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340部分

龙战长空-第340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我想一想,”

    紧随其后的su…27ub战机座舱里,坐在高出前排、视野良好的后排座椅上,空中指挥员瓦西里*扎哈罗夫少校两眼凝视仪表面板上的大型显示屏,他切换一下频道与其他指挥小组联络,然后才响亮的给出回应:

    “‘云砧’已经在照看了,我们还是盯住十一点钟方向。——‘火眼’,你现在的存油多少?我们预计还要飞行约九十分钟,完毕。”(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六四二章 更远的耳目() 
“呼叫‘云台’,现在油料剩余约七千两百(升),可以支持巡航两小时以上,完毕。”

    瞥了一眼空速表和油量,科罗廖夫就挺轻松的给出回应。

    对su…27这种以大内油著称的重型远程战斗机,飞行测试表明在无外挂情况下,每一吨燃油可以支持战机以经济巡航状态飞行二十八分钟;换算一下的话,相当于满油的su…27s可以有四个半小时的最长滞空时间。四个半小时,不得不说这是个挺吓人的数字,所谓“su…27不需要副油箱”的说法,似乎也不是全无道理。

    当然,现在科罗廖夫驾驶的已不是su…27s,不过燃油换算上倒是大同小异的。

    与su…27ub长机联络之后,把手搭在操纵杆上左右观望,数千米高空巡航的他能够勉强看到前下方正在疏开接敌的几架迷g…29m,不过离着这么远的距离,那些蓝白色的迷彩身影已经快要完全融入暗蓝色的海面背景之中。想到这几天来频繁升空、却只打过一次真正的空战,科罗廖夫有些踌躇的抿了抿嘴,他低头看了看仪表板右侧的武器挂载提示。

    两枚r…27r,两枚r…73m,这么几枚导弹对机体庞大的su…27来说是太少了点?

    对科罗廖夫来讲,自从被团里选拔去接收新战机,也就随之改变了执行任务的种类,作为237团“云台”指挥小组的瞭望者和护卫者,为了减小气动阻力、保证足够滞空时间。科罗廖夫的战机没有携带太多武器。但是就这点导弹也不见得有用上的时候。

    躲在前线歼击机团的一众战友身后。为他们提供空情通报和基本的空中指挥导引,这种任务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但是对喜欢征战蓝天的飞行员来说就有一点沉闷。就说现在,虽然掌控着崭新的苏霍伊战机,却需要为坐在su…27ub里的扎哈罗夫提供目标搜索与照射、同时确保这一组指挥双机的安全,作为僚机的科罗廖夫就不能随意脱离编队机动,也就没有多少机会和对面冲过来的美国人较量一番。

    哦,或者应该这么想。不见得非要是开火战斗才算较量吧!

    掌控身形庞大的苏霍伊战机平稳前飞,显示屏上记录的目标踪迹也越来越多,这时候他注意到了侧前方七千米高度的一个目标亮点,科罗廖夫马上联络了长机,然后确认那正是维克托*雷泽诺夫的白色二十号su…27s。

    从雷达上看去,白色二十号正以九百千米的时速接近敌人,看来维克托今天心情不错、很快又要大开杀戒刷战绩了!

    作为第237歼击机航空团、或者说整个红空军的头号王牌,和团里其他人都盼望被选中接收新战机不一样,作为搭档的科罗廖夫本来也挺纳闷,维克托为什么不选择更换新战机;难道是担心像自己现在这样。因为承担空中指挥任务而与笨拙的双座型编在一起?不过显然这不可能,对于战力可怖的维克托。稍有头脑的指挥官都不会让这位头号王牌去做指挥的工作,大概他还是担心临阵更换座机、会影响了作战发挥吧……

    带着一副崇拜的神情,科罗廖夫出神的看了看白色二十号的方向,同时也在心里暗自告诫自己要再加一把劲。

    和维克托相比,最然自己差得太远,但是以他为榜样总可以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科罗廖夫的操控精准而娴熟,和237团的其他指挥小组一样,他所在的这一组su…27双机继续在战场一侧平稳巡航。

    而就在他们专注监控的天空中,入侵者与拦截者的较量已经打响。

    面对低空飞行的苏联空军拦截机,在六千七百米高度平行占位的美国空军第八联队若干架f…15c,在接到预警机的目标指示后很快加速到马赫一点三,准备对北方汹汹而来的米格机实施第一轮bvr突击。

    不过对于高度占优的“鹰”,却因此而只能用雷达下视模式搜索目标,受到地面杂波干扰的an/apg…63雷达难以发挥搜索距离优势;而与此相反,低空接近的390团迷g…29m编队采取疏开队形向前推进,正面迎战的几架战机使用n019雷达vs模式扫描正前方,很快就发现了空旷天空背景下十分明显的f…15c雷达回波。

    基本上同时发现对手,占据高度优势的第八联队战机抢先发动攻击,在米格机迎头接近到六十千米距离时就发射了第一批次aim…120b。

    随着发射按钮不断被按下,由载机赋予了充沛初始速度的“slammer”们有如离弦之箭,在稀薄大气中拉出一条条细狭笔直的白色烟迹,以超过三马赫的速度沿着预先设定的高抛弹道疾飞而去;面对“slammer”的迎头拦截,径直接近的几架迷g…29m没有立刻得到rwr告警,然而巡曳在战线后侧的su…27指挥机却已经发现端倪,经验丰富的扎哈罗夫少校在无线电里发出一通警告,他立即命令前出拦截的四架迷g…29m左右分离、进入方向相反的侧转机动规避。

    面对美国人的突袭,老飞行员的战场经验再次发挥了作用。

    基于作战条令安排,在交战双方迎头接近、彼此距离接近到五十千米左右时,更习惯进行bvr作战的美军飞行员往往会发动一批密集的超视距导弹齐射,这一过程中战机会先提速后减速。

    而就是在现在,从显示屏上注意到迎面接近的美国人速度骤降,这一明显的bvr导弹发射征兆自然逃不过扎哈罗夫的眼睛;依靠僚机雷达的跟踪扫描,通过简陋的数据链传递给双座型长机,前方天空中远在一百三十千米外的敌机仍然被稳稳监控,虽然这时候少校乘坐的这架su…27ub,n001雷达甚至还没有进入平稳跟踪状态。

    两相对照之下,扎哈罗夫不由得再一次感受到,新型战机的雷达性能果然不俗。

    既然n011雷达这么好用,如果与iapo、knaapo配合的赫米洛夫仪器研究院,还有配套的生产厂家再努一努力,也许可以把各航空团的su…27都更新一遍,面对美国人的空中压力时会不会就更有底气了呢?(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谢书友*小小罗盘*的宝贵月票!

第六四三章 改进型战机() 
“战机全部更新一遍”,这似乎是挺奢侈的想法,在红色帝国完成了战时体制转换的庞大产能支持下,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借助两架紧密编队战机之间的数据链,扎哈罗夫乘坐的su…27ub可以近距离接收单座型su…27上雷达系统的扫描信息,然后再借助机载电子系统进行处理,为他这位空中指挥员提供双机编队前方七十度锥形空域中的敌我态势信息。

    对于正在前方低空飞行的一队迷g…29m,虽然iff识别仍然是个问题,但是原样照搬了红空军的地面导引作战传统、配合n011雷达良好的多目标跟踪能力,“火眼”与“云台”组成的指挥小组还是可以指挥多达八架战机迎击敌人,这种处理能力虽然不能和a…50预警机或者地面指挥中心相比,但是对于执行攻势防御作战的vvs来说也已经足够。

    敌人的踪迹已经显露,接下来就看前线歼击机团小伙子们的表现了!

    想到这里,眯起眼睛歪头看了看前侧方领航的浅色迷彩战机,扎哈罗夫少校忙里偷闲的走了走神,他觉得这一批团里新接收的几架su…27m战斗机不仅性能优良,就连涂装方案看上去也顺眼得多。

    一边在面前的显示屏上观察战场态势,无意间想到了“m”这个后缀编号,作为老资历飞行员的航空兵少校不禁回忆起来,“su…27m”这个型号好像早就在团里的小道消息中听过;不过现在真的亲眼所见,好像又和之前的那些说法都不太一样。

    身处形势随时变化的天空战场。他没有功夫再想更多。在发现了迎面敌机发动超视距攻击的迹象之后。就立即通过无线电去联络正处于雷达扫描边缘的白色二十号:

    “‘云台’呼叫‘十字斧’,‘云台’呼叫‘十字斧’,有中型目标在你的十点钟方向,高度六千八百,数量五到六;重复一遍,有目标在你的十点钟方向,请注意搜索观察,完毕。”

    “‘十字斧’收到。是在十点钟方向么?我尚未发现目标踪迹,准备前出接敌;重复一遍,准备前出接敌,完毕。”

    “呃……目标距离一百(千米)左右,高度降至六千,”

    通过显示屏观察到迎面而来的好几个高速目标、怀疑这些都是美国人的f…15,扎哈罗夫估计维克托的白色二十号还没能“看”到敌人,不过对于头号王牌的接敌请求,他自然没有不答允的道理,“目标应该刚进行过一波超视距攻击;——已经确认前方空域无友军目标。请保持iff开启,不要打的太过火啊!

    祝一切顺利。‘十字斧’。”

    “呵呵,好的!没问题。”

    按动通话器按钮给出回应,驾驶白色二十号su…27s飞越指挥小组一路向前,做好战斗准备的龙云在推动节流阀提速之前,还回头看了看下方天空结伴而飞的这两架su…27m和su…27ub。

    今天的升空出击,和之前依赖地面导引的单机出动不太一样,有了雷达性能优良的“火眼”在一旁掠阵,虽然su…27m的n011雷达看得不如a…50那么远,但是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后半球的空域是干净的。确保尾后方向的安全,对于一般飞行员来说简直就是生死攸关,而对龙云这样技术与直觉都炉火纯青的天空杀手来讲,也并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忽略的问题。

    经历过平行世界里的一场场激烈战斗,也曾经很多次一击毙命的干掉毫无提防的对手,作为航空竞技与空战双料王牌的龙云自然非常清楚,空战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击坠战例里,被袭击者都是在根本没有发现攻击者的情况下就被打中;就算是对于王牌飞行员,这个比例会低得多,但是不管怎样总归还是“后脑勺不会长眼睛”,否则飞行员们也不会煞费苦心的拼机动、要去抢占对手的六点钟方向了。

    虽然作为叱咤天空的超级王牌,如今又有超能力作为辅助,龙云很自信没人能咬住自己的六点,但战争这种事情,多加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扫了两眼在视野中逐渐后退的一组苏霍伊双机,浅色迷彩的崭新su…27m看上去颇为干净利落,让飞惯了vvs标准型su…27s的他也很有几分动心。

    等到这场战役打完、把美国人赶出土耳其,他是不是也可以换几架新型号来用一用,说不定这种改进型会和现实世界里的su…35bm一样好使呢?

    就在几天之前,龙云已经知道237团的一件大事,虽然这事情对坐拥三架战机(暂时还有一架在赫尔松基地维修)的他来说好像是无所谓:那就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iapo的最新一批su…27m战机补充终于来到。

    对“su…27m”这个似曾相识的编号,一开始龙云还以为是现实世界中俄罗斯出品的老su…35,也就是为了推销而随便换了编号的su…27m、三翼面的加强版su…27。然而等到战斗间隙去机库看上几眼,他才发现这儿和现实世界里的情形不太一样,因为红色帝国一直存在,没有了经费与其他掣肘的苏霍伊设计局虽然早提出了su…27的三翼面改进方案,却并没有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而是很快走上了减重、补强、提升推力的改进之路。

    正因如此,和苏霍伊设计局在一九八七年就制造出试验机的所谓“su…27m”不一样,最近开始出现在红空军装备序列、数量暂时还比较稀少的su…27m,虽然编号与现实世界的老su…35雷同、很多子系统也一脉相承,骨子里走的却是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早在“台风行动”发动之前,和驻扎在高加索战区的其他三个su…27歼击机航空团一样,第237歼击机航空团也开始少量换装su…27m战斗机,这些配备了n011平板缝阵天线雷达、升级版al…31fm发动机并重写了部分飞控代码的改进型su…27,虽然外观看上去几乎没有改变、不如之前苏霍伊设计局提出的三翼面su…27m方案花哨,实际性能却比基本型su…27s有了很大提高,随后更是在设计局竞争中一举击败了华而不实的三翼面su…27m方案而最终胜出。

    对于平行世界里的这种情形,龙云自然是有点喜出望外,他早就熟知了现实世界里苏联解体之后su…27m、su…35乃至su…37的那一段繁复往事,相比之下,平行世界里的苏联这么快就找准了“苦练内功”的正确改进方向、推出了类似现实世界里苏俄产su…35bm的新机型,这一点还是让他颇为欣慰。

    别的不谈,对现实世界里的su…27m和su…35bm这一老一新两代“su…35”,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这里面的孰是孰非:

    单座型su…27的性能短板,主要就是机体超重所致的推重比不足、造成垂直机动性和能量恢复速度不佳,而三翼面的su…27m因为增重过多、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毫无建树,直到su…35bm才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当然除此之外,su…27的其他缺点、比如滚转速率等等,就不是简单的改进所能解决得了,对此龙云也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脑海中盘算了片刻更换战机的事,龙云暗笑自己是有一点贪心不足,不过对维克托*雷泽诺夫这样的超级王牌来说,如果一直坚持使用基本型su…27s、而没有及时转换到m型上去,这才是有点不太正常吧!

    就说这一次的su…27m换装,如果不是因为战事繁忙、无暇进行适应性训练——当然对于在现实世界里刷满了模拟器飞行经验的龙云来说,他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这一步,但即使是为了装装样子、也需要进行若干天的换装试飞,在高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