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极崛起 >

第828部分

第三极崛起-第828部分

小说: 第三极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安,永宁门外,一条长六公里的宽敞大道一直延续到清凉山附近,这条大道按照现代的说法,叫做双向八车道,带一条辅道和一条人行道。道路中央是一条宽五米的隔离绿化带,主道和辅道,辅道和人行道之间,则是行道树,以梧桐为主,树已经长得有一人多高,郁郁葱葱,假以时日,将会遮天蔽日。

    西安民众都知道这条大道的未来名字,复兴大道,象征着由古至今,中华复兴之路。复兴大道全部是西安民众义务出工,修建的基础,如今主道已经铺设沥青,辅道作为周边工程施工车辆进出,虽然还有些灰,可民众仍然隔三差五会来看看,看看新中华的首都行政中心。

    清凉山脚,是一座巨大的中西结合建筑,说西式,是因为它分了层,除中间是一个圆形的高大建筑外,两侧是中规中矩的四层楼,说中式,是因为他的顶和外形,有着浓郁的中国风格。

    这座建筑并不是民众猜测的总理府办公地,而是国民议会大楼,中央圆形会场,可容纳两千人开会,采用阶梯式,背靠清凉山的是主席台。两侧则是议会下属机构及议员的办公地点,楼前面,则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名为胜利广场,中央有一个基座,将树立英雄纪念碑。

    胜利广场也是升国旗之地,平时作为民众可游玩之地。在胜利广场左侧,是多个两层楼组成的总理府,楼层较矮,更具中国特色,这里不但是国务总理办公地点,也是居住地点,当然,卸任之后,是要搬离的。和其对应的右侧,则是主席府,格局和建筑与总理府一样,形成左右对称。

    总理府和主席府只有一些直属办公机构,在总理府和主席府往北下手,则是各部所在地,均是四层楼呈品字形格局,再往北,有一条东西大路将其隔开,与复兴大道十字形交叉,名为光明大道。

    越过光明大道,靠近永宁门方向,左右均是使馆区,英法等国都派人直接参与设计建造,既确保本国的风格,同时也有避免被做手脚的意思。

    各部的占地面积并不完全相同,这里面,国防部的占地是最大的,达到一千多亩,预留了不少地方,以防今后一些新单位出现,没有办公之地,在各部后面,是统一建设的四层中式住宅楼,一楼有一个院子,主要为领导居住,楼上是有些现代感的套房,为各部工作人员居住,不管级别大小,住房面积是一样的,租金中等水平,离职或调往外地要退出,若是各部之间调动,则可以继续居住。

    当然,若是不想住在这里,自己去找其他住房也是可以的,比如各部一些年纪大的领导,也有不喜欢这样的环境,宁愿远一点,去租住独门小院,不过来部里上班就得自己解决交通问题了。

    说有特权化,也有,行政区有独立的医院、学校等设施,主要保障这里的人就医和孩子入学,住宿区也有专人管理卫生环境,上门收取水电费什么的,总理府和主席府的住宅是独立小院,也有专人管理,但不负责贴身服务。

    没一定特权肯定是不行的,就是赵子赟也不可能做到凡是自己解决,何况这些特权只存续于任职期间,也算说得过去。

    此时赵子赟就站在国会大厦前的胜利广场看着未来的首都行政中心,梁思成向他指点着各处建筑,从总的规模上说,首都行政区也算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已经超过了当年老蒋弄的南京行政区,一个新时代来临,这样的面子工程,也还是需要的。

    夜色渐渐暗淡,正被方西安古城星星点点已经在闪烁,和行政区同步建设的,是西安古城修缮,城墙已经完全恢复,永宁门外护城河也清淤后引入渭河水,城内除了一些有价值的老建筑修缮一新外,一些残垣断壁和普通房屋已经拆除,一些小巷子内重新修建了汉唐风格的院子,按照规定,原有地契拥有者可有二十年过渡期,这期间,是可以住在这里,也可以选择出租。

    临街的房屋梁思成采取了张垣上下堡的方案和经验,多为商铺,不超过三层,不采用钢筋混凝土,青砖彩瓦,雕梁画栋,没钱玩这个的,可以土地使用权和别人合伙修建,也可以使用权抵押贷款,总之,必须修,否则就出让使用权,这里是首都,梁思成希望古今两个区域成为西安永久的特色。

    他的想法得到西安市长郭春涛的极力赞同和支持,从太原市长任上,到西安市长,郭春涛是没想到的,孙夫人原先和他谈过,他有可能代理山西省,但最后一刻,因薛儒等人回避辞去职务,有管理大城市,并且能力出众的人选一下子只剩下他一个。

    首任首都市长,荣耀相当巨大,郭春涛激动之余,也思考如何管理首都,从以前的例子来看,首都市长是不太好当的,这里都是高官,俗话说天子脚下,京师重地,没有小事。

    当然,郭春涛并不担心做不好,新中华各项制度在他看来相当完善,只要照章办事,不会出大问题,唯独这首都经济如何发展是个大问题。行政区处于下风口,周边肯定是不能有什么大工厂的,就是北面,恐怕也不行,郭春涛不担心没人来发展经济,他手头上有一大堆希望在首都附近建立工厂的单子,只是,他很想首都像阳高一样,山清水秀,让人心旷神怡。

    但首都毕竟是首都,以后居住的人数绝不是阳高可以比的,为此他头痛了好长时间,拿不定主意,他希望神州电子集团这样的企业进来,可偏偏赵子玉不想来西安,为什么说不清楚,还是梁思成和他讨论古城修建方案时,让他突然想到一点,首都根本不需要太多工业,西安地处东西部要冲,等延安的铁路修过来,还是连接蒙区的新通道,只要商业发达,不愁经济不行。

    把老城改造成为商业区就这样定了下来,郭逢春没想到,他支持梁思成的这个改造方案,催生了西安发达的旅游经济,也正因为西安采取了这个模式,梁思成后来的保护古建筑工作在各地都得到支持,尤其是北京。

    赵子赟来首都视察行政区工作,梁思成特意向他汇报了为保护古城,西安的地铁工程有一些调整,光明大道下的地铁依旧没变,但复兴大道下的地铁为了避开西安城,改为两条,从西安城安定门和永乐门外两侧过,与光明大道形成十字交叉,加上南北向两条本来穿过西安古城的地铁也移出城墙外,整个古城下方没有地铁通过,交通会有所不便,投资也因此增加,这个改变受到一些人批评,梁思成此时非常需要赵子赟的支持。

    “梁兄,我已经很清楚你表达的意思,这样吧,你草拟一个报告,除了西安,还有那些城市需要保护修缮,你一并列出来,请郭市长协助上报建设部,咱们一次把这样的事情解决,以免遇到一个城市,就要商议一次。”赵子赟望着远方灯火,眯着眼睛说道。

    。。。

第1214章 阿三的野心() 
梁思成闻言,心里顿时轻松许多:“赵总理”

    “打住,非正式场合,还是兄弟相称得好,否则我可要请教梁先生了。”

    梁思成笑了笑:“你呀,还是没变,好办,子赟兄,我有个想法。”

    “你说。”

    “咱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现在很多城市都大兴土木,有传统的,也有高楼大厦,当然,我并不反对建类似西方的高楼大厦,只是要有章法,否则会在整个格局上显得很混乱,我希望国府能够做一些明确,传统的就要传统,现代的就现代,不要混。”

    赵子赟想了想说道:“你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城市现在已有的区域是传统的,后来怎么新建,都要符合这个区域的风格,反之,新区域要是以现代高楼为主,那么也都是这个风格?”

    梁思成点点头:“是的,以首都行政区为例,出永宁门往南这一线,采取了这种中西结合的风格,那么周边区域因以此为准,哪怕有一些原来的建筑,也不要保留,在西面新建的机场,其建筑以西式为主,那就统一尽量建高楼,城北和城东,则以传统风格为主。”

    看着周边片刻,赵子赟道:“此法可行,不过需要梁兄做一件事。”

    “何事?”

    “尽可能的召集人手,到各地调查清楚,如果有可能,做出一些详尽的规划,否则单凭国府一纸文书,各地情况又不同,会让当地官员无所适从,影响城市建设。”

    “这没问题!”梁思成一口应承。

    “北方大学对环境也有一些研究,梁兄不妨和他们一起合作,郭市长不太考虑工业,可其他城市不可能没有工业,那些地方合适建工厂,影响最小,也应有一个设想。”

    梁思成点点头:“明白,我也有所考虑,如果有可能,工厂最好距离城市有一点距离,当然,太远也不行。”

    “每个城市不可能完美无缺,我回去,会敦促建设部尽快下发文件,城市建设要多思考,要想长远一些,当然,梁兄,你的工作也不要过细,那样耽搁时间。”

    梁思成应了声,随即指着暮霭中的行政区:“你还没评价,这设计如何?”

    “好,就是有些奢侈了。”

    梁思成大笑。

    本想在西安耽搁几天,详细了解首都的整体规划,总理府办公厅打来电话,请他立刻返回张垣,出大事情了。

    印巴分制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快就爆发了战争,和中国不同,印度独立后立刻就加入了联合国,并得到了苏联的支援,尼赫鲁对巴基斯坦领土是有野心的,随即便挑起了克什米尔争端。

    真纳领导的巴基斯坦论实力不如印度,三月份开始的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节节败退,克什米尔地区大部被占。

    也不知是真纳故意的,还是尼赫鲁本身就想趁机挑衅,在真纳军队一部退入阿克赛钦奇普恰普山口之后,印军第四师一部追击而入,并趁机占领了奇普恰普山口。

    中国国防军虽然没有进入双方争议地区,但并不代表没有关注这一地区,在日喀则的李天佑三十师巡逻部队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刻上报师部,消息迅速抵达国防部。

    中印之间没有建交,双方争议地区现在也是处于搁置,彭老总没想到印度人连谈判沟通都没有,就直接入侵了争议地区,他立刻命令参谋部制定反击方案,同时上报总理府。

    赵子赟回到张垣时,印军第四师一个旅已经进抵喀拉喀什河,完全不是追击巴基斯坦军队那么简单,彭老总断定,印度想挑战中国的底线,只是当前的问题是通过政治解决,还是出兵回击。

    出兵也有出兵的问题,三十师是最靠近印军入侵地区的部队,但其主力在日喀则,距离喀拉喀什河也有一千多公里,而且要穿越阿里地区,道路极其恶劣,可以说,印度人是找到中国一个软肋,在中**队最难抵达的地方发动了一次入侵。

    赵子赟很快就清楚了状况,他知道,尼赫鲁这是试探,如果中国不应对,或者无法应对,那么尼赫鲁会照章办事,从西部一步步蚕食到东面,看着地图,他有些恼火,地形确实对中国不利,若是给他几年时间,在西藏建立完善的体系,那里会怕了几印度!只是现在调动三十师,短时间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重装备是很难投入使用的,至于在阿克赛钦的前方巡逻部队,不过一个连,起不到任何作用。

    彭老总见他沉默不语,也没说话,只是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地图上敲动着,会议室里很安静,彭老总的手指敲击声显得非常不和谐。

    赵子赟抬头看了眼彭老总,见他依然敲击着桌子,微微摇摇头,不过他眼睛闪过一道光芒,他此时已经看清了,彭老总不是瞎敲,在他的手指敲击处,是山南地区!

    他抬起头盯着彭老总,老彭什么都没说,但他可以察觉老彭微微点了下头。

    赵子赟陷入沉思之中,彭老总暗示什么他清楚,这是要他说服临时政府,派兵从山南地区进入双方争议地区,从而逼迫印度做出反应,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军事上的,总之,不能陷在阿克赛钦。

    “怀归兄,我有个问题。”

    “子赟兄请说。”

    “没有重武器,你有多大把握?”

    彭老总微微思索了下,反问道:“动用空军吗?”

    “我们在西藏和南藏的机场还不完备,动用空军效果恐怕也不大。”

    “我有十成把握。”

    闻言,赵子赟愣了下,没有重武器,空军情况不明,彭老总都有十成把握,那这岂不。

    “现在的国防军可不是吃素的,没有重武器照样能行!我问空军,是想判断下我们能打到那里。”彭老总见他有些惊讶,解释道。

    “那好,怀归兄,军事上的事情交给你了,其余的事情,我来办!”

    彭老总露出一丝笑容,“行!”说着走到门口,站住了,回头问道:“难办吗?要不要我配合?”

    赵子赟也露出笑容:“应该不难办,怀归兄还是抓紧时间准备吧。”

    说服毛公、孙夫人和周公,并没花赵子赟太多功夫,他的理由有二,第一,如果不做反应,等于默认麦克马洪线,哪怕今后谈判也会陷入被动。第二,不做出姿态压制,印度不会主动谈判。

    毛公虽然有些不大相信他真这么想,但认为借此时机,迫使印度就双方边界进行谈判,也是可行的,战争很可能不会爆发。

    只是毛公也过于忽视了青藏高原带给印度人的底气,尼赫鲁敢在西面挑事,同样也会看着东面,他清楚知道,青藏高原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条非常艰难的天险,中国人别说坦克,就是汽车都过不来,轻装步兵能有多大能耐?

    杨杰的总参谋部最早也没有实际的作战计划,只是制定了几个方向,具体兵力部署,由西南军区司令部来实施。

    没有淮海大战,战神粟裕的光芒小不少,但并不能掩盖他作为出色将领的光环,作为西南军区司令官,他知道自己面临的是领土争端,越南的,印度的,为此,上任之后,他收集了不少印军的资料,从装备来看,印军连日本人都不如,战斗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