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末日守护 >

第3部分

大明之末日守护-第3部分

小说: 大明之末日守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好板车,裴俊进了院子,不一会便出来,告诉王俭要等一会。这个院子的院门并不高大,样式也是普通,却令王俭升起一阵厌恶。每到冬季缺粮的时候,麻家卖粮不仅价格高,而且斗也小,夏秋粮食丰收,便用大斗来收购粮食,普通百姓为了换取银钱缴纳税赋,不得不低价卖出粮食。这就是所说的敲骨吸髓吧!

    正在想着,一个瘦瘦的穿着丝绸长袄账房先生模样的人,带着一个满面横肉腰间系着腰刀的家丁走了出来。

    裴俊和王俭跟着这两人到了隔壁的院子,卸了铁器,然后用绳子将铁质的农具几个捆在一起,院子里的一个伙计用秤称量。

    “三十斤”

    “二十五斤”…

    称量完毕,用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阵,那个账房先生头坐在屋口的桌子前,头也不抬的说道:“一共一百七十斤。”

    “等一下,好像不对,应该是二百一十斤,我在家秤过。”

    “我说一百七十斤,就是一百七十斤。”

    那账房先生没有抬头,回了裴俊一句,然后继续拨弄着算盘。裴俊看了王俭一眼,然后语气坚定的说:“确实是二百一十斤,也许你家这个秤有问题,不然换一个秤再秤一次。”

    听了裴俊的话,那账房先生抬起了头,仔细上下打量瘦小的裴俊,干瘦的脸露出一丝冷笑。

    “一百七十斤,每斤六分,一共十两二钱,拿了银子赶紧走人。”

    账房先生说完,便从桌子下拿出一个匣子,从中取出一些碎银,一个一个往一个小秤盘里放。

    “先生,我们不卖了。”王俭说完,拉了一下裴俊。

    那账房先生满面狐疑的又抬起了头,瞪着眼说道:“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麻家,你说不卖就不卖。”

    “正因为这里是麻家,我们敬仰麻贵将军的英名,才没有要订金,货也给送来了,现在缺斤少两,我们不卖了。”王俭仰起头,大声的回应。

    账房先生用眼角扫了一眼穿着短袄系着围裙的王俭,鄙夷的将嘴巴扭到一边。

    “想走,也可以,把他打倒,你们就可以走。”账房先生用手指了指挡在库房门口的那个系着腰刀的家丁。

    那个一脸横肉的家丁双手叉腰,挡着院门,不怀好意的看着面前一高一低两个少年。

    “我们是来送货的,不是来打架的。打伤了人不好交代。”

    “你这个小子说话很狂啊!”

    账房先生干瘦的脸拧在了一起,恶狠狠的盯着王俭。

    “好吧,打倒了他,然后我们走。”

    王俭平静的话语显然激怒了这位账房先生,他从银匣里拿出一锭银子,啪得一下放在桌子上。站起身大喊道:

    “打倒了他,你们不仅可以走,还可以拿走这块十五两的纹银,如果输了,你们就留下这些货,拉着板车,滚蛋回家。”

    “一言为定。”

    王俭将围裙脱下来交给裴俊,见裴俊想说话,他摆了一下手,示意裴俊不要再说什么,然后走了几步,从库房的地上拿起一根木棒。

    这根木棒是用来安装铁锨的锨把,大约五尺多长,王俭将木棒用手拎了拎,感觉手感尚可。

    “小子,你是活腻味了吧。”

    那家丁没有料到这个身材修长的少年敢如此说话,“嗖”得一下,拔出腰刀,面露杀气,向王俭的方向走了过来,在距离七尺左右的位置停下脚步,眼睛死死盯着王俭,将腰刀举到右上方。

    王俭斜侧过身子,左手前、右手后,平端木棒,棒头指向那家丁的胸部。

    看到少年的姿势,那家丁楞了一下,随即轻哼了一声,猛的向前一个健步,刀挟着风声,从右上方斜劈下来。

    右上方向下斜劈,这个动作可以调动身体充足发力,这重力一劈,如果用木棒格挡,一定会将木棒劈断。王俭没有格挡,也没有后退,修长的身体向左方快速跃去,同时将木棒向右前方刺出。

    双方比拼的是速度,如果谁先到,谁就将获胜。木棒较腰刀稍长,而且是直刺,显然比腰刀的斜劈快些,只是那家丁抢先进攻,算是抢得先机,这样看起来双方各占一半胜算。

    只听“啊”的一声,那家丁右肋被木棒击中,因为手中的木棒比长枪短了许多,在刺出之后,王俭松开左手,用右手将木棒全部送出,单手直刺,木棒的力道小了许多,但是足以让腰刀落地。

    那家丁肋间疼痛,丢掉腰刀,一个趔趄,踉跄了几步,最终还是没有稳住身子,一头扎进了地上的簸箕堆里。

    王俭淡淡的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账房先生,走到桌前,拿起那锭纹银,轻轻的说道:“得罪了,我们走了。”然后带着裴俊,拉上板车,离开麻家的库房。

    两个人不紧不慢的拉着车子,向杨家村方向走去。走出麻家的庄子,拉着空档板车的裴俊,望了一眼王俭,说道:“你好像带走了麻家的棍子。”

    王俭这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那根木棒,不禁哈哈笑了起来,反问裴俊:“你怕吗?”

    “不怕,只是我刚才想过,多出来的二两银子,过几天我想还给麻家。”

    裴俊说话的语气中并没有透露出慌张和畏惧,这让王俭放心许多,至于要归还多出的银子,那就随他去吧,毕竟裴俊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银子给你了,你自己做主,只是还的时候,一定叫上我。这个麻家可不是善类。”

    王俭又想了想,补充说道:“那一击并不重,击中的位置是臂膀下面,肉厚,肋骨不会断裂,休息几天,他就会康复,所以不用担心。”

    “步伐很快,而且是单手直刺,我是无法做到的。”

    练习了许多年的枪术,看起来裴俊依然对自己缺乏信心。信心这个东西的建立,比枪术的练习更为困难,也很难给予帮助。也许是天赋各不相同吧。王俭笑了笑,说道:“熟能生巧,慢慢来,不需要着急。”

    两个少年边走边说,裴俊扭头向后张望,见后面的官道上空荡荡的,然后对王俭说道:“你把棍子放到板车上吧,看起来他们不会追来了。”

第6章 青葱岁月() 
来到杨家村,已近中午,板车放在杨家院子里,两人向师父行了礼,便坐在餐桌上吃饭。

    四碗面条,面条里加了鸡蛋,杨老头与他的独生女杨小娟以及两个徒弟,有滋有味的吃着面。

    看着师父喝下最后一口汤,王俭小心翼翼的问道,

    “师父,听说您近日得了一张满弓。”

    师父得到一张建州武士战弓的消息是小师弟曹变蛟偷偷告诉王俭的,王俭对于传说中的满弓有些好奇。

    “恩,这几日你文诏师兄会来,来的时候再上弦试弓吧。”

    下午时分,麦场上热闹起来,几十个杨家徒弟被分成两组,一组幼童在杨小娟的指导下学习拳脚,一组少年在温习枪术。

    “中起,刺”随着杨老头洪亮而悠长的口令,十几个少年手持九尺长枪齐刷刷做出中部位置的刺杀动作,颇有气势。

    学堂里的长枪有两种,一种是七尺长、一种是九尺长。七尺长枪被称之为游场枪,因灵活多变,行走江湖用的就是这种七尺长的枪,九尺长枪用于战场结阵使用,被称之为战枪。

    杨老头从过军,教授的枪术以战枪为主,招数也都是军中实战的招数。

    这种中平直刺的动作,徒弟们已经学习许多年,感觉枯燥无味,可是杨老头却坚持让大家每天都要练习。时间久了,难免有些风凉话传了出来,有人说杨老头枪术招数太少,所以不敢出去和人对枪,也不让徒弟们出去对枪。

    对于这种风凉话,杨老头听到了也不生气,也不训斥,只是在某天练习结束之后,让徒弟中最为强壮的刘大勇出来,与他对枪。四十多岁的杨老头只是一个中平直刺,就将年轻力壮的刘大勇击倒。

    此后,徒弟们再也没有人去说风凉话,老老实实每天重温这些基本功。

    “裴俊,出枪要直。”杨老头大声喝道。

    “杀”身材瘦小,面色苍白的裴俊右腿发力向前一蹬,奋力的刺出一枪。

    步伐要稳,出枪要准,刺杀要狠。杨老头时常这样教导徒弟们,这也是杨老头枪术的精髓所在。没有人听杨老头说过他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人,也没有人听杨老头说过他教习的枪术叫杨家枪。不过在北方大地流行的各种流派的杨家枪,也都具备这种不求花样只求凶猛的枪术风格。

    “收”杨老头怒喝一声,十几位徒弟收起长枪,丝毫不乱。

    “散”杨老头对着徒弟们又喝了一声。

    刺杀与拦拿这些基本功练习完毕,接下来就是对练。

    杨家学堂对练用的长枪没有枪尖,去掉铁质枪尖的枪头又用棉布包裹,即使如此,对练时还需要穿上护甲并规定不准击打头部。

    第一组是杨二弟对阵郑献敏。杨二弟今年十九岁,是杨老头的远房亲戚,他的弟弟杨三弟拿了对练用的单面皮甲帮助他穿上,系紧了背后的带子。

    其他的徒弟们围成一个大圈,有说有笑的等着对练的开始。

    这时裴俊静悄悄的凑到王俭的身边,小声说道:“刘大勇和谢富贵今晚请大家喝酒。”

    “喝酒?他从哪里来的钱?”

    王俭的心中掠过一丝疑问,刘大勇在羊肉铺子里帮忙,谢富贵在布店里当学徒,忙的连师父家习武都没有时间,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银子呢?

    “刘大勇他们几个和麻家学堂的人赌枪了。”

    “和麻家的人赌枪?”王俭有些惊讶。

    “是的,听李二狗说的,昨天傍晚在城里的小校场,刘大勇和谢富贵跟麻家子弟赌枪,赌注是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那么多!”

    “听说昨天他们赢了,所以今天请大家喝酒。”

    说完之后,两人都陷入了沉默。麻家成名以后,大部分搬到大同,留在右卫城的麻家开办了私塾和武术学堂,武术学堂请折家枪的后人做教习。麻家子弟气傲,经常四处约人比赛枪术,比赛时加了赌注,这也成为这些麻家子弟的一项乐趣之事。先前也有人约王俭赌枪,都被他拒绝。

    裴俊低头想了一会,犹豫的问道:“今晚我们去吗?”

    “你去吧,晚上我要帮助母亲熬药。”

    “我也不去了,晚上给舅舅帮工。”

    王俭和大勇他们情同手足,但是师父严禁外出赌枪,如果今天晚上去喝酒,让师父知道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开”担任裁判的刘大勇大喝了一声,身材高大魁梧的他嗓音洪亮,声音响彻全场。叫了开始之后,刘大勇迅速向后退了两步,两支包裹棉布的长枪逐渐靠近。

    杨家徒弟们全部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杨二第和郑献敏。

    只要天气许可,杨家徒弟们可以到麦场习武,那么对练都会进行。与其他人的对练不同,如果这两个人被分到一组对练,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因为如果一旦眨巴一下眼睛,就错过了他们的对练。

    一招制敌,这两个人都是杨老头的忠实粉丝,自从他们看到师父一枪撂倒刘大勇之后,他们不约而同的认为再好的招数也不如速度快、动作猛,所以,他们的对练就是一次对扎。

    俩个人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对方。一点一点的相互靠近,像绷紧了的弹簧,或者是拉满的弓弦,蓄满了力量,随时都将要爆发。

    “杀。”俩人几乎同时发出了呐喊。

    随即响起“啊!”的一声惨叫。

    听到这凄惨的声音,裴俊挠了挠头,说道:“看起来,明天他是不能去抓兔子了。这两个家伙,真是死脑筋,也不躲闪、也不格挡,每次都是一样的动作,直愣愣的刺出去。”

    “他们在比拼速度,如果献敏以后能用腿追上兔子,那他就能赢了。”

    随着大家的哄笑声,王俭也呵呵笑了起来。

    太阳开始西下,枪术的练习结束,杨家的徒弟们三三两两的扛着长枪从麦场返回杨家院子,身材高大、虎头虎脑的刘大勇追上王俭,放低了声音问道:“师弟,晚上喝酒,你怎么不去?”

    刘大勇平时说话嗓门奇大,即使掐着鼻子压低了嗓门,传到耳边的声音还是嗡嗡作响。

    “晚上要帮助母亲熬药,还要给傅先生洗澡。”

    “那好吧,代问伯母好!下次再请你。”

    刘大勇说完,嘿嘿笑了几声,扛着长枪甩着胳膊,如同打了胜仗的将军,趾高气昂的向前走去。

    王俭摇了摇头,此时能向大勇说什么呢?以刘大勇的大嗓门,如果与他说出赌枪的事,想必大家都会听到,如此一来刘大勇就会很难堪了。

    杨家院子里有一间房子里放置了一些木架,王俭将长枪放到架子上,出了房门,正想去和师父道别,杨小娟迎面走了过来。

    “王俭,刘大勇今天怎么看起来怪怪的?”

    王俭将头扭到一边,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你怎么也看的怪怪的?”

    杨小娟皱了皱眉。

    “我,没有什么啊!枪房里的枪都摆好了,我去给师父道个别。”

    “去吧,不过千万不要有什么事瞒着我。”

    夕阳西下,路上起了淡淡的薄雾,裴俊拉着板车,王俭扶着一侧的车把,两个少年溶入落日薄雾之中。

    巷子口的槐树下坐着一个人,即使光线已经暗淡,那身白色的僧衣在薄雾里依然十分的醒目。王俭下意识的向着古井傍边靠了靠。

    真奇怪,那个戴着大大斗笠的僧人盘着腿,光着脚穿着草鞋,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一动不动。

第7章 群殴() 
第二天下午,枪术练习刚刚结束,裴俊心事重重地走了过来,

    “如果你准备去还给麻家多余的银子,我会陪你一起去。”王俭一边说一边将两个皮甲护具用绳子系好,背在了肩上。

    “那锭银子没有十五两,重量不够,而且成色也差,看起来是不用还了。”

    王俭一愣,随即哑然失笑。

    “这个麻家,真让人哭笑不得,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