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时归 >

第30部分

楚时归-第30部分

小说: 楚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桓认出了其中不少人,都是当初在大水以及瘟疫的时候,出力颇多的。

    “抱歉,我来迟了!”刚刚抵达的夏桓,第一件事,便是向着站在马车旁的十几人行了一礼。一如当初,夏桓需要他们的时候一样。

    “来的不晚,是我们早了。”淳于静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只是,当她走出马车的时候,却是令夏桓有些错愕。

第59章 赠玉() 
青丝罗裙,面若鹅脂,乌黑的秀发之上,插着几根精致的发簪。

    刚走出马车的淳于静,嘴角微微带着一丝的笑意,显然心情是挺不错的。

    若非声音还是那个声音,虞猛王言他们,或许根本认不出,眼前这个大家闺秀,便是曾经和他们几乎同吃同住的淳于静。

    夏桓微微愣了几秒,心中也是不由得腹诽道:“看来,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果然人还是得靠衣装啊。”

    前段时间的淳于静,一副医者的打扮,虽然面容姣好,但是,医者的衣服毕竟都是男子穿的,多了几分英气,少了些许女子的味道。

    加上她一贯大大咧咧的风格,很容易把她当做一个男孩子来看。

    倒是现在,由于要返回齐国了。淳于静换上了真正属于她的衣服,这才终于像是一个姑娘家。

    “哈哈哈!”

    反应过来的众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

    原本还尽力维持淑婉形象的淳于静,顿时脸便红了起来。

    有些慌张地打量起自己的衣服或是发饰,是否有哪里出了差错。

    然而,她越是这般,虞猛等人,反倒是笑得越是开心。

    不明所以的淳于静,不由得跳脚道:“喂!你们笑什么!”

    看着淳于静一副淑女的做派,却像是以往一般大大咧咧,就连和她相熟的几名随从,都忍不住偷偷咧起了嘴。

    恶狠狠地瞪了那些随从一眼,淳于静像是气不过一般,甩起袖子,便想要再次登上马车离去。

    看着淳于静似乎是真的生气了,夏桓连忙制止了大笑之中的众人。

    “淳于小姐不要误会。你巾帼不让须眉,这些日子以来,大家都将你当做男儿一般。实在未曾想到,换上女装,尽是这副模样。”

    夏桓的解释,令淳于静的脸色,又红了几分。

    “那你觉得好看吗?”微微低了低头,淳于静有些不大好意思地向着夏桓问道。

    “好看!怎么可能不好看!”

    不过,未等夏桓回答,旁边的陈昭明虞猛等人,倒是先叫唤了起来。

    夏桓微微抿了抿嘴,而后认真地说道:“淳于小姐本就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自然有沉鱼之姿。”

    淳于静轻嗅了嗅鼻子,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是满意。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还得赶往陈县呢。人你们也看到来了,我们该走了!”淳于静一边说着,一边又向着马车上走去。

    淳于静说的潇洒,似乎分别不过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但是,在场的,所有人却是神色不由得凝重了起来。

    从颍上到齐国临淄,以一般车马的速度,不做过多的停留,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

    何况,如今也算得上是三国鼎立了。

    他们是夏桓的亲卫,若是没有战争这般特殊的时机,恐怕这辈子都很难离开楚国的疆域。

    同样的,淳于静也算得上是齐国名门之后了。

    这次的颍上事件过后,估计淳于家很难让她再有这般远途跋涉了。

    过个一两年,以她的身世和年纪,估计同样会嫁给名门做他人妇了。

    这也就意味着,经此一别,淳于静,便与他们处于两个世界了。

    看着淳于静缓缓登上车,众人也有些不舍。然而,此时多余的话,也都只能徒增伤感罢了。

    淳于静掀开车门之上的帘子,未曾进去,却是又转过身来,看着夏桓。

    “古人分别,有赠玉之仪。我们,算是朋友吗?”淳于静看着夏桓问道。

    “算,自然算。”夏桓没有犹豫地回答道。

    “既然如此,我要你腰间的那块玉。我已经盯它好久了”淳于静说着,眼角之间还带着一丝笑意。

    那是一块蓝田暖玉,即便是在玉石昌盛的时代,依旧价值不菲。

    一旁的陈昭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终归没有开口。

    夏桓显然也有些犹豫,但最终还算是将腰间的蓝田暖玉解下,递到了淳于静的面前。

    “本君上下,便是这块玉最为值钱了。你的眼力,果然不错。”夏桓递上玉佩的同时,还不忘打趣道。

    得到蓝田暖玉的淳于静显然是高兴极了,得意地看了一眼夏桓,随后才钻进马车内。

    看着淳于静进了马车,负责驾车的阿正,向着夏桓行了一礼后,也同样登上了马车。

    轻轻抽动手中的鞭子,车轮声响起,马车也缓缓向着城外驶去。

    等到马车完全没有了影子后,夏桓方才说道:“走吧,回去吧。”

    “喏!”众人恭敬地行了一礼。

    淳于静的离开虽然令他们有些伤感,但是,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众人也不至于,因为一人的离开而郁郁不得志。

    分别,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

    送别了淳于静之后,夏桓的心情,显然有些低沉。

    尽管昨天喝了不少的酒,但是,等到淳于静离开之后,夏桓在街道之上转了几圈之后,才发现,似乎也只有酒馆适合现在的他。

    而夏桓的身旁,陈昭明则是依旧寸步不离地陪同着。

    看着这两天多起来的商旅们,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夏桓刚到颍上的那会儿。

    这一坐,便是一个上午,等到午时,夏桓方才再次起身回府。

    “殿下,寿都急件!”

    刚一踏入县衙大门,一个宫卫便走上前来,恭敬地将一份信笺递到了夏桓面前。

    夏桓皱了皱眉头,这次的信笺与以往不同。并非是出自丞相下辖的十三槽,而是发自皇宫。

    看到手中的信笺,夏桓略微犹豫了片刻,随后方才打开。

    一张薄薄的白纸之上,写的字并不多。但是,每一个却又都刚健有力,显然是出自楚皇夏泽之手。

    内容也不复杂,无非是要他回京述职,以资奖赏。

    “殿下?”看着夏桓有些沉重的神情,一旁的陈昭明不由得有些担心地问道:“莫非,寿都出了变故?”

    收起手中的信笺,夏桓对着陈昭明说道:“收拾收拾,准备回都吧。”

    陈昭明没有问其他,点了点头,应道:“喏!”

    原本心情便有些沉闷的夏桓,坐在县衙的大堂之上,神情有些恍惚。

    颍上如今的局面,可以说,对他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而这,也是他拼尽心血,方才打造而成的。

    楚皇夏泽那里定然是受到了一定的压力的,甚至,他苦心营造的一切,都有可能会付诸东流。

    说实话,若是这样,夏桓定然是不甘心的。脑海之中,一度想要力争到底。

    但是,他如今不过依靠着借势发展起来的小胳膊,真的拧得过大腿吗?

第60章 回都() 
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回回,夏桓坐在马车之中,看着眼前熟悉,却又带着几分陌生的城市。

    这里是寿春,是楚国的都城。繁华,是它唯一的代名词。

    颍上的灾情,似乎根本没影响到这里。人们依旧过着他们那平凡的日子,为了生计,而劳碌着。

    马车越行越慢,而周围的人,非但没有多,反倒是少了许多。

    马车之中的夏桓不用看都知道,这里已经接近皇宫口了。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夏桓便听到了陈安那熟悉的声音。

    “学生,见过陈师。”夏桓一如往常地走下马车,恭敬地向陈安行了一礼。

    “殿下,您终于回来了。”陈安也是一脸欣喜地说道。

    自从夏桓离开了这里之后,期间虽然返回过一次寿都,但是,却并未曾返回宫中。

    两个月过去,明明不论是人还是物都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是夏桓却是依旧有些感慨地说道:“是啊,回来了。”

    夏桓的这句话刚说完,便又听到了另一男子的声音。

    “奴婢王舒,见过殿下”

    与后世那般阴阳怪气的太监不同,这个时候的太监,虽然同样用了宫刑,但是,却很少有涂脂抹粉的。

    而作为楚皇夏泽身边的近侍,王舒尽管有些年迈了,但是,声音却与普通男子,差不了多少。

    “王公公,许久不见了。”

    对于这个看着自己长大的人,夏桓并没有多少看不起的心思。更何况,夏桓也知道,他是自己父亲身边的亲信。

    “呵呵,殿下成熟了许多,而奴婢则老喽。”王舒笑呵呵的,看起来对于夏桓回宫,很是高兴。

    王舒的话,有些一语双关的意思。

    夏桓笑了笑,试探性地说道:“小子不成器,让王公公见笑了。”

    夏桓的话,令王舒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殿下哪里的话,不论是大水还是瘟疫,殿下都一马当先。陛下可是满意的很,就连太后听闻后,都说颇有太祖风范呢。”

    夏桓死死地盯着王舒的脸色,然而,这个夏泽身边的亲信,不论如何,都似乎不想再透露一丝更多的消息。

    不过,从他之前的话音之中听来,夏泽对于他的态度,应该还是支持的。

    微微放下心中的一丝担忧,夏桓又笑着问道:“王公公既然都等在这里了,想必,是父皇要召见我吧。”

    “殿下说对了,请随奴婢来吧。”王舒微微弓起了身,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与夏桓想象之中的不同,这一次,夏桓去见楚皇夏泽,并非是在以往的大殿之中,反倒是在一处花园之中。

    上了年岁的夏泽,如今的头发也已经斑白了。以前倒还不觉得,时隔两个多月再见,方才有种突兀的感觉。

    “陛下,七殿下已经到了。”

    花园之中,夏泽倒是很有闲情逸致。放着一贯的国事不去处理,反倒是养起了不知名的花来了。

    夏泽似乎心情不错,尽管自己的儿子来了,点点头后,却还是侍弄着手中的花。

    而夏桓也不着急,默默地站在一旁,等着夏泽。

    半晌过后,夏泽才仿佛响起了自己的儿子。放下了手中的剪刀,向着夏桓招了招手。

    “儿臣见过父皇!”夏桓拱拱手,恭敬地行礼道。

    “嗯,不错,比你刚刚出宫的时候精神多了。有了锐气,懂进取了,这才像是我夏家的男儿嘛。”

    楚皇一边打量着夏桓,一边称赞着。

    夏桓笑了笑,说道:“既为封君,自然需要替父皇分忧。”

    夏泽拿着香茗的手,微微一顿,随后点了点头。

    “你在颍上的事,朕都知道。做得确实不错,但是,朕还是要提醒你,有些事,不要操之过急。”

    夏桓默不作声地瞥了一眼夏泽,却见夏泽的脸色,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犹豫了片刻之后,夏桓打算摸一摸自己这父皇的底线,究竟在哪里。或者说,他能最多能约束朝堂到何等境界。

    “父皇说的是,只是,儿臣并不认为,所做之事,有何操之过急的。”

    “哦?说说看。”

    “父皇知道颍上的一年的赋税,有多少吗?”夏桓没有急着诉说自己的观点,反倒是问起了夏泽。

    夏泽脱口而出道:“朕知道,一年不下于百万贯。”

    “那父皇认为,颍上真正可以为父皇带来多少的利益呢?”

    夏桓的这个问题,令夏泽思索了片刻,随后才说道:“恐怕不下于三百万贯!”

    “不,父皇,您错了。”夏桓的语气和眼神微冷,他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关键之处。

    “在儿臣看来,颍上是楚国的钱帛府库,一年所得,应当不下于六百万贯!”

    夏桓的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事实上,却是他经过进行计算之后得来的结论。

    颍上的大头,乃是堪称垄断的瓷器,纸和茶叶,不过是中等产品。

    而如今,世家的工坊被夏桓借着瘟疫毁去,熟练的工匠,都被收入了他建起的工坊之中。

    即便日后那些世家重新培养起了自己的匠人,但是,论生产力,也绝不可能比得上夏桓的工坊。

    瓷器生意,才是带动整个颍上发展的关键。若是真的能掌握在夏氏的手中,六百万贯的盈利,都是向着小的方向说的了。

    六百万,是夏泽所说的三百万贯的两倍,是现在赋税所得的六倍。夏桓相信,他这位同样有着雄心壮志的父亲会不心动。

    然而,夏泽的反应,依旧是令夏桓失望了。

    举着杯子的夏泽,淡淡地抿了一口香茗,态度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既然如你所说,真的能多得这么多的钱财,你认为,这些钱,将来可以花在什么地方上呢?”夏泽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

    夏桓被夏泽的问题给问愣住了,他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问,钱怎么花的。

    一瞬间,夏桓几乎可以给出无数的答案。

    练兵,置换武器,修缮城墙,兴建水利

    总之,一个偌大的国家,花钱的地方,何其之多,别说多出来五百万贯,就是多出五千万贯,都能花得一干二净的。

    似乎是看出了夏桓所想一般,夏泽放下了手中的杯盏,轻拍了拍夏桓的肩膀。

    “桓儿,朕知道,你看不惯颍上那些人的作法。认为,他们贪赃枉法,于国蒙难。但是,楚国这么大,这天下这么大,有几人能有清明之志呢?”

    夏桓现在有些懵,明明是谈税收,为何又扯到了全国,甚至于全天下的贪腐问题。

    夏桓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的父皇,究竟要说什么。

第61章 养兵() 
人类,有着很强的本我意识。换句话来说,就是以自己为中心。

    因此,从古至今,贪腐这种东西,是绝对不可能禁制得干净的。

    如今的楚国,虽然还算得上是吏治清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