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第12部分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1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五章 麦穗的故事() 
没想到姊妹俩见面这样清冷:这里满腔热火,那里却伸贼一样问三问四。难道非得把重生说出来,才能链接上姊妹情谊?

    天空已经出现了一抹晚霞,太阳眼看就要落山了。王晓华…梅赶紧闪进空间,在空间的笼罩下往回赶。

    前世里自行车是王晓华的唯一交通工具,虽然重生多次,坐过宫廷的轿子,开过宝马,由于是第一世打下的基础,现在骑起来一点儿也不陌生。

    王晓华…梅在空间里一路猛蹬。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不躲避,直接穿过去。如果有摄像头拍摄下她的行程,一定会把心脏病患者吓几个死儿!

    亏着有自行车,当王晓华…梅回到王店十一生产队队部时,社员已下工,开晚饭的钟声已经响过,人们陆陆续续地来了。

    王晓华…梅刚从外面回到耳屋里(她必须从外面来,因为屋门上着锁),门口就钻进一个小脑袋来。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就像做什么偷偷事似的。

    “王贵勇,进来。”王晓华…梅首先给他打了招呼。

    王贵勇又看了看身后,确定没人跟踪了,才坏笑着走进屋里。

    “人们都排队领饭哩,你上这里干什么。”

    在小孩子面前,尤其面对的是自己的亲弟弟,王晓华…梅不打算再装傻。一本正经地对王贵勇说。

    王贵勇“嘿嘿”一笑,弯弯着眉毛望着王晓华…梅:“傻梅,你还有糖果吗?”

    “你来给我要糖果,还喊我傻梅!”王晓华…梅故意嘴一撅,不高兴地说。

    王贵勇一脸的疑惑:“你就叫傻梅,不喊你傻梅喊什么呀?”

    让他喊什么呢?

    早晨吃饭的时候,王晓华和王秀春倒给她起了一个名字:王小梅,但她不喜欢。“小梅”“小梅”的,她的实际年龄可是三十多岁了,她更喜欢“王晓华…梅”这个名字。但她不能说出来。

    想想自己重生到这里,有亲人却不能相认,到处都是冰冷的面孔、冰冷的语言,还危机四伏。自己就仿佛置身在寒冬腊月里,像风雪中的腊梅一样,体会不到一点儿世间的温暖。

    腊梅!对,何不让人们喊这具小身体腊梅呢,几分不出年龄,还有象征意义!

    “腊梅,往后你就喊我腊梅。”

    王贵勇眨巴眨巴眼睛:“行,傻腊梅,你还有糖果吗?”

    王晓华…梅笑笑:看来还是离不开一个“傻”字。

    “有,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不许告诉任何人。要是让别人知道了,我就不给你了。”

    王贵勇点点头。

    王晓华…梅从衣兜里掏出三块糖果——这是王晓叶给的,换衣服时她特意放到了这世的衣兜里,为了给弟弟妹妹还有自己联络感情,她计划衣兜里再不断糖果。

    “给你一颗。这一颗给你小妹妹,这一颗给你姐姐,你藏好喽,别让别人看到。”

    “给大姐姐还是二姐姐?”

    “二姐姐。”

    “大姐姐和哥哥呢?”

    “他们都大了,不给他们了。”

    “给二姐姐和小妹妹说不?”

    “给她们糖果了,当然要给她们说了。”

    “娘呢?”

    “现在不要说。”

    “好唻,吃饭去唻!”

    王贵勇把三颗糖果放到衣兜里,用手捂着跑出去了。

    晚饭还是玉米面粥、馒头,凉拌了一个黄瓜。每张饭桌上还有一盘煮黄豆拌小葱。

    当大家都排好队领饭的时候,队长王贵兰站在王晓华…梅晒碎馒头的窗台底下,高声制止住人们的说笑声,然后说道:

    “大家晚吃一会儿饭,都往这里看看,这一窗台馒头块儿,是傻梅中午当泥球晒在这里的。一中午就晒了这么多,合在一起,得有十多个大馒头。

    “咱们吃食堂定的有规矩:随便吃,能吃多少吃多少,但不能吃到肚子外面去、不能往回带。

    “这里所说的吃到肚子外面,其实就是指糟蹋,指浪费,指吃不了到处扔。你们看看这一窗台馒头块儿,就是吃到肚子外面的那一部分。

    “已经‘吃’过的馒头了,谁还再拿起来吃?只好收到泔水桶里喂猪。这可是上好的麦子面干粮啊,要是各人单过,你们谁舍得这样糟蹋?!

    “咱们是在吃食堂,吃伙里不假,可吃的都是自己的东西。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降下灾难时我们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逃了。

    “我们大多数都是从贫穷中过来的,现在吃食堂了,每顿饭都吃的大饱二撑,就糟蹋起粮食来了。你们回忆回忆,过去有这样糟蹋的吗?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个麦穗的故事:

    “传说,从前大地上的庄稼长的很少,人们辛辛苦苦劳动一年,而收的粮食极少,饿死人的事时常发生。

    “天上的玉帝看到了,觉得人们很可怜,就用法术将一棵小麦上长出十个麦穗。

    “从此,粮食丰收了,人们也富裕了。便不把粮食当做好东西,随便浪费,随便糟蹋。有的人竟然用白面做成饼,给孩子当尿布。

    “后来,玉帝听说了,不相信,派太白金星下凡看个究竟。

    “太白金星化成一个乞丐来到人间,果然见与说的一样。拿了一张人们扔掉的饼带回天庭,向玉帝汇报了此事,并让玉帝看那张饼。

    “玉帝很生气,一气之下,又用法术让一棵麦子上只长一个麦穗,一直到现在,一棵麦子仍然只长一个麦穗。

    “再想想你们,这样随便糟蹋白面馒头,与远古的人们把白面做成饼给小孩子当尿布有什么区别!

    “远古的人们激怒了玉帝,把十个麦穗变成了一个;你们要是像这样可着劲儿地糟蹋,把食堂糟蹋垮了,挨饿的还是大家。

    “今天中午情况特殊,我就不追究大家的责任了。但必须引以为戒,要是再让我看见谁扔馒头,我我断你们的伙食!

    “好了,我就说这些,大家开始领饭。吃完饭,一家留一个主事的参加会议。”

    人们有的吐舌头,有的眨眼睛,有的捂着嘴“嘻嘻”笑,但没有一个言声儿滴!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六章 旁听() 
这一晚,王晓华…梅第一次把饭端到自己的耳屋里,并关上了门。不过她并不感到后悔,因为她是小“傻”妮儿,她晒的是“泥球”,深信不会有人对她“兴师问罪”!

    刚吃完饭,王晓华领着王贵勇推门进来了。

    “腊梅,你怎么不叫王小梅了?”王晓华一进门就问。

    王晓华…梅:“我觉得这个名字更适合我!”

    王晓华:“你还会给自己起名字,真了不起!是你让小勇给我捎的糖果?”

    “嗯呐。”

    “你是从哪里买来的,还都是好糖果。”

    “不是买的,是一个白头发老奶奶给的。”

    “你都给过谁呀?”

    “上午的时候,给过王晓慧,王小勇,还有两个叫不上名字来,就给了他们四颗。”

    王小勇补充道:“是王晓菊和王晓云。”

    王晓华:“你真好,还想着给我。”

    王晓华…梅:“咱是好朋友。”

    王晓华高兴地一蹦高:“对,咱们是好朋友。往后我有了好吃的也给你。小勇说我奶奶打你了,往后甭怕她,给她干。我看见了也帮着你。”

    王贵勇:“奶奶可厉害哩,光打人。我们都恨她。”

    王晓华:“她一点儿也不待见我们,要不是她看着小妹妹,才不理她呢!我在家里的时候领你去玩儿,她要说你,我骂她。”

    王晓华…梅哭笑不得:一颗糖果就把前世的自己哄得屁颠屁颠滴,还与这具小身体成了好朋友。

    自己与自己交朋友谁做过,可这世里她做了,而且还做的如此顺理成章!重生真的是无奇不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看来,用物资做引线,接近家人不能问题。既然今天开了头,那就做的牢靠一些。于是又对王晓华说:“为了咱们的好朋友保持良久,咱来拉钩儿。”

    “什么叫拉钩儿?”王晓华不解地问。

    想想也是:自己是后来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才知道“拉钩”这一说。这时王晓华才上一年级,自是不知道了!

    “拉钩就是两个人各伸出一只手的小手指,拉在一起,表示好朋友永远不变心。像这样——”

    王晓华?梅说着,把自己右手小手指钩在王晓华的右手小手指上,一边拉,一边说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王晓华:“这就是拉钩?”

    “嗯呐!”

    “那咱俩算拉钩了吧?”

    “算!”

    “那好,我一定记着。”

    王晓华…梅还发现,待了这么一会儿,王晓华抓了好几次脑袋。每次抓都咬着牙皱着眉,一副恨恨的样子。心想:难道她也有虱子?

    前世小时候自己确实生过,但不知是不是今年。何不试探试探,真要有的话,也有共同语言。

    王晓华…梅抓着自己的脑袋对王晓华说:“我头发里有虱子,可痒痒哩。”

    王晓华却不以为然地说:“有虱子的多了去了。我有,我姐姐也有,我们同学们也都有。小春家里也有。”

    怪不得那天早晨没有提及,原来她们都有,所以,对自己有虱子也就不惊奇了。

    “你们没治吗?就是药死虱子。”王晓华…梅问。她想先了解这时的治疗方法,然后再决定往外拿不拿硫磺香皂。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卖的,别再引起人们的猜疑。

    “六六六粉有毒,我娘不让用。我娘说,有人把六六六粉搓在头发里,第二天早晨,脑袋肿的像柳斗,眼睛成了一条缝儿。虱子倒是药死了,人也差一点儿不行喽。说什么也不让我们用。”

    王晓华…梅:“每天洗头就好些。”

    王晓华:“不管用。除非用热水烫。现在家里连锅都没有,没法烧热水。”

    “用肥皂可以不烧热水”

    两个人正说着,外面传来母亲马惠恩招呼姐弟二人的声音,姐弟俩恋恋不舍地跑出去了。

    会议是在北屋通间里开的。

    王晓华…梅还没参加过开会,出于好奇,悄悄地溜到屋里。为了不让队长发现被撵出去,也为了给社员们腾个座位,她坐在了东北角上背影处的杂物上。

    头顶与桌面一般高,看不到发言人的面目。看来,只能听会了。

    会议开始了。队长王贵兰先传达了下午在大队部召开的会议精神,主要内容是炼钢铁。为了保证全大队日产万斤铁锭的目标,各生产小队都分配了硬任务,号召全体社员深挖细找铁矿源。队上的男整劳动力要再抽调一部分去烧高炉。

    地里的庄稼就撂给妇女、辅助劳力和未成年但已不上学的半大孩子。大家都要以集体为家,谁也不许无辜旷工。

    “咱这里没有铁矿,铁质的大物件都上交了,再上哪里找去?”

    队长一贯彻完,一个社员说道。由于看不见面目,王晓华?梅不知道发言人是谁。

    看不见模样,只能分辨出队长的声音来,就以“队长”和“社员”来记录吧:队长就是队长,社员则代表参加会议的所有发言人。如果发言人连趟了,就用甲乙丙丁来代替。

    有人一开头,人们便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起来:

    社员:“是啊,大些的铁锅、犁铧、耙齿、斧头都进了炼铁炉了,再交就是剪刀切菜刀了。总得给女人们留把裁衣服的和给鸡剁菜的物件吧!”

    队长:“上面早料到这些了。会上说,现在兴办公共食堂、托儿所,以后还要兴办缝纫组,给大家做衣服,就不要顾虑这些了。

    “会上说了,没有大的找小的,把各家各户的门扣吊、箱子上的铁合页、三角铁、丁字铁、墙上的钉子,都收集起来。

    “咱要积极配合行动,别留后手,大检查时查出来,没一个敢给你说情的。该什么罪过自己扛着。”

    社员:“把门扣吊都起了,不就没个锁约了吗?招了贼怎么办?”

    队长:“招什么贼呀?现在吃食堂,人人有饭吃,过集体生活,一铺一盖一碗一筷,个个平等,谁还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

    社员:“好赖还有两床破被窝哩,抱走了就折手,有个管约还好。”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七章 铁锅不能砸() 
队长:“那就把铸铁的扣吊换成铁丝的,一样可以挡贼。还有,给大家说一声,东耳屋里放的那些小号的铁锅,也得都砸了。上面说了,不让留一只,只要是铁的,就得砸。明天早起就动手,王长柱、王长桥,你们家里劳动力多,明天早晨你俩来砸铁锅。”

    社员:“小锅儿也不留着了?”

    队长:“留着干什么?都吃食堂了,你还想自己去做饭?”

    社员:“我是说,大冬天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的,在屋里做碗姜丝儿热面,也好发发汗。”

    队长:“美得你!连烟都不能冒,你上哪里做去?”

    人们“哄”一下笑起来。

    队长:“你们甭笑,我想,现在就是叫你回去自己做饭,你也准不回去!”

    社员:“那是,一天三顿饭都吃的饱饱的,下工就开饭,谁还愿意自己去捣鼓。”

    人们又七嘴八舌地说起吃食堂的好来。

    王晓华…梅却听得心里一个大疙瘩:现在人们都沉浸在幸福之中,殊不知这是烙饼卷手指头——自吃自。等到明年闹饥荒,大家才能明白过来。

    自己睡屋里的那些铁锅更是不能砸,待到闹饥荒的时候,分给人们煮野菜。真要砸了,到时买都没处里买去。

    搜索了一下前世记忆,好像这些小铁锅也都砸了。不知是谁用麻袋偷偷盖起来几只,被保留了下来。大饥荒时拿出来分,七、八家用一只小铁锅,拿着自家的野菜等着煮。为争先后经常吵架拌嘴。

    这世自己重生了,知道事态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