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逐鼎江山 >

第77部分

明末之逐鼎江山-第77部分

小说: 明末之逐鼎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景答道:“或许,郑兴常年在海上打拼,和这些认识也不一定!要真是这样,那事情倒好办一些,或许天无绝人之路……”

    高路虎则是摇头,对苏景说道:“四弟,你想得太美好了。当然,如果真如你所想那倒好,但就怕这些海盗与郑兴并不认识,或者说,他们和郑兴本来就是一路的!”

    杨全山符合道:“我也觉得,这个郑兴有点古怪!四弟你想想看,为什么我们刚刚一到入海口,就会遭到伏击?不会这么巧吧!”

    苏景一愣,他还真没有怀疑过郑兴,因为他觉得郑芝龙的人,肯定不会对自己不利的。

    高路虎也知道苏景的心思,他说道:“四弟,你是不是太过于相信这个郑老板了?万一郑老板找到了他认为比大人你更加可靠的门路,那我们对于他来说,只怕就是无用之人了。”

    苏景问道:“三哥的意思是指,郑芝龙他这一次,是想抓了我们然后灭口?不可能吧,就算我们对他已经没用了,他也犯不着得罪我呀!”

    高路虎分析道:“确实犯不着,可他先答应了四弟你,却又和别人暗通,便等于是得罪四弟你了。再者,说不定这个背后支持郑芝龙的人,和四弟你有仇也不一定!”

    苏景震惊了,问道:“和我有仇,那这人是谁?”

    让苏景震惊的,并不是高路虎的分析,而是苏景也想到了这一点,然后有些心惊。

    他现在只能希望,如果真像高路虎分析的这样,那这个背后支持郑芝龙搞鬼的人,千万不要是袁可立,因为从综合方面来看,只有袁可立非常符合这个背后支持郑芝龙之人的条件。

    以郑芝龙现在的实力,是绝对不可能与北方搭上线的。

    那么,郑芝龙就算是活动,也只能在南边一带,而南国历来以南京为首,许多政令也经由这里而出,比苏景更加可靠的,郑芝龙他只能在南京找出人选来。

    既然范围缩小在南京,那么袁可立的嫌疑就很大了。

    这也是苏景最痛心的,因为他其实并不是什么阉党,而是受周顺昌这样的义士所托,到阉党中来卧底的。

    卧底大计,无疑是周顺昌付出最多的心血所在。

    虽然执行卧底的苏景一样重要,可周顺昌的牺牲,实在是太让人肃然起敬了!

    但做卧底最担心的就是这种事情,你不但要面对敌人的各种勾心斗角,最后还得提防站在对立面的‘自己人’,可以说和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一样的尴尬。

    更尴尬的是,你不但要对付‘自己人’,还得和敌人周旋。

    但就算你可以做到苏景这样左右逢源,但却阻止不了‘自己人’在背地里对你耍花枪,放冷箭……

    如果真是袁可立坏了苏景的大计,那就真是应了那句话,让亲者痛,仇者快了!

    苏景惊魂未定,不过他还是保留这一丝美好的希望,觉得袁可立应该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毕竟苏景对于这个时代,有着先知的优势。

    他的记忆中,可没有郑芝龙与袁可立搭上线的历史往事。

    但是,目前这群海盗到底是何方人马呢?

    一连好几天,苏景与杨全山和高路虎,都是被关在舱内,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情况。

    这沉闷的几天,也让苏景心中那仅存的一丝美好希望,也渐渐破灭了。

    看来,这一次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劫难啊!

    但郑兴这个人,这几天又去哪儿了?

    苏景一直很迷惑,得不到解答。

    在海门,得知苏景巡视的官船遇到袭击,张可大很是震惊。

    他第一时间,便带着手下出海前来查探,可是绕着三沙找了一圈,甚至船都快开到舟山了,也没能找到苏景的踪迹。

    张可大觉得事关重大,虽然苏景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南京锦衣卫千户,可他毕竟是应天巡抚毛一鹭眼中的红人,如果苏景真出了什么事情,他也不好对毛一鹭交待。

    所以张可大压不住这件事情,他必须得回到南京向毛一鹭禀报。

    因此,张可大不敢久留,便要回南京去。

    春花来找到李贞娘,告知了她张可大的决定。

    李贞娘沉默许久,再抬头看向春花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她对春花说道:“不可能的,苏大人吉人自有天相,怎么可能会命陨于此?春花,你告诉我,他一定没事的,对不对?”

    “姐姐……”春花看着不肯相信这一切的李贞娘,一时间也想不出太好的安慰话来,便问道:“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李贞娘摇摇头,显得很茫然。

    春花不忍见她这样,便劝慰道:“不如姐姐你跟我一起到南京去吧,或许有一天苏大人回来了也不一定,到时候姐姐你在南京,就一定可以见到他呀!”

    想不出太好的话来安慰,春花只好这样了,先把李贞娘带在身边再说!

    春花的话,无疑又给了李贞娘一些希望,李贞娘看着她,坚定地点了点头。

第172章 怎么就去了?() 
来到南京的李贞娘,本来是要去见识一番秦淮风月的。

    可是,苏景出事之后,她便没有了这样的兴致。

    本来,她不过是因为出身青楼,向来仰慕秦淮河畔那些名妓与才子的佳话,所以才对秦淮河畔如此向往。

    而现在,没有了人生的希望,这些对于她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春花对她很不错,在自己找到好的归宿之后,也不曾忘记她,还给她送来了银两。

    李贞娘很感激,但是没有收下。

    虽然在扬州,李贞娘为了相应和号召大家支持义仓的兴建,而捐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可她却表示自己还有一些未曾舍得卖掉和典当的首饰,如今觉得这些身外之物留着也没有意义了,便全部卖掉。

    春花知道李贞娘的性子,也不敢强求她接下自己的馈赠,只好偷偷派人买下李贞娘的两支发簪与一副非常精致的耳环,还有一些首饰。

    这些饰品,并不是很金贵,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两银子,可见李贞娘确实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连最心爱的首饰,都不是金贵的金银珠宝制成。

    这么点银子,只够李贞娘在秦淮河畔,离城区偏院的地方,买下一间茅屋居住。

    李贞娘倒是看得很开,但春花却觉得这样太委屈她了。

    想想看,一个平日里锦衣玉食的青楼花魁,如今却像个农家妇人一样,不但要独自生活,连屋舍都是两间茅庐,而且还得自己洗衣做饭,这是何等的委屈?

    春花很有心思,她故意拉着李贞娘,一起去买了几个丫鬟,然后又赠给了李贞娘一个叫做小荷的少女。

    小荷这个女孩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机灵,也很勤快,所以春花选中了她。

    而且在听说要去服侍一个身居茅庐的人之后,这个小荷也没有表现出不快,反而更加对这个未来的新主人充满好奇一样。

    李贞娘当然不肯接受,便推辞道:“妹妹,这可是你家老爷,让你去给自己买丫头的,你怎么到先把人送给我了?这可不行,我买下那庐舍之后,身上的银两已经不多。我一个人的话,平时也吃不了多少口粮,节俭一下也能支撑到明年了,要是再多一个人,这些银两又怎么够用?”

    春花劝道:“姐姐你没了银两,尽管来找我要不就行了?你身边若是没人服侍照顾,那姐姐的十指岂不是每日都要沾那阳春水,这可不行呢!姐姐你的手,可是用来弹琴写字的,怎能每日都去做那种事情?小荷,你说说看,要是到了姐姐那边,会对将来的小姐尽心服侍吗?”

    小荷闻言,连忙应对道:“请小姐放心,小荷一定会的!”

    说罢,这小丫头的眼中,隐隐还有兴奋的光芒。

    春花见了,不禁好奇起来:“你这丫头,为何别人都害怕去过那穷苦日子,你却不怕?”

    小荷扭捏着,不好意思回答。

    李贞娘却是看出来了,说道:“这个女孩儿,估计是吃惯了苦头所以才不怕吧,而且她肯定也喜欢你刚才说的那些,比如弹琴,又或者是舞文弄墨之事……”

    说着说着,李贞娘在小丫头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于是就不忍心再拒绝了。

    就这样,李贞娘决定接受春花的好意,而对小荷说道:“小荷这个名字固然很雅,前人有诗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但是叫小荷的人太多,就未免流俗了,不如你改个名字,就叫清荷吧!”

    小荷闻言,知道李贞娘是接纳她了,便非常的欢喜,然后问道:“谢谢小姐赐名,不过小姐,这清荷二字,又有什么来路典故吗?”

    李贞娘笑道:“哪有那么多的典故?不过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这个青莲,便与你的新名字清荷相呼应,叫做也好听。”

    小荷非常欢喜,她显然与别的小丫头不同。

    别人计较的,是将来跟着新主人过什么样的日子,但小荷看中的,却是新主人的才气。

    于是,小荷便满心欢喜地改名为清荷,决意跟在李贞娘的身边。

    而李贞娘也看出来了,这个小荷明显就是第二个自己,她也知道这个小丫头一定是那种非常好学的,将来她跟着自己,多半自己身上这些本事都要教给她。

    所以李贞娘才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话,来勉励小荷,希望将来这个丫头长大之后,不要忘记她的忠告。

    小丫头很喜欢,她是一个孤儿,无父无母,如今才十二岁,便干脆自己做主随了李贞娘的姓氏,自称李清荷,与李贞娘一起生活。

    李清荷年龄小,跟了新主人只知道高兴,可李贞娘却发愁了。

    就像她说的那样,自己一个人生活没有那么重的负担,可现在身边多了一个丫鬟,她手里拿点银子根本就不够两个人过日子的,得想个办法才是。

    李贞娘便暗暗决定,自己尝试着去做一些小生意试试看。

    对于自己的想法,李贞娘没有和春花商量,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她开口了,春花就肯定会反对,然后一个劲地给自己银子。

    李贞娘有自己的立场与准则,这是她不能接受的。

    另一边,听说苏景在海上遇袭失踪,毛一鹭也很是震惊。

    当时毛一鹭的身边,李实也在。

    这两个人,被当时的清流称为南京的一狼一狈,二人不但狼狈为奸,而且还真是形影不离……

    毛一鹭打发张可大走了之后,李实便说道:“毛巡抚,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这个张可大,你为何不趁机办了他呀!”

    “他是国公爷提拔的人,你敢动?”毛一鹭摇摇头,说道:“李公公啊,都什么时候,就别想着清除异己了吧?再说了,这个张可大在锦衣卫之中,还是你的属下,他也向来不曾与我们为敌,又管他做什么?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联系到那些海盗,尽力打探不移的下落!”

    李实叹息道:“真是天妒英才,苏千户这么一个妙人,怎么说去就去了呢?唉,真是让咱家忍不住想要落泪……”

    毛一鹭偷偷地白了李实这个老太监一眼,这个老太监不但会演戏,而且说话也不太好听啊!

    不是说了,只是失踪了吗?

    怎么到你这儿,苏景他就去了?

第173章 一夜白发() 
本来毛一鹭对李实这些毛病,都是非常能忍的。

    可是现在,他非常倚重的臂膀,苏景出事了,他的心中未免有些烦躁。

    所以,李实的这些做派,他也有些看不下去。

    什么叫做苏景可怜,可惜?

    你李实还不是为了你的生祠,才会这样感叹苏景的?

    毛一鹭的心中,对李实深深地鄙视着。

    他甚至都忘记了,他自己这么担心苏景,也就是因为知道了苏景办事的本事,身边的人都不如他好用,所以才会这么替他担心。

    其实这两人,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说起来,苏景也是挺悲剧的,自己出了这么大的事,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了,都没有一个人真正的关心他……当然,关心苏景的人肯定也有,比如说叶家姐妹,只是他们还不知道。

    苏景失踪的事情,毛一鹭选择了隐瞒。

    他可不想,在兴建义仓的关键时候,有太多负面的消息。

    毫无疑问,整个南京都知道了毛一鹭有条臂膀,他的名字就叫做苏景。

    要是苏景出事了,那对于毛一鹭他的对头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消息。

    所以毛一鹭选择了隐瞒,甚至连叶家也没有告诉。

    瞒着叶家,毛一鹭倒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他不好意思向叶绍袁开口而已。

    而且毛一鹭还听说了,叶绍袁的妻子也来了南京,他甚至还特意上门去拜访过,是以苏景长辈的身份。

    毛一鹭是个好色之徒,而沈宜修那天人之姿,纵容已经是人到中年,风韵也是非常的动人,可以说是光彩夺目了!

    虽然毛一鹭很艳羡叶绍袁的福气,但是他也知道,叶绍袁的这个夫人并不好惹。

    先不说叶绍袁本身在士林中的名声,就说沈宜修娘家的家世,在吴中一带也算是名门了。

    沈宜修的几个叔伯,包括她的父亲,都是这一带非常有名的人物。

    虽然他们不是身居高位的大官,而且都已经入土了,可沈家的门庭犹在,毛一鹭可不敢对沈宜修动什么心思。

    而且当日见到沈宜修的时候,双方以未来亲家的身份还聊过几句,只是寥寥数语,毛一鹭就感受到了沈宜修这个女人的睿智与泼辣……

    沈宜修的泼辣,并不像那些泼妇,而是一个非常文静有涵养,但却透露着刚烈的泼辣,而且她谈话的时候,谈锋非常的犀利,让毛一鹭都无法招架。

    比如,沈宜修一见面,就曾经向毛一鹭问过一句话,至今都让毛一鹭答不上来。

    沈宜修是这样询问的:“毛大人,听说你是应天巡抚,与兵部尚书分管军政,是堂堂的封疆大吏,为何你学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