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名门妾室 >

第97部分

名门妾室-第97部分

小说: 名门妾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得千金宝,难得有情郎。就连良家女子嫁人,都未必能遇到良人,她们这些出身青楼的,就更难了。

    这么想着时,她眼前忽然闪过一张俊朗有点傻气的脸,不由脸色一红,连忙收敛神色看回面前的玉如。

    玉秀看玉如说这些话时,眼神清亮,知道应该是实话了。

    她愿意助人,但不能被人愚弄。

    听完玉如的话后,她不开口,只看向九娘。

    九娘犹豫一下,求情道,“娘子,玉如这话也是实话,她一直都说不愿给人做妾,若是能赎身,宁可一个人过一辈子……”

    “娘子,是奴家不该骗九娘,不该欺瞒娘子,只是……只是奴家这心思,是真这样想的啊。”玉如没想到自己弄巧成拙,想要博取同情,被人识穿了。

    失去这个机会,她再无望脱离火坑了,就想再磕头。

    玉秀示意九娘扶起她,“你既然这么想,又有九娘说情,我总也不能驳了九娘的面子。只是你可得想清楚了,若是我赎了你,我家也是寻常人家。你就得先跟着九娘去建昌县铺子里做伙计。做伙计不轻松,事情多,又脏累,你可愿意?”

    “愿意的,奴家愿意的。”玉如一叠声答应了。

    她原本乍看到玉秀,还觉得一个十来岁的丫头,心肠又软,可唬弄。现在听着玉秀的话,她却不敢有轻视之心,一字字听得仔细。

    玉秀满意地点头,示意九娘带她回去赎身。

    经过这事,玉秀心中也警惕几分。这些人,收留了,将来就是家中的掌柜、管事,对她们要刚柔并济,才是长久之道。

    她可不愿像周明那样,养着敢随意忽悠自己的管事。

    九娘觉得玉如的玉字和玉秀撞名,想起玉秀曾感慨青楼女命如柳絮,直接给玉如改名叫柳絮。

    “以后跟着娘子,好好做事,咱们就不是那随风飘的柳絮了,而是落地生根的了。”

    “姐姐,我听你的。”柳絮能被赎身已经喜出望外了,现在还有个落脚谋生之处,更是感激,回到铺子后,做事很卖力,没多久就成了九娘得力膀臂。

    自那以后,随着颜家名下的铺子越开越多,跟露华香脂粉一样出名的,是铺子里那些精干又漂亮的女掌柜们。

    而这些女掌柜们,对上自家的大娘子,却是又敬又怕,绝不敢行差踏错。

    玉秀解决了九娘所托之事,又到五味茶楼找钱掌柜约定了摆酒席之事,最后,来到洪宅。她想来和洪天锡商量,五日后索性就全搬进去。

    到了洪宅,敲门之后,依然是洪伯应的门。

    一日不见,洪伯好像苍老了些。

    “洪伯,怎么您昨日没睡好吗?脸色有些不好呢。”玉秀进门后,忍不住问道。

    “没事没事,昨夜就是有外面有人争吵,声音太大,吵得人睡不着。别说我,老爷昨夜也没睡好。”洪伯呵呵笑着解释。

    玉秀走进堂屋,果然觉得洪天锡脸色也有些不好。

    洪天锡看她这么快又来,“怎么今天又来了?不是说我明日就来看看吗?”

    “是这样的,回家后才知道房子已经造好了,选了五天后归房。我哥想索性师傅也一起住进来,看有什么东西要收拾,我们好帮忙。”

    “五天后啊?这么快。”洪天锡出了会儿神,“我东西不多,明天找辆马车运来也就是了。对了,归房摆酒,你们当天打算怎么招呼客人啊?”

220章 孤身赴蜀中() 
玉秀将昨夜商量的一说,洪天锡摸了摸雪白的胡须,称赞他们想得周到。

    玉秀只觉得洪天锡说话有些出神,显然是有心事的,可起了两次话头,洪天锡都是一语带过,明显不想多说。

    她也想不出洪天锡能有什么心事,想着回去后明日让哥再问问。

    洪天锡等玉秀离开后,和洪伯两人一起,到书房去,将书架上的书收拾起来。

    “老爷,这套书是您最喜欢的,要不,这套我们带着吧?”洪伯看洪天锡摸着一套蜀中游记,想起这套游记是当年老爷买给公子的。

    公子爱不释手,看书时在留白处写了不少心得。

    公子过世后,留下的念想太少,这书就成了洪天锡的心爱之物。每年清明大冬,做完庚饭后,老爷总会一个人坐书房里,拿着这套书翻看,背着人老泪纵横。

    他每次都怕老爷有个什么事,都躲在书房窗下,听着老爷在里面喃喃说话哽咽。

    老爷是个严父,公子在世时,他总是训斥多夸奖少。如今公子没了,再想做个慈父也不得了。

    说起来,老爷对颜大郎,也是严厉地多。

    洪天锡忍不住打开书,看着里面隽秀的小楷字体,叹息了一声,“这书不带了,留给栋儿他们吧。”

    他合上书页,将这套书用包袱布包上,放进书箱,又将架子上的兵书战策按照难易一一摆放。

    他想着玉栋读书用功,怕他囫囵吞枣,又拿起笔墨写了些纸条,注明本卷读完某书后才可开卷,或者写着本书要通读不少于三遍等等。

    洪伯在边上帮着研磨。

    两人费了半天功夫,才将这些书都整理好,家中也没其他值钱之物。

    洪天锡将自己置下的财物都放到一只木箱中,与书箱放在一起。

    “反正我们要一月后再走,栋儿他们四个孩子,不如我们这几日帮他们安排一下,暂时充当个管家?我怕他们四个自己安排,会考虑不周。”

    “老奴就跟着看看。其实老爷也是关心则乱,您看大郎君和娘子,家里那些生意都料理地清楚明白,老奴过去,也就帮忙跑腿而已。”洪伯提起玉栋和玉秀,觉得自家老爷跟以前比起来,可真是爱操心多了。

    洪天锡笑了一声,“年纪大了,没以前干脆了。”

    当年有战事,他拿起刀上马就走,可不会管家里的琐事。那些琐事,都有夫人料理。

    “对了,我的铠甲战袍,就放在这不用拿过去了。”洪天锡指着床头的箱子嘱咐。

    那箱子里,放的是他当年的战袍铠甲,几十年深埋箱中,拿出来只见铠甲依然鲜明如故。

    洪伯自然答应。

    第二日,洪伯叫了两辆马车,将这些东西装上马车,送到东屏村。

    玉栋一瘸一拐地出门迎接,将洪天锡带到前院一处宽敞的院落处,“师傅,您看,以后您和洪伯住这儿。秀秀说,等你们住进来,就买两个伶俐的下人,专门伺候您。”

    洪天锡看那处院落,竟然和镇上他所住的主院布局相似。院中收拾地很干净,最难得是院子里,居然还和镇上的洪宅一样,种了一棵香樟树。

    那香樟明显是别处移植过来的,泥土颜色都还和旁边的不一样,显然刚种上不久。

    “秀秀说您镇上的房子没花,就只有香樟,所以这里也只给您种香樟。这树,是我带人到山上挑的,直接连根挖过来了。”

    洪天锡胡子有些抖动,走到正房前,推开房门,果然布局和自己所住的相似。

    边上的书房也是宽敞豁亮,唯一不同的,是卧房和书房门口,都放了几盆薄荷。

    “村里蚊虫多,薄荷驱蚊虫,所以我们给您放了几盆。您要是不喜欢这味道,再搬走就行。”玉栋看洪天锡一直看着那几盆薄荷,连忙解释道。

    “很好,就放着,别动,这味道好。”洪天锡生怕玉栋挪走,嘱咐道。

    玉秀带了两个人,将马车上的书箱抬进来,放到书房里,跟洪天锡说,“这些书先放这,回头您看怎么放,我们再照着放。”

    洪天锡点头,看着书房中的书桌书架,木料不是上好,但样式古朴,映着院外的葱葱绿色,看着就很好。

    他看完一圈,满意地点头,在颜家吃了饭。看饭桌上多了小半罐麻虾酱,“这么快就有虾酱啦?”

    “昨天就把虾米捉好了,早上刚做好的。”

    后,跟洪伯回到镇上,“那几个孩子有心了,都是好孩子,我很放心。”

    “是啊,老爷,那院子一看就是用足了心思布置的。”洪伯附和了一句,却不再劝洪天锡留下的话。

    凌晨时分,洪宅外两个行脚商人打扮的男子候在门外,洪天锡提了包袱款款而出,“走吧。”

    “老将军,那颜家的孩子……”一个男子看到这几日颜家兄妹在洪宅进出,觉得若是拿回一个,王爷或许会高兴呢?

    “你们若是打那几个孩子的主意,我就不去了。”洪天锡沉声说道。

    两个男子对视一眼,另一个笑着说,“不敢,王爷吩咐我们来,一路上都听老将军吩咐。颜家兄妹,王爷也不在意。”

    洪天锡哼了一声,翻身上马,三人来到城门口,刚好城门打开的时辰,三人出了城门,往西边而去。

    洪伯这日睡到中午时分才醒来,他睁眼一看太阳都老高了,奇怪自己怎么睡得这么沉。匆忙洗漱之后来到主院,却没看到洪天锡。

    昨日收在床头的铠甲等物,却不见了。

    洪伯觉得心中一慌,叫了两声“老爷”,将前后几处都看遍了,还是没人。

    他跌跌撞撞回到自己房中,刚才起得急没注意,这时进屋才发现自己床头枕头边,放了一封信。

    洪伯抽出信一看,正是洪天锡留给他的,让他住到东屏村去,以后改名叫颜洪,就跟着颜家兄妹过活。

    “告知栋儿,待听到滕王事败消息,也不需寻我。他和我师徒情分已尽,从今往后再无瓜葛。另,若见到他师兄,记得告诫大勇戒躁戒骄,踏实做事。”

    洪伯看到这句,忍不住老泪纵横。

221章 岁月增仇恨() 
洪伯跑去看家中马厩,只有那匹枣红马在甩着尾巴嚼着草料,另一匹马不在了。

    洪伯跌跌撞撞解开枣红马的缰绳,骑上马一路往东屏村赶来。

    玉秀正在家里,洪伯喘着粗气跑进院子,“娘子,老爷……老爷他走了!”

    走了?

    玉秀惊地蹭一下站起,失了镇定,玉栋正在屋里躺着,也是一下扑出门,“洪伯,你说什么?”

    洪伯一愣,才想起这话有歧义,越急越说不清楚,“不是,老爷不是走了,不对,老爷是走了……”

    玉秀听他一下说是一下说不是,知道刚才自己会错意了,倒是镇定下来。

    她看洪伯急得一头是汗,手脚都有些发颤,连忙丢下手里的活计,端了凳子放边上,“洪伯,您先坐,怎么回事?”

    “老爷,老爷去蜀中了……他一个人,跟他们走了!”

    蜀中?

    玉秀如今一听到这两字,背脊不由挺直了些,“洪伯,蜀中,是滕王吗?”

    洪伯没想到玉秀都知道滕王,犹豫半晌不知该不该说。

    玉栋一瘸一拐地走到洪伯身边蹲下,着急地说,“洪伯,蜀中和滕王我们都知道,您别瞒了,快点说啊。师傅要是跟滕王扯上,只怕不是好事。那滕王,那个人杀人不眨眼……师傅怎么会跟他扯上关系的?”

    洪伯听玉栋这么说,“老爷有几个仇人,日日夜夜都记着,可没法子。滕王派人来说能让老爷报仇,老爷就答应了。”

    “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师傅怎么这么……”玉栋差点脱口而出“糊涂”二字,玉秀咳嗽了一声,他硬生生吞回这两字。

    洪伯苦笑了一下,“大郎君说的是,老爷也知道这是与虎谋皮。只是……只是当年夫人和公子死得冤啊。老爷把他们当兄弟看,他们竟然为了荣华富贵,就把夫人和公子给卖了,那两个畜生……”

    洪伯咬牙切齿骂了一声。

    玉秀端了水过来,让他喝了两口。

    玉栋没心思听往事,急着要出门去找人。

    “洪伯,师傅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今儿睡迷糊了,一起来就中午了,就不见了……没法子,就来找大郎君……”洪伯也说不清时辰,绞尽脑汁想,支支吾吾说不清洪天锡到底什么时候走的。

    玉秀听他说自己醒来已经中午,算算时辰,洪天锡只怕走了大半天了。洪伯从镇上赶到东屏村,这一来一回,玉栋这时去追,必定是追不上。

    “哥,你带两个人先到镇上城门口悄悄打听,若是师傅已经走远了,就不要追了。洪伯,师傅去蜀中这事,不要声张。要是有人问,你就说他老人家挂念师母坟茔,出远门去了。”

    玉栋和洪伯有些不明白为何不能大张旗鼓找人。

    “哥,洪伯,若滕王真有事,师傅万一想回家,这要声张开了,不是让师傅不能回来了?”

    洪天锡既然会去蜀中,必然是抱着必死之心了。

    可玉秀想,若是将来有斡旋余地,悄悄将洪天锡从蜀中带回来。反正只要没人知道洪天锡去过蜀中,他就还能在云昌过活。若是声张开来,洪天锡的这条退路就真的断了。

    她这么一说,洪伯和玉栋明白了。

    玉栋答应一声,骑上洪伯骑来的枣红马,到作坊叫了两个护院跟着,去云昌镇上找人。

    他一出门,到底还是没听玉秀的,打听到洪天锡往西后,也不声张,一路找过去,一直到这天半夜才回来。

    “我沿着官道一路往西,在官道一个茶亭里问到说师傅和两个行脚商人一起走,可再到后面一个茶亭,都说没见到人了。”玉栋没精打采地说。

    洪伯心里明白追不上,可看真的追不上了,想回家去收拾收拾,索性自己就到蜀中去找人。

    玉秀连忙劝住他,“洪伯,师傅会武,您过去帮不上忙,反而让师傅有顾忌。师傅不是说了,您就先跟我们一起住。”

    玉栋也跟着劝,两人说了半天,总算将洪伯劝住了。

    洪伯也说近六十的人,这一天担惊受怕又奔波,很快就入睡了。

    玉栋担心地睡不着,坐在院子里出神。

    他们都没想到,云昌镇里只有一个老仆相陪的洪天锡,原来曾是显赫的二品镇西将军洪天成。

    洪伯说,鲁辛和傅远德原是洪天锡帐下亲兵,洪天锡救过他们的命,一手提拔让他们做了将领。没想到二王相争时,他们暗中投靠武帝,将洪天锡家小卖给武帝做了进身之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