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时归 >

第29部分

楚时归-第29部分

小说: 楚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细算来,只有利而无弊。

    看着再次吵闹开的人群,夏桓咧了咧嘴。第二个目的,已经是达到了。

    要知道,收购这些茶和纸的时候,他不过是用了市场之上,十之二三的价格罢了。

    现在来看,也可以说是大赚了一笔。

    “第二个目的已经达成了,接下来,就该是第三个目的了”

    夏桓看着这些来自南阳的人们,脸上的笑意逐渐褪去。但是,眼底深处的笑意却是愈发浓厚起来。

第57章 第三个目的() 
夏桓与南阳世家以物易物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那些颍上世家的。

    到了现在,他们才明白,夏桓为何之前要大肆收购他们手中的纸和茶。

    而且,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原本他们卖给夏桓的时候,价格明明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二三左右。

    但是,夏桓转手卖给南阳世家的时候,却又成了原来的价格。

    这中间的差价,也算得上是暴利了。起码,比起他们在这里辛辛苦苦地屯粮,卖粮,要好上不知多少。

    原本以为铁定会赔本的东西,现在却是令夏桓大赚一笔,反倒是他们,忙忙碌碌大半个月,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所谓谣言,大多是一传十十传百,而且是越传越狠。

    颍上早在前一个多月,恶名便已经传了出去。没有大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这也正是为何,那些世家甘愿将纸和茶卖给夏桓的原因。

    不是他们不想从中盈利,而是没有商旅,就没有运输的条件。

    别看南阳的世家能风风火火,一来就是几十上百条船的,那也是花了巨大的成本的。

    否则,五六百个楚币每石的价格,怎么可能没有盈利呢?

    而颍上的这些世家就更不如了,曾经何其繁华的颍上,什么时候想过为了船只而发愁?

    只有事到临头的时候,才会后悔当初。

    还有一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即便他们将货物都运到了其他的地方,转手卖掉,当地的地头蛇,可能不压价吗?

    没看见,就算是大难临头了,那些南阳世家的人们,也依旧拼死拼活地想要再讨点好处吗?

    若是反过来,主动权交了出去,那说不定连本钱都不一定能够赚的回来呢。

    颍上城中,一个个说着南阳口音的人们,喜笑颜开地指挥着人们,搬运着货物。

    一车车的茶叶,还有上等的精纸被运往城外停泊的船只。

    相反,原本那些米铺当中的米,则被源源不断地运进颍上县的府库当中。

    仅仅只是夏桓与南阳世家达成交易之后的第二天,夏桓便以官府的名义,下达了一份文稿。

    大体意思,无非就是从今天开始,颍上府库开始售粮,而价格,不过只有三百个楚币每石。

    这个价格,比起以往的正常价格,要稍稍贵上些许,但是,却也在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而且,如今城外百废待兴,就算是没钱的人,也能通过出卖劳力,得到足够的钱财,和粮食。

    百姓们咧开了嘴,南阳来的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是心中略带着一丝喜意。

    不管怎么说,对他们而言,这场危机,已经算是过去了。

    颍上城中,二十余万石的粮食,即便撑不了两个月,也不会有太大的差额了。

    也只有那些颍上的世家,赔了夫人又折兵,欲哭无泪啊。

    对于那些终日愁眉苦脸的颍上世家,夏桓心中暗自冷笑。

    这才哪到哪儿,事实上,一个月前的瘟疫,夏桓已经几乎将城外所有的工坊都烧成了灰烬。

    如今再造出来的工坊,自然不可能白白送给这些世家。

    颍上之所有会被世家们日益牢固地掌控,最大的一个原因,便是颍上的一切生产资料几乎都掌握在世家的手中。

    换句话说,颍上虽然是一大富裕之地,但是,在这里,朝廷出了土地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财产了。

    加上,这些世家,大多又和寿都的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朝廷最大的资本,权力,在这里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可以说,只要他们不做谋逆的大罪,其他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像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的又一个土皇帝一般。

    不仅是北城之外的工坊,就连工坊之中的核心,也就是那些手艺成熟的匠人,大多都被夏桓牢牢地把握在了手里。

    对于这些人,夏桓是绝对不会放手的。否则,之前的努力或许会白费不说,自己冒险拼命的代价又在哪里?

    夏桓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但是,也绝不会傻傻地充当老好人,让那些世家,再次恢复生产力,重新把握住颍上的命脉。

    如今,夏桓的工坊已经落成了许多,熟练的匠人更是被他悉数掌控。

    而且,随着那群南阳人的返回,颍上不再是一片死地的消息,也一定会传开。

    到时候,想必由于茶纸,尤其是瓷器的上涨,定然会吸引来一大波冒险的商贾。

    虽然,因为夏桓手中没有多少瓷器,想要完全占据这巨大市场是不可能的。但是夏桓胜在有大批的工坊,和匠人。

    只需要暗中沟通,那些走南闯北的商贾,又不是傻子,自然能明白,谁才有后续的合作机会。这也可以说是变相地抢占市场了。

    控制生产,而后抢占市场。在后世,这是最为明显不过的道理了。而这,也正是夏桓的第三个目的,也是真正的核心。

    只可惜,在现在的人们的观念之中,匠人的地位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终归还是属于下层人。人命不值钱啊!

    县衙当中,夏桓轻轻将白纸之上的墨迹吹干。

    颍上这么多天以来的动作,他不相信寿都那便会不知情。

    但是,既然身为颍上君,又同时是颍上县令,上书一份陈文还是有必要的。

    只是,这封陈文,抵达朝堂之日,定然会引来一番波澜。

    “罢了,就算没有这封陈文,估计时间也不会太久的”

    夏桓说完,有些无奈地一笑,随即将陈文装入了信袋之中。

    装完信袋,夏桓随手将其搁置在桌案之上,有些疲惫地站起了身。

    今日的事物,比起前两天还要繁重,府中识字会算的人,已经尽数被派出去了。就连夏桓本人,也是做了不少的工作。

    令他略感到奇怪的是,原本后世极为方便的阿拉伯数字,以及乘法竖式似乎并未曾出现。

    “得找个时间,给虞猛他们好好训练训练。”一边想着,夏桓一边向着门外走去。

    然而,夏桓刚刚走出屋门,迎面便看见了淳于静。

    对于这个女孩子,夏桓还是有着不少好感的。只是,看她现在的模样,似乎并不是很高兴。

    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女孩不仅和他混熟了,更是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混熟了。因此,如今在县衙之中看见她,甚至都没人禀报,夏桓倒是丝毫都不奇怪。

    “过不了多久,我就要离开了”淳于静语气有些低沉,“父亲已经知道了颍上的情况,虽然现在颍上已经无事了,但是,他们还是不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在外。”

    夏桓点点头,对此也不意外。甚至,早在瘟疫刚刚结束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这般准备了。

    “那就,祝你一路顺风”

    或许在宫中住久了,对夏桓而言,真的不擅长告别。

第58章 送别() 
回廊之上,夏桓本以为自己那笨拙的道别,会惹恼淳于静。

    但,事实却是和他预料的相反,淳于静同样很是高兴地点了点头。

    或许是对自己那苍白的告别有些愧疚,夏桓又补充道:“到时候,我会带着昭明和虞猛他们,一同去送你的。”

    淳于静的笑意愈发浓烈了,带着几分稚气的嘴角,露出了一颗洁白的小虎牙。

    “既然这样,那就说好了!”淳于静仿佛担心夏桓反悔一般,撂下一句话,便高高兴兴地向着衙外快速走去。

    看着淳于静的背影,夏桓不由自主地微微咧起了嘴。

    淳于静这般纯净的性子,还有那有些天真的行为,当真是他所羡慕的。而他原本所打算过的,或许也就是这样的日子。

    只可惜,夏桓心中清楚,此事一过,他就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皇子了。

    淳于静的到来,不过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罢了。

    忙碌的颍上县城,来来往往的到处都是车辆。

    这里的百姓,虽然看起来比起曾经要辛苦上不少。但是,每个人的眼中,却是都带着一丝高兴的色彩。

    甚至,就连城中不少低廉的酒馆,都重新开了门,做起了生意。

    和南阳世家之间的交易,完成的很快。仅仅两天的功夫,那些茶叶以及精纸便已经悉数装船。

    甚至,不少心急的人,连夜就出发了。

    南阳世家的人一离开,城中显然又冷清了不少。不过,城中虽然冷清了些许,但是城北却是依旧一副热火朝天。

    在上万人的面前,一座座新工坊拔地而起。而且,与以前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所有的工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些工坊不再是像以前一般,星罗棋布,分散得到处都是。

    在这些工坊的中心,夏桓专门划出了一块地方,建造了不少仓库。

    这些仓库,大多是用来分类存放生产出来的瓷器或是纸张的,比起以往,统一的管理,不仅可以节省管理的人力物力,也使得工坊之中,不再那么乱糟糟的,更为整洁和美观。

    工坊,大多是以条形分布的。而居民的屋舍,则是紧靠在这些工坊的旁边。从整体来看,像是一块一块的扇形。

    而这些扇形之间的间隙,则是夏桓命人开凿的人工河渠。

    这些河渠,深不过一丈,汇聚到仓库附近,而后再从仓库,与附近的一些支流相会和,直通颍水。

    如此一来,所有的运输都可以通过水上完成。不仅提高了速度,更是确保了像是瓷器这般易碎品的安全性。

    像是这样的工坊群,夏桓一共计划建造三座。而这数量,勉强可以达到原本工坊数量的一半以上。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工坊,效率上,定然是比以往,要高上不少的。

    不过,这么做倒是也有坏处。那便是工坊太过集中之后,周围的耕地,显然是要少上许多。

    城北算得上是块好地,良田的数量极多。因此,二十多年以来,颍上世家们,大多将这些地方以各种手段,据为己有。

    属于县衙的土地不仅不多,而且分的散。

    按照太祖的规定,参与工坊做工的匠人,家属一定会得到土地耕种的。

    因此,那些没有手艺的人,自然需要跑更远的路,前去属于县衙的地上种田。

    不过,对此,夏桓也并非没有办法,只是现在时机还不太成熟罢了。

    当然,或许是看到夏桓现在在热火朝天地新建工坊。

    缓过神来的世家们也是急忙火燎地想要重建属于他们的工坊。只不过,与夏桓那般有规划的工坊不同,他们还是一如以往,随意地建造。

    对此,夏桓也并不理睬。只是依旧闷头,顾着自己工坊群的进度。

    再次期间,倒是如他所预料的一般。朝廷之中,果然掀起了一片风浪。

    对他的赞美之词,更是络绎不绝。

    仅仅两三天的功夫,寿都之中,就是三岁小孩子,都知道,颍上出了个颍上君。

    对于这些评论,夏桓自然清楚,这不过是所谓的捧杀罢了。

    朝堂之上的人,有几个是和颍上世家没有关系的?损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真心地称赞他。

    因此,短短的几天里,一下子就来了两封要求他入京述职的信笺。

    而这些信笺,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丞相负责之下的十三曹。

    不过,夏桓也不在意。只要他的皇帝老子没有召见他,他就可以一直拖着。

    当初他们拖着粮食不给不也是挺开心的吗?现在风水轮流转,也是时候让朝堂之上的人焦急焦急了。

    五天过后,颍上的渡口之上,重新开始变得繁忙了起来。

    一个个来自南阳的商贾,满怀忐忑地重新踏上了这片土地。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的夏桓,直接亲自跑到了渡口边。捉了几个大商,像是对付曾经的虞顾一般,谈天论地,又是一顿胡吃海塞。

    这些商贾们,自然在南阳世家的口中听说了夏桓的名声,知道他绝非一个碌碌无能的皇子,因此,也不敢违背了他颍上君的面子。

    众人一直喝到了深夜,方才散了席。

    次日清晨,还在熟睡之中的夏桓,房门直接被人给推了开来。

    “殿下!殿下!”

    昨天夏桓同样喝了不少的酒,迷迷糊糊之中,只听见有人在使劲地摇晃他。

    “怎么了?昭明?”有些吃力地坐起身,夏桓却是依旧睁不开眼。

    陈昭明显然有些着急地说道:“殿下,淳于小姐要离开了!”

    听到陈昭明这么一说,夏桓的酒意清醒了不少。

    想到那个活泼天真的姑娘要离开,夏桓倒是也有几分不舍。

    “不是说好卯时过后,给她践行的吗?怎么提早了一个时辰?”夏桓口中虽然在询问着陈昭明,但是手头却是也赶忙穿起了衣服。

    “殿下,这我也不清楚啊!”

    陈昭明显然比夏桓更着急,声音也不自觉地大了几分。

    “不管了,先去再说!对了,虞猛王言呢?”

    “在城门口拦着淳于小姐呢,若非今天恰巧虞猛当值,恐怕还真让她走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着衙外走去。

    当夏桓抵达的时候,一辆并不算精致的马车,正停在城门边。马车便,则是十几个随从模样的人。

    夏桓认出了其中不少人,都是当初在大水以及瘟疫的时候,出力颇多的。

    “抱歉,我来迟了!”刚刚抵达的夏桓,第一件事,便是向着站在马车旁的十几人行了一礼。一如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