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489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489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这边,现在的问题是给龙云什么好处?

    电话中无法细说,赵子赟向妻子提了几个原则,武器交易是绝对不行的,这都不是自己够不够的问题,涉及到和地方实力派,要慎重,其次是冤大头不能当,付出太大,己方也不好交代,适当的援建,最好是商业合作来化解此事是最佳方案。

第685章 大同清华() 
有了丈夫的认可和支持,陈娇儿心中安稳许多,不过回到旅馆,却一直没有梅贻琦的消息,谭海去联大见了梅贻琦后,回来说此事在联大有不小的争议,学子们要去察哈尔、部分先生也想去这是个体行为,和联大整体走有本质的不同,不少先生直接质疑梅贻琦此举有脱离重庆的嫌疑,老蒋虽然有些地方让人诟病,但正统地位依然是先生们看重的,更不用说有些心存其他想法的教授。

    看来一时半会是没有结果,陈娇儿心里略微有些失望,不过更多的是一种解脱,和丈夫通过电话,她就有些后悔,向梅贻琦提出整个联大北迁,引起的麻烦会不小,西南联大可不是北方大学,这里复杂得很。放下此事,先送别吴增隆和远征团再说,十月初的一个清晨,没有任何送别仪式,吴增隆带着远征团将士离开了赵家堆,汽车再次去了棋盘山,全体官兵给这里的弟兄们上了最后一炷香,在陈娇儿、谭海和保卫人员的目光注视中,消失在蜿蜒的山区道路之中。

    民众是到了中午才陆陆续续得知消息,守在赵家堆的记者暗自懊恼,他们没想到这些人去了棋盘山就不回来了,急忙赶回城里,想要从陈娇儿那里获得远征团低调离开的原因。

    城里也扑空了,陈娇儿不在,虽然保卫人员还有留守在此的,并解释说陈娇儿未走,可记者们不信,固执的守在旅馆,缠着保卫人员询问赵夫人到底在那里。

    此时陈娇儿正在西南联大,她是来和梅贻琦做最后一次商谈,打算放弃上次的建议,同时,商量学生的解决之道。

    “夫人,请再给我一些时间,张、蒋两位先生正赶回来商议此事。”梅贻琦说的是张伯苓、蒋梦麟两位校务委员会主席,这二人对梅贻琦是很支持的。

    “梅先生,此事有些欠妥,我也不能滞留昆明太长时间,涉及到政治,恐怕难以解决。”听梅贻琦大致说了情况,陈娇儿敏锐发现这其中恐怕还有各方政治力量争夺联大,博弈的成分在其中。

    “正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我才想去。”梅贻琦叹了口气。

    “梅先生,我很想知道,您是何时动了想去察哈尔的念头?”

    “不瞒夫人,以前我做清华校长时,曾经对赵主席很不满,办学要靠自己的力量,哪有挖别人墙脚的道理?”

    闻言,陈娇儿笑了,当初挖清华墙脚,确实有些过。

    “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清华当时迁移时,我是力主不去察哈尔的,但这一路过来,现实是残酷的,重庆也好,龙主席也罢,不过是把我们这些先生们当做他们在政治上的筹码,我理解战争期间,办教育很难,可这战争总要结束的,国家需要重建的人才,回头审视,我才发现,这个国家,真正重视教育的是赵主席和夫人。”

    “梅先生言过了,我们也没做太多。”

    梅贻琦摇了摇手:“夫人不必过谦,我收集了察省不少消息,察省一直都没有减少在教育上的支出,锡省、伊省现在的学校恐怕都比这里多,夫人,在十年前,谁敢相信?马先生德高望重,以前我不明白他为何远离家乡要去察哈尔,而且一待就是近十年,连教育部几次请他,他都拒绝,看看现在的北方大学,我只能说马先生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上次夫人走后,我反思清华走过的路,大学是学子们的圣地,是净土,我不赞成太多外界的东西影响学校,我主张学术自由、独立办学,清华没能做到,可北方大学做到了。”

    “梅先生,北方大学也受省府影响的”

    梅贻琦又摇手:“夫人,大学不是与世隔绝,我所说的学术自由、独立办学,是有一定范围的,就说北方大学,赵主席可敢干涉马先生?”

    “这个倒是不敢,不过我夫君年轻”

    梅贻琦笑了:“年轻才气盛,赵主席乃是一方豪杰,我只能说他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这更可贵,我心目中的清华,就是北方大学这样的,夫人,我想了很久,如果不能带领清华走向成功,我愿忍痛割舍,去北方大学。”

    陈娇儿久久不语,梅贻琦她接触时间不长,但能感受到,他和马君武一样,愿意为梦想中的教育付出一切。

    话说道这,问题并未解决,陈娇儿心头猛然浮现一个念头,她看着梅贻琦道:“先生,联大关系错综复杂,张、蒋两位先生回来也不一定能解决,如果先生确实想去察省,我有个建议。”

    “夫人请说。”

    “请先生带清华北迁大同,我的条件不变。”

    瞬间,梅贻琦坐直了身子,猛的一拍大腿:“对啊!我不能说服同仁,但清华我还是能做主的!”

    接着,梅贻琦激动起来:“夫人的主意极妙!学子的事,想去察省先生的事也可一并解决,甚至龙主席那里,也容易交待,夫人,我看就这么定了如何?”

    陈娇儿想了想,“先生,您看这样如何,和龙主席会面还是需要的,清华离开也少些阻碍,我先回去,商定大同的校址,尽快拨款建设,这这段时间,先生也做好善后工作,等两边都准备妥当,我派人来护送先生和学子北上。”

    “就依夫人所言,我这就给龙主席打电话。”

    迫不及待的梅贻琦和龙云当天就约定了时间,简单请陈娇儿等人在联大吃了午饭,一行人前往市西郊的海源寺龙公馆,算是私下会晤。

    龙云早有心和赵子赟结交,碍于男女有别,也为避免重庆那里怀疑,他不好邀请陈娇儿,这次梅贻琦打来电话,他立刻同意了。

    以解决学子问题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传出去也好解释,分宾主坐定,龙云先对远征团陵园做了点解释,表明此事确实和他关系不大,但也对自己未能尽力,有不好说的苦衷表示歉意。

    面对云南王,陈娇儿自然不会纠缠这些琐事,三言两语,话题转到昆明学子的事情上来,提及西南联大北迁之事,龙云脸色有些不大好看,这墙脚挖的,有些说不过去。

    “龙主席,此事我考虑欠妥,只从学子们想去察哈尔这个问题来处理,忽略了这会给龙主席带来麻烦,当然,我们也想过采取一些办法,来弥补西南联大离开给龙主席带来的损失,虽然此事现在已经有些不好解释,不过我还是想告诉龙主席,我们察哈尔做事,不会不讲情面和道义的。”

    听着陈娇儿的话,龙云暗叹小女子不简单,话语中已经透露了他想知道的东西。

    “赵夫人,学子愿意去察哈尔是好事,都是报效国家,我是支持的,西南联大也不是我龙某人的,损失什么的,赵夫人就不要再提了。”

    陈娇儿点点头:“龙主席大量,小女子佩服,不过西南联大事情可放一放,我今日想和龙主席商量一件事。”

    “赵夫人请说,龙某若能做到,定当尽力。”

    “蒙疆战区远征团在滇期间,龙主席给了诸多便利,现在阵亡将士陵园也在昆明,多少还是会给龙主席带来些麻烦,我察哈尔无以回报,想在昆明新建一所医院,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梅贻琦知道陈娇儿的话是为他的事做铺垫,心中既佩服又感激,医院绝对是龙云想要的。

    龙云一听,有些诧异,一个陵园需要这么大手笔的回报么?瞅见同来的梅贻琦,心中明了,看来此事还是和这位联大校长有关。

    “赵夫人,无功不受禄,还请赵夫人明言。”

    “龙主席问,那我也直说了,梅校长想带清华离开,还望龙主席给予便利。”

    清华?不是联大?龙云玩味的看着梅贻琦,“看来我这地方还是留不住梅先生啊。”

    梅贻琦顿时有些尴尬,陈娇儿轻笑道:“龙主席此言差矣,云南山清水秀,民风淳朴,龙主席又治滇有方,我都想在此常住,只是龙主席也知道,清华原在北平,对北方有难以割舍的情感,清华南迁后,不少原来清华的先生都落脚张恒,梅先生和向我抱怨,说我们挖了清华的墙脚,这次清华若能北迁,也能让两地的先生们相聚,重塑清华之辉煌,战后也好就近返回北平。龙主席,教育乃一国之本,虽是战争期间,也万万不能松懈,我想,梅校长不是不愿意留在昆明,而是想为这个国家,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先生们的报国之心,还望龙主席能够体谅和支持。”

    一席话说得龙云竖起大拇指:“赵夫人果然巾帼英豪,传闻一点不假,话到这个份上,我若从中作梗,岂不显得小气?赵夫人,梅先生,龙某在此说一句,清华要走,龙某绝不阻拦,不过教育部的事情龙某就无能为力了。”

    陈娇儿和梅贻琦对望一眼,道:“多谢龙主席成全,我夫君说,龙主席也是一代豪杰,很愿意和龙主席往来合作,借此机会,我想问问龙主席,若是我们来此兴办工厂,龙主席可否给予方便?”

    真是会做人啊,龙云知道这是回报,露出微笑:“不知赵主席和赵夫人想来滇办什么工厂呢?”

    “云南有矿,我们想办冶炼厂,这矿石自然是由龙主席提供,此外,我们还想再此办药厂。”

    都是赚钱的工厂,龙云顿时来了兴趣:“不知赵夫人这工厂如何办?”

    “我们出设备,出钱,龙主席出地,我方占六成股份,龙主席占四成如何?”

    太占便宜了,龙云挠了挠脑袋:“赵夫人,这怎么好意思呢?”

    “龙主席,在这里办厂,是要龙主席照顾的,这些都是用钱无法算的,我倒是觉得,我们占了龙主席的便宜。”

    龙云哈哈大笑:“既然赵夫人这么说,那我们就都占了便宜如何?”

    陈娇儿露出浅浅一笑:“不过龙主席,我还有个小小的要求。”

    “赵夫人请说。”

    “我们建工厂,不会小,还请龙主席尽量不要让一些。。一些人来参与,否则就不是我们双方赚钱,而是替别人赚钱了。”

第686章 商定() 
龙云不傻,立刻明白她的意思:“赵夫人放心,无关的人我是不会让他们参与的,这工厂,还是你们说了算。”

    “那龙主席,我们就算说定了?”

    “说定了!”龙云心情大好,能和察哈尔合作,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何况这桥搭起来,说不定以后还能有其他合作,应对重庆也算有盟友了,至于引狼入室这种说法,龙云根本不考虑,两地相距何止万里,赵子赟若是想吞并云南,恐怕那时天下都是他的了。

    双方商谈融洽,龙云坚持要请陈娇儿和梅贻琦吃饭,在饭桌上,他甚至让梅贻琦放心,重庆那边他也会配合孙夫人,到走的时候,他派人护送,这期间若是有事,直接找他。

    事情解决了一大半,剩下的梅贻琦认为根本不是问题,他相信,只要原清华的教授们得知察省为他们所付出的,绝大多数都会支持他的决定。

    回到联大,梅贻琦立刻召集清华的教授商量此事,陈寅恪、赵元任、钱穆、吴宓等一干知名教授坐了一屋子,他们知道梅贻琦这几天在操办着联大北迁一事,说实话,多数人不太看好此事。

    听到梅贻琦说出清华脱离联大,单独北上的话后,一屋子人都愣了。

    “月涵,此事恐怕不妥,且不说教育部不好交待,张、蒋两位先生那边怎么解释?”吴宓蹙眉,消息有些出乎意料。

    “我来解释。”梅贻琦随即将他和陈娇儿商量的,以及去龙云那里商谈的说了一遍,这些大家们心动了。

    “赵子赟会不会有什么企图?”

    企图?梅贻琦摇头,幸好有北方大学这个例子,否则这种天上掉金子的事情,任谁都不会相信。

    “如果上当受骗,我宁愿上赵主席的当。”

    听他这么说,众人知道他主意已定,剩下的问题是自己去不去?

    “赵夫人有没有说这大同的清华建成什么样?”陈寅恪问道。

    “参照北方大学,赵夫人的意思是先期考虑在五百亩,这并不包括我们的住处,赵夫人的意思是这住宿区单独得好,学院按照我们现在文、理、工、法、师范进行设置,还可设置若干研究所,每个学院有单独的校舍,教学器材赵夫人建议除特殊的外,留在联大,察哈尔另行提供。”

    “和北方大学一样?”

    梅贻琦摇摇头:“赵夫人也明确告诉我,短期之内是做不到的,但她保证比我们现在的好。”

    “学生怎么招?”

    “由我们自主决定,除了察伊锡三省高等中学我们可以招生,其余地方的也可以。”

    众人顿时兴趣大增,搞教育,他们都知道察伊锡现在的高等中学在国内最多,好学生多如牛毛,断不会出现现在这种几百人的情况。

    “那还商量什么!回去准备!”赵元任起身就要走。

    “宣仲兄,不着急,我和赵夫人商量的是两边先各自准备,你现在去那可是什么都还没有呢!”

    赵元任笑了,“我着急了,这样也好,诸位若是不放心,大可等赵夫人建好学校再去!”

    “说什么呢?那岂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梅贻琦点头:“不错,我是相信赵夫人的,我看我们既然定了,也不能等人家什么都弄好了才去,先期组织一部分人,跟随赵夫人去,也好帮帮忙。”

    “这主意不错,我去!”

    “我去!”

    没有不透风的墙,清华要脱离惊爆了联大,一时间简易的联大校园风云暗涌,不少人暗地里大骂梅贻琦,折腾联大离开不成,居然玩这一招,这如何向重庆交待?

    可阻止联大离开有理由,阻止清华离开有些够不上,联大而已,不是独立的学校。埋怨梅贻琦的也不在少数,你清华倒是拍拍屁股走了,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