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宦 >

第147部分

明宦-第147部分

小说: 明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百步外,骑兵开始催动马速,马背上的骑士们也已经从身边取出了弩箭,静静的搭在了弓弦上。

    三百五十步,整个建州骑兵队伍的速度越来越快,就快要催动到了极速。

    若是在平日的野战中,骑兵起码要到三百步左右的距离才会开始权利催动马速。只不过,他们这一次面对的并不是寻常的步兵,而是善用火器的浙兵戚家军。

    催动马速,也并不是要直接冲击敌阵,而是想以此快速的接近明军战阵,进入自己可以发射弩箭的距离。

    三百二十步,马速已经被催动到了极速。在一阵犹如闷雷般的轰鸣声中,整个建州军的骑兵队伍,几乎就象是要腾飞起来一般,遮天的烟尘扬起,将几乎整个浑河南岸裹在其中。

    城楼上的努尔哈赤挥了挥手,像是想要赶走遮挡自己视线的烟尘,两眼却仍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肯离开。

    三百步,浑河南岸的明军大营里,地面也开始跟着颤抖起来。立在营寨四周的木栏互相碰撞着,发出“咔咔”的声响。

    “虎”,就在这时,大营里又是一阵直追云霄的喊声响起,紧接着,营寨侧面连续几团火焰闪现。

    “轰”,木栏的缺口间,漆黑的佛朗机炮炮口中,吐出赤红色的火焰,夹杂着呼啸的铁弹向着前方笔直飞去。

    建州骑兵们似乎也没有想到,报应居然来的如此之快。昨天他们还是借助着炮火之威击溃了浑河北岸的川军大阵,仅仅一天之后,同样的遭遇就立刻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赤红色的铁弹落到了建州军的骑兵阵中,立刻在队伍中拉出一条条血道。几乎所有的建州骑兵,都把身体卧伏在马背上,可是铁弹落处,仍然是不停的带走一条条生命。一时间,原本整齐的骑兵战阵,也隐隐出现了少许混乱。

    两百步,营寨中的川兵暂时放下了手中的长矛,把长弓所指的方向斜斜的对准了天空。

    “起”像是一片乌云从明军大营中腾起,飞行的方向仍然是正在奔跑途中的建州骑兵。

    “噗噗”,一阵阵如击败革的闷响,从羽箭落处传来。

    虽然奔跑中的建州骑兵已经从马鞍下将圆盾取出顶在头上,但是小小的圆盾并不能护住所有的要害,更何况胯下的马匹几乎没有任何防护。

    一百五十步,极速狂奔的建州骑兵,仿佛看到了希望,马镫上的马刺,轻轻的触碰着马腹,想让胯下的马匹爆发出更强的冲力。

    一百步,一直闷头狂奔的建州骑兵的脸上,终于现出了几分凶狠的狞意,手中的角弓也已经斜斜的对准了天空。

    “砰,砰砰。”一阵阵连续不断的爆裂声,从明军大营中传来。连续三阵齐响后,正在继续朝前冲击的建州骑兵刚想松一口气,却猛然间发现,第四波,第五波弹幕仍然在连续不断的向着自己袭来。

    一片片弹幕呼啸而过,建州骑兵手中的弓弩似乎一瞬间也失去了准头,杂乱的箭支漫天飞舞着,甚至还有飞到了浑河冰面上去的。

    回过神来的建州军这才猛然想起,虽然平日遇见的明军,在骑兵冲阵的途中只能发射出三发火器,而且射击的频率远远没有这么高。

    眼看着离木栏的距离还有五十步远,营寨里的火器,却已经在适才的五十步里连续射出了四五波弹幕,整个建州军的队列也开始变得稀疏起来。

    十步,五步,木栏后的火器兵,却仍然还是在不停的发射着炽热的弹丸。惊讶的建州骑兵这才发现,原来每一波火器射击完成之后,旁边都会有另外一人递上一支新装好的火铳。

    “大汗!”沈阳城的城楼上,几行冷汗沿着阿敦的脸颊向下流了下来。

    努…尔哈…赤曾经随李如松出征过朝鲜,对于浙兵戚家军的战法不可能浑然不知,可即便如此,却也未见他提起过半分。

    “朕今日必灭此军。”,努…尔哈…赤的脸上,虽然也正有几行冷汗流下,可是眼神里的坚毅,却依然如故。

    “呜哇!”,尚且存活的建州骑兵,终于冲到了明军的营寨前,从腰间抽出了弯刀,似乎是想要从木栏上越过。

    “虎”,仍还是是一阵山呼,从木栏后传来。一杆杆铁狼筅和白杆长枪,从木栏的缝隙中伸出,吞吐之间收割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大汗!”,阿敦转过了头,不忍心再继续看。

    “唉”,努…尔哈…赤的口中,终于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抬了抬手,身边的旗号兵立刻打出了旗帜。

    像风一样卷来,却又像是被高耸的悬崖拦住,来势汹汹的建州骑兵丢下了上千具尸首之后,终于向后狼狈退去。

    “岳托上哪了?”,努…尔哈…赤忽然又一次向着阿敦问起。

    辽东,白塔铺。

    “如今的尼堪,又岂是好相与的。”,身为正黄旗牛录额真的雅松,正骑在马上,与身边的几个分得拨什库小声的议论着。

    “两黄旗。”,雅松伸出了两根手指,向着四周摆弄了一下:“昨日间一个冲锋,竟然是连人家的面都没见着。最后还是靠他们尼堪人自家的火炮打跑的。”

    

第224章 天不佑我() 
雅松的话,立刻在身边引起了一阵小声的议论。其实在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之前,明军与建州军之间也常常有些小规模的冲突。

    也就是经过了萨尔浒一战,建州军才在明军面前底气大增。随后连续夺取开原,铁岭,更是军威大盛。

    只可惜,眼看着势头正在蒸蒸日上,却在北关一个小小的明军校尉面前吃了憋。号称战无不胜的女真汗王,也不得不领兵退走。

    随后辽东又来了熊蛮子,甚至把堡垒都重新修到了抚顺城的家门口,建州军的日子也愈加的不好过。

    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的把熊蛮子给盼走了,以为终于可以翻身做主把歌唱了。结果刚拿下沈阳,屁股还没坐热,便在城下被人迎头打了一闷棍,差点没崴到脚。

    天不佑我建州啊,想到这里,雅松也是不禁微微的摇了摇头。

    “可不是。”,旁边有个分得拨什库,也出声应和:“只说昨日间那尼堪校尉,我们四五个人拦他一个,却反倒是在他手上折了一个。”

    “最后还被他给跑了。”,很明显,这最后一句话才是最让人郁闷的。

    “都别说了。”,听到这里,雅松也有些不耐烦了,挥了挥手,想要驱散人群:“都把眼睛瞪亮着点,看见明人大军,立刻回去禀报大汗。”

    聚做一团的建州斥候,这才不情不愿的散了开来,向着四面跑去。

    只不过,都还没有跑远,却已经看见一阵遮天蔽日的烟尘,正从南面徐徐升起。

    “额真,尼堪来了。”,当下立刻便就有人向着雅松发出了呼喊。

    雅松也抬头向着南面看去,只看了一眼,便不禁张了张口。

    “快回去禀告大汗。”,雅松喊了一声之后,头也不回的就往北跑去。

    “额真,不靠近了看看?”,追在身后的斥候兵,诧异的问道。

    从前遇见行进中的明军,建州斥候向来都会绕到附近细细察看一回,再顺手提几颗首级回来。可是这一回,却连面都没见着,怎么都要跑了。

    “尼堪几万人的大军,过去送死?”,雅松忿忿的回了一句,把胯下的马匹催的更快。

    “总兵大人。”,掉马回头的吴襄,也正一路奔回到了自家阵前,向着刘孔胤禀报:“前头见着了百余建虏斥候兵。”

    “可有拿住几个?”,行军途中遇见敌军斥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刘孔胤更关心的是,有没有占到什么好处。

    “都跑了。”,吴襄摇了摇头,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

    “跑了?”,刘孔胤诧异的应了一声,心里头却泛出一丝疑惑。

    虽然只是小股的斥候兵,但是还没见面就跑,似乎不像是建州军的风格。

    难道其中有什么阴谋不成,刘孔胤的眼神,陡然间也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吩咐诸军,放缓行军,小心戒备。”,刘孔胤抬起了头,向着四周大声喝道。

    白塔铺离浑河的距离并不算远,若是行军走的快些,只半日间便可以到达。眼看着路程已经走了一半,明军行进的速度,却在这时迟缓下来。

    领军的刘孔胤,似乎并不着急,可是他不急,却有人替他急。

    “明军如今可是到了?”,望见一路狂奔而回的雅松,黄台吉立刻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按照建州军中的传统,像这般斥候兵全数奔回的情况,只能说明敌军已经行进到了十里内的距离。

    只是却不知道,为何之前没有见到任何信报。就算要和明军纠缠,也该提前派人回来报个信才是。所以看着雅松,黄台吉很不满。

    但是很快,他的不满就会变成愤怒,因为他听到了雅松的回话:

    “还有二十余里。”

    “还有二十余里?”,黄台吉惊讶的张了张口,随即忿忿的看了雅松一眼。

    派出的斥候游骑,除了侦察敌情外,向来还有沿途袭扰的责任。这也是疲劳敌军的一种手段。

    虽然如今黄台吉正等着明军前来,可是却不意味着可以坏了规矩,失了威风。

    “退下。”,黄台吉一声怒斥,雅松缩了缩脑袋,慌忙退走。

    “鳌拜。”,等雅松退下之后,黄台吉又是一声轻呼,鳌拜立刻应声而出。

    “你亲自去探。”,黄台吉指了指南边,对着鳌拜说到。

    “奴才遵命。”,鳌拜正闲得慌,听见黄台吉的军令,当下便是大喜点起身边的亲兵,跃上马背一路朝南去了。

    一路向南疾走,一直走出了快十余里,方才看见远处漫起的遮天烟尘。

    这半日间才走出了几里地,难道有什么阴谋?鳌拜顿时也是惊诧,抖了抖手上的缰绳,继续向南走去,想接近点看个究竟。

    只不过,刚刚奔出了几步,只听见“嗡”的一声轻响,像是弓弦拨动的声音。鳌拜顿时心中一惊,腿间略一使劲,整个身子飞快的向着马腹下坠去。一支羽箭,几乎是擦着鳌拜的肩膀急速掠过。

    道路旁的树林里,一匹青鬃马正从林中飞奔而出,向着鳌拜所在的方向跑来。可是刚及跑了一半,突然又是目光一闪,一勒手上的缰绳,马匹发出一声嘶鸣之后,向着左边跃过几乎与此同时,对面的马腹下,也有一只羽箭呼啸着飞来,从身边飞过。

    两匹马几乎是插肩而过,鳌拜和对面的明军斥候都是对视一眼。

    “鳌拜。”,迎面而来明军斥候,明显还是个统率。抬眼间口中突然喊出了一个名字,让鳌拜瞬间微微一愣。

    就在略微分神之间,只见明军斥候已经顺着大道,一路向着南边奔回去了。

    回想着刚才的明军斥候喊出自己的名字,鳌拜的心里顿时间就不禁浮现出三个大字:有阴谋。

    “你当真看清楚了,是黄台吉身边的亲将鳌拜?”,明军的队伍当中,刘孔胤也是面色凝重,极是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吴襄。

    “属下确实看清楚了。”,吴襄也认真的点着脑袋。

    “你如何认得鳌拜?”,刘孔胤有些不解,虽然鳌拜是黄台吉的亲信,可是在建州军中也仍不过是个牛录额真,更不算是什么出名的人物。

    “祖天寿是属下的内兄。”,吴襄咧了咧嘴,开口笑道。

    “原来如此。”,刘孔胤顿时间,不禁有些哑然。

    当日在三岔儿堡,向来自持颇有些武力的祖天寿败于鳌拜之手,对于此事祖天寿一直有些耿耿于怀。

    既然是他的妹夫,会认得鳌拜便也就不奇怪了。

    “此地必有埋伏。”,刘孔胤低头略微沉思片刻,开口说道:“既然这鳌拜出现在此处,想来那黄台吉也不会太远。”

    “吩咐前军,停下步伐,就地扎营。”刘孔胤转头与正在身边的朱万良商议了几句之后,立刻开口命道。

    “你的军功暂且记下。”,挥了挥手,眼看着吴襄退下。又停了半晌,忽得对左右问道:“此人为何看起来如此圆滑?”

    “总兵大人问的是这吴襄?”左右的亲兵里头,果然有认得吴襄的,立刻开口回道:”此人据说原本是做买卖的,后来不知怎得中了武举人,所以在祖天寿手下的斥候营里谋了个差事。祖天寿倒是对其极为赏识,不但声称此人日后必中武进士,更是招他做妹婿。”

    “生意人?”,刘孔胤诧异的应了一声,随即在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明军就地扎营?”,听着鳌拜的回报,黄台吉望着鳌拜的眼神里,也是一阵阵的疑惑。

    “贝勒爷,该如何打算?”,鳌拜的声音,听起来有几分不悦。

    这也难怪,在这里等了半天,又是挖沟,又是挖坑的。忙了半天,结果对手说不来了。这事情放到谁的身上,也都不会轻松愉快。

    “他既不来,我们便去。”,黄台吉捏了捏拳头,像是下定了决心。

    “贝勒爷,大汗不是吩咐,只要将明军拦在此处”相比起黄台吉的决心,鳌拜却似乎显得有几分犹豫。

    “我这里只有五千兵马,对面的明军却有数万。”,黄台吉苦笑着摇了摇头:“若是其中再有一支和这浑河岸边一样的,你觉得可能拦得住多久?”

    虽说建州军善于野战,而黄台吉所领的正白旗,除了野战之外还长于攻守。但是这一点相比明军来,却仍然是有点看不过去。

    如果是当面野战,虽然正白旗算不得太强,但是黄台吉也多少有几分把握。

    若论起攻守来,这些看似羸弱的明军,却往往能使出惊人的手段。只凭借几条壕沟和几个坑就想死死挡住几万明军,这种可能性太小。

    “这浑河岸边的明军营寨,乃是明国的戚家军构建。”,黄台吉指着身后朝鳌拜说道:“数日间也未必能取下。”

    “明军既然不来,倒也正合我意。”,说到这里,黄台吉也是不禁扬了下手中的马鞭:“这浑河南岸的明军不灭,日后我建州军的威名将不存世上。”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