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223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223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我有些看法,这北方大学过于偏重工了,文学太弱!小赟,别小看文学,这也是一国之根本。”

    “任公教训的是。”

    马君武有些打抱不平,“诱人兄,你这话有失公允!”

    于右任不解的望着他。马君武接着道:“子赟很重视文学这些的,可没人!知道么,没人来!工科我们可以用那些设施、仪器说服人来,这文科你说怎么办?”

    “我懂了,文人相轻啊,察哈尔这种地方不入他们法眼。”于右任轻叹一声。

    “诱人兄,别说废话,你真觉得北方大学好,不如出把力,以你的名望,说服一些人来不成问题。”

    于右任有些心动,这事他能办!

    “马先生,您看让任公挂名文学院院长一职如何?”

    马君武早有此意,还想着等下来和赵子赟商量,见他提出,自然是抚掌笑道:“此提议大好,诱人兄,不会拒绝吧?顺便说一句,这院长的薪水可不低。”

    于右任白了他一眼:“我缺钱么?”

    “不缺更好,我让财务部门将你薪水扣下,这学校用钱缺口还有不少。”

    于右任气乐了,“厚山,你何时这么财迷了?”

    马君武指着赵子赟:“和他学的,不过他这种财迷我喜欢!”

    赵子赟大囧,分辨道:“马先生,我哪里财迷了?”

    “还不财迷?舍不得花钱,娇儿跟着你,就要成亲了,你也不换个大点的院子?”

    “马先生,我们真没钱了。”陈娇儿替他辩解,“我又没薪水,我们事情又多,很多事要小莲、英子他们帮忙,总不能让别人白做,靠子赟的薪水,也就勉强支撑吧。”

    “你呀,说你什么好,名下那么多公司,分红你就留一些又有何妨?没人会说的。”马君武叹道。

    “这不是留一些的事,这种口子一开,就无穷无尽了,再说我这个位置,很多事是不用花钱的,而且我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啊?”

    于右任有些吃惊,他也看过察哈尔省党部的一些材料,反映赵子赟平日生活并不奢侈,当时第一感觉是做给中央一些人看的,谁都知道他名下公司、工厂一堆,南京方面不少人就说他异常小气,每次到南京连客都不请,也不送礼,今日看来,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算了,不说你了,律己我赞同,但不要太过,这娇儿你们省府凭什么不给薪水?我觉得这种口子也不能开,不然以后有些事你让谁去做?”

    这点赵子赟倒是没想过,他觉得马君武说的对,任何工作都不是无条件奉献,报酬也在支撑工作的一个方面,“马先生说得对,基金里的人不能什么都没有,我回去就和财政厅商量,由省府负担她们的薪酬。”

    马君武点点头,“这就对了,还有你,军长薪水和省主席也不是差的很大,只拿一边我赞同,但就低不就高就不妥了,反而让人说你,堂堂正正拿你该有的,这才是表率!”

    这话依然在理,赵子赟点头,应该改一改,否则一个省主席过得不咋样,今后真的有可能占领其他地方时,很难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

    “小赟,我听厚山说你在教育上投入很大,和我说说情况。”

    赵子赟汗颜:“任公,我不大清楚。”

    于右任恼了:“你这省主席怎么当的?怎么我问什么你都不清楚?”

    除了每年总结,大致知道情况,过后这些具体数字赵子赟就忘得一干二净,今日陪同出来,他也没做准备,老于发问,他当真两眼一抹黑。

    “这个。。我这省主席确实有些不大称职,要不我让陈秘书长来给任公汇报一下?”

    “罢了,回头我自己看,你陪我意思不大,还是回去准备你那个节目,我可说好了,要是不让我满意,你想要什么墨宝的事就别提了。”

第296章 这还是一个省么?() 
灰溜溜回到家,赵子赟呆坐了一会,想想还是不行,这老任放着他游荡,外人会瞎说的,怎么也得再陪着一两次才行,生怕再被问得张口结舌,他让赵振请几位厅长过来一趟。

    建设厅和财政厅赵子赟相对了解,只是再问问有什么大的变化没有,俞鸿钧见他在本子上记着,有些好笑,这还是头一回看到,悄声问了赵振,才知道今日他被老于问得哑口无言。

    在建设方面最大的变化就是赵土协定的几条公路、铁路动工,尤其是张北到朋安、多伦到浩济特的公路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铁路的进展也不慢,两条铁路都开始铺设,预计丰镇到乌兰哈达的铁路到明年七月就能完工。

    财政则有些良好势头,晋察绥经济一体化后,察省经济重新步入快车道,冯少山等上海商人起到了带动作用,不少上海商人来到察哈尔投资建厂,另外一个助力来自日商,除了开矿外,还有不少只做经营,大量采购物资去满洲,甚至本土,倾销到察哈尔的主要是油品和布匹这些,很有些互补的味道,加上大范围的走私,俞鸿钧预计这一年商业、工业都要双超农业,全年岁入能突破三千五百万,加上各县直接经营土地收入,以及一些隐性收入,他有种突破五千万大关的感觉。

    至于支出,除了军队方面略有缓慢增加外,多数都保持原有水平,建设厅的费用和国外采购,下降的比较厉害,持续在基础设施投入多年后,察哈尔终于不用超预算大笔投入了。

    等民政厅厅长张鸿来后,赵子赟打起精神,这民政厅他几乎很少过问,除了人事调整和一些大的政策制定外,他完全都依靠张鸿操持,张鸿有时候都笑着说他是小媳妇,不受待见。

    今日赵子赟找他,他还是有些纳闷的,来的时候恰巧俞鸿钧还没说完,他偷偷问了赵振,算是明白找他的意图。

    看着张鸿,赵子赟一时不知该问什么,张鸿扑哧乐了,“没法开口了?我跟你说,这民政厅就是大杂烩,别指望着弄几个数字就能完事的!”

    “那怎么办?”赵子赟急了。

    “要我说,挑几个重点,其余的推到我身上问题不大,任公也不可能什么都想知道。”

    “重点?我都想不出你民政厅有何重点!”

    张鸿直摇头:“你这省主席当得,也太轻松了!算了,我提几个。”

    “这头一遭便是人口,你知道察哈尔现在有多少人?”

    这个赵子赟有些印象:“我记得好像是八百多万吧?”

    张鸿再次摇头:“真是的,手下有多少子民都搞不清楚!在阳高时你可是如数家珍的!”

    一脸的尴尬,“张鸿哥哥,你就别说那些了。”

    张鸿乐了:“叫哥哥了?好久没听到了,也罢,冲着这声哥哥,我就和你说说,眼下察哈尔大约有一千六百万人。。”

    “什么?有这么多!”赵子赟大惊失色。

    “别打岔!”张鸿眼睛一瞪,“听我跟你说!”

    “三零年你大哥入主察省,连上阳高、天镇,有人口三百一十多万,三一年动荡后,口外少了四县,多了口外四旗,我们人口减少到二百五十多万,不过此后东北人持续进入察哈尔,三二年底,察省人口反而突破了五百万。”

    “三三年是个人口增加的高峰期,热河省被日本人占领后,大批民众持续流入,还有就是长江的水灾,和北方地区持续旱灾造成的持续影响,光这一年,就有超过七百万的民众来到察哈尔,至此察省人口突破一千万大关!”

    “这么多人,我们当时怎么安置下的?”赵子赟不由得嘀咕道。

    “这得益于两个方面,各县经过梳理,收归县府的土地每年都大幅增长,直接消化了不少灾民,还有就是军队和大批新建的工厂,察哈尔修的几条路也起到关键作用。”

    “那怎么到了一千六百多万的?”

    “去年到现在,每个月都有流入察哈尔的人,旗县合并,还有你那个南归计划,你怕都不知道给蒙区增加了多少人口吧?”

    赵子赟摇摇头。

    “整个蒙区我算了算,这些年从东北、内蒙几个盟和外蒙就流入了两百多万人,察哈尔现在怕是占领全部蒙区一半的人口。”

    赵子赟倒吸口凉气,他算是明白德王之辈为何蠢蠢欲动,急的要死,这种持续抽血,换谁都受不了。

    “还有那宋哲元的什么卖国捐,最大的影响就是造成平津大量人口流到察哈尔,更别说河北、河南,我看他是断了自己的生路。”张鸿嗤笑道,他从事民政,知道人口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多了不行,少了要命!

    一千六百多万!赵子赟嘀咕了几句,十人出一丁,他随便就能组织起百万大军,想到这他脊背发凉。

    “这人口我就说这些,不过你要注意,现在已经有压力了,如果人口持续增加,会出问题的。”

    赵子赟点点头,人要吃饭,要生活,这种压力察哈尔不能无限制承担下去。

    “还能说的另一件大事是当年推行的村治。”

    这个赵子赟也有印象,每年他还要给获得最佳村长颁奖,人数早就从十佳到了百佳,从这就能看出察哈尔人口增长的速度。

    “你当年提的公益职务可谓神来之笔,很多有名望的当地乡绅就冲着这个!想要在地方留下美名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民政厅为此还做了调整,在各县建碑林谷,凡是获得嘉奖的村长将由省府在他百年之后撰写铭文,写明事迹。”

    “那管理效果呢?”

    “出奇的好,加上现在推行新生活运动,两管齐下,不但解决了村里的大小纠纷,还形成了相互帮扶的风气,有要求还能及时向县府反映,否则你瞎折腾,这些民众会安安稳稳?早就被鼓动起来造反了!”张鸿说着瞟了他一眼。

    赵子赟只能呵呵傻笑。

    “现在这一套已经在蒙区推行,正红旗反映效果不错,看来不管什么民族,为民做事都是受欢迎的,你不知道,这村治还有一个意外效果,很多地方帮派和教会都没了根本,加上上次警务处的打击,在察省已经基本消亡。”

    “这村长管村,张鸿哥哥,你说在县城弄些街长出来试试如何?”

    张鸿一呆,这都能行?想想也对,为何不行呢?

    “我这就回去商议!”张鸿掉头就走。

    “哎,你别走,我还没听完呢!”

    “行了,就这两件事,够你交差了!”张鸿声音远远传来,赵子赟无奈摇头。

    张鸿没说错,就这两件事已经让于右任听得津津有味,教育不用折腾,马君武就能说个三四五六出来,老于已经无话可说,察省已有省立中学校八十六所,在校生四万多人,高等初等小学校两千八百七十六所,在校生八十七万多,加上大大小小的私立学校、农村私塾,察哈尔的在校中小学生已经突破一百万!远超国内任何一个省市。

    这么大的人口数,这么高的财政岁入,这么多的学校,数都没法数的公司、工厂,于右任只有一个念头,这还是一个省么?卖国贼能把国卖到这个份上,他也想当。

    十一月二十日,在察哈尔游荡得心情无比畅快的老于参加了北方大学毕业生晚会,这是北方大学成立以来的一件盛事,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在新的一年到来后,上千名学子将从这里毕业,他们很多人都选择留在察哈尔寻求梦想,对于他们来说,北方大学这个终点,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晚会露天举行,北方大学实在没有这么大的会堂,天冷掩盖不住学子们的热情,今日是他们的节日,男男女女都盛装参加,不少情侣手牵着手正式亮相,毫不在意周围人羡慕的眼光,他们知道,今日还有一对一定会携手出现。

    果不其然,中午饭后,赵子赟和陈娇儿携手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是,二人居然是蒙古族打扮,尤其是陈娇儿头上一顶冠帽,镶嵌着各种宝石,脸颊两边垂落这精美的松石、琥珀珠子,红、粉、绿各种色彩间杂的锦袍,加上她独有的气质,真真一人间仙子。再看赵子赟,也是冠帽、锦袍,虽说不如陈娇儿出彩,但将他身上柔弱的气息压下去不少,有些雄武的感觉,比军服要显得更柔和些,没那么生硬。

    这个打扮惹得在场学子惊叫声不断,除二人外,身后还跟着同样蒙古族装扮的萨仁和乌恩其,二人是作为他们的伴舞,乌恩其的知名度远不如萨仁,这位女子骑警队队长的出现,让人有无限遐想,省主席的节目到底是什么?

    当报幕的年轻女孩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下一个节目是省主席赵子赟和陈娇儿表演时,全场掌声雷动,坐在前排的于右任急忙坐直身子,“厚山,他到底会什么?”

    “我也不知道,看着吧,这家伙总是给人惊喜。”

    悠扬的马头琴轻声想起,赵子赟和陈娇儿携手相互凝视着缓步走了上来,这出场动作二人已经操练好几遍了,果不其然,见他们如此深情对望,全场瞬间没了声音,在悠扬的琴声下,只有一种感觉,好美!

    来到麦克风前,陈娇儿的声音响起:“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歌声中,萨仁舞动的身姿出现,接着是乌恩其,正当老于想着这赵子赟就这么干站着时,另一个麦克风前的赵子赟出声了,浑厚的男中音划过天际:“啊啊哈嗬咿,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到了第二段,两人携手站在一个麦克风前,和声唱出:“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天籁之音,完美无缺,陈娇儿的甜美之声和赵子赟的阳刚之声将这首几十年后的歌曲演绎倒了极致,马头琴则赋予了这首歌灵魂,二人在这片土地上多年的付出让这首歌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让听的人心灵震撼,而且这种歌唱方式,这种旋律,在这个时代闻所未闻,所有人都听呆了,连曲终都没有反应过来,还在回味刚才听到的。

    见全场寂静,赵子赟有些尴尬,凑到麦克风前:“怎么?不喜欢?”

    “喜欢!”突然间爆发出山一般的呼喊声,尤其那些蒙族学子,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