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488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488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关事宜交代完,吴增隆问:“司令,我们何时动身?”

    “就这几天,娇儿和你们一起走,你们坐陈纳德将军的飞机。”

    “夫人也去?”吴增隆喜出望外,去昆明他最怕沟通不畅,有陈娇儿在,他心里踏实多了。

    “是的,娇儿要去安顿远征团在昆明的陵园,和美国人的交涉也由她来做,你重点说服远征团。”

    “是,司令还有什么吩咐?”

    想了一下,赵子赟道:“太平洋作战,我想说说我的想法,你们加入美军,首要的是了解他们的指挥特点,美国人有上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但岛屿作战,他们也不熟悉,尤其日军的特点他们还不掌握,因此,你们和他们是相互学习。”

    “是,司令,还有呢?”

    “美军的后勤和重火力比我们强,要充分发挥这一点,增隆,选择你来带东方师,是充分考虑过的,你上过军校,能够迅速掌握和美军的配合,这点尤为重要,还有,你们在太平洋的作战和国内不同,日本人在重要岛屿都建有坚固工事,而且双方都没有太大的迂回空间,因此,你要着重训练东方师的攻坚能力。”

    吴增隆想了下:“司令的意思是在太平洋作战正好和国内反过来,在这里是日本人主攻,而太平洋上,是美军主攻。”

    “是的,记住,在那里,你们没有更多的消息来源,也没有当地民众可以帮你们,不管攻击还是防守,都要谨慎,任何时候都要多想想,多听听手下人的意见。”

    “明白了,司令,我会尽力的。”

    九月二十六日,吴增隆一群十几个人和陈娇儿、谭海一起,搭乘陈纳德运送来张恒的美国飞行员的运输机前往昆明,看着窗外张恒的山山水水,吴增隆心里莫名激动起来,十多年了,十多年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现在要远赴重洋,他突然发现心中对这片土地难以割舍。

    当日,飞机顺利降落在昆明机场,告别陈纳德,史迪威陪同陈娇儿和吴增隆等人一起来到昆明城外的赵家堆,进入临时军营,一行人先给在这里设置的远征团阵亡将士骨灰存放处的简易灵堂上了香,才跟着张一凡进入他的指挥部帐篷。

    “夫人,是不是有事?”见到吴增隆等人进入军营,张一凡就觉得有事,憋到进入他的指挥部,就立刻问道。

    陈娇儿点点头,朝吴增隆道:“吴师长,先宣布命令吧。”

    吴增隆从边上一人手中接过包,打开,拿出一张纸:“蒙疆战区司令部命令!”

    张一凡等人一听,立刻立正,命令不长,很快读完,张一凡懵了:“去美国?东方师?”

    “是的。”陈娇儿回答道:“经美国国会批准,在美华人组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师,对外简称东方师,罗斯福总统邀请蒙疆战区派有作战经验的人来带领这支部队,远征团剩余官兵集体加入东方师。”

    “夫人,为什么是我们?弟兄们想回察哈尔,想回家。”李涛质问道。

    “选择你们,是我的主意。”史迪威回答道。

    这下子炸了锅,张一凡等人不恨他但也不喜欢他,“我们不去给美国人卖命!”

    陈娇儿蹙眉,她制止了史迪威想要再解释,“如果你们不愿意,我会让二哥换人,我相信,蒙疆战区几十万将士,会有人愿意去完成这个任务。”

    吴增隆一听,急了:“夫人,司令不是这样说的。”

    陈娇儿摇头:“吴师长,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不是心甘情愿愿意去,那是对东方师不负责任,吴师长,美国华人是我们的同胞,他们为这个国家也再尽自己的一分力,他们虽然没打过仗,可他们愿意去牺牲,我们需要派合格的人去带领他们,帮助他们,这可是一万多人的东方师!”

    张一凡头上冒汗,陈娇儿的话没说什么,但他感受到巨大压力,如果真换人了,那他们这些人回到察哈尔也将颜面无存。

    吴增隆叹了口气,扭头朝张一凡道:“史迪威将军选择你们,我能猜到一些,将军希望你们能够在东方师证明自己,更希望你们用自己鲜血换来的经验,带领东方师打日本人!”

    “可我们想回察哈尔打日本人,和自己的兄弟们一起作战,心里踏实。”李涛道。

    “是啊,在察哈尔作战,兄弟们不离不弃,心里踏实,我也想留下。”吴增隆看了一圈:“都留下,东方师怎么办?也许有人会说,没我们,他们一样打仗,是的,东方师既然组建,肯定要上战场,可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仗吗?”

    张一凡摇头,这他哪里去知道?

    “在来的路上,史迪威将军告诉我了东方师成立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因为我们蒙疆战区,因为远征团!”

    “吴师长,这是怎么回事?”张一凡不解。

    “我们在国内浴血奋战,平汉线辉煌战果和你们远征团死守蜡戌,这些都传到美国了,华人同胞自豪,他们纷纷提出要回国参战,大小姐考虑再三,向美国国会提出组建一个华人师,这就是东方师!”

    “是我们鼓舞了他们走向战场,你们说,我们能抛弃他们吗?我吴增隆在此发誓,我不会抛弃他们,不管你们去不去,我一定要去!”

第684章 梅贻琦的难题() 
一屋子人都不说话,陈娇儿见张一凡几人神情有些松动,说道:“我不懂军事,但也知道,现在日本是同盟国共同的敌人,在我看来,在那里打日本人都一样,美国开辟太平洋战场,将会进一步牵制日本人的兵力,而他们灭亡的速度会更快!”

    吴增隆点头:“夫人说得很对,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去,你们曾经是察哈尔的山地师,又是唯一一支在热带丛林打过仗的蒙疆战区军队,一凡兄,让我们一起去带领那些热血青年在太平洋上痛殴日本人吧!”

    沉默一刻,张一凡一跺脚:“吴师长,我去!”

    “我们也去!”

    史迪威倒背着手走上前:“孩子们,在远征军里,我是个说话不算数的小老头,但你们放心,在我们美国的军队中,你们将得到最公平的待遇,用你们司令的一句话,我也期待着你们创造辉煌,早日凯旋而归!”

    说服了张一凡等人,剩下的事情就是安葬远征团阵亡将士,九月三十日,前往棋盘山道路两侧站满了人,民众都自发来送这些英魂,山林肃静,哭声拂过树梢,张一凡站在周同墓前,满脸泪水:“团长,我们要走啦,要去遥远的美国,这远征越来越远了。,团长,你安心在这里,这里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等我们打败小鬼子,我来陪你”

    良久,张一凡擦擦眼泪,集合队伍,一群人站在墓园门口,“立正!”吴增隆大吼一声。

    “周团长!各位弟兄,安息吧!敬礼!”

    回到驻地,众人开始收拾行装,这一趟,可是不短的旅程,史迪威和陈娇儿商议后,决定对外宣布远征团将离开昆明,前往美国培训,等美国大使和老蒋敲定此事,在行公开。

    新闻由史迪威发布,这消息立刻传遍昆明大街小巷,蒙疆战区远征团真的要离开了。

    赵家堆再一次人满为患,民众知道无法挽回,他们来看远征团将士最后一眼,送上他们的祝福,而记者们,则是围在城中陈娇儿的旅馆,希望能从她嘴里得到更多的消息。

    “夫人,梅先生来了,想见你。”谭海来通报。

    五分钟后,在会客室,梅贻琦和陈娇儿相对而坐。

    “夫人来昆明,应该提前告知一声的。”

    陈娇儿歉意笑了笑:“梅先生,我不过一介小女子,怎好打扰?”

    “夫人谦逊,能让我敬佩的女子不过五六人,夫人绝对是其中之一。”

    “梅先生谬赞了,来到昆明,应该是我去拜访先生的。”

    梅贻琦笑了:“夫人,这客套话就不说了,我来见夫人,是有事相商。”

    “梅先生请说。”

    “赵主席平汉线大战,手笔之大,战果之丰,超出我等想象,但由此也带来不小的麻烦,而夫人这次对外宣布远征团赴美,更是让这里的麻烦无法化解。”

    陈娇儿一听,愣了,“梅先生何意?”

    “昆明学子的麻烦。”

    陈娇儿闻言苦笑:“他们不会是要参加远征团,去美国吧?”

    梅贻琦摇摇头,“学子们也不傻,知道这不可能的了,他们提出的是要参加蒙疆战区的军队。”

    “梅先生,上次我就说过了,不是不要他们,是希望他们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轮到梅贻琦苦笑,“夫人啊,坏就坏在您这句话上了,学子们提出,去察哈尔参加新兵训练,能参军的参军,不能参军的就按您说的,在察哈尔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下没辙了,陈娇儿想了想:“这样也行吧,不知先生说的麻烦是否就是此事?”

    “不是,是人数,所以我来找夫人,看如何解决。”

    “有多少?”

    梅贻琦看着她好一会,轻轻吐出几个字:“几乎是全部!”

    “什么?”陈娇儿惊讶的站了起来,“联大的全部学生?”

    “岂止是联大,这昆明城有一所算一所,几乎所有学子都联合起来了,要去察哈尔。”

    倒吸了口气,陈娇儿坐回椅子上,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

    “夫人也认为是**烦吧?不过夫人,麻烦可不止这一点。”

    陈娇儿脸色变了:“还有?”

    “有,这学子们都走了,教书的先生怎么办?”

    头嗡的一声,陈娇儿知道此事相当棘手,处理不好,昆明城会动荡的,“那先生是何想法?”

    “我?既然夫人问起,我也想问夫人一句,夫人看我去察哈尔,可有事做?”

    得,面前这位校长打的都是这个主意,难怪学子们会联合,陈娇儿有些狐疑的看着他:“此事不会是先生牵头的吧?”

    梅贻琦笑了,“夫人高看我了,我可没那么大的能力,若不是远征团还在这里,学子们尚有一丝希望,光平汉线这场胜利,就能把他们的魂勾走。”

    怎么办?陈娇儿心里急速盘算着,大批学子和先生离开,龙云肯定要跳的,说不定昆明民众也会心生不满,毕竟这会让看似繁华的昆明城一夜变得有些萧条。

    “先生,有办法阻止么?”

    梅贻琦摇头:“无法阻止,我来找夫人商量,就是不想让他们偷偷跑,万一路上出什么事,反而是坏事。”

    “那先生们是什么想法?”

    梅贻琦想了想:“先生们倒是意见不统一,尤其是国学、文艺这些,不少人不大愿意去,还拼命说服学子也不要去,他们说察哈尔重工轻文,去了就是流浪。”

    见陈娇儿没说话,梅贻琦问道:“我也听闻过察省重工轻文的说法,夫人,这可属实?”

    “不实,察省以前是苦寒之地,文人们都不愿意去,早些年,我夫君也曾通过任公邀请了一些人去,不过多数人在那里教教书是可以的,但长住的很少,究其原因,除了察省缺少江南风情外,有些规定也不合文人的胃口,比如这花前月下就不是能随随便便的。”

    梅贻琦点头,文人一些坏毛病他也清楚,喜欢宽松的环境。

    说了半天,事情还是没解决,陈娇儿觉得,要是真阻止不了,恐怕得和龙云谈谈,付出点代价才行。

    “梅先生,我不太好直接去找龙主席,梅先生可有办法替我约见?”

    “夫人的意思是”

    “万一阻止不了,我需要向龙主席解释。”

    “明白了,此事我可以安排。”

    见梅贻琦没有要走的意思,陈娇儿只能问道:“梅先生还需要我做什么?”

    拍了拍腿上并不存在的灰,梅贻琦也没抬头,“夫人还没解决我的疑问,我去察哈尔,有没有事情做?”

    陈娇儿苦笑,看来还得解决面前这位,“不知先生说的是自己一个人去,还是”

    “夫人,一个人去怎么说,不是一个人又怎么说?”

    “若是梅先生一个人去,可去北方大学,若不是”陈娇儿想了想:“可在察省再办联大。”

    北方联大?梅贻琦顿时来了兴趣,“夫人为何会有如此想法?”

    陈娇儿笑了:“梅先生,中国不能只有北方大学,这以后,好的大学要在国内分散。”

    梅贻琦眼中冒出神采,随即暗淡下去:“夫人,恐怕在这里的大学已经没有实力折腾了。”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陈娇儿也不管了,受到察省恩惠,以后总有回报,“梅先生是指路途费用和场地、校舍这些吧?”

    “是的。”

    “如果先生能够同意把联大设在大同,我可以提供足够的土地和校舍,并配置必要的教学用具,先生们和学子们的食宿问题,也由我们解决。”

    梅贻琦惊得跳了起来,颤声道:“夫人意思是不但不要钱,还给钱?”

    “是的。”

    血液澎湃片刻,梅贻琦冷静下来:“夫人,这西南联大是国立,我们还要听教育部的,不可能成为赵主席的附庸,不知夫人能否告知有何条件?”

    “条件么。。,有一个。”

    梅贻琦心砰砰跳,别是出格的条件,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联大总有回归本校的那一天,这样大同的校舍就浪费了,而且积攒起来的人气也将白白流失,我希望梅先生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能够考虑说服一些人留下来,建立一个新的大学。”

    这有何难!梅贻琦也想延续,到时候他留下来帮陈娇儿建立这个大学便是。

    “夫人放心!大同一定会有一所顶尖的大学,夫人,告辞了。”说罢,刚才坦然坐着不走的梅贻琦急冲冲起身便走。

    都到了把整个联大弄走的份上,学子的事情就是小事了,陈娇儿也不敢怠慢,离开旅馆去找陈纳德,通过他打电话和赵子赟商议此事。

    妻子出去一趟,挖回来一堆,赵子赟是即兴奋又头痛,龙云肯定要安抚的,重庆那边也得解释,有孙夫人在,他不担心老蒋这边,现在的问题是给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