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敌三国志系统 >

第122部分

无敌三国志系统-第122部分

小说: 无敌三国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其他一些小的世家,更是无可奈何,没有了三公的支持,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而另一个消息,也让赵迁着实松了一口气。

    飞讯营的军士从冀州传来消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眼伤复发,流脓不止,袁绍心绪烦乱,无意在此发兵。

    这个消息让赵迁送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遗憾。

    若是趁此机会,攻打袁绍,不说一定能将其覆灭,但是伤起元气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赵迁目前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粮草不是很丰富,他和袁绍虽然都是坐拥两州,但是并州、幽州和冀州、青州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不论是人口还是粮食,赵迁都要弱上一些,况且,幽并两州北接异族,赵迁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守卫边防。

    之前赵迁交给任俊的玉米种子,在秋收之时,已经有了收获,但是实在是太少了。

    不过,任俊倒喜出望外,对于这种金黄色的粮食很是钟爱,潜心培植。

    除了这些,还有就是韩暨负责的冶铁了。

    韩暨根据赵迁的提议,终于发明出了水利鼓风机,架设在汾河之上,鼓风的效率整整提升了四倍有余,比预先估计的还要高。

    而雁门之地,也根据赵迁提供的一些方位,找到了石炭,储量丰富,让韩暨大为惊叹。

    于是,韩暨在汾河之畔建造炼炉,用雁门石炭,按照赵迁赐给他的“初级冶铁”中的记述,开始炼铁。

    经过几次失败之后,韩暨终于成功炼成,按照韩暨的判断,其品质是原来的两倍多!

    为此,韩暨经过多次冶炼,精炼出百余斤精铁,请了多名锻剑师,经过数月之久,炼成了一把宝剑。

    此时,这把宝剑便在赵迁的手中,赵迁看着这把剑,寒光涔涔,刃口极为锋利,却是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宝剑。

    “请大将军给宝剑赐名!”韩暨躬身说道。

    赵迁点点头,说道:“此剑锋利无比,刃口极薄,就叫‘断峰’吧。”

    “一剑断山峰,大将军好气魄!”韩暨不轻不重的拍了个马屁。

    赵迁微微一笑,并不在意,问道:“公至,如今冶炼出来的铁,都能够达到这个品质吗?”

    韩暨摇了摇头,说道:“在下无能,此剑所用精铁,乃是千锤百炼,再加上锻剑师高超的技艺,方有此此效果。不过,比较而言,如今铁的品质已经提升两倍有余。”

    “好!”赵迁大喜,“吾挑选一千人,听从公至的安排,绝对不能让高品质的铁流落到其他诸侯手中,更不能流落到外族手中!”

    “属下明白!”韩暨连忙说道。

    正在此时,荀攸来到堂中,神色匆匆,似乎有大事发生,韩暨很是知趣儿的告退。

    “公达,何事如此匆忙?”赵迁赶紧问道。

    荀攸面色冷峻,将手中一份军报递给赵迁,道:“边关急报,有外族寇边。”

    “什么?”赵迁大吃一惊,赶紧接过军报细看。

    荀攸皱着没说道:“军报上言,张辽将军率领军士巡视之时,途径应县,发现几个小村落惨遭屠戮,老幼妇孺,无一幸免,当是外族所为。”

    没有看完军报,赵迁啪的一声,将其拍在身前的几案之上,问道:“外族?是匈奴吗?”

    赵迁下意识的便想到有可能是匈奴干的,不过荀攸却摇了摇头,说道:“虽然张将军军报之中未有明确说明,但攸推测,此番非匈奴所为。”

    “那是哪一只?”赵迁问道。

    “从位置上看,应该是鲜卑族。”荀攸回到道。

    鲜卑?赵迁一愣,这鲜卑族很是投机,趁着匈奴分裂,占据了大草原,没想到现在竟然敢来侵犯雁门。

    “哼,既然敢来,就要付出代价!”赵迁眯着双眼怒道。

    荀攸看到赵迁的样子,皱眉说道:“攸倒是不担心这鲜卑人,就怕这是袁绍与之勾结,想要前后夹击,使吾等陷入双线作战。”

    听了荀攸的话,赵迁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凛然,这要是真的如荀攸所说,那可就麻烦了。

    陷入双线作战,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对付的事情,况且现在赵迁粮草不多,鲜卑选择这个时候来,当真是添了一大乱。

    “来人,唤太史慈将军前来。”赵迁命令府兵道。

    没过多久,太史慈匆匆赶到:“主公,急唤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赵迁将鲜卑入侵之事简单的跟太史慈说了一下,之后吩咐道:“子义赶紧安排飞讯营的军士,前去打听,此次鲜卑入侵,与袁绍到底有没有关系。”

    “得令!”太史慈接令,刚要离开,又被赵迁叫住。

    “派人通知上党徐晃、河内张绣、黑山张燕、幽州田丰,进入备战状态,不得松懈。”

    “是!”太史慈答道,这次见赵迁不再有安排,便转身而去。

    赵迁看着太史慈离开的背影,轻叹了一声,荆飞的伤势还没有好彻底,太史慈暂时接管飞讯营,固然也能探得不少的消息,但是那些机密的消息,非荆飞不可。

    不过华佗告诉赵迁,荆飞在明年回春的时候,方可痊愈,此间绝不能动力。

    荀攸看着赵迁有些紧张,笑着宽慰道:“主公,也莫要着急,说不定,那鲜卑只是为了过冬,入境劫掠一番。”

    赵迁冷哼一声,说道:“若是如此,本将军不介意把他们留下来过冬!”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破鲜卑() 
雁门郡平城,此时已是秋末,显得有些萧索,平日里往来繁多的客商,因为鲜卑人的入侵,也变得少了。

    一座临时扎其的大帐之中,一员大将居中而坐,听着手下军士的汇报。

    “启禀将军,在阴馆附近发现外族踪迹,粗略估计,越有两万人马。”

    张辽点点头,离着第一次发现屠村,已经过去了有十几天了,期间也曾发现过鲜卑人的踪迹,但是那些人太过狡猾,始终没有追击到。

    不过,张辽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虽然没有与鲜卑人碰面,但是他的行军路线,却始终将鲜卑人阻挡在了雁门郡内。

    因为张辽知道,若是放这鲜卑人过了雁门,进入了并州腹地,纵使最后将其消灭,那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计的。

    雁门郡地广人稀,虽然有几个村庄被屠,但好在损失不大,这次终于追踪到了鲜卑人的踪迹,张辽绝不能再放过。

    “将军,吾军只有五千余人,而对方有两万铁骑,不好对付啊。”一名军尉皱眉说道。

    张辽轻哼一声,说道:“怕什么?大将军以数百兵士起事,灭黄巾、讨董卓、破匈奴,吾有五千儿郎,何惧之有?”

    “不错,鲜卑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定不能放过他们!”一人说道,他是地道的雁门人,见同乡被杀,义愤填膺。

    张辽点点头,说道:“众军听令,兵发阴馆,破鲜卑!”

    张辽随即率领五千人马,一边驰往阴馆城,一边不断派遣斥候打探消息。

    行至累山脚下之时,有斥候来报,有一队鲜卑人马正在山后修整。

    “大约有多少人?”张辽问道

    斥候答道:“启禀将军,对方军容散乱,无法详细统计,粗略看去,应有两三千人。”

    张辽眼睛一亮,冷笑道:“有两三千人?而且军容不整,哼,此天欲灭之!”

    “众军听令,随本将军翻过累山,将这群鲜卑人灭了!”张辽命道。

    随即,在张辽的带领下,大军开始翻越累山。

    累山乃是一座石山,不是很高,很快,队伍便来到一处山坡之后,张辽越过山坡,果然看到山下,有一群鲜卑人聚集。

    那些鲜卑人正在吃饭,显然是刚刚劫掠完毕,张辽甚至看到有几个女人在里面。

    画面自然是不堪入目的,几个鲜卑男人围着一个女人做哪些罪恶之事,其他鲜卑人则是在旁边放生大笑。

    张辽怒不可遏,回过头来,对众军士说道:“兄弟们,随本将军冲下去,杀光这些杂碎!”

    “杀!”

    张辽一声暴喝,提起手中的钩镰大刀,一马当先,从累山之上冲杀下去。

    身后的五千军士,也扬起手中的武器,随着张辽,杀奔那群鲜卑人。

    这群鲜卑人确实刚刚劫掠了一个村庄,将村里的粮食、牛、羊等物,悉数抢走,更是掳掠了几个女人,在累山之下,修整、玩乐。

    而带领这一支鲜卑队伍的正是鲜卑单于步度根的弟弟扶罗韩之子,名叫泄归泥。

    当张辽率军从累山之上冲杀下来之时,泄归泥正在一个女人的肚皮上奋战。

    猛然听见喊杀之声,泄归泥不由得大吃一惊,那物什一下子便软了下来。

    顾不得这些,泄归泥连忙翻身上马,率领鲜卑人抵抗。

    然而,张辽大军居高临下,在人数上有占有优势,况且此时,鲜卑人惊军异常,而张辽军士一个个怒发冲冠,战斗力爆表,鲜卑人如何能抵挡的住。

    本来就杂乱无章的队伍,被张辽大军一冲,彻底溃散,任凭泄归泥如何呼喊,一点儿用也没有。

    泄归泥的呼和声,没有止住溃散的鲜卑士兵,却引起了张辽的注意。

    张辽如何看不出来,那泄归泥正是这群鲜卑兵的首领,冷哼一声,拨马杀奔而去。

    沿途一路,张辽一把钩镰大刀上下翻飞,真真正正的杀出一条血路。

    那泄归泥也看到张辽杀向自己,吓得肝胆俱裂,然而刚才因为惊吓,导致一泻千里,瘫软无力,连拍马的力气都提不上来。

    眼看张辽越来越近,泄归泥的马却在原地打转,竟然一步也没有逃开。

    张辽可不会怜悯这个来雁门烧杀抢掠的畜牲,举起手中大刀,劈头砍去!

    泄归泥在生死时刻,激发了身体的潜能,奋力举起手中的弯刀,去抵挡张辽的大刀。

    然而,泄归泥面对的可是张辽,就算是激发了身体的潜能,也毫无用处,在张辽面前还是一个弱鸡!

    张辽这势如破竹的一刀,丝毫没有受到泄归泥弯刀的阻挡,直接一刀将其头颅砍下。

    其余鲜卑人见势不妙,纷纷做鸟兽散,不过大部分还是被张辽的军士掩杀。

    还有几百人,直接跪在地上求饶,因为按照他们的认知,只要求饶,这些汉人肯定会绕过他们的。

    “将军,这些投降的鲜卑人该如何处理?”

    张辽策马来到这些鲜卑人前,冷哼道:“尔等胡掳劫掠吾汉人时,想必也有人求饶,尔等可曾放过他们?现在眼看不敌,却要又求饶活命,做梦!”

    张辽的话,让这些鲜卑人心中一沉,果然随后,张辽吐出一个字:“杀!”

    毫无悬念,剩余的这些鲜卑人全都被杀死,看着这些被杀死的鲜卑人,张辽冷哼一声,自语道:“这只不过才是开始,加于吾汉人的灾难,定要加倍讨回!”

    这边张辽将两千人的鲜卑军击溃,几乎灭其全部人马,不过还是有部分人逃走,奔向了五十里外的鲜卑大军。

    那正是西部鲜卑首领步度根亲自率领的尽两万鲜卑大军。

    见到有鲜卑的溃兵逃回,步度根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泄归泥怎么没回来?”

    逃兵慌忙答道:“吾部遭到汉军伏击,泄归泥将军被杀了!”

    “你说什么?吾儿被谁杀了!”旁边的扶罗韩赶紧问道。

    “不知。”

    扶罗韩大怒,跟旁边的步度根说道:“大哥,不能再让那汉军追着跑了,打吧,为吾儿泄归泥报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张辽之计() 
“泄归泥是兄弟的儿子,是本王的侄儿,更是吾鲜卑的勇士,如今惨遭汉军杀害,绝不能忍气吞声,众勇士听令,随本王去杀汉军!”步度根大喊道。

    “杀汉军!”

    “为泄归泥勇士报仇!”

    “屠尽汉狗!”

    近两万鲜卑士卒在步度根和扶罗韩的带领下,向着累山的方向进发,要为泄归泥报仇。

    此刻,张辽正在打扫战场,将一些粮草、器具收拢,将那些被鲜卑人凌辱的女子尸首掩埋,将鲜卑人的尸体直接焚烧。

    一阵萧萧马鸣,一名斥候兵来到张辽身边,翻身下马,禀报道:“启禀将军,东方四十多里处发现鲜卑大军,约有两万余人,正往累山杀奔而来。”

    “什么?这一定是鲜卑的主力了!”一名军官说道。

    “看来他们知道了这里的情况,肯定是来报复的。”

    “两万多!张将军,要不咱们先暂避锋芒吧?”

    “不错,依吾之见,对付这群鲜卑人,就应该像这次一样,各个击破,若是与两万鲜卑军作战,恐怕……”

    那军官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意思很明显了,就是他们这五千人,不是鲜卑两万人的对手。

    不过,张辽却一直没有说话,眼睛一直看着东方,似乎是在思考事情。

    “将军,还需要您拿个主意啊!”

    张辽长呼一口气,说道:“吾为将,镇守雁门,便是抵御外族,如今鲜卑入侵,岂可避而不战?若是一味逃避,不仅有伤士气,而且寒了雁门、乃至大汉百姓的心!”

    “可是将军,对方有两万人,吾等只有五千军士!”

    张辽微微一笑,说道:“只要诸位听吾调度,五千破两万又有何难?”

    “若真能胜鲜卑,便是要了吾之性命,又有何所惜?”一将官愤慨的说道。

    张辽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众将官听令!”

    “在!”

    “张朝将军领两千人马伏于累山之左,赵汉将军领两千人马伏于累山之右,鲜卑人来,勿与战,将其放过。”张辽令道。

    张朝和赵汉两人虽然不明白张辽这么安排的用意,不过还是双双抱拳道:“得令!”

    张辽点点头,说道:“剩余一千人跟本将军一起,迎战鲜卑!”

    “将军,一千人迎战两万鲜卑人,恐怕不妥吧?”

    张辽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吾一千人不是力拼,只是诱敌,张朝、赵汉二位将军,见鲜卑人杀至累山土坡之上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