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222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222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作义的这句话让赵子赟感动了很久,为此,他提出人他派,费用他承担,税收归绥远,傅作义也为他这句话也感动了很久,完全没有任何利益,这种话不从国家大义出发,是绝不可能说出口的。

    有了这个深度合作,两人都趁着这次会面探讨一些其他方面的合作,构建一个稳定察绥共同发展环境得到共识,双方第一决定联手扫除两省境内的大烟种植。

    谈到这个话题,军事合作将不可能不提出来,傅作义提出请察哈尔空军配合三十五军清扫境内的全部土匪,并对三十五军中低层将领进行培训,作为回报,他同意三十一军可以进入绥远地界执行任务,尤其对于北方蒙区,突发事件可以先出兵后通报。

    三六年初,察绥两省联合发表声明,禁止在两省种植大烟,运输**,现有烟馆必须在一个月之内自行关闭,以后在察绥两省从事任何**交易都是违法的,并课以重罪!

    一时间全国一片哗然,没人想到傅作义和赵子赟会合作打击烟土,更多人是不信,敢弄烟土的人谁没有背景?

    南京、上海、广州,各省都有大员派人赶赴张家口和归绥,游说的、威胁的,络绎不绝,傅作义都有些招架不住,想和赵子赟商量放一放再说。

    但当最近一天的察哈尔日报放在他桌上时,他目瞪口呆。

    同一天,北平、上海等地也是报纸疯卖,报童在街上不停的喊:“卖报!察哈尔发布公告,为期七天,荡平察省全部烟土!”

    “各地前往察哈尔人员全部被扣,将以经营烟土罪接受察哈尔省高等法院裁决!”

    “三十一军二十师出动,清扫察哈尔右翼四旗全部烟田,违抗者就地正法!”

    看完报纸,傅作义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赵子赟不怕,他有什么好怕的,随后,绥远省府也发表了类似的宣言,三十五军同样出动,采取军事清除烟田!

    全国轰动了,南京是宣布过要清除毒品,可雷声大雨点小,各省也是阳奉阴违,烟土那是很多军队养活自己的重要来源,察绥两省如此大力度,闻所未闻,很多省市烟土价格一夜暴涨,堪比黄金!

    两省扫毒行动最让各方关注的就是被扣留的那些说客和要员们的亲信,真会被审?答案很快出来,以往和两省有交易往来的要员亲信被判处一到三年不等的徒刑,没有这些案底的,被课以五千到一万元不等的罚款,交钱走人!

    不少人叫嚣着赵子赟滥用私刑,建议中央对其惩治,不少大员赶赴南京告状,要赵子赟放人。察哈尔随即再发声明,警告一些人不要试图挑衅,更不要试图来察哈尔闹事,三十一军不是吃素的!

    民众少有的一边倒站在赵子赟这边,他们对烟土深恶痛绝,赵子赟如此强硬,拍手叫好声不绝,察哈尔的强硬也刺激了绥远,傅作义的声音也强硬起来,上海报界抓住热点,以醒目的标题打出西傅东赵,双雄再露峥嵘的文章,将此事彻底推向**。

    傅、赵二人也不含糊,像是竞赛般,不到月余时间,将两省全部烟田一扫而空,并全部充作省府直接管辖田地,赶在三六年开春,完成了这一壮举,二人都自豪的宣布,今后两省,只有粮田碧波万顷!

    扫毒行动掩盖了双方军事合作,也让傅作义的剿匪行动少了不少光环,不过报界也陆续报道了绥远的剿匪情况,这件事持续了近一年,卢占魁、赵青山、肖顺义、杜永胜等土匪要么被彻底剿灭,要么逃到乌盟内地投靠云王去了,从归绥到五原,已经被傅作义牢牢掌控在手中,偏在南部的伊克昭盟感觉到自己渐渐被孤立在云王、德王控制的乌、锡二盟之外,改变了一些想法,开始和绥远省府加强合作,各旗也频繁考察旗县合并后的察哈尔右翼四旗,这其中已经稳居蒙区第一旗的正红旗让他们印象尤为深刻,这样的未来也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事情要趁热打铁,赵子赟和傅作义沟通后,向伊克昭盟发布告示,选拔男女青年免费就读张家口的蒙旗高等学校,察哈尔职业学院也免费为伊克昭盟的人进行技能培训,同时,选派一些成年人到察哈尔省府各厅学习锻炼,培养政务人才。

    这个告示得到了几位活佛的高度赞赏,伊克昭盟的年轻人开始走出草原,他们带来的影响异常深远,最终造成在后来的战争期间,伊克昭盟不但彻底与绥远省成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伊克昭省,还为察哈尔省的精锐骑兵提供了大量的人。

第295章 有朋自远方来() 
三五年底,察哈尔迎来少有的一位客人,监察院院长,地方自治会理事于右任,他在西北转了一大圈后,从归绥来到张家口,在赵家兄弟主政察哈尔这几年,也是怪了,那些元老级人物很不来察哈尔,不知是看不上,还是不屑,王颂未去世之前也非常纳闷,按理说察省算是变化最大的地方,来的人不可能少的。

    这次于右任来访,算是出乎赵子赟意料,前辈加国府要员,他不敢大意,不得不亲自前往车站迎接。

    老先生快六十了,胡子已经花白,下巴蓄满了胡须,很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赵子赟只是去南京开会时远处见过一两次,这次近距离接触,一时间看得有些呆了。

    同样,下了车的于右任也没和他打招呼,只是站在那里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这一老一少如此怪异,让陪同而来的人摸不着头脑,陈淑珍在边上有些恼火,这么失态做什么?

    还是于右任打破了僵局,“赵主席这么看老朽是何意啊?”

    “啊!?”赵子赟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我见任公如神仙般,一时不知该如何办。”

    “我看赵主席是在想老朽是不是江湖骗子吧?”

    “任公若是江湖骗子,那江湖骗子就没活路了。”

    于右任放声大笑,这娃儿,有些意思。

    问答之间,气氛顿时变了,赵子赟自见过他,面上就有好感,今日见老先生开心,笑道:“不知这次我可否有幸得任公墨宝?”

    “你懂这个?”于右任大为惊讶。

    “不懂。”赵子赟倒是老实,答得还挺快:“我听闻任公乃是当代草圣,思量着要是留存任公几副墨宝,那天日子不好混了,能换些钱花花。”

    再次大笑,“直言不讳,真性情也,好,我就写几副,给你救急!”

    两人距离无形中拉近,在走出车站时,赵子赟已经很亲切的喊着老于,于右任也是张口闭口小赟,听得边上人一脸的汗。

    还没上车,二人发生了争执,赵子赟本是打算将于右任一行安置在旅馆,随从老于不管,他却提出住到赵子赟家里,这方不方便还两说,赵子赟那都统府后院也小了些,没什么下人,不好招待,这话没法明说,老于有些不悦了。

    “要不这样,都统府侧院正在修缮,不如安排任公等人去那里住如何?”陈淑珍建议道。

    赵子赟还未同意,于右任便连说了几声好。进入都统府后,于右任也不去看安排他住的地方,非要先和大名鼎鼎的小娇儿打个招呼,没奈何,赵子赟只得带着他来到后院。

    过了小院,来到后院正堂,于右任见屋中有两个女子正在说着什么,他扭头问道:“你有几位夫人?”

    “一个都还没有呢!不过快了,我很快就会和娇儿成亲的。”

    说话间,屋中两名女子已经听到外面有声音,急忙起身出来。

    “娇儿!”赵子赟紧走两步,拉着其中一名女子来到于右任面前:“这位便是任公。”

    “任公好。”陈娇儿双手放在腹部,笑盈盈的微微欠身。

    “好,好,果然风华绝代。”于右任也报以微笑。

    陈娇儿有些羞涩,这么直白的夸她,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娇儿,任公特地来看你,不如你我二人一同陪任公去看看他住的地方可好?”

    出了院门,于右任低声问道:“小赟,另外那女子是谁?”

    “岛田英子,日本人派来给娇儿作伴的,人还不错。”

    “娇儿不管?”

    赵子赟有些晕了,他不知道于右任这话是什么意思,老于其实是误会了,以为这岛田英子就是日本人送给赵子赟的女人,居然两人相安无事,老于有些惊讶。

    “娇儿管什么?”

    “管你和那岛田英子啊?”

    愣了半响,赵子赟才明白于右任话里的意思,一时忍不住笑出声来,“我说老于啊,想歪了,没那回事。”

    “没有?”于右任狐疑,在他看来,岛田英子比陈娇儿还漂亮些。

    “真没有!”

    见他目光没有闪躲,于右任信了八成,心道此子不简单啊,外面说的,恐怕偏差很大!当晚,老于和他交换了华北局势的看法,除了这走私赵子赟大致解释了下,其余的都遮遮掩掩,老于看着他有些闪烁的目光,总觉得这小子还有秘密为说。话题随即转到晋察绥经济一体化上,这件事在南京也是沸沸扬扬,听说日本人没有干涉,倒是出乎意料,老于想仔细了解一下。

    大致搞清楚来龙去脉和合作实质,老于心里明了,日本人不干涉是有道理的,首先此事不是察省提出,阴谋论就少了许多,这个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其次这一体化经济对日本人只有好处没坏处,华北五省二市,平津、河北已经政治上和南京分离,晋察绥又从经济上分离,就剩下一个山东、河南,收到上述两方面影响,华北在中央那里的掌控力已经越来越弱了。

    但这种脱离总有一天要放到台面上的,于右任忧心不已,连番追问以后怎么处理,赵子赟被逼无奈,只得说道:“等中央有了明确决断,我自然会提出解决的办法。”

    话语里的意思不明了,但老于是何许人,他瞬间明白赵子赟的意思,关键在中央,何时明确了和日本的关系,他何时做出决断。

    聪明人啊,老于又高看了赵子赟一些,当前各地和日本人的瓜葛可以说不是地方实力派想这么做,而是南京态度不明朗造成的,以其顶着大帽子和日本人硬来,像赵子赟这样**一些也确实是条路,不少人都这么做,他确实无法指责赵子赟,何况察省从日本人那里占来的便宜确实不少。

    第二天,依然是赵子赟和陈娇儿陪同,陈淑珍参加了头一晚的晚宴后,忙正事去了,一行人首先去的是北方大学,老先生热衷教育,北方大学又有不少好友,不先来这就怪了。

    车辆驶入北方大学校门,老先生就吃了一惊,他创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已经有些自豪,外界评价也高,可看到西北大学第一眼,他就自叹弗如,难怪不少来过此地之人大为赞叹,今日一见,远超他的想象,就眼前看到的,他在国内已经找不出第二家。

    “这里有多大?”

    赵子赟搔搔头,“我不大清楚,最先是有几百亩吧,后来不断扩建,现在有多少不知道。”

    答案见到马君武后有了,一千两百亩!这个数字连赵子赟都有些惊讶,老马有些恼火,“子赟!你向来就是只起头,不收尾!”

    “马先生,别发火,您说,这尾如何收?我照做。”

    “当真?”

    “当真!”

    马君武笑了,正好他有件难事,“你说的,别后悔。”

    赵子赟有些心虚了,“马先生,您别吓我。”

    “没吓你,这第一批入校学生要毕业了,你知道吧?”

    “知道。”

    “这就是一个尾,你得收一下,应学生的要求,北方大学决定举办毕业晚会,经过讨论,全校教师和学子们一致同意,这晚会上你要出个节目。”

    手一哆嗦,赵子赟的嘴成了圆形,出节目?

    “我们一起行么?”陈娇儿问道。

    马君武喜出望外,还有自己上的:“那是再好不过了!”

    “娇儿!”赵子赟慌了,他什么都不会!

    “二哥放心,我包你过关。”陈娇儿笑盈盈道。

    于右任在边上听着,顿时来了兴趣:“厚山,何时?”

    “本月二十日。”

    心里算了算,还有十二天,估计在张家口也能盘桓这些时间,于右任笑道:“我要来看,小赟,好好准备。”

    赵子赟冷汗直冒,完蛋了,这下怕是里子面子要丢得一干二净!

    老于见他一脸苦相,乐了好一阵子,然后才和马君武攀谈起来,随即便提出去转转,赵子赟一来出去保卫人员陪同太麻烦,二来他被那节目折腾得有些心神不宁,便和陈娇儿留在了马君武的办公室。

    等众人走后,赵子赟有些恶声恶气:“娇儿!你想出二哥洋相!”

    “哪有了?”陈娇儿笑颜如花:“我说没事就没事。”

    “那我们表演什么?”无法改变,只有考虑如何解决。

    “唱曲。”

    “你要我的命?我哪会唱什么曲?”赵子赟大急。

    陈娇儿不答,轻轻哼起一支曲子来,屋中天籁之音萦绕,赵子赟听得呆了,“这是什么曲子?怎么我以前从未听过你唱?”

    “你没听过的多了,都是我和爷爷学的,这曲子不是这个时代的,绝对没人听过!”

    这下赵子赟放心了,听陈娇儿轻哼了几句,他觉得没有什么难度。

    “不过二哥要帮忙。”

    “你说。”

    “从军中找几个会马头琴的,给我们伴奏。”

    这好办,马头琴赵子赟在多伦听得多了,骑兵中会的人可不在少数。

    一个多小时,于右任和马君武转了回来,见赵子赟没了慌乱,心里有些嘀咕他到底要表演什么。

    “任公,看得如何?”当着马君武的面,赵子赟可不会叫什么老于。

    “兴奋!”于右任是一路震惊看完整个北方大学,农学院、医学院、化学院、工学院。,近六千在校学子,还有那些设施、仪器,老于仿佛置身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不过我有些看法,这北方大学过于偏重工了,文学太弱!小赟,别小看文学,这也是一国之根本。”

    “任公教训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