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107部分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107部分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89年正月,镇守龙城已达五年的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几年来政绩显著,人事和睦,得知南部诸郡县的混乱形势,上疏说道:“我当初因为讨伐叛逆,行军到此,奉命坐镇,统御的战士安享清福,已有数年,而青徐荆雍四州各处残留下来的盗贼,还有相当的数目,盼望早日派人前来接管我的职位,让我回去竭尽能力报效国家,使我在世时不遗余力,死时不留遗憾。”

    慕容垂这才想到还有这么个能干的儿子,于是征召慕容农进京,担任高级咨询官、京畿卫戍总司令,改任高阳王慕容隆为幽平军区司令长官、征北大将军、幽州州长,接替慕容农的职务。

    不过慕容隆的才华不及慕容农,慕容垂特意下诏在龙城设立留守朝廷,让慕容隆主管留守朝廷机要,又让护军将军平幼为征北将军府秘书长,散骑侍从官封孚为军政官,兼任留守朝廷行政官,一起辅佐慕容隆。

    慕容隆到任后,严格遵循慕容农已经制定好的法令规章,只稍加以修订扩充,辽碣地区平静如初。

    而南下的慕容农,并没有立刻创造成绩,充其量也不过做着和慕容隆同样的工作。

    但他们起码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最大的资本,一死百了,可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慕容垂的侄子、乐浪王慕容温,曾在中山颇多建树,此时担任冀州督导官,与翟辽等人遥遥相望,双方不时爆发冲突,后来翟辽意识到这不是办法,便想出一个绝妙的点子。

    本年10月,翟辽模仿起周瑜打黄盖的那一套,公然宣布处罚部属故堤,故堤于是明目张胆地投奔冀州,声称愿做向导讨伐翟辽。

    慕容温正愁怎么除掉这个大麻烦,也不加认真分辨,对故堤十分信任,结果就在当天,故堤便摸进了慕容温的卧室,将其刺死,然后带着亲信狂奔而去,半路上碰到了慕容温的秘书长司马驱,再杀一人。

    事情进展顺利,故堤按照计划,并没有逃回滑台,而是投奔西燕,想以此转移后燕的注意力。

    一行人奔至襄国,辽西王慕容农终于出手了,将几百个叛贼拦腰截住,除了故堤提前逃跑以外,其他人全部生擒。

    手刃指挥官还能全身而退,故堤也算得上是奇人了,但他在历史上的戏份也就此终结。

    太监吴深不久后也被同伙砍下脑袋,送往中山领赏。

    但后燕国内的叛乱却远没停歇,南北各地总有些奇奇怪怪的人物以奇奇怪怪的名义起兵兴乱,慕容家族才人辈出,却也对此无计可施。

    长期的混战直接导致人民流离失所,耕地面积缩小,国内饿荒严重,人民困苦,生活艰难。而穷困潦倒的生活,又直接导致了各地变民揭竿而起,引发更为激烈的冲突。

    这是个恶性循环,将一直持续到后燕的灭亡,堪称悲剧。

    (本章完)

第227章 祸起大界() 
慕容垂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在全国各地辗转,虽然并没有什么突出成就,却也没得半分清闲。

    前秦苻登和后秦姚苌则不然,他们各自国内的凝聚力都很强,除了发展国力,最重要的事就是吞并对方。

    这对冤家的对决也算是十六国时代的一幅奇景了,明明周边的威胁数不胜数,机会也随处可见,但苻登就是咬定后秦不放松,姚苌更是不杀苻登不罢休,两人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峙着。

    苻登因为高举正义的大旗,羌人或许不为所动,但其他的戎族和汉人前后归附的多达十万,远非姚苌所及。

    面对日渐壮大的前秦,姚苌改变策略,化守为攻,准备针对前秦国内的地方势力各个击破,民族部落和各处堡寨便成了他的首选。

    387年底,姚苌派将领姚方成,攻击前秦雍州督导官徐嵩所驻扎的营寨,攻克并俘虏了徐嵩。

    姚苌与徐嵩可是老相识了,提到先前背叛一事,指着徐嵩的鼻子一顿数落,徐嵩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地回击,而且比姚苌的无理指责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你犯下滔天大罪,罪该万死,居然有脸说我背叛,当初苻黄眉打算把你处斩,幸亏先帝阻止,才救你一命,还任命你担任朝廷和地方的重要官职,荣耀宠爱,都达到极点,可是谁能想到你却连犬马都不如!犬马还知道感激主人的养育之恩,你却亲下毒手,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们这些羌人丑类,为什么还不快杀我,让我早日面见先帝!”

    姚苌顿时暴跳如雷,分三次斩杀徐嵩,也即先斩脚,再斩腰,最后斩断脖子。

    这还不解气,他又把徐嵩的士兵全都活埋坑杀,将士们的妻子女儿,则全都赏给军队

    几天后,姚苌还是不能释然,下令把他苻坚的尸首重新挖了出来,亲自抽打无数皮鞭,然后用荆棘包裹起来,挖了一个土坑埋葬。

    徐嵩的话是真的刺激到他了,但如此行径实在变态至极,令人不寒而栗。

    消息传到前秦国内,民众士兵无不义愤填膺,上阵杀敌更有力量了,几次三番挫败后秦,姚苌无奈再度保持守势。

    不觉到了次年10月,姚苌已龟缩了近一年时间,苻登前往粮秣产地的新平,就近谋取军粮,经过姚苌的大营时,亲率一万多人在四面八方放声大哭,既是为苻坚鸣不平,也为了震慑后秦的军心。

    但苻登还是小瞧对手了,姚苌自始至终都没有愧疚的心情,即便后来挖出苻坚的尸首抽打,也未曾感到心里不舒服,其心理素质之强,脸皮之厚,都堪称教科书级的。

    为了防止军心失守,姚苌也下令全军在大营中放声大哭,特别交待哭声一定要盖过前秦,逮到谁没哭出声,当即斩首,苻登终于无奈地选择退军。

    进入389年,姚苌一直打败仗,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认为是苻坚的神灵在幽冥中相助前秦,于是效法苻登,也在军营里竖起了苻坚的神像,装出一副无比虔诚的模样祷告说:“我哥哥(姚襄)临死时,让我替他报仇,新平之祸,是我执行哥哥的命令,并不是我的罪过。

    苻登不过是陛下疏远的亲戚,还打算为陛下报仇,我怎么敢忘掉亲哥?

    而且陛下在南下讨伐晋国时,曾明白告知,让我以龙骧将军起家,建立大业,我又怎么敢违背陛下的旨意?

    现在特意给陛下树立神像,请陛下不要再追究我的过失了。”

    几天后,两军交战,苻登一眼便看到敌营里有一座高大的神像,原来以为是姚苌的祖先什么的,但细一看才发现竟是苻坚的模样,顿时怒不可遏,遥遥地对姚苌说:“你是一个臣子,谋害君主,却侍奉君主的神像求福,我从未见过你这种厚颜无耻的老贼!”

    姚苌不予理会,还是一味地防守,以避其锋芒,苻登大声疾呼:“杀死君主的恶贼姚苌,你为什么不敢出来,我要跟你决一死战!”

    姚苌还是不作答,却转向苻坚的神像絮叨起来,但前前后后都是那么几句话,得了便宜还卖乖,当了****还要立牌坊,说的可不正是他。

    此举注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徒增耻辱,而且自从苻坚的神像放到军中,大营里每天晚上都发生夜惊,士兵们苦不堪言,姚苌于是砍下神像的头,送给苻登了事。

    经过这一闹剧,苻登对姚苌的恨意越发浓烈,姚苌则终于恢复了理智,开始专心研究破敌之策。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姚苌发现苻登的战斗力实在是无可挑剔,单纯双军对决,硬碰硬地打,后秦士兵绝对不是对手,所以要想取胜,只能动用点小计谋。

    但计谋易出,好计谋就难想了,姚苌绞尽脑汁仍未想出一个绝佳的办法,可是随着败仗连连,军心已经不稳,长此以往,拖的时间越久,对自己越不利。

    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姚苌决心拼一把,万一成功,将极大缩短战争进程,万一失败,自己本就一把年纪,也不算可惜。

    前秦的粮秣、武器、辎重等,基本都留在大界,姚苌的计划是模仿曹操偷袭乌巢的策略,对大界实施突袭,只要此行顺利,苻登必将元气大伤。

    计议已定,姚苌忽然又有点惜命了,先派中军将军姚崇试试水,姚崇失败了再由自己出马。

    结果姚崇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在安丘被苻登打得落花流水,单人匹马逃回。

    苻登以为后秦不可能再派人送死了,所以并未加强大界的防守,却不知姚崇败逃才过了几天,姚苌就亲率三万人的铁骑兵团,连夜奇袭了大界。

    这一次姚苌终于得逞,收纳了大批辎重和将领,裹胁部众男女五万多人,甚至还把苻登的毛皇后也俘获了。

    毛皇后美丽而勇敢,骑马射箭,无一不精,后秦突入御营时,毛皇后还搭弓骑射,率武士数百人迎战,杀伤无数敌军,可终因人数太少,寡不敌众,被后秦俘虏。

    姚苌早就听说过她的名声,打算收她为妾,毛皇后几乎连正眼都不瞧一眼,悲愤交加地嘶声骂道:“老贼!你从前谋害天子,而今又要侮辱皇后,皇天后土,怎么还能容你!”

    姚苌早就习惯这种话了,倒也不以为意,打算强行将其占有,毛皇后竭力反抗,把姚苌的老脸都抓花了,姚苌这才彻底放弃,残忍地将其杀害。

    大界一战,让苻登损失惨重,也让他对姚苌的仇恨更加深刻,集结残兵败将,退驻胡空堡,任命窦冲为最高指挥官、陇东军区司令长官、雍州州长,杨定为左丞相、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秦梁二州州长,约定同时向后秦发动攻击,又分别通知河西军区司令、并州督导官杨政,河东军区司令长官、冀州督导官杨楷,各率部队在长安城外会师。

    窦冲和杨定都是前秦老将,杨政、杨楷二兄弟则乱世中兴起的草莽英雄,对前秦一片赤诚。

    姚苌万没想到苻登这么快就从失败中翻身,唯恐遭到围攻,于本年底,让东门将军任盆,向前秦诈降,承诺将打开安定城门,迎接苻登入城。

    苻登大喜过望,以为姚苌大势已去,准备接纳任盆。

    征东将军雷恶地,率军正驻防在外,得到消息后,飞骑前往晋见苻登,竭力劝阻说:“姚苌诡计多端,他的将领也绝不能相信,献城一事多半是阴谋无疑!”

    苻登这才下令斩杀了任盆,但却因此对雷恶地心生忌惮,雷恶地担心遭到诬杀,被迫投奔后秦,姚苌任命他为镇军将军。

    (本章完)

第228章 北魏雄起() 
大界一败预示着苻登时代的前秦逐步走向衰弱,复仇、中兴都将变得异常艰难。

    即便如此,苻登也必然会坚守初心,不惜一切代价除掉姚苌。

    逆境中仍能奋勇直前,那些身处顺境的人,就更没理由放纵了。

    放眼此时的神州大地,东晋的情形是众多政权中的奇葩存在,完全不必加以理会,烂泥是无论如何也扶不上墙的,倒是其他小国颇有些耐人寻味的行动。

    西秦政权或许还没有逐鹿中原的实力,但也没放过征服周边的其他部落,而且几年下来还小有成绩,387年7月,还把前秦的驻外将领没弈干和金熙的部众吞并,没弈干被迫投奔隔壁的匈奴人刘卫辰。

    按其首领乞伏国仁最初的计划,是先把附近的堡寨和部落平定,然后一步一步向东扩张,占据关中、抢占关东,逐步实现中原霸主的梦想。

    这样的计划显然不是三五年能实现的,而乞伏国仁甚至连一年都没挨过去,于388年6月就去世了,因为儿子乞伏公府还很年轻,文武官员推举其弟乞伏乾归继位,称总司令官、最高统帅、大单于、河南王。

    乞伏乾归并无大才,想要实现哥哥的毕生愿望,有些痴人说梦了。

    天不遂人愿当是指这种情形了,即便充满了建功立业的雄志壮志和一腔才华,但俩眼一闭,俩腿一蹬,一切都是枉然。

    但乞伏乾归也不是一无是处,虽没有开辟新局面的实力,但守成还是勉强可以支撑,即位之后,依葫芦画瓢,模仿汉人的政治制度,立边氏为皇后,设置文武官员,倒是也吸引了不少个体户加盟,不久迁都到金城,紧临后凉和后秦,三方制衡的区域还是比较稳定的。

    接下来他又依照哥哥的遗命,专心料理附近的小部,在平稳中搏点小利,因为周边国家都各有任务在身,他不犯人,倒也没人对他挑衅,生活过得还算安逸。

    北魏基本上也处于相同的处境,但拓跋珪就比乞伏乾归要有野心,绝不安于现有的安逸,甚至有图谋后燕的野心。

    但此时双方的差距还很大,拓跋珪便疯狂地攻打北方的游牧部落,以此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积蓄大量军事辎重和粮秣,为将来向南扩张,做足准备。

    388年下半年,拓跋珪的计划进展顺利,国力已实现跨越式提升,便派堂弟、九原公拓跋仪担任使臣,前往中山进行实地考察,寻找可乘之机。

    慕容垂刚见面就盘问拓跋仪:“魏王为什么不自己来?”言下之意,是把北魏当成藩属了,应该国君亲自来朝拜才合规矩。

    拓跋仪不动声色地回说:“我们的先王跟贵国的祖先,曾一起尊奉晋国,世代情同兄弟,我今天奉命晋见,在道理上并没有错误。”意思至为明显,认定两国是处于平等地位,使节来拜,理所应当。

    慕容垂不高兴了:“我现在的威望,传播四海,岂能与过去相比!”

    拓跋仪说:“燕国如果不讲道理,不积恩德,而只打算依靠武力,那是武装部队将帅们的事,我这个外交官员就不知道了。”

    慕容垂一时语塞,他其实早就想动用武力了,只不过碍于国内叛乱太频繁,所以无法分神而已。

    拓跋仪回国后,对拓跋珪说:“慕容垂老了,精神萎靡,太子慕容宝是个没有能力的庸碌之辈,范阳王慕容德对自己的才干十分自负,不可能是年轻君主的忠臣,慕容垂一旦死掉,一定会发生内乱,到那时候下手,一定易如反掌,现在的时机尚未成熟,我们只需多等几年而已。”

    拓跋珪十分高兴,继续向北讨伐,不断吸纳兵力和后勤补给,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