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85部分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85部分

小说: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话合情合理,慕容令一时陷入焦灼,犹豫踌躇了整整一天,苦于离长安太远,根本无从求证,但心底里倒是更倾向于这一局面,于是率领旧部骑兵侍卫,假装到郊外打猎,直奔石门,投靠前燕乐安王慕容臧。

    王猛就等着他行动呢,得到报告之后,即刻把事先准备好的奏章送往长安,指控慕容令叛变。

    慕容垂听说此事,大为恐惧,因为慕容令先前就不怎么乐意归附苻坚,所以慕容垂对这一消息深信不疑,为躲避灾祸,率领家眷再度逃亡,但今时不同往日,从长安逃亡可比从邺城逃亡要难多了,刚到蓝田,便被追兵赶上,全体被捕。

    苻坚很快就在太极殿东堂接见了脸色煞白的慕容垂,并亲切地安慰他说:“你的家庭跟朝廷失和,这才前来投奔,是把身家性命全都托付给我,我岂会负你,而你那位贤明的儿子心里念念不忘根本,仍依恋故国,人各有志,本不应该深加责备,只是燕国灭亡就在眼前,一个慕容令不能改变大局,可惜他白白跳进虎口,而且父子兄弟,各人行为的后果由各人承担,罪恶互不牵连,你为什么怕成这样,狼狈到如此程度,我虽不是圣人,但也不至于糊涂到因此迁怒你。”对待慕容垂仍和从前一样。

    慕容垂深受感动,也更加用心地为前秦效力,只是与王猛之间的嫌隙越发突显。

    自始至终,王猛都扮演着幕后黑手的角色,从离开长安的那一刻起,便已为自己的好戏布局,一直到慕容令的潜逃,大戏正式展开,只是苻坚并没有中计,对待慕容垂反而更加信任,这是王猛始料未及的,也由此彻底失去了除掉慕容垂的机会。

    王猛的忠心毋庸置疑,他明知苻坚不忍杀慕容垂,还是冒着声名狼藉的风险,出此阴招,当然也有为自己考虑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多的是为了前秦的未来。

    为大局没什么可怀疑的,至于为自己,则明显是王猛骨子里的自卑情绪在作祟,他毕竟是平民出身,只是靠着苻坚的完全信任才有今天的地位,慕容垂则身份尊贵,而且威名远扬,在这方面远胜王猛。

    当然王猛一身的真才实学才是他成为前秦首辅的最重要原因,即便生出自卑,也是人之常情,并不能掩盖其光芒。

    苻坚的宽宏大度固然让慕容垂深受裨益,但却坑了慕容令,因为慕容令既逃亡而又突然返回,慕容垂仍受到前秦的尊重推崇,前燕政府由此怀疑慕容令是来从事反间工作的,于是不由分说就把他放逐到了龙城东北六百里的沙城。

    受到这般戏弄,前燕朝野上下都是极为愤慨,乐安王慕容臧领军挺进到荥阳,准备和王猛决一死战,王猛不慌不忙地派出建威将军梁成和洛州督导官邓羌,二人合力击退了慕容臧,缴获不少辎重粮秣。

    王猛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慕容垂父子,如今洛阳到手,而慕容垂毫改无伤,成功失败难下定论,当务之急是回军掌握长安的局势,于是让邓羌留下来镇守金墉,让军政官桓寅当弘农郡长,接替邓羌驻防陕城,然后班师回京。

    苻坚对于此次出征非常满意,亲自为远征军接风洗尘,并擢升王猛为宰相,主管朝廷机要,封平阳郡侯。

    王猛则坚决辞让,说道:“如今燕国晋国还没有平定,战车仍在奔驰,只不过刚刚夺到一座城池,就一连接到三项赏赐,如果把两个盗匪集团消灭,那将又赏赐什么?”

    苻坚笑道:“如果你不这样拒绝我的旨意,又怎么能显出谦让的美德呢,我已让有关单位暂时听你的意思,但酬谢你功劳的爵位,你应该勉强接受。”

    王猛只觉胸口一暖,真是险些哭出来,得君如此,臣复何求?

    (本章完)

第181章 王猛东征() 
被放逐到沙城的慕容令,终究意识到掉进了王猛布置的陷阱,但那已不重要了,因为没有人在意背后的实情,慕容令也不再纠结这件事的原委,而是想办法逃出生天。

    他知道慕容评迟早都会动手,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杀出一条血路,也许还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于是秘密发动叛变。

    沙城被放逐的犯兵犯将多达数千人,得知慕容令的计划,都欣然往之,大家聚众准备起事。

    370年5月,慕容令杀掉营门官,正式与前燕政府决裂,沙城县长涉圭畏惧义军的规模和声势,直接选择投降,慕容令便把他留在身边,率领同伙几千人攻击邻近的威德城,并成功击斩守将慕容仓,占领城池,然后部署各项事务,派人召集东西要塞驻扎的边防军,大家一致响应。

    镇东将军、勃海王慕容亮此刻镇守龙城,慕容令准备对他发动偷袭,成功之后,再以龙城为据点,慢慢做大做强,与慕容暐和慕容评对抗。

    可惜事与愿违,坑爹的慕容麟再次告密,这次则成功坑了哥哥,慕容亮得知慕容令的计划,于是紧急下令戒备,闭城自守。

    前路遭遇阻截,义军们的决心开始支援,投降的涉圭眼见如此,意识到立功的机会来了,于是趁着值班的机会,带领旧部突击慕容令,慕容令仓惶逃走,半道上被涉圭生擒,并当场斩杀,党羽也随之崩溃。

    涉圭喜不自胜,立刻把慕容令的尸首送往龙城,准备凭此功劳升个一官半职的,结果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慕容亮非但没有对他表示感激,更没有上表朝廷请功,反而当场将其诛杀,并亲自收拾了慕容令的尸首加以安葬。

    两人是堂兄弟,而慕容令的名气远近皆知,慕容亮又良心未泯,终于不忍以踩着兄弟的尸身上位。

    慕容垂得知儿子死讯时的反应,已无从考察,然而倒也不难想象,必定是无尽的悔恨和恼怒,悔自己当初不听儿子的劝谏,恨不能飞身前往挽救儿子的性命,恼偌大的燕国却无自己一家的容身之所,怒时势艰难如此、造物弄人。

    不管他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接下来的事情绝不会让他有半分释然,只会更加让他心神不定,因为故国即将迎来毁灭性打击,即使对那里的人已没有多少好感,但毕竟是生养自己的地方,那份刻骨的酸楚是外人无从体会的。

    苻坚早对前燕的富饶疆域垂涎三尺,洛阳一战小试牛刀,稍做休整便策划对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击,让王猛统御镇南将军杨安等十位将领,率步骑兵混合兵团六万人大举东征。

    6月12日,苻坚亲自到灞上,给远征军统帅王猛饯行,拉着王猛的手说:“我把函谷关以东广大地区的征服任务,可就完全交付给你了,你应该先攻破壶关、平定上党,然后长驱直入,径取邺城,这正是所谓的迅雷不及掩耳,我当亲率一万精锐,在你之后连夜出发,粮食草料、舟船车辆,将水陆同时并进,你不必担心后勤补给的问题,只管放手去干。”

    王猛胸有成竹地说:“我仗恃陛下的威望和神灵的庇佑,遵守精密的作战计划,势将一举铲平残胡,如同秋风席卷落叶,不需让陛下亲自承受雨雾沾衣、尘土扑面的辛苦,只请立刻训令主管机关,迅速兴建鲜卑收容所,然后坐等将士们凯旋的捷报。”

    苻坚大为高兴,连饮数杯,才送王猛东去。

    7月,远征军抵达预定战场,王猛依照苻坚的计划,猛攻壶关,让镇南将军杨安猛攻晋阳,两处同时作战。

    前燕皇帝慕容暐紧急诏令慕容评率内外精锐部队30万人,前往抵御前秦六万人的远部队。

    虽然兵力上占优势,但前燕国内军民多数已无斗志,尤其在王猛攻陷壶关,并生擒前燕上党郡长、南安王慕容越之后,前线的战士都萌生退意,王猛所经过的郡县,全都望风投降,慕容暐大为震恐。

    晋阳城兵广粮多,前秦镇南将军杨安进攻多日,仍不见成效,王猛为了保证行军进度,便留下骑兵指挥官苟苌,驻防壶关,自己则率军增援杨安,加强对晋阳的攻击。

    到了晋阳城下,王猛仔细研究了一番城池,发觉硬攻确实效果一般,最后决定挖掘地道,然后让虎牙将军张蚝率领壮士数百人,由地道潜入城中,再砍开城门,迎接围城军入城。

    9月10日,张蚝的行动十分顺利,王猛和杨安得以进城,并生擒了前燕并州督导官、东海王慕容庄。

    前燕领土的接连丢失,让慕容评发自肺腑地恐惧起来,虽带着30万的兵力,却不敢继续推进,停留在潞川观望局势的发展。

    王猛可不给他重拾信心的机会,留下将军毛当,镇守晋阳,自己率大军进抵潞川,与慕容大军对峙。

    一个月后,慕容评仍未有行动的迹象,王猛便派将军徐成,前往侦察前燕阵地,然后准备先发制人,特别要求徐成中午之前必须返营。

    然而徐成一路耽搁到了黄昏才回,向来执法严谨的王猛顿时大怒,准备军法处置。

    邓羌曾在徐成手下任职,不忍眼看老领导被杀,赶紧求王猛宽恕,说道:“贼寇本就人多势众,我们人少,而明天就要决战,正是用人之际,徐成是一员大将,最好是赦免一死,让他将功折罪。”

    王猛不动声色地说:“不斩徐成,军法威严不能建立。”

    邓羌再三请求:“徐成是我的老郡长、老长官,虽然违犯军令,应该处决,但我深知他的才华,这么死掉岂不可惜,我愿跟他一起用战功赎罪。”

    王猛心里一动,假意不改初衷,仍然坚持杀徐成,邓羌果然恼羞成怒,飞马回营,下令擂动战鼓,准备向王猛攻击。

    看着阵前全副武装的邓羌,王猛脸不红气不喘地问他原因,邓羌气呼呼地说:“我奉诏讨伐远处的贼寇,却发现眼前就有贼寇,在那里自相残杀,我打算先把他除掉!”

    王猛被他这股蛮劲给逗笑了,安抚他说:“将军说的他,莫非就是我王猛?那可是误会了,将军不必动气,我这就放了徐成便是。”

    话音才落,徐成已被松绑并送回营中,邓羌一时憋得脸红脖子粗,一头磕在地上向王猛请罪,王猛连忙上前扶起他,握住他的手说道:“我之所以非杀徐成不可,只是对你的试探,你对老长官都不辜负,又怎么会辜负皇上,贼寇虽然人多,但有将军在,我也就不再担心了!”

    邓羌顿感汗颜,打定主意要更加卖力以报答王猛的恩德。

    被国人誉为万人敌的邓羌,有勇有谋,是位名符其实的虎将,但论头脑总是比不上王猛,王猛到底就是玩脑子的,通过这次细微的小事,便足够把这个桀骜不训的猛人收拾得服服帖帖,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邓羌被激满的武力值为最终的胜利创造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章完)

第182章 前燕覆灭() 
但凡有才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小脾气,总有不服约束的冲动,这在战场上会酿成巨大的灾祸,尤其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形下,更是会引发危机,王猛深知这点,因此略施小计,让邓羌得以安份守己,一门心思放在破敌上。

    邓羌是堪称前秦第一猛将,他都忘我的上阵杀敌了,其余将领更是无条件服从主帅的安排,而这样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是打胜仗的必要条件之一。

    慕容评原认为王猛一支孤军深入敌人国土,势必不能久留,打算用持久战消耗前秦远征军的战斗力,所以虽然驻军潞川,但却并没有心思应付敌人,而是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发家致富上。

    作为前燕最有权势的大臣、亲王,慕容评本不必担心荣华富贵,但他为人卑鄙龌龊,而且贪婪吝啬,下令封锁了所有山路河道,不是为了军事上的攻防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发财,无论百姓还是士卒都想上山砍柴,或是到河中捕鱼,但都必须向他缴纳规定数目的金银和绸缎。

    没过多久,慕容评府上金银绸缎堆积如山,士卒们则全都愤怒怨恨,失去斗志,毕竟谁都不想为这样的领导卖命。

    王猛听到消息后,哑然失笑:“慕容评真是奴才,他就算有亿兆大军都不足为惧,何况只不过区区数十万,我击破他是注定的了!”

    确定慕容评没有任何防范之后,王猛派出游击将军郭庆率骑兵五千人,在夜色掩护下,迅速绕到前燕大营背后,焚烧了前燕的粮食草料,火光上冲云霄,连邺城都看得见。

    慕容暐惊惶不已,得知前线的情形之后,让高级咨询官兰伊,带着诏书前往责备慕容评,大概意思是:“大王是世祖(慕容廆)的儿子,应该忧虑国家的安危才对,为什么竟然不顾战士,却去卖柴卖水,专心做起生意?国库里的金银财宝,我跟大王共同享受,何必担心贫穷,如果贼寇发动攻击,家破国亡,大王带着那么多钱,能逃到哪里?”

    接到诏书后,慕容评终究不能认清自己的错误,只是被迫依照皇命,把所有金钱绸缎全都散发给将士,然后极不情愿地王猛下达战书。

    370年10月23日,秦燕决战正始爆发。

    为了提高士兵的战斗效率,王猛在渭源特意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对大家宣布:“我王猛,身受国家厚恩,担负内外重任,而今跟大家深入贼寇腹地,当竭力死战,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共同建立大业,报答皇家,在圣明的君王驾下,接受爵位,在温暖的家乡故里,向父母敬酒祝福,岂不快哉!”

    将士们欢欣鼓舞,砸碎锅碗,抛弃粮秣,气势高昂地投入战场。

    王猛发现敌人到底是太多了,准备让邓羌先行突击,冲散敌人的部署,于是亲自到邓羌的帐中,面露难色地说道:“今天面临生死关头,除非是你,无人能破强敌,成败契机,在此一举,望将军好好掌握。”

    邓羌本要痛快答应,但转念一想,随口说道:“如果能保证我担任京畿卫戍总司令,你就不必担心!”

    这一招还真是让王猛措手不及,想不到邓羌竟还有这手段,微微迟疑了一会才回说:“这不是我的权力和职务所能办到的事,我可以承诺你当安定郡长,封万户侯。”

    邓羌不大高兴,也不跟王猛打招呼,直接退出营帐。

    然而两军即将面临短兵相接,王猛一时无计可施,只得让人再传邓羌,但邓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