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

第237部分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237部分

小说: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梁王的赞许,邹阳谦虚地说:“大王盛赞臣的功劳,臣只不过略施小计,说动王信,王信才是救助大王的功臣。”

    “卿才卓荦,品德亦高。”

    “请大王到王信府上,答谢王信。”

    梁王一笑说:“这是最基本的礼节,必不可少,同时结交朝中权贵,有百利而无一害。”对于邹阳的建议,他深以为然。在邹阳的陪同下,他携带厚重礼物,来到王信的府上,表示感谢。

    听说梁王来拜谒,王信不敢怠慢,热情迎接:“尊贵的大王光临寒舍,顿让寒舍蓬荜生辉,敝人倍感荣幸。”

    通过这件事,梁王深知王信的重要性,因而态度格外谦和,满面春风,客气地说:“长君与孤非亲非故,却伸出援助之手,令孤深受感动,孤内心实在过意不去,特来府上拜谢。”

    “拜谢二字言重。”王信满脸堆满笑容,双手抱着拳头,不断地在胸前拱着。

    彼此客气一番,有说有笑进入宽大的客厅,在精致的锦墩上落座,茶几上摆着时令的水果和可口的点心。主人和客人边吃边聊,梁王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彼此间谈笑风生,恬适舒惬,十分融洽。到他们分手的时候,他们已经发展到相见恨晚、难舍难分的地步。

    之后,梁王多次到王信的府上拜访,王信也多次到梁王在京的行宫进行回访,一来一往,过从甚密,逐渐成了无话不谈、比较铁杆的政治盟友。

第360章 得罪权贵有风险() 
梁王与王信来往次数多了,难免对朝中几个重要大臣发表看法。他们谈及丞相周亚夫时,恼恨得不能行。

    两个人各有恼恨周亚夫的理由。在平定七国叛乱战争中,周亚夫坚持“避敌锋芒,深沟高垒”的策略,对梁国见死不救,不发一兵一卒,让梁王引以为恨。窦太后提议封王信为侯,周亚夫又以高祖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如违此约,天下共击之”为由,阻挠王信封侯,因为他的驳议有凭有据,皇上与太后不得不依从。

    梁王脸色通红,恼怒地说:“都说周亚夫是大汉的功臣,其实他大憝似忠,心怀叵测。通过平定七国叛乱战争,孤算彻底看透他。”

    王信鼻子哼一声,用极其不满的语气说:“大王说的极是,别说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不入周亚夫的法眼,即使先帝和当今皇上,也难以入他的法眼。先帝视察细柳军营,他紧闭营寨,不让先帝的车驾进入。大王困守睢阳,皇上念及手足之情,颁布诏书让他领兵驰援,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一口回绝皇上,按兵不动。”

    “这样的奸臣盘踞在朝堂,恐怕不是朝廷的福气,不是百姓的福气。”

    “不把周亚夫踢出朝廷,大王与臣永无出头之日,说不清他啥时候脾气一来,在背后使什么坏!”

    一个是一方诸侯,一个是当朝国舅,都不是一般人物,为了扳倒共同的政敌——周亚夫,他们走到一起,结成倒周盟友,他们要充分利用窦太后与王皇后的关系,毫不留情把周亚夫踢出朝廷。

    于是,梁王利用在京的时间,在窦太后面前不断构谗、诋毁和攻击周亚夫。说起窦太后对周亚夫的态度,有个由好到坏的转变过程,开始时由于文帝对他的赏识,她也认为他是个优秀的治军统兵之才,对他充满好感,但随着文帝的驾崩和儿子刘启的继位,声势浩大的七国叛乱爆发了,在平叛战争中,他竟然以所谓的“避敌锋芒,深沟高垒”战略,公然拒绝执行皇帝的命令,对困守睢阳的梁王见死不救,使她清醒认识到:周亚夫虽然有统领百万雄师的才能,但同时也有敢于抗上、敢逆龙鳞、不从皇命的致命缺陷。

    窦太后的这种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两件事得到更加充分的验证,一次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嗣,一次反对封王信为侯,这让她对周亚夫仅存的一点好感荡然无存。她认为丞相应该辅佐天子,翊赞中枢,燮理阴阳,而不是以所谓的历史典故和高祖遗言,堂而皇之阻挠皇上和后宫实施一些新的用人政策,难道历史典故就必须照抄照搬吗?难道高祖遗言就不能随着世事的变化而变化吗?一成不变不是个好办法,应该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她由此得出一个自以为正确的结论:周亚夫是一个良将,却不是一个良相。

    随着反感的与日俱增,窦太后觉得周亚夫再继续担任丞相,已经不符合各方的利益,完全有必要把他罢相。她拿定主意,趁着皇上请安之际,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对皇上施加影响,坚决要求罢黜周亚夫的丞相之职:“皇帝呀,不能再重用周亚夫,哀家受不了他那个耿介狷傲的脾气和性格,谁的面子都不给,谁的事都要横插一杠子,不是丞相的材料。”

    对于周亚夫耿介狷傲、刚直不阿、不避权贵的性格脾气,皇上是了解的,这既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但母亲在梁王这次进京之后,再次提出这个问题,皇上的心中不能不产生较大的疑惑,虽然此前母亲也曾多次提出。于是,皇上不高兴地问道:“母后,你老人家怎么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阿武又在你的耳畔构谗周亚夫?”

    “你别管谁提的,哀家说的话是否属实?”

    “母后所言引起皇儿的重视,皇儿以为这是阿武的陈词滥调,周亚夫因为在平乱战争中不发救兵,阿武对他恨之入骨。皇儿承认,他的确性格不够圆滑,脾气又大、又直、又傲,连皇儿都受不了,但他统百万之兵,战功显赫,若论军事才能,朝臣无出其右。”丞相在汉朝百官中权力最大,辅助皇帝,总管百务,周亚夫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从不推诿,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结果与皇帝意见相左,造成相权与皇权的矛盾。不仅如此,周亚夫在为将统兵时,也曾得罪皇帝,包括已故的文帝,如细柳屯兵,尽管他治军严明,但从礼仪上讲,对文帝已构成不敬,难怪遭到随行群臣的非议,只是由于文帝豁达大度,格外赏识他,才幸运地得到擢拔和重用。至于七国平叛,他按照既定方略,对梁国不发救兵,把梁王和窦太后彻底惹怒。在废黜太子刘荣时,他采取抵触的、不合作的态度,皇上对他很恼火。窦太后提议封王信为侯,皇上并不同意太后的提议,采取迂回的方式,征求他的意见,他借高祖白马盟誓,有凭有据予以驳回,正中皇上的下怀,皇上以此为借口,回绝窦太后,只是他面对皇上时,言辞激烈,表达方式过激,皇上颇感不爽,同时把窦太后、王皇后以及王信彻底得罪。一次次得罪皇上,皇上对他岂能不产生看法?觉得他不是自己心中所想要的丞相。而一次次得罪诸侯、太后和皇后的结果是,他们把他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必欲剔除而后快,他们不断地在皇上面前进谗。在各方强大压力下,皇上早有把他罢相的意思,只是时机不成熟而已,连皇上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含含糊糊过去,寻找罢免他的最好时机。现在窦太后再次提出,而且明显带有梁王的意图,皇上心中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袁盎被刺杀一案对皇上启示很大,皇上对梁王的感情出现较大的变化。尽管他迫于太后的压力,赦免梁王的死罪,但他对梁王在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很警惕。鉴于梁王不思悔改,继续在太后处离间君臣,搬弄是非,他心中有一种说不出口的暗火在悄悄滋生:即使罢免周亚夫丞相,也应该出自宸虑,等你离京之后,绝不能因为你挑拨离间,就罢免周亚夫,岂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让外边人看朕的笑话。

    想到这里,皇上旁敲侧击说:“母后,你老人家再也不能纵容阿武,他应该痛改前非、安分守己才对,而不应该离间国君与大臣的关系,这样做,对他不好。”

    窦太后心中一沉,生气地说:“皇帝,看来你对阿武始终心存介意,不肯信任。”

    “如果不对阿武稍加管束,以后说不清他还会捅出多大的篓子,皇儿不敢大意,望母后转告他,让他遵守大汉朝的法律,这才是从根本上保护他,他懂得这个浅显的道理。”皇上看母亲一脸不高兴,耐着性子,不厌其烦解释。

    母子结束一场不愉快的谈话,窦太后没能说服皇上免去周亚夫的丞相,周亚夫仍稳当当待在丞相的位置上。

    梁王住在京城,满望着太后说动皇上,罢免周亚夫的丞相之职,好平息心头的不满,然而他一等再等,始终不见结果,好像皇上根本没有罢免周亚夫的意思,加上皇上对他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他不由心灰意冷,上书要求返回睢阳。皇上心里讨厌他,接到他的奏疏,巴不得他赶紧离开京城,立即批准。就这样,梁王怀着沮丧的心情,返回睢阳。

    梁王没有把周亚夫扳倒,一走了之,但皇后王娡依然在后宫里呼风唤雨,国舅王信依然在皇上面前大红大紫,圣眷优渥。周亚夫借高祖白马盟誓,阻挠王信封侯,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经常在皇上的耳边说周亚夫的坏话,开始皇上听不进去他们的意见,但架不住他们陆续进谗,居然认为他们说得有一定道理,心中对周亚夫产生恶感,滋生罢免他的念头。

    一场政治危机正悄悄逼近周亚夫,而周亚夫却浑然不知,依然耿介狷傲,刚正不阿,不知迎合皇上。皇上在等这个机会,对周亚夫成见极深的皇后、国舅在等这个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匈奴王于军对军臣单于不满,在年初叩关请降,归顺汉朝,随后部首唯许卢、陆强、赐、仆黥、代、邯郸六人相继来降。皇上非常高兴,把他们妥善安置,并详细查阅六人履历。

    在查清六个人履历的基础上,皇上计划将他们全部封侯,以鼓励更多的匈奴人归顺汉朝。皇上这个计划打破高祖“非有功不得封侯”的遗言,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无可厚非。

    朝会上,皇上明确无误向群臣说明自己的意思,他的话音刚落,周亚夫手持笏板,走出班列,表示反对:“即使匈奴部首来降,他们也是不忠不诚的典型,陛下不加罪他们,已够仁至义尽,再加封他们,未免有些过分。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再说了,‘非有功不得封侯’是高祖遗言,言犹在耳,怎好违背呢?”

    周亚夫多次与皇上唱反调,皇上对他的看法越来越不好,这次他又带头跳出来,公然发表与皇上相反的意见,惹得皇上大动肝火。皇上终于忍不住,骤然变色,声色俱厉地说:“周丞相之议迂腐之极,不合时宜,朕绝不采用。”

    周亚夫抬起头,看皇上满脸通红,胡须一翘一翘,真的生气了,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不由咂几下舌头,怅然而退。

    11月庚子日,皇上封匈奴王于军为安陵侯,食邑1517户;12月丁丑,皇上封唯许卢、陆强、赐、仆黥、代、邯郸六人为列侯,这次封侯之争,以周亚夫讨了一场没趣而结束。

    自从碰了钉子之后,周亚夫觉得自己身为丞相,多次建议不为皇上采纳,心中愤然,呈入奏疏,借口生病,要求辞职。皇上看了奏疏,毫不挽留,准以列侯归第,另用桃侯刘舍为丞相,卫绾为御史大夫,直不疑为卫尉。

    皇上对匈奴降者中重要人物采取封侯的优惠政策,打破高祖之约的束缚,但适时而动,循而略革,起到很好的作用。公元前145年,东胡王卢它人有感于汉朝的招降政策,率部来降。

    卢它人不是别人,正是前叛王卢绾的孙子。卢绾因为吕后专权而投降匈奴,匈奴命令他为东胡王。他虽当了东胡王,但匈奴对他并不信任,他始终感到在匈奴难以得志,总想乘间南归,考虑到返回汉朝也没有好果子吃,天天闷闷不乐,最终郁郁而亡。

    吕后称制八年期间,卢绾的儿子偷偷入关,诣阙谢罪。吕后对他能够反正颇为嘉许,命令他寓居燕邸,拟定为他置办欢迎酒宴,不料他一病不起,竟然谢世。由于他的死比较突然,直接导致卢绾的妻子不得相见,没有多久,卢绾的妻子病死,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

    轮到卢绾的孙子它人,他在匈奴承袭祖封,但他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毅然放弃一切,前来汉朝投降。4月乙巳日,皇上封他为亚谷侯。

第361章 抗旱救灾() 
公元前147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从4月开始,上郡以西的郡县发生严重的旱灾,并逐渐向东转移,到了秋季,几乎蔓延全国。

    继旱灾之后,那些令人讨厌的蝗虫发着渗人的怪叫,铺天盖地而来,把长势喜人的庄稼啃得一干二净。整个神州赤地千里,荒芜绝收,直接威胁到百姓的生存。

    各郡县纷纷上报灾情,皇上接到灾情报告后,心忧如焚,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连续几天召开御前会议,研究赈灾事宜。

    “朕之不德,以致天灾不断,百姓深受其害。”皇上脸绷得很紧,以自责的口气作了开场白。他由于休息不好,肝火上冲,眼睛里布满通红的血丝,绀紫的嘴唇布满一道道裂纹。

    新任丞相刘舍看皇上尚且作检讨,赶紧顺着皇上的口气,进行深刻反省:“臣本愚钝,蒙陛下厚恩圣眷,荣升丞相。丞相的责任在于燮理阴阳,而今四时违和,阴阳失调,此乃臣失职之故。臣愿意引咎辞职,告慰天庭,从而降甘霖,润万物,帮助百姓度过灾荒。”

    卫绾永远是忠厚长者的风范,一张纯朴的脸始终充满善意。他觉得皇上、丞相先后检讨,是高姿态的一种体现,足以说明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笑了笑说:“陛下仁慈爱民,恩泽万物;丞相上任伊始,尽职尽责,臣以为你们不必自责。夫天道幽远,非人力可为,历朝历代,均有灾害,文帝圣明,亦曾发生旱灾、蝗灾和水灾。当务之急,在于抗旱救灾,赈济百姓。”

    皇上长叹一口气说:“卫卿乃忠厚长者,净说些讨朕欢喜的话,不痛不痒,无关紧要。”

    “陛下,难道臣说错了吗?”卫绾满脸笑容,反问皇上。

    “错倒不错。”皇上一张略显憔悴的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