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我为王 >

第39部分

水浒我为王-第39部分

小说: 水浒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箭的青年身形高壮,面目却是极为俊朗。只见他再次抽出一支箭,拉开弓,冲着刀疤汉大声喊道:“来者何人?站在原地,说明来意!否则,某家下一箭可就要落在尔等身上了!”

    己方被发现了,刀疤汉此时却还能沉得住气,他大声说道:“不知道众位是何方的兄弟?看各位与辽军对阵,我们兄弟特地前来相助,诸位不要误会!”

    “辽军已灭,不劳各位好汉费心了,请回吧!”

    “同是绿林中人,自该守望相助,若是不嫌弃,可否能与众位当面一叙交情?”

    “叙交情就不必了吧,我们兄弟还没有收拾好,没有地方招待众位好汉。”

    刀疤汉仍不死心,说道:“众位苦战许久,定是疲累,这荒郊野地的,众位也不能好好休息,若是信得过在下,随在下往小寨暂且歇马修整如何?”

    “多谢寨主盛情,某家和手下弟兄心领就是!不过都是刀口上讨生活的汉子,这一场小战算得什么?”说完,他回头大喊一声,“兄弟们,你们累吗?”

    “虎!虎!虎!”回答他的却是三声齐声虎吼。

    刀疤汉子眯着眼看着这伙黑衣人一会儿,忽然大笑道:“听闻近日这燕云之地出了一伙虎贲好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虎贲不敢当,只是道上的朋友抬爱而已。”那俊朗青年的语气一如既往的不卑不亢。

    “既然诸位还有要事,在下就不多言了,告辞!”刀疤汉极有决断,眼看着伙黑衣人仍旧士气高涨,自己这边显然讨不到便宜,干脆地带着人撤了。

    “大哥,怎么突然放弃了?”络腮胡控马走到刀疤汉身边,问道。

    “你难道看不出来他们战力仍在吗?咱们手下这伙乌合之众上去能讨得了好?不过是给别人送菜而已。”

    “可他们手上可有不少东西啊,做了这一票,咱们至少能快活一年!”络腮胡极不甘心的说道。

    “他们东西是不少,可也要看咱们有没有这副牙口,能不能吃得下来?”

    “那就这么算了?”

    “算了?青山不改,咱们有得是机会。老二,我还是那句话,凡事一定要有耐心。”刀疤脸教训了一句,接着吩咐道,“你去派两个机灵点的跟着他们,看他们晚上在何处落脚。”显然他也不愿意就此放弃到嘴边的肥肉。

    “知道了,大哥!”听到还有机会做这一票大生意,络腮胡语气中满是掩盖不住的兴奋。

    看着刀疤汉一伙走远了,黑衣人一伙才接着收拾战场,只是警戒的人仍旧没有撤去。这伙黑衣人自然是李瑾他们一伙,自从十五日前他们将耶律回跋和安居骨荣全歼之后,就马不停蹄地离开了,此时他们已经在蔚州境内。

    一路之上当然不平静,既有辽军的追截阻拦,又有各处草寇打他们的主意,只是对他们出手的全都成了刀下之鬼。

    吓退了觊觎他们的刀疤汉一伙,李瑾和林冲在阵中巡视,李瑾忽然对林冲说道:“虎贲,这名号倒是不错,日后马军第一营成军,就以此为号,兄长以为如何?”

    “虎贲?”林冲念叨了一遍,接着大笑着说道,“好!好!好!”

    两人说了一会话,看着天色渐晚,李瑾大声说道:“兄弟们加快些,许先生该是备好了热汤饭等着咱们凯旋呢!”他这话以后,众人都下意识地加快了手下速度。显然,经过一场激战,大家虽然战意仍旧不减,只是战意也不能当饭吃,大家都是饿了。

第七十一章 以战养战() 
等军士收拾完了战场,李瑾和林冲、史进带着人朝着自己一行人暂时的营地行去。这个临时的营地里战场并不远,即便是押送着不少步行的俘虏,小半个时辰也就走到了。

    果如李瑾所说,营地里已经冒起了炊烟,显然是已经开始造饭了。

    李瑾他们这半个月来的行径,说起来倒是与流寇颇为相似。他们四处奔袭,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至少在外人看来就是这样,也绝不会在同一处地方停留超过三日,遇上辽军或是想打他们主意的盗匪,如果能吃下,他们就会吃下,若是敌人势大,他们也不纠缠。当然,他们不会如同一般的流寇,无端骚扰良善百姓就是了。

    半个月的时间,这一路转战下来,他们的实力非但没有折损,反而强大了不少。

    离开永清之后,到今天为止,一共十五天,李瑾他们遇上并歼灭的辽军有两队,草寇土匪三伙。当场击杀的超过八百人,生擒的更多一些,一千七百人左右。

    冷兵器时代,伤亡超过三成,仍能坚持战斗的部队就已经可以称得上精锐了。毕竟是当面刀,对面枪的厮杀,血腥程度与大炮导弹占了大头的现代战争不可同日而语,加上军卒的个人素质问题,古代军卒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要更大一些,不然古代战争史上也就不会有层出不穷的营啸等事件。

    所以李瑾他们的俘虏比例其实并不高,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李瑾他们将作恶多端草寇都给杀了,所以俘虏中辽军的比例较高,加上在永清俘虏的辽军,占了七成半左右,毕竟辽军也是正规军,作奸犯科之辈并不算太多。

    即便是这样,李瑾他们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毕竟他们真正能信得过的人手也就五百人不到。好在他们以战养战,粮食辎重充足,又不断从俘虏之中补充新鲜血液,才能维持住现在的还算良好的情况。

    俘虏是否自愿加入?这一点李瑾并不担心,他们现在吸纳的主要是原来的草寇土匪,而非俘虏的辽军。对草寇而言,跟谁干不是干?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了,毕竟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会走上落草为寇这条道路。杀人放火受招安,话是不错,但也得有命活到招安的时候。何况加入李瑾他们,待遇不错。不光能填饱肚子,遇上战事,只要死命向前,活下来就有丰厚的赏赐,生活可是比自己原来好多了。

    也不是没有俘虏尝试逃跑,可是不管是在何处,李瑾总是吩咐人扎下营寨,将俘虏严加看管,辽军军官或是草寇头目又都被摘选出来。没了平日里领头的,他们又没有兵器马匹,看管更是严格,不怕死逃跑的人已经直接被送到了人生的终点去了。拢共有三五拨人尝试逃跑,人数有多有少,但是当他们的尸体被摆在俘虏的面前的时候,尝试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杀鸡儆猴,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辽军俘虏中也有心眼活的,陆续开始有人加入李瑾他们的队伍。李瑾现在还不敢完全相信他们,上阵的时候也不用他们,只发给他们一根木棒,让他们看家,还有信任的士卒手执利刃监督着。许贯忠做事稳妥,能文能武,现在就是由他统领这群加入的辽军,每逢作战的时候,就在营地留守,到目前为止,却也没有出现过什么意外。

    进入营地,一切事务自有手下人去处理,李瑾他们也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吩咐了几句,三人直接进了中军大帐。许贯忠正在帐中看着书,不时做些注释,沈睿也坐在一张矮凳上,看着书,只是不时往帐外看一眼,见到李瑾三人进了大帐,赶紧迎了上来,为三人卸甲。

    史进一进大帐,见了许贯忠这副样子,笑着说道:“先生倒是悠闲,兄弟们在外拼杀,你却在此看书。”

    “先生这就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吧。”林冲也是笑着应和了史进一句。

    许贯忠放下书,抬起头来,说道:“我这是为兄弟们看家,两位兄弟却是拿我说笑起来了。要不,下次我随寨主出战,换两位兄弟来守营?”

    听他这么一说,史进赶紧摆手,说道:“说笑而已,先生不要当真,守营这等责任重大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先生这样的精细人来,我却是做不来的。”

    “哈哈哈!”众人皆是大笑,许贯忠这才接着说道:“我也是说笑而已。”

    说笑过后,几人落座,李瑾坐于上首,沈睿立于他身侧,许贯忠在左,林冲、史进在右,开始商议事情。

    “不算这次,自咱们进入辽境这段时间以来,咱们一共俘虏了两千一百多人,补进第一营四百人,剩下愿意投效我们的也有九百人左右;缴获方面,战马二千三百余匹,弓箭一千二百余副,合用刀枪四千六百余把,铁甲三百余领,皮甲一千九百余件,驽马三百余匹,其余粮草辎重,还够整个大营用十天左右。”

    林冲和史进现在是乐得快找不着北了,战马之事,一直是他们和山寨马军最为头疼的问题,来到辽国不过二十天不到,手上的马匹已经超过了山寨此前的所有了,而且还都是合格的战马,让他们怎么能不高兴?

    “以战养战,看来咱们这条路是走对了!”李瑾心中也颇为兴奋,毕竟他身为山寨之主,承受的压力比林冲等人都要大,这趟辽国之行,原本就不是为了来征战的,只是为了探路而已,现在有这样的收获,也是不虚此行了,他自然高兴。

    “现在有一件事情要与兄弟们商量,几位哥哥觉得,咱们还要往西行吗?”兴奋过后,李瑾问道。

    算一算,他们离山已经接近两个月了,时间已经不算短了,此行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李瑾开始思考是否该见好就收,回山去了。这半个多月,他们闹出的动静不小,虽然辽军主力现在在北面与女真人激战正酣,但他们若是再不走,只怕留守的辽军就会开始大肆征剿,以他们现在的实力,与大部辽军正面硬碰还是不够看的。

    “再有月余,就是新年了,兄弟们多少都有些想家了,此时见好就收,开始回城,倒是也不错。”思考片刻,许贯忠开口说道。他说的也是实情,新年渐近,又离山太久,的确会不利于军心士气。林冲和史进闻言也是点头赞同。

    “既是如此,传令让兄弟们准备一下,咱们在此多停留一夜,明日收拾回程,还是沿着来时的路走,毕竟新投效的士卒还有家眷在,咱们沿着来时的路回去,能收拢的就尽量都收拢起来。”见他们三人都无异议,李瑾拍板决定下来。

    回程之时就要比来时麻烦多了,毕竟人马多了,又要收拢家眷,他们要动作快,还要运气好,才能赶得上回山过年。此事与战阵厮杀又有不同,还要几人仔细商量,不过却多半是许贯忠和李瑾在说,林冲和史进静静听着,不时插上一句,沈睿就只能给他们倒茶端水了。

第七十二章 人为财死() 
用过晚饭,五人又在大帐中说了一会儿话,林冲他们各自回自己的营帐休息,李瑾和沈睿留在帐中,坐了一会儿之后,李瑾吩咐沈睿帮自己将战甲穿上,将宝剑挂在腰间,拿上长铍、弓箭,一个人朝着帐外走去。

    出了帐门,值守在门外的八个中权亲卫中马上有四人跟了上来。李瑾和他们随意说着话,开始在大营巡视起来。这是李瑾他们离开永清之后定下的规矩,除了警戒和巡视的军士之外,每天还要由一名头领进行夜间巡视,以免有人在夜间劫营。财帛动人心,光是营中那三千多匹马就是一笔足以让人铤而走险的财富,大意不得。

    在营中尤其是俘虏营巡视一圈之后,李瑾他们走到大营的门口,在一处篝火旁坐下烤火,已经是深冬了,北方的寒冷天气,夜间没有火可是难过得很。

    不过李瑾他们也不是就在火边坐着不动,每隔一个或者一个半时辰,李瑾就会带上四个亲卫再次在大营中巡视一圈,或者是站在营门口看看营外有没有异常情况。

    到了后半夜这个人最困倦的时段,即便是李瑾都开始觉得有些疲倦,他有意识地增大了巡视的频率,以免守夜的军士和自己睡过去了。

    巡视到俘虏营外的一个角落处,李瑾觉得有些不对劲,但看向四边时,却又一切正常,一时想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抬头看天时,今夜却是一轮明月。

    见自家寨主停下了脚步,不断地打量四周,一个亲卫上前一步,说道:“寨主,怎么了?”

    李瑾摇了摇头,说道:“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只是一时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四名亲卫闻言,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凝神倾听了一会儿,迟疑着说道:“似乎……太安静了些?”

    听他这么一说,李瑾再次听了听周围的动静,可不是太安静了吗?除了风声和篝火燃烧时木材发出的啪啪声,周围竟再没有其他动静,现在虽然是深夜,但也不该没有丝毫的动物叫声。

    “去将三位头领叫来,将兄弟们叫醒集合,注意,不要惊动俘虏。”小心为上,李瑾下了命令。

    “是!”三名亲卫领命而去,仍有一人留在李瑾身边。

    片刻之后,营外仍旧没有动静,许贯忠三人却已经到了李瑾身边,许贯忠说道:“寨主深夜相召,是有什么情况?”

    “三位哥哥仔细听一听,这营外是不是太过安静了一些?”

    三人一听,林冲说道:“似乎确实太过安静了一些。”

    “有人在营外?”史进问道。

    “现在还不能确定,”李瑾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小心为上,烦劳师兄带上两百人到营外查探一番。”

    史进没再多说话,一抱拳,转身离去。

    “我去营中其他地方查探一下。”林冲说了一句,也是转身离开了。

    “只怕是今日白天那伙人。”李瑾心中有些猜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许贯忠接了一句。

    “去将兄弟们叫过来。”李瑾转身吩咐留下来的那名亲卫。那名亲卫离开还没两分钟,借着月光,李瑾看到营外有七八道黑影朝着自家大营摸了过来。

    将许贯忠身上没有武器,李瑾将腰间的宝剑解下来递给他,说道:“兄长小心!”说着,将长铍插到地上,张弓搭箭,朝着一道黑影射去。

    “咻!”箭失破空,穿过栅栏,射中目标。

    “啊!”“被发现了!”一声是箭下亡魂的惨叫,一声却是另一人的惊呼。

    “慌什么?冲上去!”一个粗豪的声音响起,营外的人不再掩藏行迹,大片火把打起,随即就是马蹄踏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