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战长空 >

第96部分

龙战长空-第96部分

小说: 龙战长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在龙云的记忆里,米格设计局的两位元老: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迷g这个名号就是以这两位设计师的名字首字母命名)在一九6私和一九七零年退出之后,设计局的头号人物应该是贝利亚科夫,著名的迷g-29就是出自他领军的团队之手。

    不过这两个世界本来就没什么可比性,他对平行世界里的米格设计局了解也很少;也许是因为贝利亚科夫年事已高,现在退居二线也不足为奇。

    和这位阿尔金聊了片刻,龙云就觉得这位设计师倒是很好打交道,不过总是有点心事的样子;见到龙云的疑惑,谢洛夫在阿尔金起身去倒咖啡的时候,小声的和龙云解释了两句:

    “阿尔金现在的任务很重,国防委员会对新歼击机催的很紧。”

    新歼击机?龙云心想莫非是迷g-29的后续机型、现实中的迷g-35么?对这种消息他自然是相当关心:“哦?关于战机,可不可以和他聊聊?”

    “这个……”谢洛夫有点犹豫,这种事情他可做不了主,“要不你和他谈谈?新型号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少,这里的保密条例是很厉害的。”

    龙云点点头,他大概也知道设计局的保密要求,尤其是在战争时期。

    这时候阿尔金已经端着杯子回到座位,龙云也就在闲谈的时候,随意提到这件事。

    “现在前线的压力还是很大,不知道局里的新型号进度如何了?”

    听到龙云这样问,阿尔金脸色倒是如常,但是声音就有点低沉起来:“还好吧。”

    听到这样似是而非的回复,龙云觉得他一定是不愿意谈这件事;正打算知趣的就此作罢,却见到阿尔金似乎是踌躇了片刻,然后才抬头向他提出一个请求。

    “这个,克格勃的人也来了么?”

    “——什么?”

    “我是说,”阿尔金喝了口咖啡,“雷泽诺夫同志,如果您有空,可不可以向克格勃探员申请一下,我想问问您对新型歼击机的一些见解。”

    “啊,——这,可以啊;不过我对您说的型号一无所知,这——”

    “当然了,我们可以先去看看,如果您能获得批准的话。”

    半小时后,吃过晚饭的龙云,在阿尔金和另外一位克格勃探员的陪同下,走进了米格设计局附属建筑群中一栋并不起眼的高大建筑里。

    从外面查看的话,也许谁都会认为那是锅炉房一样的所在;但是真的走进去之后,龙云才惊讶的发现,阿尔金带他来看的还真是真正的歼击机,虽然看上去很明显还是处于试验阶段。

    就在他们几个人眼前,平坦的水泥地面上,一大堆设备、脚手架和工具围绕着的,是龙云之前从来没有真正见过的一架大型歼击机:尖削的机头,两侧探出装有鸭翼的鼓包,巨大的腹部进气口,尾部是间隔宽阔的外倾双垂尾。

    不论是这种似曾相识的机体,还是那独特的青蓝色涂装,都让龙云马上想起了那种只存在于图纸和试验场上的机型:

    项目1。44。

    可不是么?迈步绕着这架歼击机转上半圈,龙云马上肯定了他的猜测。

    当然,如果细细看去,这架试验机和他见过的1。44样机外貌还是有一些不同;但是从这飞机在米格设计局的地位、以及本身的构型来看,龙云觉得他的推断完全正确。

    在现实世界里,项目1。44的最终研发结果,就是大名鼎鼎的迷g-35;如果把时间截止到苏联解体之前,那么1。44可以说就是苏联歼击机的巅峰之作,是一种空前强大的设计,甚至可以说完全能够与美国的f-22抗衡。

    苏联歼击机的巅峰之作……吗。

    不管是在现实还是穿越的平行世界,情形都是如此么?

    看到眼前蛰伏的庞大战机,龙云也缓慢的设想到,事情可能没有这样简单。

    自然,对于航空工业流程和具体的战机设计研发,龙云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概念;但是任他这样的外行也看得出来,眼前这架战机距离飞上蓝天,似乎还有着相当的距离。

    就说这架飞机,虽然展现在他眼前的并非木质模型,而是金属结构的验证机;但是无论从各处开口的地方向内扫视,还是那仍然空荡荡的发动机安装仓位,显然这架战机还远远没有完成制造,很多设备和配套件都还没有到位。

    说的严重一点,现在这架所谓的先进歼击机其实还只是个空壳,至于雷达、发动机、武器系统等配套设备,现在还都不知道在哪里。

    当然,以自己的完全外行身份,龙云并不是对他的判断有绝对自信。他只是相当准确的觉察到:既然这架所谓的先进歼击机,现在竟然可以暴露在他这样一个局外人的眼前,那么可以说其距离实用,恐怕还有相当的距离。

    意识窥探术返回的答案,也部分印证了他的猜测。

    “……中校同志。”

    经过长时间的寂静,阿尔金缓慢的开口,似乎是有点踌躇措辞。

    “那个……以飞行员的眼光来看,你觉得这架战机怎么样呢。”

    “……?”

    有些惊讶的看向这个身材壮实的中年人,龙云有点不知道要说什么。

    大名鼎鼎的米格设计局,新担当的年轻总设计师,怎么竟然会向他这个完全的门外汉来询问这样的东西?大概是觉察到龙云的欲言又止,阿尔金也沉默了几秒钟,然后才接着说下去。

    “请不必有所保留。——实际上,就我个人的观察,战士需要的武器和我们这些设计人员所想的,往往还是有相当的差异;”

    说到这里,阿尔金停顿了片刻,下意识的抬手扶了扶眼镜。

    “这种差异,有时候也是一种新思维,您说呢。”

第一九四章 取舍的艺术() 
听到阿尔金缓慢的话语,龙云似乎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会意的点一点头,龙云倒是有些话想说,虽然那多半不是出于自己现在的观察,而是杂糅了现实世界航空知识和他多年来对航空战争领域的一些思考。在这大战爆发的时刻,如果能够以此来帮助一下这位年轻的总设计师——哦,帮助也许不敢当,就算是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不是也很好么?

    “哦,的确,那我也冒昧的说点看法。——这架战机,看机体外形设计、还有机头预留的设备安装位,似乎是相当强调雷达隐身特性的咯。”

    带着一丝惊讶的点头称是,阿尔金直觉性的感到,自己这次也许是找对了人。

    之前,在设计局里看到维克托*雷泽诺夫送来的干扰机设计思路,他就感觉到这个人相当不简单;如今他一眼就看出隐身设计这种还算相当时髦的架构,更察觉到项目1。44机头预留的等离子发生器安装位!

    泄密?应该是没有可能,那么大概他也是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一线战斗人员,这样的人其实正是他迫切想要接触的。

    “不过,坦率的讲,我觉得这项目现在的进度并不理想,”龙云还在继续着他的发言,这项目的进度,大概进入到车间里的人都看得出来,“还有,机体尺寸好像和迷g-25也差不了多少;恕我直言,就算是采用相当前卫的气动设计方案,该型号的机动性能是否会比现有的迷g-29有相当的改善?”

    “哦?——机体尺寸,这个您想必知道,是出于配平的考虑,还有武器系统。”

    的确,配合意识窥探术,龙云倒是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眼前这位总设计师的思路,让两个人的交流变得更有效率。

    不需要开口发问,他就知道了项目1。44竟然是打算采用此前装备到迷g-31上的“盾牌”m型pesa雷达——这种设计真的合理么?

    “盾牌”m系统的一些设计参数,龙云还是知道的:这种堪称变态的雷达虽然功率强大、理论探测距离也相当远,但是目标分辨力、抗干扰能力和对歼击机设计来说至关重要的设备重量,这些参数都并不理想。

    “另外,我们还可以搭配更强有力的发动机,从‘留里卡’那边得到新型号,加力推力是相当可观。”

    啊,那应该是说留里卡设计局的最新型号:al-41了?

    对这款发动机,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广泛采用,龙云倒是也有一些了解;别的不说,加力推力17。1吨的指标当然很好,但是这里可不是现实、而是奇怪的平行世界!

    看到项目1。44竟然也和现实世界里的经历一样,进度严重滞后于现实,龙云现在自然相当怀疑,是不是这平行世界里al-41的研制进度也出现了相当拖延,才会让这架试验机处于没有发动机可用的尴尬状况。

    “这个嘛……”龙云考虑自己的措辞,以免不小心说漏了馅,“恕我直言,我觉得这种设计还可以做些改进。从飞行员的角度上讲,当然希望歼击机的性能越强大越好,比较突出的应该还是机动性和超视距接战能力;但是说实在话,我个人的一点思考,也许和这样的想法有一些差别。”

    听到龙云这样讲,阿尔金觉得他肯定有新奇见解,于是耐心的听下去。

    “就我个人的看法,首先需要考虑,现在的战斗形势需要什么样的歼击机?”

    在宽敞的车间里找了个几个凳子坐下来,龙云接过克格勃探员递来的墨水笔和记事本,他想借这个机会和面前的这位设计师好好谈谈,“我的看法,目前大战既然已经爆发,我们需要的是技术成熟、性能优良,能够与敌方先进战机正面对抗的歼击机。但是现在,部队手头装备的机型,可以说都不满足这样的要求。

    首先,迷g-31航程远,速度快,雷达探测能力也不错,是优秀的区域防御截击机;但是这种机型的机动性欠佳,基本上无法在格斗空战中有所作为。

    迷g-29呢,可以说恰恰相反,机动性能在现有机型里是最好的,可以说并不输给西方最优秀的战机——当然,能换装电传cao纵那是更好;但是问题在于这种战机航程太短,电子设备也相当落后,超视距作战能力不怎么样。

    最后,苏霍伊设计局的su-27,可以说同时具备迷g-29和迷g-31的部分特性,机动性强、航程远、超视距作战能力也不错,所以——我只是说点个人意见——被公认为苏联目前最强大的歼击机。”

    龙云就这样侃侃而谈,虽然此前他分明是只驾驶过迷g-29这一种战机,但是现实世界里这些机型的资料和模拟器体验,他可以说是相当熟悉,说出来的话自然也颇有见地。

    “如果你问我,这三种机型里面哪一种比较适合未来的战场态势?我的回答可能是这样:一种也没有。

    设计师同志,我想你肯定也清楚,未来空战的态势,可以说超视距作战和格斗空战兼有,互相大概是五五开的比例。迷g-31这样的机型,机体沉重而庞大,机动性完全不适合紧张的格斗空战;而一种不敢和敌人近身作战的歼击机,如何能够确保夺取、保卫制空权的任务?

    反观su-27、迷g-29这样的机型,机动性能强大,配合r73导弹可以在格斗空战中取得优势——实际上我个人驾驶迷g-29所取得的战果,主要也是在格斗空战中获得;但是简陋的电子设备并不足以对抗北约的新型战机,此外更致命的是她们的rcs值都偏大,这在超视距交战时可以说处境相当不利。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意思?

    说白了,对眼前的项目1。44,我个人的感觉是有点‘大而不得其用’。当然,我的猜测,为了保持相对于第三代歼击机的探测能力优势,你们准备给新机型安装‘盾牌’m雷达和配套的火控系统;但是这套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得新型歼击机的尺寸必须放大,实际上我目测就已经超过su-27的机体尺寸。为了驱动这样庞大的机身,又必须把希望寄托在‘留里卡’设计局的al-41上——但是恕我直言,现在战争如火如荼,你认为他们真的可以在战争结束之前提供可用的新型发动机么?”

    “你、你——”

    阿尔金脸色苍白的几乎要站起来,他用手指着龙云,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色,“——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在等待‘留里卡’的新引擎,但是他们的进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面对眼前的空军中校,阿尔金当然是感到极其震惊。像1。44这样的项目,虽然已经过了绝对保密的时候,但是这种配套部件的进度问题,克格勃一向控制的非常严密,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空军飞行员,怎么会知道这样的消息?

    不需要特别留意,龙云也发现了阿尔金的惊讶情绪,不过他已经决定要把这件事情说清楚,所以也就不去在意那惊讶和迷惑的眼光。

    “这个嘛,我觉得并不是什么秘密。当年su-27实验、投产的时候也受到发动机进度的拖累,这种事情大概也是一种惯例了吧?

    我们继续说下去,设计师同志:既然现在电子部门和研究所的成果还不成熟,是不是可以吧思维模式稍微改一改?至于说到电子设备和隐身特性,——美国人的yf-22,现在有消息么?”

    提到这个所有苏联飞机设计师都耿耿于怀的型号,阿尔金的脸色也变得有些yin郁。

    谁会不知道呢?克格勃系统的高效率运作,使得各设计局都拿到了相对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单从纸面数据看上去,可以说苏联现役的歼击机都不是对手。

    想到那种外形匀称、散发着莫名压迫感的战机,阿尔金有些严肃的咬着嘴唇:

    “那个当然。我们得到的数据,该型机的rcs还不到零点一平方米,所以我们才考虑为新型歼击机配备强大的相控阵雷达,希望可以尽可能远的发现对手。”

    “这个,我完全能理解。但是说句有些泄气的实话:你觉得1。44工程样机安装上‘盾牌’m之后,就可以在被yf-22发现之前抢先发现敌机?”

    “这个……我们希望是如此,所以才会有等离子隐身——”

    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阿尔金忽然间缄默不言。那可是新型歼击机的不传之秘,虽然目前还在研究中,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