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

第302部分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302部分

小说: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2架“西北风”多用途侦查机和4架“袋鼠”大型轰炸机。

    这已经是意大利空军经过多年改革后才能拿出的最大远征战力,其诚意甚至让人感动。

    除了空军,罗西还送来了比西班牙志愿军还多的远征军部队,供德国统帅部调遣。

    罗西派来的意大利俄罗斯远征军中,包含了由第9帕苏比奥半摩托化师,第52都灵半摩托化师,第3快速师及黑衫第一,第二,第四共计3大黑衫军主力军团,此外,还有一个意大利本土轻装甲师,以及意大利陆军第27,第29,第33共计3个主力步兵师。

    如果大概的把一个意大利黑衫军主力军团约算折合为2个意大利主力师来计算的话,那这次意大利派来的军队,就等于有13个师,装备一百七十辆L3轻型坦克。比西班牙人派来的兵力与坦克,都还要多出一大截。

    而且,意大利还派出了一支强力的空军部队,以及占国内将近百分之七十的运输车队,随远征军一同出击。这些除单纯兵力外的附加支援,价值更是无可估量。

    在外人看来,意大利王国机会已经是把这场与苏联的战争,当成是意大利自己的主要战争在打了。

    这么尽心尽力的意大利,简直已经不等同与德国盟友这一身份,而更应该被称为德国的一部分,就像与德国融为一体,把第三帝国的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来重视。

    罗西这样做,自然是因为他是莱因哈特的死忠,本来就是在为莱因哈特办事。只不过,他恰巧做到了意大利独裁者这种不可思议的高位,成为了历史上身份地位最高的“超级间谍”。

    但是,这也不是说意大利国内就全是傻子,看不出罗西这样做,付出与收获有些不成正比。

    意大利高层之所以跟着罗西的步子,任凭他全力支援德国与苏联的战争,其中也有罗西一家独大,齐亚诺尸骨未寒的因素在内。

    如今的意大利,墨索里尼派肯定是垮了,墨索里尼的衣钵也被罗西继承的七七八八。而野心勃勃的齐亚诺,也已经成了国王麾下的一个牺牲品,死相及其难看。

    在灭掉齐亚诺后,暴露实力的意大利国王又被之前一直养精蓄锐的罗西全面压制。在意大利,海陆空三军都成了罗西的支持者,仅有王室卫队的意大利国王,完全不敢招惹罗西这位新的独裁者。

    而罗西之所以这么为德国尽心尽力,在意大利很多高官看来,无非也就是想在争取抱上莱因哈特的金大腿,借助第三帝国这股外力,来巩固自己在意大利的地位。

    罗西本来就是意大利著名的亲德派,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再加上由于挪威吉斯林这个更著名的例子摆在前面,意大利高层自然不容易怀疑罗西是德国间谍这种事。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要一个普通人怀疑自己国家的最高实际领袖,竟然是另一个国家埋伏过来的间谍。这就是换做脑洞再大的人,估计也很难想到这样一个异想天开般的离奇真相。

    就意大利这个国家的本性来讲,他们的统一,并没有德国那种铁血中崛起的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即使最后依靠普鲁士的力量,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完成了北部的统一,那也并没有让意大利人增添太多民族自豪感与强烈的国家意识。

    这就导致明知道罗西首相在过度的支援德国人,不符合意大利的最佳利益,但是大多数意大利高层居然仍旧认为这是情有可原的,并且毫不阻止罗西的行为。

    (求大家十分钟后刷新内容)

    而罗西之所以这么为德国尽心尽力,在意大利很多高官看来,无非也就是想在争取抱上莱因哈特的金大腿,借助第三帝国这股外力,来巩固自己在意大利的地位。

    罗西本来就是意大利著名的亲德派,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再加上由于挪威吉斯林这个更著名的例子摆在前面,意大利高层自然不容易怀疑罗西是德国间谍这种事。

    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要一个普通人怀疑自己国家的最高实际领袖,竟然是另一个国家埋伏过来的间谍。这就是换做脑洞再大的人,估计也很难想到这样一个异想天开般的离奇真相。

    就意大利这个国家的本性来讲,他们的统一,并没有德国那种铁血中崛起的波澜壮阔,翻天覆地,即使最后依靠普鲁士的力量,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完成了北部的统一,那也并没有让意大利人增添太多民族自豪感与强烈的国家意识。

    这就导致明知道罗西首相在过度的支援德国人,不符合意大利的最佳利益,但是大多数意大利高层居然仍旧认为这是情有可原的,并且毫不阻止罗西的行为。

第六百五十三章 给安东内斯库的礼物() 
    莱因哈特找到的盟友,除了西班牙弗朗哥和意大利的罗西外,更为直接的盟友,还有罗马尼亚的安东内斯库与芬兰的曼纳海姆。

    相比于最后才决定加入反击大军的曼纳海姆,早在之前因为北方两省被苏联无理强占而亲近德国的罗马尼亚高层,自然要跟德国更为紧密一些。

    而在罗马尼亚,现在他们的领导者,已经不再是国王,而是当初那个安东内斯库将军了。

    其实莱因哈特早就关注了安东内斯库这位注定成为罗马尼亚独裁者的将军。

    对方在1938年就已经担任了罗马尼亚陆军大臣。在那以前,虽然安东内斯库一直被罗马尼亚内部认为是一个亲英派,但他与莱因哈特私交却非常不错。

    而且随着后来法国的战败,安东内斯库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他看来,德国必将赢得战争,而只有和德国站在一起,才能保护罗马尼亚。

    在苏联的压力下,罗马尼亚一连串领土的被侵占,非但没有动摇安东内斯库的联合观念,反而加深了他的看法。

    而一向与安东内斯库私交不错的莱因哈特,显然也看中了自己这位“出色”的老朋友。

    在公开场合,莱因哈特不止一次的大肆赞美称:“安东内斯库将军在军队中很高的影响力,他个人在罗马尼亚军届也被评价为拥有‘意志坚强,决策果断’等等的品质。

    明眼人都看得出,安东内斯库这位罗马尼亚大将很受到德国元首的青睐。

    在莱因哈特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安东内斯库毫无悬念的于1940年9月4日出任首相,5日就迫使卡罗尔国王退位,解散罗马尼亚的议会,把他控制领导的铁卫军认命为全罗马尼亚唯一的合法政党。

    这与德国当年艾伯特解散改组议会,莱因哈特领导的国社党成为全德国第一大合法政党的事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豪不夸张的说,安东内斯库这样做,多少也是受到德国的影响。

    随后,在安东内斯库的点头下,莱因哈特命令德军迅速以协助罗马尼亚训练军队等理由进入该国,把罗马尼亚紧紧绑在了同盟国,绑在了德国的战车上。

    这还不算完。

    罗马尼亚军队很快按照德军的编制与标准改建。而安东内斯库对于铁卫军在国内为所欲为的举动,很快也失去了耐心。

    另一方面安东内斯库也无意像铁卫军要求的那样,建立一个“纯洁”的罗马尼亚,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屠杀,而且还可能意味着经济崩溃,以及失去政党领袖和军队的支持。

    这简直和莱因哈特当年罢黜国社党名义控制下的冲锋队,无意像冲锋队那样建立一个“纯洁”的德意志。为获得军队的支持和反对屠杀犹太人,莱因哈特以雷霆的手段摧毁了德国内的冲锋队。

    早就向往莱因哈特处事手段的安东内斯库,在1940年11月22日第一次与莱因哈特以国家领导者的身份举行了双边会面。

    安东内斯库毫无悬念的向世界公众展示,他获得了堂堂德意志元首莱因哈特的好感和认可。

    为了释放善意和拉拢这位罗马尼亚独裁者,莱因哈特也就真的按照安东内斯库想要那样,宣称第三帝国非常重视罗马尼亚的石油,而铁卫军的领导人又被自己认为是一群无能之辈。

    莱因哈特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他决定依靠安东内斯库来稳固德国对罗马尼亚的统治。

    另一方面,莱因哈特也清楚安东内斯库这位历史检验过的盟友是何其可靠。而铁卫军在莱因哈特眼里又是非常的无能,不值得扶持。

    之后,在1941年的4月。英德大战正值高潮的同时,罗马尼亚铁卫军为了实现他们那虚无缥缈的“理想”,决定和这位“背叛”了他们信念的独裁将军开战。

    因为和英国的战争,还有对苏联的防范,德国没有精力去管罗马尼亚发生的内战。

    安东内斯库没有借助一丝外力,动用他麾下忠诚的罗马尼亚陆军则狠狠打击了这些铁卫军的闹事分子。

    铁卫军,虽然有一个霸气的名字。但他们本质上也约等于是一个民间恐怖组织,战斗力远不如罗马尼亚正规军队。

    更何况,那还是德国人帮忙训练出来的新式军队!

    于是铁卫军几天内就被打的分崩离析,他们的领导者霍里亚·西马丢下他的“理想”,灰溜溜的跑到德国去避难了。

    同时安东内斯库继续建立他的秩序:1941年4月15日,罗马尼亚所有的政党都遭到取缔。这位自封为“首领”的军人终于可以几乎没有阻碍的独揽大权了。

    不过对于从前的老罗马尼亚政治人物,他听从了莱因哈特的建议,狠下心来进行了历史上他没有进行的大规模逮捕。

    这样一来,虽然安东内斯库名声稍微坏了一点,但却彻底杜绝了后患。

    1941年5月27日对罗马尼亚人来说是个大日子,这一天他们和苏联开战了,不过他们有强大的盟友——德意志第三帝国!

    6月1日安东内斯库与莱因哈特见面签订协议,莱因哈特大度的表示,同盟国联军除了会协助罗马尼亚收复被苏联占领的地区外,还可以在德涅斯特河以东帮罗马尼亚从苏联人那里要来补偿。

    听到还能获得比曾经更大的领土,安东内斯库这位罗马尼亚“首领”当即在会议室兴高采烈的对莱因哈特喊道:“我自然将从第一天起就支持你,如果要打斯拉夫人,你永远可以依靠罗马尼亚。”

    6月1日当天下午,40多个师的罗军和德军一起发动了南线反攻,与朱可夫“火星行动”中最为精锐的2个集团军激烈交战。

    而就在罗军已经全力以赴,开足马力与德国同生共死,并肩作战的同时。

    作为对安东内斯库如此支持同盟国阵营,死心塌地协助德国对苏战争的回报,莱因哈特在柏林,又为安东内斯库本人,准备了一份单独的礼物……

第六百五十四章 元首给首领的礼物() 
    莱因哈特给安东内斯库准备的礼物很有意思,那就是逃到德国避难的铁卫军领袖霍里亚西马。 X

    霍里亚西马的逃亡之行,其实是罗斯接待的。

    罗斯之所以接待这位罗马尼亚铁卫团的领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和罗斯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共鸣。

    首先,铁卫团在意识形态上与盖世太保有很大共通点,这就让罗斯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某种程度上来说,铁卫团就像是德国盖世太保在罗马尼亚的亲戚,双方都是同样的形态,同样的信仰模式,同样的重视意识形态。

    而且最有趣的是,霍里亚西马其实是一个能力很平庸的领导者,他基本没什么可以称道的优点。唯一比较特别的,就是霍里亚西马思维比较极端。

    正是由于整个铁卫军内部都没有什么杰出的人物,莱因哈特也只能寄希望于安东内斯库这位唯一杰出的帅才来当罗马尼亚未来的独裁者。

    但是罗斯不死心,他总认为,霍里亚西马比安东内斯库更容易控制,支持铁卫军更有利于德国的利益。

    不过罗斯又不愿意去反对莱因哈特的意志,所以他一面没有反驳莱因哈特选择安东内斯库的决定,另一面又接受了霍里亚西马的逃亡请求,利用盖世太保在罗马尼亚的力量,把霍里亚西马接到了德国。

    “我的元首,”罗斯听说莱因哈特专程来找自己交出霍里亚西马时,非常不可思议的疑问道:“我们或许不应该把霍里亚西马交给安东内斯库。这是我们手里的一张牌,可以随时用来威胁安东内斯库。”

    罗斯虽然在能力上偏向中庸,但是他对莱因哈特的忠诚却是无可置疑的。

    他之所以现在提出这种建议,本质上也是为莱因哈特的利益在考虑,是为了元首的帝国在牟利。

    不过对于罗斯衷心的建议,莱因哈特却不能接受。

    他有不一样的见解,另一种控制安东内斯库的见解。

    莱因哈特摇了摇头,叹息道:“通过霍里亚西马来威胁安东内斯库,并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他有些意味深长的从口袋里拿出一支钢笔递给罗斯,举例般的问道:“如果这是一支有意识的钢笔,现在我要控制他,让他为我书写时使用。”

    “那么,与其用另外一支钢笔和他做竞争,威胁他。”莱因哈特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继续开口道:“倒不如,我们手里握着钢笔所需要的墨水,用利益来引诱他。”

    对于这个把安东内斯库与霍里亚西马比作两支钢笔的比喻,罗斯倒是理解的很快。

    “那么,我的元首。你的意思是,我们只有有足够的利益作为‘墨水’来引诱安东内斯库,效果就会比威胁他还要好吗?”罗斯看着莱因哈特的眼睛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要给安东内斯库的‘墨水’,就是大片的苏联土地。”莱因哈特见自己的比喻很快被理解,于是便微笑道:“给安东内斯库的,可以包括苏联侵占的罗马尼亚北部两省。收复失地,这对任何一位国家领导者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荣誉。”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德涅斯特河以东的大量苏联土地送给罗马尼亚人当战争红利。前提是,他们要帮我们把这些土地从苏联人那里打下来。”

    “如果说收复失地,可以挽回安东内斯库之前的遗憾。那扩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