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工业霸主德意志 >

第13部分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3部分

小说: 工业霸主德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装甲旅实际可用的武装运输车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赶到既定地点的人数也是不足让他单独发起最为关键的进攻。但是随着其他方向赶来的装甲旅越来越多,这些七拼八凑起来的人终于足够向最为关键的地点——布列斯特发起致命的进攻。

    布列斯特,沙俄统治欧洲以西领土的一个关键城市,从这里出发的铁路遍及整个沙俄西部城市,是一个经济,交通,补给为一身的重镇。但是随着俄军在1916年的夏季攻势中,大量的后备军开始往前移动,原本防守力量强大的一座要塞却至驻扎着维持治安的警察和一些途经此地的伤员及少量协助城防的民兵。这些人大多没有配备前线都短缺的步枪,甚至是连城头的机枪也被拆下来送去了什么都缺乏的前线。

    城头上的守军看着城外逐渐多起来的德军开始渐渐不安起来,因为他们连防守用的武器都没有,没有足够的步枪,甚至是连一挺可以用上的机枪都没有,仅仅是有几门转运的大炮也没有足够的炮兵操作。城内的指挥官从医院和其他地方搜刮来的炮兵也仅仅只够操作几门火炮,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防守战,根本就起不到大的作用。

    城外的德军,已经到达的有十几个,其余的不是因为武装运输车全部损失完了没有了速度,要么就是因为遭遇了抵抗力量没有赶过来。哪怕是现在已经到了城外的德军加起来也不过2000多人。这要是放在之前,有人告诉他们要用2000人拿下俄军的布列斯特城,他们会觉得那人是疯了。

    伦德施泰特,是此时布列斯特城外德军军衔最高的,自然成为了这些人的最高指挥官,在战役开始后,严格遵照部署的他完成了这次的突破行动,但是原计划中的突破防线到达这里的人数应该是20000人,而不是仅有十分之一的2000人。这前后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也幸亏布列斯特城内的俄军没有出城剿灭这支德军。由此可见城内的俄军要么就是忌惮还有大军隐藏在暗处,要么就是人数和军备并不具备能够将他们消灭的力量。

    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将军,本该在前线的他因为和布鲁西洛夫的观念不符,所以被留在了后方担负守城和转运的任务,没有了危险也就没有了军功,这何尝不是布鲁西洛夫对他的一种压制。毕竟如艾德里安那般的后勤能力,俄军里还真的找不出来一个与之媲美的人来,更没有人像艾德里安那般被欣赏和提拔,且本身就有着不俗的影响力和身份。

    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将军知道城外有德军还是两天前知道的,为此他还给前线的对头布鲁西洛夫拍去了电报。就他所侦查到的情况来看,这些突然出现在城外的德军在500到600人之间。至于到底有多少人,他手下的人也没有侦查出来,其他诸如火炮多少,武器装备如何,士气如何,一概不清楚,只能远远看个大概的俄军士兵还是凭借着相对熟悉的地形优势才得来的情报。萨姆索诺夫不是没想过要出城剿灭这些看起来只有一个营的德军士兵,实在是他手上的人数也不多,除去要留守的人手,他能出动的就是只有马刀的哈萨克骑兵几十人,步枪和子弹都不足的民兵几十人,更别说连剑都凑不足的警察了。连防守都没有信心的萨姆索诺夫根本没有动起要出城剿灭德军的心思,反而祈祷布鲁西洛夫这个仇人能够赶紧派来援军,可是拍出的电报就如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回应。

    “该死的泥腿子,难道不知道丢了布列斯特的后果吗?”越想越气的萨姆索诺夫生气的拿坚硬的城墙宣泄了起来。

    而对面的德军此时也是不容乐观,原定计划要在3月5日之前拿下布列斯特,可是现在的情况和当初的计划差得太远,伦德施泰特根本没有把握。可是留给他的时间却只剩下2天,眼看着天色渐渐黑了起来,也就是说,明天是最后一天,拿不下这座城,他这看似风光的指挥官就得因为作战不力论罪,何况这个行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若是没有完成,少不了要吃一颗枪子儿。

    愁得无法入睡的伦德施泰特把其他指挥官全都聚到了一起,就在树林里的一块草地上接着微弱的月光开始大胆的策划起来。

    第二天,天色刚亮,2000多人的德军紧密的站在一起,等着伦德施泰特的训话,他们知道一场硬战即将到来。装甲旅的成立时间很短,连半年的时间都不到,他们都是从各个地方抽调出来的老兵又经过了层层筛选出来的精锐。敢打战,敢打硬战,敢以必死之心奋战到最后一刻的精锐。在他们组建的同时,关于这次行动的秘密也经过宣导牢记于心。穿插在敌军防线后,捣毁战略补给点,拿下俄军东线最为关键的补给城布列斯特且要顶住俄军反扑就是他们的终极任务。

    “今天就是计划中约定好要拿下布列斯特的日子,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不到20个小时了。”伦德施泰特一边将手中的MP16M冲锋枪举过头顶说道:“拿下它,守住它,我们一起获得荣誉,拿不下它,我们一起赴死!”

    随着伦德施泰特的战前动员结束,威廉·勒布带领着一支50人组成的第一队冲锋力量出发了。

第21章 血战() 
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将军是一个敢打硬战的将军,贵族出身的他身上找不到半点怕死的影子,一路从少尉晋升上来,却依旧没有改掉战场指挥的习惯,只是现在的情况留给他指挥的余地不多了。

    从一处较高的民房正在观望的萨姆索诺夫看到德军的身影正在靠近的时候,守在城外的俄军开火了。一阵交火后,德军倒下了十几人,一支50人的冲锋队就在第一次交火中少了一小半,紧接着在远处的德军开始用手中的武器帮助冲锋的队友压制对面的俄军。子弹横飞的战场上每有一个德军倒下,就会从后方冲出两个德军发起冲锋。

    就在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俄军终于是放弃了城外的防线转向城内退去重新在各个道路上设置防御点。埃尔温·隆美尔此时正带着一队30人组成的突击队在一条十几米宽的道路上和俄军打得正酣,弹药有限的他们需要在足够近的距离上才能开火,不然冲锋枪的准度不足以让他们打中俄军。而对面的俄军好像子弹也不多,阻击德军的火力中并没有出现重机枪一类的武器,所以德军的进攻速度并不慢。

    在丢下了十几具德军尸体后,隆美尔完成了这个街道的控制,而在另外几条街,同样的情况正同步发生。

    穿插在城中的道路何止百条,德军每到一条街道都会遭遇零零散散的俄军阻挠,但是总汇在一阵交火后投降,实在是没有子弹了。

    没有预料中的大规模抵抗和火力,2000人的德军仅动用不到千人就将主要街道全部占领下来

    下午时分,德军才在一座广场前遇到了阻力。

    萨姆索诺夫并没有因为大势已去而逃跑,而是率领着剩下的几十人在广场的东面一处死角严阵以待,之所以选择这个死角作为最后抵抗的地方就是为了让手下的人明白已经是退无可退了。这些人手中的弹药更加充足,虽然依旧没有机枪这种武器,但是他们是真正的军人,知道如何将武器作用发挥到最大。

    两军很快开始了交火,占据地利的俄军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一开始占据了上风,几百人的德军被打得四处躲避。这和他们之前遇到的情况大为不同,准度和火力密集程度明显发生了大的变化。但是种情况也没有持续很久,俄军的枪声渐渐稀疏起来,胆大的德军有的开始伸头探望想看个究竟,但是却发现俄军那边彻底没有了声音。

    勒布不敢耽误下去,眼见天色越来越暗,若是无法在天黑之前拿下布列斯特,一旦发生变故就等于任务失败。没有多余的考虑,勒布让德军发起了冲锋,必须要不惜代价的将这些俄军消灭。

    顿时,四面八方的德军开始吼叫着向躲在死角的俄军发起的冲锋,而这个时候,俄军也突然站了起来翻过障碍冲着德军发起了冲锋。冲在最前的德军看见俄军冲了出来,端起手中的冲锋枪朝着俄军一顿扫射,大片的俄军开始倒在冲锋的地上,但是过近的距离还是让一些俄军冲到了德军当中。

    碰撞!惨叫!鲜血横飞,断肢残臂是索姆诺夫看到的画面,身为将军的他并没有躲在后面,而是拿着一把马刀和德军厮杀在了一起。

    肢体间的较量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和力量,还有胆气,这种东西无形无色,却最为关键,德军不缺少,俄军更是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在做最后一搏。可是人数不多的俄军并没有将白刃战进行很久,包括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将军在内的所有俄军都已全部阵亡。

    随着战斗的结束,清点工作也已经开始,一番总结下来,拿下布列斯特让德军损失了95人,伤者277人,其中伤者里失去战斗力的占多半。

    第二天,有了当地居民的帮助,这些尸体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接管了城中大小事务的伦德施泰特将警察局当作了办公地点,原来的那些警察也都被解除了基本没有的武装后解散了。拿下布列斯特的德军没有过多的休整,围绕着城镇的防御工事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而更多沿路敢来的德军也陆续加入到伦德施泰特的指挥下,随之而来的还有严重短缺的军事物资,这些才是他迫切希望得到的。

    萨姆索诺夫将军临死前也不知道善战的布鲁西洛夫为何迟迟没有派遣援军过来,哪怕是两人关系确实不好,但是此地的重要程度关乎整个俄军前线将士的生死,布鲁西洛夫如何不知,但是此时的他面临的不单单是后路被截的风险,整个俄军防守的东线因为连续几天无法供给足够的食物而开始发生哗变,再加上渗透防线的德军沿路摧毁的补给点更是让这一情况雪上加霜,投降开始成为一种常态,更有不少人已经开始将矛头指向了他这个第一负责人。

    自从南北两路德军装甲部队突破防线后,整个东线战场的德军仿佛被激活了一般不停的超俄军防线发起冲锋,有的防线固若金汤,有的防线脆弱不堪,这完全取决于当地俄军的粮食供给程度。吃得饱的就依旧在战斗,吃不好甚至吃不饱挨饿的俄军直接缴械头像。一条完整的俄军防线满目疮痍,布鲁西洛夫几天时间就感觉力有不逮,却又不得不焦头烂额的收缩防线。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德军的进攻停下了,可俄军内部却不安分了,几天时间的高强度消耗,却没有东西吃,这让俄军再也无法忍受下去,逃跑的,跑到德军防线投降的,自相残杀抢夺食物的,枪杀长官造反的情况终究是压垮了布鲁西洛夫。他何尝不想派遣援军拯救布列斯特,只是情况太突然了,援军还在路上的时候就一哄而散了,原因很直白,沿路的城镇都遭遇了德军的光顾,补给点一扫而光,能带走的带走了,带不走的就地销毁。从防线赶回布列斯特哪怕是快马加鞭也需要几天时间,没有沿线补给轻装上阵的援军终究是因为缺乏补给散伙了。

    而远在布列斯特的德军仅仅只是遭遇了一些俄军逃兵,这些人除了成为俘虏讨要一口吃的,生不起半点的战斗心思。

    1917年3月16日,布鲁西洛夫在德军一名少校的登门拜访后宣布投降。远在国内的沙皇闻听布鲁西洛夫的投降后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惊吓,拉着左右的达官贵族急问如何是好。

    布鲁西洛夫率领的欧洲东线战场的俄军人数在德军发起进攻前总计220余万人,直至3月16日投降这天,逃跑、哗变、自相残杀等造成的损失高达70余万,剩余的一百多万人也根本无心再战,面对人数要少于己方,却在装备和士气上压倒己方的德军没有了一战之力,走投无路的布鲁西洛夫在得到了德军东线最高指挥官允诺的宽厚条件后带领着剩下的一百余万俄军投降了。布鲁西洛夫丝毫不担心沙皇的抱负,他的投降是压垮俄国的最后一秤砣,而不是稻草。连续遭受几次重大损失的俄军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损失了。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根本无力再征召兵员,他要担心的是面对各个层级的施压。俄国的前几次重大损失将国内本就不多的精兵良将一耗而空,作为沙皇最为依仗的哥萨克人也被沙皇动员上了战场,这次的损失再次将哥萨克人也推到了反对沙皇的对立面,尼古拉二世已经预感自己的命运会是如何了。

    要求尼古拉二世禅位的呼声自平民开始,最后贵族们也纷纷要求尼古拉二世退位让贤。

第22章 罗曼诺夫王朝的终结() 
达格玛公主,是一个地道的丹麦人,在嫁与亚历山大三世完婚后就很少回到母国,一直留在俄国帮助自己的丈夫打理国事。在亚历山大三世故去后,达格玛公主又为尼古拉二世开始奔波起来。可尼古拉二世继位后,原本就有些日暮西山的罗曼诺夫王朝又经历了日俄战争的惨败,东方南下的扩张道路被堵,只得重新将精力调转回西方。可一战爆发后,尼古拉二世却又有些后悔了,可已然打得热火朝天的各国都没有要就此罢手的意思,大有一种你死我活的态度。可运气好像并不在自己这边的尼古拉二世所统治下的沙俄经由几次失败和重大损失,终究还是失去了再战的资本。

    1917年3月17日,莫斯科的贺登广场正人满为患,街上挤满了群情激奋的俄国民众,原本应该维持治安的警察竟然也加入到了游行示威的队伍当中,大家举着不同标语牌呼喊着要求尼古拉二世结束战争的口号,一边要求他为死去和沦为俘虏的人们赎罪,被这一情况吓住的尼古拉二世竟下令士兵不许朝民众开枪镇压,而是挡在了官邸门前。同样被困在官邸的皇室贵族们也纷纷劝导尼古拉二世顺应民意,主动退位。

    翌日,莫斯科、彼得格堡等沙俄主要城市相继发生暴动,紧接着几天内在西部各大城市蔓延开来,一场席卷全国的暴动愈演愈烈,规劝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的达官贵族早已将他官邸的门槛踏平。心有不敢的他决心以武力镇压这次的暴动,却根本没有人响应,丢失前线面临时刻有被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