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英烈 >

第336部分

新宋英烈-第336部分

小说: 新宋英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之前,实不宜使中原地区再陷入无秩序的军阀混战之中去。

    况且,按照马平安信中所讲,后周朝廷的大部分文臣武将似乎更倾向于将幽云十六州交予咱们兄弟。既然如此,咱们何不踏踏实实的坐等对方将十六州之地双手奉上,为什么非要再起干戈,令原本开始安定下来的幽云百姓再次经历恐慌与不安呢?毕竟现在对咱们兄弟来说,民心远比一个节度使的官衔重要得多。只要民心在,咱们便是幽云十六州的无冕之王,任谁也休想将这块地方从咱们手里夺走;失去了民心,就算柴荣封咱们位个幽州王,到头来也会为幽云百姓所唾弃,从而无立锥之地。”

    张维信的一番话令王崤峻的情绪渐渐冷静了下来,他也意识到自己方才有些失态,连忙说道:“七弟说的不错,是为兄心情浮躁了。”

    说到这儿,王崤峻顿了顿,略一思忖,接着对张维信说道:“不过,老七你说到民心,却让为兄有了一个想法。想那柴荣及其手下大部分文臣武将虽然比较倾向于将幽云十六州交予咱们兄弟,但说到底将幽云十六州交到咱们这群只有契丹和后周两国朝廷授予的闲散官职,从未在幽云之地和朝堂之上担任过任何实际职务的家伙手中,这样的决定多少都会令后周朝廷和柴荣的脸上有些不好看。既然如此,那咱们何不帮帮他们的忙,给他们找一个台阶下,让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借口来为自己让出幽云十六州做辩解。”

    “五哥打算怎么帮柴荣和后周朝廷这个忙?”张维信很感兴趣的问道。

    “咱们给他上份‘万民折’、给柴荣和他的朝廷一个‘顺天应民、善解民意’的大义名分。”王崤峻解释道,“如此一来,但凡有什么人对后周朝廷的这个决定有任何质疑,都会被对方一句‘民心所向’给堵住嘴。”

    “这个办法好虽好,只是柴荣三天后就要与咱们见面,短短两天时间咱们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百姓来签名画押呀?”徐绍安在赞同的同时也表示了自己的顾虑。

    “这个却并不难。”张维信说道,“如今幽州城在咱们的掌控之下,原来的那些官员全都为咱们兄弟马首是瞻,让他们为咱们兄弟写一道言辞恳切、感情真挚的‘万民折’想来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说让百姓签名的问题,一来,所谓‘万民折’不过是个比喻、是个概称,并不真是要有一万个百姓签名才行。二来,以咱们现在的能量,发动人手在幽州城内动员百姓往‘万民折’上签名画押,在两天之内征集到万人参与此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儿,张维信转向王崤峻,建议道:“依小弟看,这件事就交给此前一直在协助小弟管理幽州城的钟联络使和您的岳父韩推官去做比较妥当。一来,他们二人与幽州官员关系熟络,办起事来要比咱们直接找那些官员方便许多。二来,他们又与咱们兄弟是亲家,办这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肯定会尽心竭力,力争办得最好。”

    王崤峻闻言点点头,说道:“如此,就按老七你说的办。钟联络使那边你去知会他一声,至于韩推官那边,还是为兄我亲自走一趟为好。毕竟,就算没有写‘万民折’这件事,为兄这个女婿既然到了幽州城,无论如何也是要去老丈人家拜访一下的。”

第六章 万民折〔下〕() 
二人商量妥当,张维信自去找钟有朋说明写“万民折”的事,王崤峻则和徐绍安、黄海、梁子岳、郑知微等人又商量了一下过几ri去后周大营见柴荣时,兄弟二人该带多少亲卫进营、外围各部该如何部署的问题——虽然穿越众们一致倾向于柴荣不会拿自己和满朝文武、数万将士的xing命做赌注,在王崤峻和徐绍安进营去和他会谈时对这二人不利,但素来讲求安全、稳妥的他们还是会认真做好各种准备,有防意外发生。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真有什么变故,有周全的应对措施远比临时“抱佛脚”强得多。

    兄弟几人商议了一会儿,确定了王、张二人进营后如何与幽州城内保持联系、如何及时向幽州城内发出危险jing报;幽州城内的兄弟得到消息后如何通知驻扎在外围的部队、如何指挥城内部队冲营救人,等等应对措施。

    商量完了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黄海立即去给“凉园”及外围几路人马或发电报、或派快马通知——电台数量有限不可能每路人马都配备,说明这边的决定。而王崤峻和徐绍安等人又闲聊了几句后,眼见天sè不早,便止住话头,招呼在外面当值的亲卫,吩咐他去街上采买些点心、时令瓜果之类的礼物,准备在去拜访自己岳父一家时使用。

    虽说自打当初知道王崤峻将联络幽云地方官员守将共逐契丹人的任务交给钟有朋而不是自己后,韩德义便一直对自己的这个女婿心有不满,并且在大战开始之前拒绝了王崤峻请他到“凉园”暂避,以防契丹人发现双方的关系而对其有所不利的好意。但作为晚辈,王崤峻并没有把韩德义的这些不算太友好的举动放在心上。一来,对方毕竟是韩青雯的父亲、自己的岳父老泰山,况且当初自己之所以选钟有朋而不是自己的岳父,主要还是出于保护张晓菲的目的。从这点上讲,王崤峻心里多少都觉得有些理亏,所以只要韩德义的行为没有危害到穿越团队,他自然不会为难自己的老丈人。二来,韩德义在穿越团队武装攻克幽州城以及破城后维持城内正常的生活秩序、使原来的zhèngfu机构继续正常运行方面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对穿越团队顺利掌控幽州城是有功的。因此,不管对方如何对待自己,于公于私王崤峻都该去拜访对方。再加上在写“万民折”的事上,韩德义所能起的作用恐怕比钟有朋要大得多。毕竟其常年在幽州城做官,与原来幽州官员的关系要比钟有朋这个赋闲在家多年的县学学政近得多,由他出面去和那些官员沟通此事更加合适。

    总的来说,王崤峻对韩府的拜访是成功、是达到了预期目的的。作为女主人,韩夫人自始至终都对这个女婿很热情——王崤峻当初是其亲自审查、考验通过的女婿,自然对他是一百个满意。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估计就是韩夫人在见到王崤峻之后的感觉了。更何况现在王崤峻已经与几年前刚见面时不可同ri而语,且不说现在“清园”兄弟在幽云之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可能会成为这幽云之主。单就不久前率领他的兄弟和麾下数万将士赶走契丹人这份功劳,就已经足以让王崤峻名垂史册了——这份荣耀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获得。

    至于当初女婿没让自己老丈人出面联络幽云之地的汉人官员守将,而是将这件事交给了钟有朋来办,韩夫人也没有太在意。一方面,钟有朋并非外人,而是自家老爷的妹夫,亲戚之间何必计较那么多。另一方面,当初钟有朋在幽云十六州奔走四方时,契丹人还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若是事情不秘为契丹人所知,像钟有朋这样负责四处联络的人,很可能会成为最早被契丹官府所注意,同时也是最早被捉拿归案的。作为女婿,王崤峻在不敢百分之百保证自己起事能够获胜、负责四处联络之人不会被契丹人发现并捉拿的情况下,将这种危险的工作交给与其亲疏关系稍远一些的钟有朋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韩夫人毕竟是女人,顶多在吃饭前后及吃饭过程中与王崤峻攀谈一阵,待到吃罢了晚饭,也就自回内宅休息,将女婿交给自己的夫君和儿子来应承。与韩夫人始终热情的接待不同,韩德义在王崤峻刚刚登门的时态度略显冷淡,无论是共进晚餐的时候,还是吃完饭一家人坐下闲聊的时候,韩德义一直是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的状态——尽管韩德义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女婿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幽云之主,但这岳父老泰山的架子还是必须要端的,特别是在对女婿有不满意的地方时更是如此。

    韩德义虽然也和王崤峻闲聊着,却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并不主动提及某个话题,或者将王崤峻所说的话题进行扩展和深入,只是平淡的回应。而受自己父亲的影响,已经十八岁、一直在府学之中读的韩青也对王崤峻这个姐夫若即若离的,以至于一家人的交谈时常出现冷场的情况,需要王崤峻主动找些话题来使双方的交谈重新进行下去。

    其实,从内心来说,韩青对这个比自己大上许多岁的姐夫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尊重甚至是崇拜的。虽然他初见王崤峻时年纪尚幼,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与这个姐夫也没有太多的接触,但王崤峻和他的兄弟们不惧艰险自万里之外飘洋过海返回中土的壮举,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文不名变成了富甲一方、拥有庞大势力的成就,他却都是看在眼里并为之深深折服的。如今自己的姐夫又和他的那班兄弟举义旗、兴义兵,将不可一世的契丹人赶出了幽云十六州,成为了幽云士绅百姓心目中的大功臣、大英雄,这样的功绩更是令年轻气盛的韩青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内心中充满了对自己姐夫及他那一班兄弟的崇拜之情。只不过由于今天自己的父亲在场,无论自己心中是什么样的想法,在自己的父亲面前都不能表露出来,以免引起父亲的不快。而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佳选择就是少说话、少交流。

    韩家父子一个是心有怨气不肯多说话、一个是怕引起父亲的不满不敢多说话,这翁婿、父子三人之间的交谈时常冷场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好在这样的情形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随着王崤峻渐渐将话题引到当下的形式,并诚恳的向韩德义提出希望对方能够出面,与钟有朋一起,动员幽州城及附近州县的官员和士绅百姓为“清园”兄弟写一道“万民折”,以促使周天子允许“清园”兄弟开府建衙、掌控幽云的请求后,特别是将其动员幽州官员的工作的重要xing和功劳说的比去联络地方士绅百姓的钟有朋要大得多时——毕竟这道“万民折”由对政务和相关规矩更了解的原幽州官员来写要比由当地士绅百姓来写更靠谱、更恰当,韩德义一直略显冷淡的脸sè中终于开始有所缓和,话也渐渐多了些。

    见自己的父亲态度有所松动,一起压抑着自己的兴致、越来越觉得这次交谈非常无趣的韩青也来了jing神,与自己的“偶像”的交流越来越多,韩府会客厅中的气氛直到这时才终于开始热烈起来。

    由韩德义与钟有朋这两个穿越团队在这个时代关系最为亲近的本地人尽心竭力的去办,言辞恳切、感情真挚,由数万幽州士绅百姓签名画押的“万民折”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便新鲜出炉,并被送到了王崤峻、张维信、徐绍安等人面前。看着那厚厚的奏疏,王崤峻等人一边感叹韩德义、钟有朋等人办事的高效率,一边商定了向柴荣承送“万民折”的人选、时间和方式。

    于是,就在“万民折”完成的当天下午,由一百余名当地士绅耆老、致仕官员组成的“请愿团”便出现在了后周军大营门前,向当今天子献上了代表幽州当地百姓心声的“万民折”。而这份奏折的中心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朝廷论功行赏,由拯幽云百姓于水火之中、将契丹蛮夷驱逐出幽云之地的“清园”兄弟执掌幽云十六州。不但如此,负责向朝廷递交“万民折”的代表们还向柴荣派来接收“万民折”的官员表示,这份奏折只是幽云百姓表达心声的开始,幽州之外名州县拥戴“清园”兄弟为幽云之主的“万民折”如今也已经在递送途中,很快便将陆续承到天子面前。

    “幽州士绅百姓请愿团”离开后周军大营之后不久,王崤峻和徐绍安便接到了柴荣旨意,召二人于第二天上午进营见驾。

第七章 北平军节度使〔上〕() 
显德六年yin历六月二十二清晨,王崤峻、徐绍安等人早早起床,吃罢了早饭后便开始为见柴荣做准备。当然,王崤峻等人所要做的准备虽然也包括穿戴整齐、梳洗干净等等,但那些都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情,众兄弟最主要的准备有两方面,一是就见到柴荣后,对于对方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些要求自己这边该如何回答、如何应对等等内容再次敲定一遍,以便到时候王、徐二人能够应付自如,不会因为言语上的漏洞被对方抓到可乘之机,从而侵害穿越团队的利益。二是对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后,王、徐二人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向城内发来信息等内容进行最后的演练,对二人携带的那部手持电台进行最后的测试,确保两边通讯随时保持畅通,以便城内及外围众兄弟能对营内发生的各种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王、徐二人进御帐去见柴荣时,这部手持电台将交由一名绝对忠诚可靠的亲卫看管并负责与城内通信,因此确保他学会电台的使用方法就成了张维信最为关注的问题,并为此反复进行演练,直到那名亲卫形成条件反shè,绝不会因为紧张或者恐惧等原因忘记cāo作方法后,这才放下心来。

    待一切准备停当,王崤峻与徐绍安穿戴好了自己的官袍带履,在张维信、黄海二人的陪同之下,率领十二名带着四支“95式”自动步枪、四挺“五八式”轻机枪以及大量弹药的亲卫出了留守府衙署,直奔城南的开阳门——尽管“五八式”轻机枪比较笨重,携带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但考虑到来自前世的“95式”自动步枪不仅本身数量有限,而且由于自造步枪研制成功后“95式”步枪主要是供军事部的几位兄弟平时怀旧过过枪瘾所用,不会再被用于实际作战,其所配用的子弹生产数量很少,每支枪不过分到三百发,火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为了保证出现突发事件时亲卫们能够为王、徐二人杀开一条血路,或者为外围大军赶到支援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即便需要两个人携带、cāo作一挺轻机枪,众兄弟还是决定让亲卫们带上四挺以备不时之需。。

    到得城门以里,王、徐二人与张、黄二人拱手告别,在张维信“一切小心、谨慎,绝不可冒险”的嘱咐之中打马扬鞭,往数里外的后周军大营飞驰而去。

    随着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