,连忙又抬头摆出一副大方的样子。

    没贴胡子的武大勇,原来长了一张清秀的娃娃脸,一笑还有一个酒窝。

    玉秀笑着夸奖,“武大哥,你没了胡子更好看,以后别养胡子了。”

    一个养字,让武大勇听得很舒服,秀秀就是温柔可人,看这说话用词,多让人舒服啊。

    其实,他挺心疼那把胡子的,江湖好汉,谁不是一把胡子彰显气概啊。可眼看着秀秀对那小白脸越来越客气,他心里不踏实了,万一秀秀受小白脸蛊惑怎么办?

    听到玉秀这句夸奖,他觉得自己太英明了,算了,去掉胡子,我也是英雄好汉。

    “你们在干什么啊?”武大勇自在点了,在屋里找椅子一坐,问道。

    玉梁将李承允要离开田庄回府城过年的事说了,武大勇乐得笑出一口白牙,“过年就应该回家嘛,大公子,你是今天走吗?”

    “我明天一早动身。”

    “明天啊……其实今天天气不错,还有太阳,坐马车上路最舒服了。”武大勇真想让他马上走。

    他这淡淡的敌意,李承允自然感受到了。

    李承允也没生气,武大勇这人坦率直爽,就像阳光一样,他那点敌意,更像是小狗护住肉骨头的感觉。其实并没有太大恶意,也不会暗地里害人,反而让人觉得挺可爱的。

    李承允很喜欢与他说话结交。

    短短时日,他的心境和在王府时比,已经大为不同。

    听到武大勇的话,他毫不在意,反而和武大勇说起路上安排来。

    武大勇听他说连府城大街都没去过,炫耀起来,叽里呱啦介绍了一堆自己到府城时吃的玩的,把大家听得眼睛发亮。

    玉淑帮他倒了碗水,“武大哥,喝口水再说。”

    武大勇接过碗,一仰头,一口就喝完了,“这么说没意思,师弟,等我们去府城考武举的时候,让秀秀、淑儿、小四还有小叔都去,我带你们好好逛一圈。”

    “武举?师兄,我们连童试还没过呢。”

    “我们这样的身手,童试必定是一举考过的啊。”武大勇毫不谦虚地说,“明天秋天就去考武举了。对了,我今天来有正事的。”

    他得意地掏出一张纸,“我爹终于答应我应考童试了。这童试得找个武秀才写荐书,我爹找了一个,我让那人帮你也写了一张。”

    “武大哥,你是不是为了考试,让你爹把胡子拔了?”

    “去,怎么可能嘛,我一张口,我爹马上就答应了。”武大勇吹了一句,下意识摸摸膝盖,为了让他爹答应,他可是使足了苦肉计,跪了一个多时辰啊。

    玉栋接过那张荐书,仔细看了一眼,高兴地说,“谢谢师兄,我还在想找谁帮我写这荐书呢。”

    要应童子试,不论文武,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