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则天大全集 >

第258部分

武则天大全集-第258部分

小说: 武则天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看死刑一向是京畿百姓“喜闻乐见”之事,何况今天杀的是奸臣,岂能不引起轰动?洛阳民众争睹这大快人心的场面,扶老携幼纷至沓来,比赶庙会还热闹。眼瞅着两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被灰头土脸地绑在桩橛上,有人忍不住高声叫嚷:“哦!‘四时仕宦’当到头喽!当初为了升官,折腾得乡里沸沸扬扬。女皇登基乃是神佛保佑,用得着你上蹿下跳瞎跟着起哄吗?这回马屁拍到马腿上,老实了吧?”

    “你晓得什么?”别的看热闹的人反驳,“我昨天见了告示,傅游艺之罪乃是谋反。据说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身穿龙袍登上金殿,醒来就开始图谋不轨,鬼鬼祟祟的,结果被抓了。哼!从七品官升到宰相,还不知足,竟还妄想当皇帝,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是啊!做人还是本分些好,多烧香、多拜佛,莫生非分之想。那位丘大将军何尝不是名利心太重?为了往上爬,枉害无辜,做尽了坏事,现在轮到自己掉脑袋了吧?业力不失,这是报应啊!可见苍天有眼,皇帝圣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有人接过话茬儿:“昔年博州李冲、豫州李贞同时叛乱,博州百姓被丘神害死不少,督军豫州的张光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本来也想杀良冒功,抓了五千多人。幸而狄仁杰赴任豫州,上疏辨明是非为民求情,这才保住那数千人的性命。真是功德无量啊!”

    “不错,狄公那等好官实在难得。当年他在宁州任刺史,把那里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感念其恩,给他立德政碑,连后任的几位刺史见了碑文都深受触动,没一个敢盘剥百姓的。”

    又有人神秘兮兮道:“我曾听到传言,说狄仁杰是半仙之体,能元灵出窍,白天判州中政务,夜晚断阴曹冤狱,不知是真是假。”

    “唉!可惜狄公常年在外任职,咱们京畿父老反倒无缘一睹他老人家的风采,遗憾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谈起狄仁杰的事迹,越说越离奇;殊不知此刻有个年逾六旬、身材胖大、白面长须的老者骑马立于人群之后,正哭笑不得地望着他们——恰是他们仰慕已久的狄公。

    狄仁杰科举明经起家,早年以直谏驰名,近年来他远离京城在外任职,这固然是因为他善于处理民政,却更与朝廷局势有关。当初他担任宁州(今甘肃庆阳)刺史颇有政绩,一度调回洛阳,升任地官侍郎;偏偏事不凑巧,那会儿武曌忙于打击异己,诛杀刘祎之等人,改用见风使舵的王本立为地官尚书、同平章事。王本立早年曾被狄仁杰弹劾,彼此芥蒂很深,一起共事岂不尴尬?恰逢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叛乱失败,于是武曌命他接任豫州刺史,暂离洛阳。哪知刚到豫州就赶上张光辅捕拿无辜百姓的事,为此他与张光辅大闹一场,上疏为民求情。结果豫州百姓得救了,他却因为辱骂宰相被贬为复州(今湖北仙桃)刺史。

    数年间狄仁杰的官阶降了升、升了降,几乎原地踏步,不仅因为运气不佳,更因性情使然。但他屡受挫折依然故我,既在其位必尽其责,无论大唐还是大周,老百姓总要好好过日子吧?狄仁杰便在复州安心当他的刺史,继续造福一方。不料改朝换代刚几个月,朝廷突然召他回京,这是福是祸呢?

    狄仁杰轻车简从离开复州,行至半路就听到消息,贪赃枉法的宗秦客、宗楚客兄弟被贬官流放,他心中顿感畅快,看来朝廷似有匡正之意,于是加紧赶路;眼看快到京城了,又在都亭驿遇上执行丘神、傅游艺死刑的这一幕。对这两人狄仁杰一样素无好感,但听了百姓的议论又不免怅然——淳朴小民是最容易满足的,不过是崇贤怨佞,哪知道朝廷斗争的险恶?又怎懂得帝王心机?丘神落得今天这个下场其实是逼死废太子李贤所致。当初徐敬业叛乱,打着拥戴李贤的旗号,故而武曌斩断舐犊之情,丘神知进不知退,充当了逼杀李贤的刽子手。这固然一时顺了武曌心意,但母子之情是不可能完全断绝的。如今时过境迁,武曌的皇位稳固,岂能放过令自己抱骨肉之憾的丘神?至于傅游艺,不过是七品官的资质,才不惊人、德不服众,文不能雕龙、武不能伏虎,只会投机献媚而已,当初给他加官纯粹是为了树一个顺我者昌的榜样,使劝进更加顺利,事后他就没啥用了;而且跃升宰相后他的浅薄无知日益凸显,武曌岂会再留这跳梁小丑给朝廷丢脸?其实傅游艺再愚蠢也不至于做场梦就图谋不轨,以丘神之声望人脉更是毫无造反的本钱,说他们谋反不过是借口,其实是卸磨杀驴。以他二人所作所为固然是咎由自取,却也不免令人感慨,君心无常啊!

    “狄兄,别来无恙……”

    狄仁杰正默然沉思,忽听背后有人呼唤,回头观瞧,见不远处走来一人,有五旬上下,瘦削枯干、其貌不扬,三角眼、高颧骨、塌鼻梁、扇风耳、薄嘴唇,三绺稀稀疏疏的山羊胡,穿一身半旧的粗布衣,正笑呵呵朝他拱手。狄仁杰一见甚喜,跳下马抱拳还礼:“真宰贤……”

    那人连连摆手:“旧日之名千万莫提,如今我已改名元忠。”

    人不可貌相,莫看这位布衣之士相貌猥琐,却也曾是名震朝野的人物。他早年以三篇军务奏疏打动圣心,从一介监生直接进入官场;担任监察御史时以盗治盗,不动一兵一卒完成迁都;还曾随军征战运筹帷幄,以火攻之计大败起兵反武的徐敬业——此人便是奇谋之士魏真宰。

    因扫平叛乱功勋卓著,魏真宰一度晋升洛阳县令,成为举朝瞩目的官场明星,可没过两年便因桀骜不驯得罪权贵,遭酷吏诬陷下狱;原本被判为死罪,哪知临刑之际武曌突然遣使降旨,改为流放。魏真宰逃过一劫流放岭南,后因改朝换代,避女皇之母杨贞之讳改名魏元忠。

    经他提醒狄仁杰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忌讳,连忙改口:“元忠贤弟,见笑了。”

    魏元忠扑哧一乐,凑到他耳边戏谑道:“不瞒你说,我也三天两头说错话,换一轮天日还不适应啊!不过那旧名确实该改,‘真宰’二字不吉利,上次侥幸陪法场,谁知下次还能不能幸免?真宰真宰,弄不好就真宰啦!哈哈哈……”

    “贤弟还是老样子,一点儿都没变。上了一次刑场不过瘾,还想有下次啊?”狄仁杰笑道,“你怎会来京?莫非已被赦免?”

    “正是。”魏元忠从怀中掏出份文书,“朝廷又想起我这流徒了,一纸召令发至岭南,调我火速回朝,可能要再授官职。这一路遇到的新鲜事不少,看来圣上有意肃清吏治、拨乱反正,要大干一场啦!”

    “当今圣上……”提起这四字,狄仁杰胸中五味杂陈——半年前那个女人还是太后,现在却成了九五之尊。作为大唐之臣,转而侍奉这位篡夺社稷的女皇,是否有失节义?但平心而论,这位女皇又何尝不是明智之人?回溯先前的风风雨雨,显赫一时的王本立、张光辅最终都被杀了,丘神、傅游艺这样的小人也即将人头落地,反倒是他和魏元忠这样“性情不好”的人有惊无险地活了下来,难道只是巧合?

    想至此狄仁杰慨叹:“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无论如何贤者进、浊者黜,我辈又有了用武之地。且以四海沧生为念,上求济世安民,下求无愧于心吧……”

    话未说完又听一阵喧闹,原来行刑时辰已到,刽子手持刀登台,百姓们也争着往前拥,嘈杂声中监刑的官员也出现在围观之人面前。这位监斩官方逾不惑之年,却身穿三品的紫色朝服,头戴亲王的远游冠,中等身材,相貌端正,颇具儒雅气质。莫说狄仁杰、魏元忠,连许多百姓也认识,他便是女皇之侄、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

    狄仁杰一见是他,不禁小声嘀咕:“圣上也知丘傅二人民怨甚深,故意让自己侄儿监斩,欲树武氏之声望,邀买民心。”

    果不其然,武三思并不急于传令,而是开始了一场动情的演说:“我大周立国伊始,本当慎行杀戮,然则丘神、傅游艺窥觊神器、悖乱朝廷,况曾荼毒黎民、妄害无辜,如此行径万难姑容!今日我奉圣上旨意,为万民诛二贼,为社稷除二蠹;日后倘还有不逞之徒败坏朝纲、欺压百姓,便与此二贼一样的下场!”

    这番话慷慨激昂,百姓们听了大为振奋,不住欢呼:“皇上英明!皇上万岁!”武三思也不禁手捻胡须欣然微笑——话说得确实漂亮,但冤杀无辜、殃及百姓的事他们武家子弟何尝没参与?实事求是地说,丘神、傅游艺不过是马前卒罢了,现在却把所有罪过都扣在他二人头上。而此刻这两只替罪羊的嘴被木塞堵得严严实实,根本说不出话,况且经过酷刑拷打早已奄奄一息,死亡反而是解脱,哪还有心辩解?只是茫然瘫软在那里,等着砍脑袋。

    魏元忠眼见此景,不禁想起自己两年前陪法场的经历,当初同时被赦的还有郭正一、张楚金、元万顷,惜乎郭张二人年迈,先后病逝在岭南,元万顷更是“莫名其妙”地死在流放途中,独他一人熬了过来。此刻见今忆昔,顿生兔死狐悲之感,忙把头扭开,怅然叹息道:“抛开忠奸是非,好歹同朝一场,咱们别看了。”

    离开都亭结伴同行,狄仁杰没带几个仆从,魏元忠蒙赦而回只有一骑,说短道长走得很慢,将近一个时辰才入都城。洛阳城还是那座洛阳城,但它已由李唐的东都变为武周的神都,更添了几座引人注目的建筑。除了明堂和正在建造中的天堂,城东营建了武氏宗庙,祭祀严祖成皇帝武克己、肃祖章敬皇帝武居常、烈祖昭安皇帝武俭、显祖文穆皇帝武华、太祖孝明高皇帝武士彟等五代祖先,以及周文王、郕叔姬武——武曌宣称他们文水武氏是上古周室后裔,周平王之子姬武之后,故而也将他们建祠供奉,并列武氏七庙。而长安的李唐宗庙虽没有拆除,却降为享德庙,只保留李渊、李世民、李治的祭祀,其他李氏祖先的灵位皆被撤销。武曌甚至还想推翻隋唐以来的州县制,改州为郡,但重新界定地域过于烦琐,有人提出“州”与“周”同音,大周建立反而废州乃不祥之举,于是此议作罢。另外武曌以佛立国,宣称自己是弥勒转世,继位伊始便下诏称“自今以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庶得道有识以皈依,极群生以回向”,就此改变了李唐的宗教政令,佛教地位高于道家,所以朝廷对伽蓝精舍也很重视,洛阳的大福先寺、佛授记寺、白马寺、麟趾寺等庙宇都有所扩建,香烟缭绕气象一新。

    狄仁杰、魏元忠离京数载,目睹这一切竟有恍如隔世之感。不知不觉日至中天,二人再不敢耽搁,来到邸院(地方衙门设在京城的办事处,便于传递消息、接待官员,中晚唐时期演变为进奏院)存了马匹行李,没来得及吃饭便先去皇宫——受召入朝自然要觐见皇帝,但在此之前要到天官报到,等候安排。

    二人堪堪行至天津桥畔,忽闻蹄声大作,有一支马队自则天门涌出。二人还以为碰上女皇出巡呢,忙退至路旁;怎料细一打量,哪是羽林军?骑在马上的尽是和尚。虽说是出家人,但这帮和尚个个腆胸迭肚、五大三粗,俨然侍卫的模样;正当中有匹通体雪白的宝马良驹,其上端坐一位年轻僧人,斜披紫色袈裟,腰系镶玉宝带,连手里的缰绳都是金线编的;面上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相貌英俊微有虬髯,一脸傲然之态。

    “竟是这淫僧?”狄仁杰愤然蹙眉,“离京数年,没想到这小子恃宠跋扈更甚往昔。”

    魏元忠唯恐狄仁杰一时愤怒惹出麻烦,忙提醒道:“此乃御虱,摸不得。”

    古往今来再英明的皇帝也未免有格外宠信之人,臣子将这等人比拟为皇帝身上的虱子,虽然厌恶但不敢触碰。何况当今皇帝乃一女子,更不能随便摸!这位僧人法名怀义,据他自己宣称俗家是河东薛氏,表面上是和尚,实际是女皇的面首。不过女皇显然不仅将其视作男宠,还给予他许多重任,先是建明堂,既而炮制《大云经疏》,甚至还曾统军征讨突厥,打了一场“兵不血刃”的胜仗。因为这些功劳,他跻身大周的开国功臣,地位扶摇直上,如今不仅是白马寺住持,还官封右卫大将军、爵封鄂国公,加授正二品辅国大将军的头衔。

    遥想当年怀义刚刚“蒙受天恩”之时,因为从正门入宫被宰相苏良嗣撞见,被狠狠责打了一顿;而以他现今之势派,出入宫廷无所禁忌,连武承嗣、武攸宁之辈也要让他三分,满朝文武谁还敢阻拦?狄仁杰、魏元忠虽都是性情中人,遇见这个和尚也只能隐忍——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叫人家有“后宫之宠”呢?

    龙马奔腾,耀武扬威,怀义趾高气扬挥鞭驰过,显然没把往来的官员放在眼里;他手下那帮僧人也都狐假虎威,数十匹马的铁蹄踏在桥上,隆隆震耳,那声音借着洛水传得极远,回荡许久才渐渐散去。狄魏二公回望怀义的背影,嗟叹半晌才过桥入宫。

    与长安的蓬莱宫不同,太初宫的三省官衙并不在朝堂左右,而是设在宫城的西南角,虽说觐见远了点儿,但官吏往来办事不会遇见圣驾,反倒随便许多。二人验明身份,穿过永泰门猛一抬头,大为震撼——有个“巨人”正低头俯视着他们!

    那是一尊正在雕刻中的佛像,竟然比龙门的卢舍那大佛还要大,就屹立在明堂的后面,那个位置便是天堂。武曌下令修建天堂供奉佛像,还交代其规模要超过明堂,这可难坏了有司官员。明堂有三层,高达二百九十四尺,已是庞然大物,比这个规模还大,那要有多高?建多少层暂且不论,这是一座佛堂,既然建筑高大,其中的佛像必也大得惊人,如何把一尊巨型佛像运进这座建筑中呢?经大批能工巧匠讨论研究,最终想出一个办法——先造佛像,后筑佛堂。

    皇宫的工程比不得龙门,毫无山势可借,也不可能把比明堂还大的整块石料运到宫中,所以这座佛像采用脱胎夹纻之法。先用石材、木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