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 >

第3部分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第3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定有效!你见义父如今身子如何?”青筠笑问。

    黛玉略一歪头,眼神疑惑的看她,端的娇俏可爱:“我也想着呢。爹爹比几年前我上京时好多了,正想着是请了哪位大夫吃了什么好药,听姐姐提起,莫不是另有缘故?”

    青筠点头:“自来了这里,我感激义父庇护,便寻些适合义父进补的汤水每日做了送去,另外请江平监督着义父,每日早晚都要走走。如此来观些景致心胸开阔,出些汗反觉轻快,胃口也比往常好些,再睡眠充足,自然慢慢就养回了气血精神。”

    话虽如此,实则真正起作用的乃是林青筠的秘宝。

    林青筠前世患有家族遗传病,已是无治,一日三岁的小侄儿拿着个小瓶儿跑来塞给她,稚声稚气的说这是神仙的丹药瓶儿,里面装着神奇的丹药,只要吃了就能药到病除。她当时只当孩子玩闹,可此回穿越而来时手中就攥着小玉瓶,里面有九颗金莲子,清香不俗,闻之便眼明脑清。

    后来因感激林如海,想到其早逝的命运,便将一枚金莲子碾碎成粉,每日熬汤时放入一些,果见林如海日益康健。林家只父女两个,对黛玉她本就喜爱,现今又日常相对多了亲近,自然不愿黛玉身子一直娇弱。依照前法,她开始暗中为黛玉调理,金莲子哪怕不是灵丹妙药,可调理身体确实有奇效。

    黛玉却不知内情,见了父亲之例在前,顿时信心大增。到底她也清楚未出阁的姑娘家传出身体多病不是好事,也累得父亲忧心。

    林家饮食清淡,早饭也简单,两人刚用完就见许大娘从外面进来。

    “给二位姑娘请安。”许大娘是林家老夫人留下的人,世代家仆,极是忠心。自贾敏去后,虽有几房姬妾,但大家子没有让姨娘管家的,便由许大娘总领,贾敏身边留下两位嬷嬷协助。

    “许大娘坐。许大娘可有事?”黛玉扫了眼许大娘以及其身后跟着的捧着一摞册子的丫头,疑惑问道。

    青筠到底不是正经小姐,遇到这种事只坐在一旁不开口,但心里已有猜测。

    许大娘并未坐,笑说道:“老爷说了,如今姑娘刚回来不急着上学,便是请先生也得寻摸些功夫。正巧如今内宅杂事无人料理,姑娘逐渐大了,正好可以接手帮着分担些,我与另两位嬷嬷从旁协助。这些都是府里的内务册子,特送来给姑娘过目,若姑娘一时看不过来,请大姑娘帮衬些就是了。”

    这是要黛玉开始学着管家了。

    至于说青筠帮衬,不过是委婉之言,真实意思是青筠可跟着一起学。

    黛玉在许大娘张口提到林如海时便已起身,垂首肃目听完,这才说:“既是爹爹的吩咐,那便先将册子留下,待我与青筠姐姐看过,若有不懂之处便问许大娘。”

    “是。”许大娘将册子留下,又说:“如今倒是一件要紧事回禀,请姑娘拿个主意。大姑娘先前身边只两个丫头服侍,到底少了些,按理该同姑娘一例。”

    黛玉几乎不带考虑张口就说:“竟是我疏忽了,正是该给青筠姐姐挑两个好丫头服侍才是。许大娘可有什么人选?”

    “妹妹不必麻烦,要那么多丫头也是摆设。”青筠这话是客气可是实话,她还是不大习惯屋子里放一堆人,十分不自在。

    “便是摆设也不能少。何况丫头们各有其职,该配齐了才是,免得用时方少了。”黛玉当即吩咐许大娘将待选的女孩子们带来,排成一排一共十个,对青筠笑道:“姐姐别推辞,快挑两个好的。”

    见状,青筠不再推拒,扫了眼十个女孩子,小的十岁,大的不过十三四岁,皆模样清秀,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儿。想着如今身边的白鹭相思已经用惯了,一个总管房内诸事,一个针线极好,且都不是生事懒惰之人,也已知她性情喜好,是不必再换的。

    忖度片刻,指了两个十二三岁瞧着略显活泼的。

    “就你们两个吧,往后就叫百灵、画眉。”

    “这下子一共有四个,姐姐屋子里可热闹了。”黛玉言外之意是她几个丫头都是鸟雀的名字,叽叽喳喳叫起来可不是热闹么。

    “我看她们四个加起来也未必比得过你的雪雁。”青筠笑回一句,又补了两个小丫头,余者便让许大娘做主了。

    待许大娘走后,两人便翻看起各样册子,主要是林家日常开支、宾客亲眷往来礼单,以及田庄商铺进项等。

    林青筠只匆匆一扫便感慨林家家业之巨,想来也是常理。林家自来血脉单薄,几未分家,又是世袭列侯出身,几代娶妻皆是大族有丰厚的十里红妆,再加上林如海得圣上隆恩连续好几年任职盐政,盐政自来是肥缺,便是不贪,每年的三节两寿灰色收入也非同一般。

    想到原著中林家父女的命运,这巨额家业也占了主因。

 第4章 看账册青筠谋生财

    这日早起,林青筠刚起身梳洗完毕,但见紫鹃捧着个木托盘进来。

    “给大姑娘请安。今儿是月初,大姑娘特命我来给大姑娘房中送月钱,皆按着旧例,白鹭、相思、百灵、画眉四个是一等,每人一吊钱,桃香、荷香、菊香、梅香四个是二等,每人五百钱。姑娘以往在家时,每月是五两,所以给大姑娘送来五两。”紫鹃说着将托盘搁在桌上。

    林青筠眼神微动,心里叹息着,面上不动声色颔首道:“劳烦你跑一趟,想必今日妹妹也忙,我就不过去打搅。”

    “是。”紫鹃福了一身,告退而出。

    青筠让白鹭将送来的月钱收了,再次感慨黛玉七窍玲珑之心。

    她记得贾府小姐们每月月钱是二两,黛玉在那里住过必然也知道,可见自家定每月五两实在过高。黛玉不仅是林家唯一的大小姐,且林家已然绝了再有子嗣的可能,兼其自幼多病,父母越发疼爱,别说每月五两月钱,怕是有钱尽着她花。黛玉之所以定下五两却是有意为之,青筠托庇林家,身无分文,虽衣食无忧却仍需日常花费,或打赏下人、或姊妹往来、或额外采买等,若月钱太少不够花费只怕也不会张口索取,倒不如直接给的充足,且名正言顺不会使人有施舍之感。

    用过早饭,青筠开始做针线。

    在原主记忆中是会做针线的,一般江南女儿都擅刺绣,只是如今虽承袭了记忆知道绣法,下针却并不那么容易。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古人对女子要求颇多,女红不可避免,何况技多不压身,这身体如今还小,勤练几年许就补回来了。

    不知何时忽听院外有嘈杂,头也不抬的问道:“白鹭,出什么事了?”

    白鹭出去了会儿回来,脸上颇有些纳罕:“两个婆子竟大庭广众之下打了起来,那边林姑娘叫去问话,两个竟攀扯到先夫人身上去了,姑娘说可笑不可笑。”

    青筠皱眉,将针线一搁就往那边去,生怕黛玉为此生气。

    刚一进院子就觉不对,整个院中下人整肃无声,院中跪着两个婆子正不住磕头求饶,房门口站着黛玉,端着一张冷冰冰的脸,眼中犹带怒色。

    分明只是个九岁的小姑娘,尽管已气得狠了,却始终忍着不曾发作,只因她很明白局面,她不再是父母呵护下的娇小姐,如今管了家就得镇得住方能立得稳,若她一点儿做的不好,别人议论她倒是轻的,只怕又如这两个婆子般攀扯她父母教养的不好。母亲在世时为子嗣计已然吃够了苦,如何能让她在身后还被人嚼舌。

    青筠止住脚步,觉得黛玉外柔内刚,这等事情虽会伤心却未必处理不好。

    果然,只见黛玉说道:“你二人当差时吃酒本就当罚,如今又当着我的面儿议论起已逝的主母,何其狂妄。来人,将二人各打二十大板撵出去永不录用。”

    这番话说的简单却有风雷之声,当真有股令人不敢直视的当家气势。

    且说到“撵出去永不录用”时,两个婆子已哭喊哀求。挨板子受罚不怕,永不录用等于绝了一辈子前程。她们都是林家老奴,只能为林家服务,可如今林家不用了,等于每月银米没了着落,哪怕饿不死,这一辈子还有什么盼头?

    可见黛玉是恼的狠了。

    许大娘早闻讯赶来,却如青筠一样没有插手,这会儿见了黛玉处置不由得满意点头。一边吩咐诸人散了,一边与青筠叹道:“以往还觉得姑娘身子弱,性子软,谁知竟看差了。到底是夫人教导的好,恍惚竟似看见了夫人当年。”

    黛玉并非性子软,而是心性良善,不记仇,不愿以恶意揣测他人。以往她可以做个琴棋书画中的女子,可在必要的时候,她也能担起责任管家理事,且她通文墨,心思又灵敏,料理起事情来只怕不比脂粉堆里的英雄王熙凤差。

    “青筠姐姐来了。”黛玉看见了她,脸色神色已平静。

    “在外头站了半日不累?进去歇歇。”青筠并不提刚才的事,挽着她的手同入房中。

    黛玉却说:“早知家务事繁杂,直至今日自己料理才真的懂得,母亲在世能料理的妥妥当当,我却不如。”

    青筠笑道:“你与义母比什么,你还小呢,等你将来嫁了人自然就做的好了。”

    黛玉先是一愣,随之脸上飞红,不依不饶的赶上来打她:“我以为你是正经人,哪知你竟来说这些话打趣我,真是和琏二嫂子一样。”

    “我说的哪里不对?难不成你将来不嫁人?”青筠故意与她玩闹一阵子,见她微微喘气方才停下告饶:“是我不对,我错了,不该说这些浑话。妹妹大人大量,宽恕我一回。”

    黛玉轻哼一声,扭身坐在一边翻看账册,嘴里道:“既如此,就饶了你。”

    “我就知道妹妹不是小气的人。”

    哪知只这一句平常话,黛玉却怔怔出神,紧接着眼泪忽然滚落。

    青筠一惊:“妹妹这是怎么了?好好儿的哭什么?可是我那句话得罪了?”

    黛玉摇头,只是哭着不说话。

    这时幸而有紫鹃,服侍了几年,紫鹃最是了解黛玉,但凡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没有不懂的。这会儿见她好好儿的突然落泪,略一思忖便知缘故。

    “大姑娘别误会,不与大姑娘相干。”紫鹃先安抚了青筠,这才好笑的说黛玉:“姑娘又哭了,瞧把大姑娘吓得。我知道姑娘心里委屈,拿起子小人最是爱嚼舌,姑娘是什么身份的人,为这个生气实在犯不着。况且姊妹们都知姑娘为人,何曾说过姑娘?现下姑娘已回了自家,自己当家做主,又有大姑娘作伴,何等自在,还想以前那些小事做什么,岂不是让老爷和大姑娘担心?”

    黛玉停下眼泪,嗔怪的瞪紫鹃一眼,却也止不住笑了。意识到青筠在一旁看着,脸上又是一红,十分窘迫:“让姐姐看笑话了,都是妹妹不懂事,本说再也不哭的,却没忍住。”

    青筠此时也明白了,定是贾家那些人乱嚼舌,黛玉心思纤细敏感,每每为此流泪。许是贾家有人拿黛玉性子说嘴,她那话才勾得黛玉触景生情的伤心。算算时间,如今薛家尚未进京,王夫人虽因着贾敏缘故不喜黛玉,却也犯不着如此早的和贾母打擂台,只怕是和薛家通过书信已确定金玉良缘之事,这才先为薛家铺路。

    毕竟王夫人是当家主母,若无她的话,下人岂敢议论贾母十分重视疼爱的外孙女儿?

    “谁能一辈子不哭呢?只别哭得多了,容易伤身。”青筠有意岔开话题,但凡提及贾家,十回里六七回都得落泪,怪不得后人说黛玉与贾家反冲呢。青筠平日里有心引导,加之如今并非原著中的处境,黛玉整个人开朗不少,小姑娘偶尔诙谐玩笑把青筠笑的肚子疼。

    “姐姐放心,我如今都改好些了。”黛玉取出一张礼单子递给她:“正说要丫头给你送去呢,这是金陵张家送来的礼,这上头是专给你的,一会儿我叫人给你送过去。”

    自来到林家,张家那边每隔一二月便会打发送些东西来,并不贵重,却很贴心。青筠以往都回自己做的针线,皆是给张家夫妇,再搭些应节之物,却是林家帮着准备的。

    “正做好了一条抹额,打算给张夫人送去呢。”青筠算着手头银钱,也有二三十两,除了今日的月钱,其他都是初来时张夫人塞在包袱中的,正好可以采买些别的。

    “青筠姐姐别忙,爹爹说张家的礼晚几天再送去。”

    “这是为何?”

    “姐姐莫不是忘了,现今五月,正开殿试,要不了多久就该张榜了。爹爹说依着张家三公子的功力,只要不出意外必定榜上有名,等邸报下来有了结果,一起送礼去贺喜。”

    “正是,我都忘了。”实则区别不大,她到底是姑娘家,送的是份心意,真正要送大礼贺喜的乃是林家。

    如今林如海让黛玉管家,这礼单自然由黛玉拟定,所以黛玉才翻看往来礼册,上头有往年别家中举送礼的旧例,参照着预先拟定了再交由林如海过目。

    青筠闲来无事,又翻看起一本商铺的进出账目。这商铺的账册虽送了来,实则并不由黛玉管,都是外头管事掌柜们打理。林家铺子多经营绸缎布匹、钗环香粉,进账不错,田庄进益虽不如,却每年都有增添,另会从中支出一笔银子增设祭田、修缮宗祠以及捐给林家家塾。

    青筠虽在林家衣食无忧,又有林家父女真心相待,并无不满。只她毕竟不是古人,习惯了自食其力,如今这样一草一纸、一食一饭皆有林家供给,甚至将来都要由林家打算,实在令她心中发慌。与其说是“无功不受禄”,不如说是心理缘故,若没了林家她当如何?若能自己赚钱仿佛就有了底气。

    她所面临的困境是,身为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没有银钱,没有门路。

    如今她虽是林如海义女,却也算秉承书香教导,决不能亲自沾手经商,否则一旦传扬出去,反将林家置于险地。她手中无人可用,只能依仗林家,但如何说服林如海同意倒是个难题。

 第5章 张鸣中举林海连任

    自接手管家,黛玉便时常邀着青筠一起,又有许大娘等人从旁协助,真让青筠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