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 >

第4部分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第4部分

小说: (红楼同人)林家有女名青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章 张鸣中举林海连任

    自接手管家,黛玉便时常邀着青筠一起,又有许大娘等人从旁协助,真让青筠学了不少。黛玉从处理了那两个婆子之后,顿觉母亲去世这几年,府内没有主母镇着规矩总归疏漏不少,便有心整顿。

    黛玉手里拿着府中下人的花名册,思量了半日与她说道:“咱们家正经主子只三个,下人却有一二百,爹爹那边暂且不说,便是你我院中大小丫头婆子不过十来个,算上各处当差的,也用不了那么多人。人多是非多,派差上亦有重叠,反而容易生乱,不如裁些人下去。”

    “如何裁减?又用什么名目?”青筠问道,要知道大家子一贯只有买人没有卖人,只有家业败落才有此举,若有哪家要打发下人出去,定会寻些好听的名目。更何况,黛玉初管家,年岁又小,更要注意不能落下什么刻薄名声。

    黛玉手指卷着发梢说道:“下个月便是祖母生忌,正好以此开恩放一批人出去,也不要身价银子,只将身契发还令他们自去。有那仗着几辈子的体面作威作福懒惰吃酒的,许他们出去荣养,月例银米照领,只不许继续当差。姐姐以为如此可妥当?”

    “妹妹想的很周全,不妨再去问问福伯,许义父那边也有躲懒耍滑的,正好趁此机会一并放出去。”青筠这是话中有话,但相信以黛玉聪慧必会明白。

    “姐姐的意思是……”黛玉心下一动,立时了然。她到底是官家千金,自小耳濡目染经历过,知道官场上斗争时常殃及内宅,母亲在世时便处理过这类事。那时她亦曾好奇问过那些人有何不妥,母亲顾虑着她尚小,便只说他们手脚不干净。

    随后黛玉命人传话给福伯,福伯自是禀报林如海。

    “便将之前的那两人添上。”林如海本想找个机会自己处理,却不料女儿先提及了,不免感慨女儿大了。

    几年前贾敏去时,内忧外患,他不得以将女儿送往贾家。如今接了回来,必要为女儿将来打算。但凡坐着巡盐御史一职诸事便不能由己,几经思虑,他写了密折上京将扬州近来动向一一奏明,并以年高体病精力难支为由请调回京,眼下只等圣上批复。另则家中没有主母,黛玉上无教导,恐将来大了遭人诟病。他又同时休书一封给京中故交,请其帮着延请两位宫中退出来的教养嬷嬷。

    内宅的黛玉得了福伯递来的名单,又与青筠商议了一回,便在次日令许大娘将下人全都召集起来,当即办理。乍一听府上要放人出去,下人们皆惶惶不安磕头表忠心不肯离去,待许大娘肃场,念了要放出去的名册又言明不要赎身银子,且可将各人攒下的体己带走,众人虽仍不大情愿却也不再闹。

    青筠是知晓名册的,同样清楚福伯送来的两个人名,只见那两人很是慌乱,却不曾有过出格举动。

    其后又念了几人,皆是出去荣养的老嬷嬷。这几人明显想闹,可既然说了是荣养,银米照领又不用做事,这算是主子给的恩典,如何闹去?最好只得各自去了。

    许大娘见林黛玉心有成算,恩威并施,手段虽有稚嫩,却已是不错了,不由心下大慰。待众人散去,捧着几本册子说道:“姑娘,这是库房的册子,如今姑娘接手管家,按例是该清点清点库房。”

    “正好,我正要找出几匹上等细纱罗做衣裳呢。”黛玉挽起青筠:“姐姐也去瞧瞧,选两匹你喜欢的,你房里的相思手巧的很,让她给你做两套夏衣穿。”

    “看库房里的宝贝我倒有兴趣,衣服就免了,刚入夏府里就做了四套。我平日不出门不见客,做多了也白放着,到明年也穿不上了。”青筠倒真不缺衣服。虽说穿来时已身无分文,可到了张家,张夫人让人赶做了两套,来了林家,每季四套,另有成套首饰,如今衣裳已装了两三口大箱子。

    “那些人做的哪有咱们自己做的精细。我新得了个图样,绣在衣服上必定好看,姐姐做一套墨竹的,我做件兰草的。”黛玉一贯不穿针线房做的衣裳,都是领了料子由丫鬟们做,她对穿戴也十分讲究,时常自己亲自配色画图,品味雅致不俗,她也乐在其中。

    见她如此有兴致,青筠便笑道:“既如此,就劳累你,我只管等着新衣裳穿了。”

    两人说着话到了库房,林家库房极大,整整一个院子的房舍都是东西。库房里分门别类,先进了放置绫罗绸缎的屋子,里面摞满了各色料子,开绸缎庄都够了。

    “二位姑娘,这边架子上都是纱罗,前头这些是今年新得的,且都是上等进上的细纱,颜色也多,做夏衣正合适。”许大娘说道。

    青筠选了淡青的做寝衣,碧色与纯白做中衣和纱裙,黛玉选了淡紫、纯白。此外,黛玉又挑了两匹素净茧绸,不容青筠拒绝,都让丫鬟送到她房里去。

    选好料子,这才一边念着册子一边核对库房中的数目,青筠跟着一一看过,认了好些绫罗绸缎。这些东西以往她从未接触过,许大娘此番提及清点库房,一是管家必经的过程,二来也是变相的教导认布料,这是身为主母的必备技能之一。

    “难得来一趟,咱们再看看别的。”黛玉虽有些乏了,却仍是提议再去别的房中看看。

    “也好。”青筠领了她的好意。青筠很清楚,她哪怕比黛玉大些,心理年龄更成熟,但仍有许多不如。她缺的是世家千金自小的耳濡目染与熏陶,诸多常识般的东西她却不知道,幸而正值孝期不必出门应客,尚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

    几日后,林如海接到邸报,张鸣果然中了,且是二甲第三十五名。纵有旁人在他之上,可如他这般年轻的却极少,可想而知是何等意气风发。林如海告知了青筠与黛玉,两人立刻将早先拟定的礼单又斟酌一遍,筹备整齐后又福伯派人送往金陵。

    林家父女感情极深,日常相处也不似别家那般拘泥规矩,每隔两三日父女便会一同用饭,林如海也借此闲暇考教她二人诗书。这日晚饭时青筠却敏感察觉林如海心情不佳,分明白天才接到邸报得知张鸣中举,早年便几番提及可见十分欣赏,如今不喜反忧却是何故?

    “爹爹可有烦恼?”黛玉最是敏感,又是自家爹爹,自从先前被惊吓一回,她一直很关心林如海身体,每日都要问上一二回。

    林如海见她二人都看着自己,满眼疑问探究,想了想,道出实情:“之前我上请奏圣上,言道自己精力不济,希望能调回京中任一闲职。”

    “圣上如何说?”黛玉也紧张起来,她自小便知爹爹公务辛劳,不仅耗神费力更是危机重重,若可能,她自然愿意爹爹卸了这烫手山芋。

    林如海轻叹:“圣上让我再任一年。”

    盐政毕竟非同其他,林如海已连任多年,对其中门道十分清楚,乍然换个人来必定支撑不住。何况眼下各方蠢蠢欲动,圣上要找个值得信任又能担此重任的合适之人十分不易。

    青筠也料到林如海想卸任不容易,只是再拖延一年……

    明年黛玉便是十岁,也是原著中林如海逝去的那一年,哪怕她为其调理了身体,可谁知是否会有别的变故?且原著中故事多讲表象,到底林如海是病逝还是其他原因,谁能说的清楚?

 第6章 嬷嬷到来官媒提亲

    这日知府家开了赏花宴,特下帖子来请黛玉和青筠。青筠正值孝期不好出门赴宴,便婉拒了,黛玉却不好不去,一早便坐车过去了。以往两人几乎每日里同吃同玩,或看书作画,或与丫头们说故事,或一起做针线,时间也不觉得难打发,今天黛玉不在,加之天长日头毒,青筠不免觉得恹恹的。

    刚用过午饭,许大娘来了。

    “请大姑娘安,这几日大姑娘瞧着清减了好些,可是饭菜不合胃口?”

    许大娘辈分高资历深,又一向忠心并不倚老卖老,很得下人之心。许大娘面上对二人以主子相待,心里却拿两人当小辈疼,平素里没少用心思,青筠与黛玉自是明白。

    “许大娘快坐。这么热的天大娘怎么亲自过来?有什么事叫丫头传一声就是了。”青筠一面说着一面命丫头倒茶。

    “大姑娘别忙,我奉老爷之命带人过来。”许大娘一说,青筠就已起身,许大娘指着其后跟着的两人说道:“先前老爷请京中故交帮着寻两位宫中出来的教养嬷嬷,好放在姑娘们身边,将来自有好处。那位故交老爷十分上心,果然就请了两位嬷嬷,以往都是在皇后娘娘身边服侍的,因家中没什么人,又喜欢江南气候,这才应了老爷。二位嬷嬷一位姓李,一位姓周,今日刚到,老爷命我带嬷嬷们过来先见见大姑娘。大姑娘身边留一位,另一位给那边姑娘送去。”

    “劳义父费心了,辛苦许大娘跑一趟。”青筠快速打量了两人,年纪在三四十岁左右,自从进来便稳稳站着垂首肃立、目不斜视,端的好规矩。她也曾听说有些宫里出来的嬷嬷仗着曾服侍过尊贵主子,对姑娘们动辄训斥,且脾气极难相处,所幸这二人初见还不错。若她们守规矩尊本分,她也会和气相待,毕竟不管她本人面上看着如何,实则心里自有一股脾气。

    她也深知教养嬷嬷的好处,何况还在服侍过皇后娘娘,端的体面不凡,连自己身份都无形中抬高一些,以后绝不会有人随意拿自己规矩说事。然而她到底不是正经小姐,以往听多了老嬷嬷的刁钻恶毒,心里无形有些排斥。

    “李嬷嬷便留在我这里,周嬷嬷跟着妹妹吧。”原本青筠不愿先挑,但今天黛玉不在,也不好将两位嬷嬷撂在这里,反显得小家子气。

    “那姑娘瞧着安置吧,我带周嬷嬷过去。”许大娘说完领着人退下去了。

    待许大娘走后,青筠请李嬷嬷坐了,问道:“嬷嬷一路辛苦,可用过饭了?”

    李嬷嬷并不落座,也不似想象般严肃,反倒笑着回道:“劳姑娘关问,刚到府里见过老爷,老爷已命摆过饭了。”

    青筠见她说话和气,又不自持身份,心下添了几分好感。“嬷嬷坐吧,我的事想必嬷嬷也知道了,我不比正经的小姐姑娘们,往后还要劳嬷嬷不辞辛苦尽心教导。若嬷嬷有事只管开口,我能帮得上必不推辞。”

    乃因两位嬷嬷是请来的,并非卖身林家,自然与别的嬷嬷不同。

    “姑娘言重了,这本就是我的分内事。”

    青筠又与她聊了一会儿,先前那点排斥渐渐散了,恰好白鹭来回说屋子收拾好了,便请李嬷嬷下去歇着。

    自此后,她明显感觉不同。房里有了李嬷嬷,似一根镇海神针,往常偶尔偷懒耍滑的小丫头们自律多了,且无人敢随意进出她的屋子,乃因李嬷嬷上任头一天便给大小丫鬟们讲了一课,再三严申规矩,特别是姑娘房中的规矩。另则,她与黛玉无长辈教导,许大娘到底是下人,两位嬷嬷来了,哪里做得不妥,哪里疏漏皆能一一指出教导,且二位嬷嬷是服侍过皇后娘娘的人,如何交际应酬最是懂得,甚至各家隐秘之事亦知一二,她与黛玉受益匪浅。

    这日天气凉爽,青筠与黛玉相约着在园中作画。

    青筠前世学过画,擅长素描与粉彩,也喜欢写实油画,对于中国古典山水、工笔等却是不懂。好歹她也有绘画底子,黛玉只以为她从未学过,当初教她时只叹她天赋绝佳,如今她已能画工笔画儿,黛玉更擅长意境深远的山水写意。

    眼下两人正画荷花图,黛玉题诗。

    “记得小时候母亲在时,也曾画过夏日荷花,又在这亭中弹琴,爹爹便抱着我在一旁欣赏。”黛玉触景生情,眼眶红了。

    “我记得今日义父休沐,不如请义父来鉴赏咱们的画儿。”青筠提议道。

    “这个主意好!”黛玉也是想父亲了,当即附和,命雪雁去请。

    少顷雪雁回来却是神色古怪,频频望向林青筠,嘴里说道:“老爷有客,不得空。”

    黛玉蹙眉:“什么客?”

    “……张官媒。”

    青筠一愣,再联系雪雁那异样神色,瞬间有了猜测。

    黛玉同样猜到了,挑眉道:“怎么竟有官媒来?难道不知咱们家的事?”

    这是委婉说法,哪怕猜到是给青筠提亲,但没说明之前黛玉是不能嘴里说出来的。所谓“咱们家的事乃指林青筠的事”,林青筠今年十一,是说亲之年,然而她正值孝期岂能说亲?

    青筠立时猜到原委,低声与黛玉说道:“外人哪里知道,便是府里人也不大清楚,她们只以为我生□□素净颜色罢了。”

    林青筠并未大张旗鼓守孝,林家人知道,外人却未必,大家子规矩,下人岂能议论主子。只不知她从未出门,谁会突然给她提亲?

    黛玉显然也醒悟过来,又问雪雁:“你可听到了什么?谁家请来的官媒?”

    雪雁摇头:“我并没靠近,福伯说老爷忙着会客,我便回来了。”

    一直静默不语的两位嬷嬷对视一眼,李嬷嬷上前对青筠说道:“大姑娘不必担心,哪怕亲事再合适,也断没有在孝期议亲的。”

    青筠自然知道。

    当天晚饭时青筠便知是谁提的亲了,竟是知府夫人要为庶子提亲。

    “怪不得那日去赴宴,知府夫人待我很是热情,也问了姐姐的事,我竟没察觉。只是那天姐姐便是以守孝为由没去他家,怎么明知孝期却来提亲?这安的什么心!”黛玉知道的事多了,也明白知府夫人提亲不是看中林青筠,而是看中其是林家义女,不免十分愤怒。

    青筠关注的却是另一面:“义父回绝虽有理,可岂知对方如何想?只怕就此记恨,仗着知府的职能,恐会给义父添不少麻烦。”

    黛玉却通透:“若如此,这亲事更不能应呢。一则人品不堪,二则……”黛玉抬手指指天,压低声音道:“只怕上头知道就该猜疑了。”

    青筠惊讶的看向她,想不到她在朝政上也如此敏锐。

    黛玉颇有些得意的笑道:“许姐姐知道,就不许我猜出一二分?只是女孩儿家不好妄议朝事,以往爹爹许我看邸报也不准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