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224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224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常坦克在北非的沙漠中,磨损的炮塔转动都会十分吃力,只有不停的维修,维修,再维修。

    像英军弓箭手反坦克之类的敞篷武器,基本都会出现巨大的炮塔损耗情况。

    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就像一个密封的肥皂盒,而且根本就没有炮塔,不需要担心风沙的磨损消耗。

    再加上其前部装甲几乎可以无视大部分的反坦克武器,头顶的机枪又能方便己方士兵爬上去,操控机枪杀伤敌军。

    低矮的车身配合沙漠色的伪装涂装,简直令人难以在沙漠中发现他们。

    只是。。。。。。。这50辆追猎者现在才刚刚被德国交付给意大利,还停在国内,等待装船运输,估计得等半个月左右才能全部送到北非。

    而且,他们的驾驶员都是莱因哈特友情赠送的党卫军装甲兵。

    表面上看,这是莱因哈特担心意大利人不熟悉使用,无法迅速让送去的追猎者形成战斗力。

    可实际上,莱因哈特派党卫军的装甲兵驾驶追猎者,完全是出于担心追猎者被英国人俘虏的角度在考虑。

    毕竟以追猎者的战斗力来看,别说英国的玛蒂尔达,十字军坦克,就连德军自己的豹式坦克,甚至苏联人的kv坦克,也会受到威胁。

    要是英国人缴获仿制了德军的追猎者,估计莱因哈特得在厕所里哭晕。

    所以,莱因哈特送来的追猎者,只允许意大利人操控顶部机枪,却不允许他们充当驾驶员一职。一旦出现意外,那些驾驶追猎者的党卫军狂热士兵,自然会从内部拉响集束手雷,破坏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总而言之,这支追猎者反坦克部队,是加里波第卡组里的底牌,但却还没有被他抽到手上。

    在抽到这张牌之前,他还得采用壁防战术。

    与此同时,意大利东非指挥官,奥斯特将军,正依照墨索里尼亲下的命令,领导东非的30万意大利军队,按加里波第的计划展开攻势。

    在厄立特里亚以及埃塞俄比亚,意军30万部队分别在特瑟内和希拉博集结,分别准备攻击索马里以及苏丹的驻防英军。

    厄立特里亚的意大利部队,现已成功由特瑟内向西进攻卡萨拉,进而掌握经由苏丹的这一条南北公路线。

    他的前锋部队,现在已经沿着公路线向北推进,目标直指非洲英军重要的港口城市苏丹港。

    只要意军掌握了苏丹港,就能够控制红海,进而掌握苏伊士运河的南大门,让经由苏伊士运河的英军舰船全部都暴露在意大利军队的炮火范围之内。

    换句话说,掌握苏丹港就如同控制了英军的后方补给线,意大利军队就可以随时从后方切断北非英国的补给,间接的支援北非战线上的班加西地区的意军。

    而就算英军指挥官韦维尔下令后调部队,从班加西前线撤回进攻部队,回防苏丹港。北非之围一样会因此解开,20万北非意军,将可以重新修整组织,恢复战斗力。

    实际上,进攻苏丹港的意军,也只是东非30万意军的一半。

    剩下的15万意军,正经由希拉博向南的贝莱德文一路向南,沿着索马里中部南北公路线依次攻打布洛布尔堤和乔哈尔以及巴勒阿德,进而实现对其首府摩加迪沙的合围之势。

    倘若意大利占领了苏丹港以及摩加迪沙这两座战略意义重大的城市,那么在非英军必将陷入鼓励无援的绝境。

    英国指挥官韦维尔上将很清楚,倘若意大利的东非攻势得逞,就算他拿下了整个北非,消灭了利比亚的全部23万意军,失去了大后方的英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了。

    好在澳大利亚送来的第七步兵师,第九步兵师,已经在中东登陆,马上就可以进入非洲战场作战。而韦维尔又没有将本该被这两个澳大利亚师替换的英国师送回本土。

    所以,韦维尔手里的兵力,也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同时,仗着有2个澳大利亚师的援兵即将抵达,前线英军的作战意志,也受到了不小鼓舞。

第四百八十一章 托布鲁克() 
    相对的,意大利东非指挥官奥斯特将军,看见自己的部队,每在英属索马里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心存十分的疑惑。

    他心里暗暗想道:“这群英国人究竟是怎么了,他们利用着手里不到我们五分之一的兵力,坚持抵抗着我们的进攻,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是这群英国人疯了,还是他们保留有什么后手可以依仗?”

    经过了整整三天的推进,意军在索马里战场仅仅向前推进了30英里,而距离索马里战场的第一个关键城市贝莱德文,都还有50英里的距离。

    北面的苏丹战场情况也差不多,那里的意军也不过是刚刚占领卡萨拉而已。

    好在加里波第将军得知东非战场的情况后,立即与奥斯特将军通了电话。

    他在电话中分析道:“奥斯特将军,我建议你的部队长驱直入,只进攻英国所占领的大城市,而对于英国小部队的袭扰置之不理,这样你部才能够尽快的进行战略推进,从而达到攻克东非,支援北非的两大战略效果。”

    奥斯特找听了加里波第的话后,顿时感觉茅塞顿开。

    原来并不是大大小小每一个地方都要打下来,在东非这段贫瘠的土地上,只需要占领重要的大型城市,就达到了占领以这片城市为依托的周边区域目的。

    于是,找到窍门的奥斯特,一时间在索马里战场连续攻克了贝莱德文、布洛布尔堤两座索马里中部大城市。

    很快,苏丹战场上的意军也取得了有效进展,攻克了卡萨拉和海亚,逼近苏丹港。

    不过意大利军队因为装备水平远逊于英军,即便仗着人数与火力优势,损失却依旧惨重,总是保持着与英国军队1:2的战损比。

    即便如此,对于兵力5倍于英军的意大利部队来说,这也已经是注意令它们高兴的骄傲胜利了。

    。。。。。。。。

    非洲意大利军的阶段性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墨索里尼的耳朵里面。

    坐在病床上的墨索里尼,听到胜利的消息后,高兴的跳下了病床,兴奋的对他秘书说道:“我就知道我没选错人,你看吧,这加里波第将军刚上任不久,就传来了这么大的捷报。我看要不了几天,英国佬就得给我滚出非洲了。到那时候,地中海就是我新罗马帝国的内湖!”

    说罢,墨索里尼又一次高兴的哼起了小曲儿。

    谁知,墨索里尼那刚才一直没说话的机要秘书,突然感到了一阵剧烈的心悸!

    完了,领袖怎么又哼小曲了?!

    。。。。。。。。。

    北非,利比亚战场。

    与东非意大利军队的大捷不同,北非意大利军队就要惨得多。

    虽说加里波第将军上任后,北非意大利官兵们的士气稍微恢复了一点,不过面对英军的一路高歌猛进,北非意大利军队也毫无办法。

    就在几天前,利比亚北部城镇巴迪亚和托布鲁克被占领,逃跑的意大利军队在比达夫门被英国第七装甲师截住。

    要知道,从班加西往东,托布鲁克乃是唯一可用的深水港。意军在此经营多年,反复强化这一带的防御工事,修建火力点。

    托布鲁克防圈内包括了32英里长的巴尔比亚大道,意大利军队在此带修建了大量的永驻防御工事,并且有大口径的要塞炮作为远程火力支援。

    可是,加里波第听溃败部队的指挥官汇报,英军当时通过巴尔比亚大道时,根本没有受到猛烈阻挡,基本上是轻而易举的打到了托布鲁克要塞面前。

    “啪!”一向以脾气好自居的加里波第也终于忍不住发火了。

    他把收到的战报重重往地上一甩,咬牙切齿的用靴子踩上去来回摩擦着。

    虽然加里波第没有说话,但是他周围的参谋们,都感受到了这位新司令的愤怒。

    一位跟随过巴尔博与格拉齐亚尼两位元帅的参谋,硬着头皮上前两步,劝慰刚刚到任的加里波第道:“司令,你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前线失利,却是和你没有关系。想必领袖也会理解你的苦衷,不会因为这场失败怪罪我们指挥部。”

    “我之所以生气,并不是怕领袖怪罪我的失败。”摇了摇头,加里波第苦笑着说道:“托布鲁克要塞,是我们常年经营的战略重镇。更是巴尔博元帅在任利比亚总督时,费尽心血,用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打造的超级战略点。无数的物资,军火,石油,装备,一夜直接,就随着托布鲁克要塞成了英军的战利品!”

    早在罗马时代,托布鲁克就是守卫昔兰尼加的要塞。如今,利比亚东部最大的机场距托布鲁克港也只有15英里,就更使它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要点。

    可以说,英军与意军,哪一方占据了托布鲁克,哪一方就拥有了以托布鲁克为轴心,威慑方圆几十里的绝对优势。

    本来北非意军想要攻入埃及,只需要以托布鲁克为后勤基地,利用好这个中转站,源源不断的投入兵力压制埃及英军即可。

    但现在,托布鲁克要塞被英军攻占,让加里波第心痛的不只是大量被英国人缴获的物资,更是这个遏制地中海沿岸双方后勤线的“楔子”。

    英国人获得了这个要塞,将来加里波第想要重新展开对埃及的攻势,可就困难重重了。

    “没了托布鲁克这个要塞,我们整个北非军团的脚步,就将被英国人卡在班加西周边。一旦我们离开班加西过远,我们的后勤就无法跟上,然后不得不退回班加西。”加里波第在指挥部内为下属们点拨道:“可英国人有了托布鲁克,他们就可以在北非集中兵力驻守着一点。只需要守住这一个绕不开的要塞,我军的后勤就无法保证我们打到埃及去。”

    经加里波第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时候他们才明白,巴尔博元帅当初为什么花费一年又一年的功夫,反复加固托布鲁克要塞。

    不过遗憾之余,大家却似乎又多了一分安心。

    既然加里波第能够精准理解巴尔博元帅的用心与战略,这是否就说明,他的军事才华,并不比巴尔博这位意大利第一名将差?!

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错对手了() 
    此外,在比达夫门一战中,残余的意大利军队投降,在1个星期之内,攻占了托布鲁克的英国军队,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推进到了班加西,并击溃了意大利第10军团,在战斗中俘获了13000多名俘虏。

    面对英军的攻势,加里波第将军采取了坚守不战的战术,意在拖垮英军,等待着东非意大利军队的捷报。

    他很清楚,只要东非的意大利军队能够推进到埃及境内,那么眼前的这一只英军部队就能够不战而退。

    到时候,他再率北非意大利军队展开反攻,说不定还能有机会重新夺回托布鲁克要塞,把态势恢复到之前的局面。

    说是这么说,但是打了败仗终究还是打了败仗,而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意大利罗马。

    墨索里尼的助理拿到了战斗报告,还没来得及高告诉墨索里尼,自己便偷偷看了一下报告的内容。

    果然还是那的定律,领袖一哼小曲儿准出事!

    这不,败报又来了。指不定这次领袖又会被气晕过去了。

    想罢,助理蹑手蹑脚的走进了墨索里尼的病房,陪着笑脸对着他的领袖嘘寒问暖。

    实际上,他是在观察墨索里尼的精神状态,看看病床上的他能否再次承受失败打击。

    在一番观察过后,助理还是决定开口了。

    他小心翼翼的对墨索里尼说道:“领袖,前线刚刚传来战斗报告,要不我现在念给你听听?”

    “你说的什么话?肯定要念给我听的!我是意大利首相,不念给我听给谁听?”墨索里尼没好气的回答道,心想这个助理是越来越脑残了,也不知他最近吃错了什么药。

    “那好,领袖,你一定要挺住,我现在给你念战斗报告。”助理吞了吞唾沫,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军在北非战场上接连失利,1个星期之内,被英国军队推进到了班加西,被英军击溃我军第10集团军,13000余名意大利士兵俘。”

    助理带着沉重的心情,给墨索里尼念了今天的战斗报告,然后偷偷瞟了一眼墨索里尼的脸色。

    出乎意料的是,只见墨索里尼气定神闲,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

    “就这些吗?”墨索里尼淡淡的问道。

    “是的,就这些。”

    助理此时却是心想:“难道领袖已经气的不会说话了?还是他反应迟钝,不然怎么丝毫没有生气的反应?”

    就在助理疑惑不已之时,墨索里尼开口了:“我相信加里波第将军,他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失败不能够代表什么,我要的是结果,只要最终胜利了过程什么的都不重要。”

    原来,难得开明的墨索里尼,是对加里波第产生了十足的信任。

    他认为加里波第只是需要时间,在经历了连续的军事失败后,加里波第是第一个让墨索里尼看见希望的将领。

    虽然北非还是在输,可东非已经开始赢了。

    北非军团的失利,已经间接证明了东非军团行动的重要性,英军如今在北非的攻势越急,就代表着东非英军面临的形势越危急。

    至少没有两路一起输!

    一输一赢,这至少达到了墨索里尼的心理底线。

    而给出这个建议,创造出这个局面的,是加里波第。

    。。。。。。。。

    利比亚,班加西前线。

    虽说英军把班加西团团围住,但毕竟意大利军队数量更多。

    意军依靠着他们上两任总督就在此修筑好的防御工事,要挡下英国的攻势倒并不算太难。

    而且,现在领导意军的,是加里波第,不是随随便便找来的一个饭桶将领!

    加里波第明白,他拖得起,拖到东非军团达成突击,他就赢了!

    但英军指挥官韦维尔上将此时就坐不住了。

    东非战场上,英军节节败退,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