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帝王 >

第323部分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32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芝莞赶紧命令手下人放箭,柳春红身后数人在箭雨中倒下了。

    柳春红用宝剑拨挡流矢,冒着箭雨冲锋。

    郑芝莞的人马赶紧上船,然后吩咐开船。

    柳春红追到岸边的时候,船已经离岸数十米了。

    只见柳春红一个飞纵,一道美丽的弧线便跃入水中,身后的兵将也纷纷跳入水中。

    这时大批的明军已经登上了大金门岛。

    郑芝莞的这只船离岸几百米的时候,海面上一股水柱冲天而起,水柱中间是一个人,在船上兵将惊愕的目光中,这道丽影便落到了船上。

    此人正是柳春红。不过此时的柳春红从海里钻出来女儿态尽显,娇喝一声,“郑芝莞你们跑不了啦,赶紧投降!”

    “给我杀了这娘们!”郑芝莞没想到一个女人这大本事,船上的几百兵将,向柳春红围来。

    柳春红面无惧色,舞动宝剑,跟他们拼斗在一起。很快又有上百明军将士名从海里钻出来,冲上船只。这都是柳春红带过来的明军的水师精英。

    郑芝莞只有拼了,舞动大刀,双方在船上展开一场混战,不时有人被斩于海中,鲜血把海水都染红了。

    这一下这只船是开不动了,很快被朱由崧的水师包围,最后郑芝莞及其百十名兵将被抓了俘虏。

    明军水师占领了大金门岛。

    此时小金门的战事也结束了,李全带领200名水师精英,到了小金门,破坏了岛上的防御工事,袭击了炮台。

    守岛主将郑明和郑兴,不甘心失败,二人带着几百名清兵负隅顽抗,李全跟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

    刘文秀率领水师登岛,最后郑明和郑兴这几百人被全歼。

    这一仗没用半个时辰便结束了,明军仅以微小的代价不但成功营救了郑鸿逵和郑成功叔侄,还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大小金两座岛屿,俘虏了包括郑芝莞在内的郑家军8600余人,明军仅伤亡几十人,一发炮弹没用,这一战打的绝无仅有的漂亮。

    这时朱由崧的大船停靠在大金门岛,到处都是明军将士,打扫战场,看押俘虏,搜集战利品的情景。

    朱由崧看得欢喜,弃船登岛,大小金门也称得上一座宝岛了,朱由崧借机游览了一下岛上的风光,接着郑鸿逵,郑成功,刘国轩,李全,柳春红相继来见驾。

    郑鸿逵,郑成功叔侄跪倒在朱由崧面前请罪,“臣等无能,累及陛下亲征金门,请陛下降罪。”

    朱由崧知道他们叔侄说的是前者上了郑芝龙的当兵败被囚之事,便笑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二位爱卿大义灭亲,对朕忠心耿耿,何罪之有?”

    朱由崧说着把他们俩扶起来,这时郑芝莞被带到面前。

    朱由崧看了看五花大绑的他,知道这是郑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思明州的主将,便道:“朕看在鸿逵和成功二卿的面子上,可赦免你的对抗朝廷之罪,希望你不要再为非作歹。”

    说完命人把绑绳给他解开了,郑芝莞感念朱由崧的不杀之恩,也看到隆武帝和郑芝龙难成大事,于是投降了朱由崧。

    朱由崧当即传旨,任命郑芝莞为金门总兵,让贺金武为副总兵,给他们俩留下3000水师,负责大小金门岛上的军事防御,重新修筑岸上的防御工事,炮台等。

    郑芝莞没想到朱由崧这么器重他,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他兵权,让他守岛。郑芝莞感激涕零,从此死心塌地地归顺了大明朝。

    在岛上仅住了两天,朱由崧便带着贺宣娇,刘文秀,郑成功,郑鸿逵,刘国轩,李全夫妇等,率领水师主力返回厦门岛。

    (本章完)

第713章 厉害的施琅() 
    把厦门一带的水师主力交给郑鸿逵,郑成功,刘文秀,李全,柳春红等人负责。几千郑家军的俘虏,也留给他们整编,然后让他们从水路东进,配合李自成的人马进攻泉州。

    朱由崧从厦门岛登岸之后,带着马金花,贺宣娇,高桂英,慧梅,小柳是,兵部尚书刘兆基等,率两万多御营向北往华安县而来。

    他知道现在李自成遇到了难题,10万大军被阻在了华安县一带,前有小将施琅拦路,后有山贼姚大刀捣乱,朱由崧要来看看,这二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朱由崧一边往前走着,一边有锦衣卫和军中的探子向他汇报着李自成这路人马的战况……

    李自成这支人马共有十万,手下战将配备有也非常给力,有一只虎李过,还有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小将张环为先锋,大将田见秀负责督运粮草。

    李自成的人马一路势如破竹,取下华安县之后,往前就是南安州。南安是郑芝龙的老家,现在坐镇南安的是郑芝龙手下的大将施大宣。

    南安州又隶属于泉州,现在泉州守将是郑芝豹。这是郑芝龙的四弟,擅长水陆作战,非常悍勇。

    郑芝龙,郑芝虎,郑鸿逵,郑芝豹,这是郑家名符其实的四只虎,亲兄弟四个,个个精通武艺,郑家军的大旗最初就是由他们四个人扛起来的,现在郑芝虎已经亡故了,郑鸿逵又归顺了朝廷,就剩下一个郑芝龙和郑芝豹了,其他的郑姓大将都是他们的族人。

    郑芝龙派郑芝豹亲自坐镇泉州,可见泉州位置的重要。郑芝豹又派郑家军的心腹大将施大宣坐镇南安,要看护好他们的老家。

    李自成的人马到达南安周的第一站是安溪镇,即现在的福建省安溪县一带,在这里奉命屯兵拒战的是史大旋的二儿子施显。

    施显刀马纯熟,武艺高强,听说李自成的兵马来了,年仅22岁的施显一向不服人,拉着手下3000兵马,与李自成的先锋营张环的人马在荒野摆开战场。

    两军对垒,施显催马抡刀阵前叫骂,还不到20岁的张环更是血气方刚,大怒,催马舞双刀大战施显。

    两个人在阵前杀了30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张环仗着自己有弓箭在身,拨马便败,施显不知是计,求胜心切的他催马轮刀就追,结果被张还一箭射于马下。

    张环指挥着人马掩杀过来,那一仗施显的人马被杀得大败。多亏施显现的亲兵冲上来,把施显抢走了。

    张环指挥着人马一鼓作气拿下了安溪镇,受伤的施显被人抬回了南安州。

    施大宣一看,心疼得老泪纵横,幸好箭已经取出来了,没有性命之忧,但这一箭伤的比较重,至少得在床上趴上几个月才能痊愈。

    施大宣要为儿子报仇,此时,张环的兵锋已经抵达南安州。

    施大宣出马临敌,但是他的本事还不及儿子施显,更不是张环的对手了,一场混战下来,施大宣损兵折将,退回南安州坚守不出。

    施大宣长吁短叹,一筹莫展,如何退敌,难道要向郑芝豹求援吗?正这时,有人来报,大公子施琅回来了。

    施大宣喜出望外,他一共养了两个儿子,长子施琅,次子施显。这两个儿子相差三岁,长得虎头虎脑的,一个赛着一个。

    次子施显文武双全,长子施琅学文不成,八年前弃文从武,弓刀石马步箭,十八般武艺学成之后,主修剑术,然后又学习兵法。

    现在学艺期满,回到南安见到了父亲,施大宣便把李自成兴兵来犯,施显受伤兵败,丢了安溪镇,无人能敌,敌将张环。

    施琅闻听大怒,看完兄弟施显的伤势之后,立即点兵代父亲出城迎敌。

    施大宣看儿子刚回来,怕他鞍马劳顿,就打算让他吃了饭,休息之后,过一天再出来不迟。施琅哪里肯依?

    “父亲大人,你给孩子城头观战,待孩儿出去去就来,杀了张环,替兄弟报仇!”

    施大宣劝不住,只好依了儿子。他立在城头观阵,给了儿子3000人马,城门大开,全身披挂的施琅杀出去了。

    施琅点名指姓要张环出战,张环拍马舞双刀大战施琅。

    这施琅跟施显截然不同,一口大刀使得神出鬼没,几合之后,张环就吃不消了,张环拨马要跑,打算还用弓箭取胜,但是施琅没给他机会,使了一个刀里加剑的招数,咔嚓一剑正砍到张环的后背上。

    也是张环命不当绝,身后背着一张弓,还背着一壶箭。弓和箭挡了一下,施琅这一剑正砍到弓和箭上,结果把弓砍断,箭也砍断了几支,这么挡了一下,再加上他的甲衣,张环受的伤可就轻多了。

    只是在后背上斩出一道口子,鲜血迸溅,皮肉翻卷,疼的张文龇牙咧嘴,打马就跑。

    施琅崔马抡刀就追,双方一场混战,张环被杀的大败,施琅带着人马就了追。

    城头上的施大宣一看儿子打了胜仗,高兴坏了,但是看到儿子紧追不舍,穷寇莫追的道理他懂,害怕中了明军的诱敌之计,施大宣心疼儿子,算赶紧让儿子收兵回城。

    这一战施琅虽然没有杀了张环,但却伤了张环,也算替儿子出气了,施大宣非常满意,夸赞了儿子一番,然后传令摆酒,为儿子接风洗尘带庆功。

    第二天,李自成主力开到了。

    施琅再次带兵出城迎战,施琅连败了李过,袁宗第,刘芳亮,高一功五将,看的李自成都目瞪口呆。这个施琅也太厉害了,难怪张环不是他的对手。

    最后李自成亲自出战,两个人都是大刀,而且两个人都擅长使大刀里加宝剑的招数。

    因此二将杀了个势均力敌,大战50余合不分胜负。

    施大宣看儿子连战了好几阵,怕儿子有失传令收兵,李自成觉得再打下去,也没有取胜的把握,便也收兵了。

    李自成回营以后,与众将商议破南安州的计策,正这时他的粮草被一伙山贼劫了,督粮运草官田见秀被山贼捉住押到山上去了。

    李自成闻言大惊失色,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本章完)

第714章 山贼的条件() 
    前边有施琅挡道,后边山贼又来捣乱,抢了他们的粮库不说,还把大将田见秀给抓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自成只有将大队人马临时停下,分出一路人马,回头抄山灭寨,搭救田见秀。

    然而李自成知道,能把田见秀生擒活拿的人绝不是一般的山野草寇,因为他知道田见秀绝非等闲之辈,这是他手下智勇双全的大将,曾经的大顺江山,田见秀也功不可没。

    因此,李自成决定亲自出马。让大队人马后退二十里,安营下寨,把这里的军事临时交给李过和高一功负责,让他们暂且停止攻打南安州,按兵不动,坚守营寨,等他灭了山寨救出田见秀以后再继续进兵,免得腹背受敌,中了敌人的奸计。

    小将张环要跟着李自成出战,李自成让他在营中养伤,张环伤得不重,但是营中也需要人手,施琅如此厉害,李自成如果把能征惯战的大将都拉走了,他不放心这里。

    然后李自成提调两万大军,带上大将刘芳亮和袁宗第,来抄山灭寨救人。

    李自成已经打听清楚了,劫他们粮草,把田见秀活擒到山上的山贼,为首的山大王外号叫姚大刀,真名实姓不得而知,姚大刀手下手下现在有一千多人,他们占据了离这里150里之外的玳瑁山跑马岭。

    而且听说这股山贼行动诡异,他们平时不劫老百姓,也不劫行商富户,只劫持官府和军队,不管是隆武帝的官府和军队,还是弘光帝的官府和军队,他们统统劫。杀的是贪官污吏,惩处的是恶霸和土豪劣绅。

    而且他们不但不劫持老百姓,还保护老百姓,因此他们这伙人发展很快,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几十个几百个到现在的一千多人,前后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由于山大王姚大刀,武艺高强,还精通兵法,当地隆武帝的官员和军队,以及弘光帝的官员和军队,都曾来抄山灭寨,但全都以失败而告终,损兵折将。现在隆武帝和弘光帝开战,也没人顾及这股山贼的存在了,因此这伙山贼便成了气候,只要来到他的地盘——玳瑁山附近,不管是谁的军队,也不管是哪一方的官员,姚大刀通吃。

    有粮劫粮,有钱劫钱。有人抢人,当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把这些人抢到山上之后,如果有人来救他,便开始讨价还价。如果没人来救,超过一定的期限,他便把这些人杀掉,山上就指望这样的收入来源生活。

    李自成听完这些,也倍感蹊跷,占山为王的山贼,一般都是跟朝廷作对,对朝廷和官府不满,杀人越货,但是他们都是害怕军队和官府,因而才躲到深山野岭上,不敢出来。

    然而这个姚大刀则不同,不劫杀穷人和富户,专门与官府和军队作对,太有个性了,是个人物。

    李自成不敢隐瞒,把这里的战况写奏折,报于在厦门指挥作战的朱由崧。

    一天之后,李自成的两万人马到达玳瑁山下。

    玳瑁山方圆数百里,山连山,岭连岭,山岭重叠,有的直插云霄,往上看,云雾缭绕的,远山近景,郁郁葱葱,绵延不绝。

    跑马岭在哪儿呢?找了一个附近的向导,李自成的马又往里走了十几里,山路越来越狭窄,害怕中了贼人的埋伏,李自成这两万人马又分成了两队,让刘芳亮为前锋,带1000人马往前走,李自成带剩余的大队人马,作为后援。

    又走了几里地,突然一串锣声响亮,从树林里蹦出来一群喽啰兵,拦住了刘芳亮等人的去路,他们各个剑拔弩张,为首的自称自己是巡山寨主路凯,对刘芳亮道:“不要再往前走了,让管事的过来,我们寨主爷说了,如果是救人,就拿五万两白银,或者十万担粮食来赎,白银或者粮草足数送到这里,然后就可以来领人啦,如果是来攻打山寨的,先看看带了多少人,这玳瑁山,方圆800里,恐怕不够埋骨啊!”这路凯说完得意的狂笑起来。

    刘芳亮也是李自成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曾经是大顺国的左制营大将军,归顺了大明之后,也受到了朝廷的重用,他跟随李自成征战多年,胯下马掌中亮银枪,勇猛无敌,岂能被这些山贼草寇叫住?

    因此刘芳亮听闻勃然大怒,带领一千人马冲了过来。

    哪知路凯根本不和他们交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