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115部分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115部分

小说: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玉米他见了,有二十多斤,还想过走时带回几斤,到家里吃几顿稠玉米面粥。

    每个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时,腊梅来了,进门就嚷:“我来看看你们吃的怎么样?”

    老妗子迷信,听说这就是被白头发老奶奶罩着的那个小姑娘,并且小姑娘还能与白头发老奶奶说上话儿、要来东西。就想也巴结巴结,让腊梅也给她要些粮食。最起码把给这家里的玉米再要回来,自己好带几斤走!

    心里这么一想,迎着腊梅站起身,“咕咚!”给腊梅跪下了。按着自己所想,让腊梅向白头发老奶奶给自己要粮食。

    腊梅扶起她,态度和蔼语言犀利地说:“白头发老奶奶是个爱护民众的神,但也爱憎分明,最看不起耍小心眼儿,拿着别人当傻瓜的人。

    “她所给的东西,没一样是白给的。都是对方积德行善得来的。给谁的就是给谁的,别人要了去也吃不到嘴里。

    “别看吃不到嘴里,这却是好事。如果说该不着给他,他又吃进嘴里去了,轻则从别处里罚他,让他补回来;重则减寿。

    “也就是说:他本来应该有八十年的寿限,就会被减成七十五或者七十年。这要看他吃的不该吃的多少而定:吃的多,减的多;吃的少,减的少。”

    王长柱一旁说:“昨天晚上我们也收到玉米了,可见我们也是积德行善的人家。”

    腊梅:“那当然了,不积德行善,白头发老奶奶不会给你的。”

    王长柱:“咱一队上的人都收到了,队上也收到了,都是积德行善得来的?”

    腊梅:“那一定是了,白头发老奶奶不会无缘无故地给!”

    王长柱:“我听说连赖皮培也收到了,他没一点儿正形儿,怎么会积德行善?”

    腊梅:“赖皮培没有正形儿,保不住他母亲、他家里人积德行善了。那玉米是冲他家里人给的,他跟着沾光呗!白头发老奶奶不会具体到哪一个人身上。”

    王长柱:“白头发老奶奶给了还会收回去吗?”

    腊梅:“会的。白头发老奶奶那里是用积分累记着人们积德行善的次数和程度,有积分儿,她就给。给了以后,你又干了坏事,或者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积分消减下去了,成了负数,她就会再收回去。

    “收回去的目的,就是在警告你:你已经受到了神的惩罚了,应该立马改邪归正了!”

    看了看屋里的人们,都在支楞着耳朵听,又说道:“积分儿的消减,不见得是你本人做了什么坏事,如果你身边有人损阴德,做坏事,你看见了而不阻止。也是扣你的积分!

    “恰巧你的积分刚够给你的,因为别人的行为而消减了你的积分,把给你的东西收回去了,你就会感到发闷:这会儿我什么坏事也没做啊,怎么会没了呢?

    “其实原因不在你,而在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要瓜分你的东西,所以白头发老奶奶收回去了。”

    张全禄闻听吓得脸色煞白:这个白头发老奶奶神家真是厉害呀!这可是我心里想的,对谁也没说,她愣知道了。

    联想到吃了不该吃的会减寿的说法,吓得心里“咚咚”跳,他还不到六十岁,他的人生目标是活到“七十古来稀”,别再因此减了自己的寿数!

    “也许我们不该在这里住着!”张全禄郁郁地说:“我们是外村人,不在白头发老奶奶的保护范围之内,也就享受不了她的恩泽。”

    正说着,他的大儿子进了屋,也不问他姑姑怎么样了,坐下就哭。

    “哭个球!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张全禄不耐烦地斥责道,并瞪了腊梅一眼。

    腊梅知道这是在下逐客令:他家的事不愿让外人知道,便知趣地离开。背人处又闪进空间通道,想听听他们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要是事不大,她还得想办法撵他们走呢。

    大儿子止住哭,抽噎了半天,才说明了情况。

    原来,他们父子俩是生产队里的饲养员,喂养着队里的五头耕牛。

    牛是队里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耕、耢、耙地,拉车运肥,全离不开它。为了保住这几头牛,队上再艰难,人们再没吃的,还是给牛们留下了几百斤黑豆做饲料,还断不了买些棉仁饼添补。

    父子俩近水楼台,饿的实在没法的时候,就给牛们争嘴吃。偷偷地拿点儿黑豆,或是棉仁饼。别看少,却顶大用。别家都在饿死人,只有他家没有,大人孩子也没得水肿病。

    张全禄十分庆幸有这份工作。来时嘱咐儿子:一定要小不溜丢的拿,不要让队上和社员们看出来,保住饲养员的职位要紧!”

第二百五十五章 郑存梁出事了!() 
    “是因为牛饲料的事?”半天,张全禄才问。

    儿子点点头:“你来了这几天,队上死了两头牛。人们说是饿死的,队长让我做检查,不让我们喂了。”

    张全禄一屁股坐在炕沿儿上,半天没说话。

    真让小姑娘说着了:吃了不该吃的,就会在别处里补回来。在这里吃了几天蹭饭,家里却断了巧取牛饲料的食路。

    牛是队上的宝,把牛给饿死了,受一队人的唾弃,再也抬不起头来了,这个损失比什么都大!

    “爹,你也快点儿回去吧!”大儿子又哭着说:“你大孙子吃棉仁饼吃的拉不下屎来了,肚子胀的蹦蹦滴!和小二儿一样。你给小二儿治好了,有经验,快回去给老大治吧!”

    张全禄听说大孙子吃棉仁饼解不下手来,这一惊非同小可。

    棉仁饼就是脱了外壳的棉仁所制成的饼状物,有股油香味儿,人可以吃,曾一度用来作为粮食的代用品。

    棉仁饼潜藏着另一个致命因素:食后饮水膨胀,且不好消化,吃多了很容易造成大便秘结。有的人吃了几天接不下手来,把肠子都烧坏了(其实是肠梗阻),从此丢了性命。

    人们知道了这个利害后,就用来喂牲口。

    这样一来,张全禄家的孩子们就“得天独厚”,经常偷吃牲口棚里的棉仁饼。

    上次二孙子吃的多了,屙不下屎来,张全禄急中生智,把在窗台上晒的蓖麻仁捣碎了,让二孙子吃下去。又把肥皂搓成条,塞到二孙子的**里,然后一点儿点儿给他抠出来,才保住了二孙子一条小命儿。

    “姐,你家有香油吗?”张全禄问。

    王张氏:“前些日子,老二家给了半斤,吃的还剩了二两多。”

    张全禄:“给我吧,我让孩子喝香油润肠,看能不能解下来?”

    王张氏:“那你拿走。”又对老伴王廷烁说:“在碗柜的西北角上,你给他拿出来。”

    拿着香油,张全禄领着一家人,打狼似的离开了。

    “我说不让你兴师动众,你不听,这可倒好,在这里把两家子都吃没了,他那里把饲养员的差事也给撤了,你说这是图什么呢?”

    张全禄一家刚走出大门,王廷烁就埋怨上了。

    “我也没想到会这样。”王张氏哭丧着脸说:“本来想让他们震慑一下老二家,谁承想他们住起来没完了。这么近的亲戚,又不好意思撵。”

    在这里住了四、五天,走时还把家里唯一的一点儿香油拿走了。王翠霞早已火顶到脑门儿,没好气地说:

    “撤了也好,把一队上的牲口交给他喂,饲料还不让他偷吃完了!我看他们的队长也真是瞎了眼,牛不饿死才怪呢!”

    王长柱白了她一眼:“这是你的亲娘舅!胳膊肘向外扭!”

    王翠霞也不省着:“怎么啦?张素妍叫了你几声三哥哥,就不知道东西南北啦!不要忘了,你们可是亲姑表兄妹。”

    王长柱:“你说什么呀,我们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人家来咱家住,我总不能不理人家吧!”

    王翠霞把嘴一撇:“人家!人家!看说的多亲热,张素妍不走,我看也有你的因素。”

    王长柱:“你胡说!你们两个人一天到晚在一起,我想给她说话都没机会。只好到你屋里给她搭讪,也都说的平常话,你不要血口喷人!”

    兄妹俩这一吵,提醒了一旁的王张氏:“对呀,内侄女年龄比三儿子小三岁,正好般配。都说侄女跟姑,越过越富有。何不把他们撮合在一起。也了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心里这么一想,王张氏便没了怨言。话语里又向起娘家兄弟来。

    “你还向着!”王廷烁没好气地说:“还不知是福是祸哩,腊梅不是说了嘛:给谁的就是给谁的,别人不可以再要。要了,不是折寿,就从别处里补。

    “折寿不折寿,这个无法验证。他老舅因此丢了饲养员的活儿,却是真实的。要不是在这里蹭饭吃,会出这样的事!有他看着孩子,大孙子也不至于屙不下屎来!”

    王翠霞撇着嘴说:“屙不下屎来要咱的香油,还不知道管事不管事哩!”

    王廷烁接着说:“往后,不要再向老二人家要东西了,她给咱就要,不给也不恼。各人算计各人的日子,比什么都好!”

    这一回,一向强胜的王张氏,第一次没有反驳老头子的建议。

    空间里的腊梅闻听高兴的没法儿:没想到自己胡乱编造了个理由,他们就信以为真。看来他们对白头发老奶奶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以后就拿白头发老奶奶给他们说事。

    今天是星期天,王晓华和王秀春都不去上学。腊梅很想和她们一起玩儿,以便建立牢固的感情基础。

    腊梅虽然是成年人的头脑,但身体是小孩儿的,言谈举止,也必须符合小孩子的身份。为了做的像一些,她必须经常与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他们的处事为人,有利于自己装得更像一些。

    同时也为了接近前世的自己,因势利导,让前世的自己更优秀一些。

    盖好东、西厢房以后。王贵强和王贵勇住进西厢房里去了。王晓玲和王晓华,仍然还在西里间屋里。

    西里间屋里原本就垒了一个加宽的大炕,过去是王晓玲、王晓华、王贵勇姐弟三人住,现在王贵勇搬去了西厢房,马惠恩就想让腊梅搬家来,与王晓玲王晓华住在一起。

    王长水搬进新房后,夫妇俩住在西里间屋,把东里间屋留给了腊梅和女儿王晓春,也希望腊梅搬过去住。毕竟宅院是二瘸子的,腊梅是他的继女,这样住着还名正言顺。

    腊梅两家哪里也不想去,无论她去父母亲家,还是王长水家,都得与人同住一间屋,这样她进出空间就会受到限制。

    何况她作息时间不一定,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还不能解释。便以白头发老奶奶不喜欢她动地方为由,谢绝了两家的邀请。

    其实,她很想住进父母亲家里,与前世的自己在一起。目前这个愿望还实现不了,为了增进感情,她只好在白天多陪王晓华。

    “腊梅,晓华,你们知道郑存梁出事了吗?”

    腊梅和王晓华刚到王秀春家,王秀春就拉着腊梅的手说。仿佛不这样拉着,腊梅就会晕倒。

第二百五十六章 撞见了不该撞见的() 
    “怎么回事?”腊梅惊恐地问。

    昨天昨晚上光顾了给十一队仓库和各户社员送玉米、五更里撒“毛毛雨”了,早起又被王晓华叫了家去,还没来得及去看干哥哥郑存梁和干娘瞿希景。

    王秀春摇摇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吃完早饭我去奶奶家,听三婶子说的。三婶子还说,可能要开全村批斗大会批斗他和崔桂兴。是他们一块儿犯的事。”

    王秀春的奶奶家在十一队的最东边,与十二队紧挨着。出大门往东走,就是十二队;往西走就是十一队。王秀春的三婶子又爱凑热闹,所以消息灵通。

    “全村批斗大会,这么严重?”腊梅震惊的无以复加。

    她知道全村批斗大会的影响力:近千人的会场,让被批斗对象往台上一站,不用批斗就已经威风扫地。再加上扩音喇叭播放,全村男女老少都能听见。被批斗的人脸面丢尽,从此再也抬不起头来。

    “现在他人呢?”腊梅又问。

    王秀春:“听说关在大队部里了。”

    王晓华:“我们赶紧到他家去,问问是怎么回事儿?”

    三个小姑娘“呱嗒”“呱嗒”跑进郑存梁家里。

    瞿希景已经哭成了泪人儿。一见腊梅,上去抓住手,流着眼泪说:“腊梅,你可回来了,快到白头发老奶奶牌位前祈祷祈祷,让白头发老奶奶保佑你干哥哥。

    “我听说就要开批斗大会,千万别让他们开成了,那样,你干哥哥在村里就永远抬不起头来了。”

    腊梅:“干娘,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瞿希景:“说是你干哥哥和我们队上的崔桂兴,两个人扒墙头下到大队部的院子里,偷看村支书被发现了,追出来逮住了你干哥哥,崔桂兴跑掉了。

    “后来,支书又来到我们队上,与妇女主任一块儿找崔桂兴。看见了,却没逮住他。便让妇女主任通知崔桂兴的父亲,让崔西同领着儿子到大队部去。

    “不长时间,也把你干爹叫去了。说晚上要开群众大会批斗,还要让他们的父亲陪着,说孩子出事是大人教育不好。”

    腊梅:“到底看了什么事儿,这么兴师动众的。”

    瞿希景:“详细情况不知道,说是捅破窗户纸往里看了,看到什么也不知道。腊梅,你快些求求白头发老奶奶,让她保佑着他们,千万别出大事儿!”

    腊梅:“我这就去我屋里。”又对王晓华和王秀春说:“你们先玩儿着,我把这事儿办了,再去找你们。”

    她必须把她俩支开身边,自己才好行动。

    崔桂兴也是十二生产队的,年龄与郑存梁同岁,二人经常在一起玩儿,腊梅对他也熟悉。

    关键是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事,从哪里做起。

    腊梅闪进空间通道去了大队部,她想先了解事情的原委,再关注事态的发展。

    大队部里人不少,村支部委员们都在。人脸上含着笑容,说笑着,打逗着,谁也不涉及事件,仿佛什么事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