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 >

第44部分

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第44部分

小说: 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很多末世和大庆朝需要的物品华夏国并不多,林月儿便从国外进口。为了这个,林月儿还专门开了一间进出口公司。专门负责林月儿的海外业务。
  在国内林月儿也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因末世和大庆朝都需要大量的棉被和成衣,一直在外买代价太大。
  为了这个,林月儿在无县又开了一家制衣厂。除了定做大庆朝的古代样式棉衣和普通棉衣(末世衣服样式和现代差不多),还包括做棉被。
  这家厂从建厂到招工,虽然林月儿不惜本钱也要做到最快,却也几个月才正式开工,直到上个星期才正式投产。
  虽然冬天就快要过去,很快不用棉衣了。但是马上要到春天了,大家也要换衣服了。
  大庆朝生产力低下,在大庆朝做这些普通衣服并不划算,还是现代比较适合。
  倒是大庆朝很多的绣娘的刺绣功夫非常好。
  为了这个林月儿还在大庆朝开了一家成衣店。一面卖现代做的普通衣服,一面招收大量绣艺精湛的绣娘。
  绣娘绣出的衣服除了成衣店卖出一部分后,剩下的林月儿都带回了现代来卖。
  对于如今的现代来说,以前的老手艺很多都失传了。对于以前很注重的绣花,现在很多会个十字绣就很不错了。
  像林月儿在大庆朝招的绣娘,放在现代那简直就是大师的手艺,再加上那些美轮美奂的丝绸。
  除了华夏本国人,就连那些老外拿到手里都忍不住惊叹,出大价钱也要买下。
  所以在现代除了制衣厂,林月儿很快就开了一家高级定制服装店。
  尽管开了不久,但是靠着精美的丝绸布匹,绝艳的刺绣手艺,很快就打出了名声。那些贵妇和女明星们都知道想要纯手工的刺绣古装,来林月儿开的这家“大庆古装店”绝对没错。
  “大庆古装店”的衣服价格昂贵,而且每天只卖三件。可越是这样,越是让那些有钱人觉得珍贵,也让林月儿数钱数到手软。
  林月儿手里的钱是越来越多了,虽然在大庆朝和末世拿了很多粮食出来。可就算是这样,林月儿的财富也积累了许多。
  除了继续发展事业以外,林月儿还在家乡捐了一所小学。这间以林父名字命名的小学建设的非常全。
  除了教室,宿舍,操场,食堂还有计算机室等等林月儿都是按照国内现在最好的设施建设的。这都是林月儿对于家乡的回馈。
  今后学校完全建好以后,林月儿每月还会继续拨款,来为学校请最好的老师,贫苦的学生还可以免学杂费,免费住宿吃饭。
  除了这个,林月儿还专门为家乡设了一个创业基金。凡是在林月儿所设的地方范围以内。
  哪个乡民有好的投资计划,却因为没有钱去做。经基金会调查确实后,基金会便以入股的方式对他进行投资。到底占几成股份由具体情况再定。
  办这个基金会,林月儿自然不是指望他们中有谁的投资计划真的成功,自己能从中赚一笔!林月儿不过是想给这些有梦想的人一个创业的机会而已。
  以后林月儿会不断扩大这个基金会,由林月儿的家乡像周围扩散,让这个“梦想基金会”可以帮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们。
  华夏国现在虽然越来越富饶强大,可是还是有很多的人过着贫苦的生活。
  特别是一些普通的人家,平时过得还好,衣食无忧。可是一旦生了重病,明明是本来可以治得好并不是不治之症,可因为没有钱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不仅家里的存款全部用完,还在外面借了大笔的债务缠身。
  这些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就算是这样钱还是不够,还是挽救不了亲人的生命。
  为了这个林月儿花了一亿华夏币,另设立了一个“希望基金会”,就是为了给这些没钱治病的病人一个活的希望。
  或许林月儿现在能够帮助的人并不多,但是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得到林月儿的帮助而走向另一个充满希望的人生……
  安排好了一切,林月儿想起也有阵子没有回老家去看看了。现在又不是很忙,便准备回老家一趟。
  老家现在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基本上除了老人就是小孩了。现在大多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
  这些和林月儿自然脱不了关系!林月儿现在开了米厂面粉厂,对于家乡的粮食自然也比较照顾。
  只要粮食没有出现检查不合格的情况,林月儿都是来者不拒,绝对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
  而且米厂给的价格也非常宽松。明明米的质量一样,林月儿都会给他们比市场上的价格高上一成。(因为这个还有的乡里人特意去邻县收购稻谷,然后当做自己家里的卖。米厂虽然也知道其中有猫腻,但是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追究。到让很多人发了一笔……)
  许多有头脑的人已经打算多包一些田地,明年大规模的种地。毕竟林月儿现在发展的这么好,米厂只会发展的越来越大。林月儿又不是一个不念旧情的人,对于乡亲们一向照顾。自己也不是想要别的,只是让她的米厂优先收购自己的而已,林月儿是不可能拒绝的。
  这些事他们是早就探了林月儿口风的,林月儿也答应了大家,只要粮食通过了安全检查,有多少林月儿就收购多少……
  一些反应慢的没有包田地的,也并不是就没有其他机会了。林月儿现在陆续开了好几家厂房,既然开了厂房自然需要工人。
  都是招工,找外地的和本地的对工厂并没有区别。既然是这样自然给同乡一个优待让他们可以优先录取。
  林月儿的工厂招的大多只是普通员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做。
  林月儿对于员工又一向大方,不管是什么保险林月儿都有买全,他们的工资还有福利在全省也是数一数二的,到了年底林月儿还会根据他们平时工作情况给予一笔大红包。平时表现得特别好的,光是他们的奖金就有其他工厂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所以林月儿村里的人除非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只想不劳而获,否则都可以不用再去外面打工,就在附近就可以上班。
  工厂离家里并不远,每个星期还会有轮休。大家现在既可以工作赚钱,也不用再离开父母亲人,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要知道如果不是无可奈何,谁想离开亲爱的家人独自一人在外打拼呢?
  林月儿车一进村,大家就热情的围了上来林月儿根本开不了车。无奈之下林月儿只好在村头找个地方停好了车,然后便下了车。
  从大家的热情包围中逃离开回到家时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了,没办法,大家实在是太热情了。
  家中的别墅已经建好了,家具也都买好了!父母今天并不在家,自从有了工作,父母日子过得越来越精彩。
  这栋别墅一切都是按照林月儿和林父林母的想法建成的,又结合了最新的建造技术。真是既满足了大家的愿望又住的舒服。
  林月儿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房子了,光是在现代就有了好几间房子。可是对于林月儿来说,这间别墅才更像是自己的家。
  这是自己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的愿望,等长大以后为父母建一间又大又漂亮的别墅,让他们住的舒舒服服 ,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这个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

  ☆、佣农

  这次再来大庆朝的时候已经是春天了,家家户户已经过完了春节。大庆朝的春节和华夏的春节是一样的。
  林月儿在和父母过完了春节以后便又开始忙了。现在百物复苏,天气虽然还是很冷,但是已经不再像冬天一样寒透彻骨了。
  林月儿的林家大院最外面的围墙,经过一个冬天的建造已经建好了。这堵长长的几乎望不到边的城墙,把包括原来的院子和树林全部都围了起来。
  如今的林家大院与其说是一间大宅院,不如说是一个城堡。在建院子的时候,林月儿也有让工匠在里面建其他的四合院还有仓库等。
  不过因为时间还短才建了一两座院子,林月儿吩咐买来的下人买好了家具生活用品以后,就让他们从原来林月儿住的院子里搬了出来住进里面。
  这间四合院就在本来叫“林家大院”,现在改名为“月儿小筑”的旁边,距离不到一百米。
  平时林月儿在时他们便每天进去帮忙,如果不在,他们就不用进去了。
  还有一间四合院并没有住人,林月儿用它来当仓库。林月儿把米店需要的米,珠宝店需要的首饰,成衣店需要的衣服各放入院子的一间房间里。
  每一间屋子都有三把钥匙,林月儿每个房间都留了一把钥匙,另外两把分别给了院子里的下人和店里的掌柜个一把。让他们一对一的出货。每个房间里的物品都有一张清单,如果错了那么也就只有那个下人和掌柜的责任,这样可以让他们互相监督。
  除了这两家四合院,这里还会陆陆续续的建其他的院子。这些院子暂时只建好,到底做什么林月儿也没有想好,只是想着先建好再说。
  春天到了,大家也可以为清明后种地做准备了。来林月儿这儿做事的工人大多都是逃难来的难民。
  他们很多都在家乡有房有地,这个冬天他们在这儿做工也赚了不少钱。已经足够他们安全回乡并买些种子和生活用品了。再省着点用,打点零工也可以熬到有收成的时候。那里毕竟是他们的故乡,正所谓故土难离。
  不过也有很多人在家乡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又或者是其他种种的原因。他们决定并不回乡,继续留在郁城。
  其实比起种地,到林月儿这儿打工可是赚的多了。这里包吃包住,工钱福利又高,最关键的是老板人特别好。对他们这些工人也特别体谅,并不像其他无良地主一样凶恶。
  愿意走的林月儿把工钱全部一份不少的结算给了他们,包括他们在这儿做事时发的被子,衣服等全部给了他们。
  别看这些东西笨重,对于这些穷苦老百姓来说。林月儿发的被子棉花又多又白,盖着特别暖和,他们平时哪舍得买这样好的被子啊。能够让他们带走,他们心里甭提多开心啦。
  至于不愿意走的难民们,林月儿就让他们在这儿继续做事!刚好修围墙内的四合院……
  既然继续为自己工作,林月儿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刚好年已经过了,林月儿给他们的假期已经过去了,他们都准时回来工作。
  对于这些准时来上班的工人,林月儿给他们每一个人一个红包……
  除了修建院子,林月儿整个冬天买了许多的地。这些地靠林月儿自己和买来的几个下人自然是不行的。
  好在这都是早有先例的,家里地多的人家可以把地佣给那些没有地的农民。条约在开始时便写好,到时地主家分几成,农民家分几成。
  这些虽说有个大概的规矩,但这法律是不管的!具体几成还是看地主怎么说!
  好的地主要求并不苛刻,会多给佣农留一口饭吃。但也有的地主是个周扒皮,明明自己已经很有钱了,却硬是要从这些穷苦人家扒出一张皮来……
  那些佣农实在是没办法,也只能接受这些恶地主的要求。收成好时倒好,他们还能够吃饱!一旦收成不好,他们也只能卖儿卖女来度日了。
  像是林月儿这样在当地有很多田地的地主。不等林月儿自己来找佣农帮自己种地。
  那些佣农们早就得到了消息了,对于他们来说,土地被原先的地主卖给了谁?他们这些佣农可比主人家关心多了。
  主人家把地一卖就万事大吉,拍拍屁股走人了。但对于这些佣农来说,这些地新的主人会不会在把地佣给自己做?要收几成的田租?这可是关系到他们一家老小能否生存下去的大问题……
  这些地一换了主人,他们就已经知道了。不过因为不知道这地新主人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他们一直不敢前来打扰。
  马上就要可以种地了,现在必须得把田地去向弄清楚了。于是附近村子只好每个村都派了里长过来,过来向林月儿探探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于林月儿来说,谁种这些地都没有区别,林月儿自然不会这样打破他们的饭碗。所以这地以前谁种的,现在依旧让他们种。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大家总算是安心了。
  为此林月儿还让这些里长回去通知村民,明天让所有种自己地的人明天一起来这儿。大家商量一下田租等具体事宜,林月儿也可以认识一下佣农们。
  对于林月儿的要求他们自然不敢拒绝,连忙答应一定会一个不漏的都过来。
  第二天林家大院便陆陆续续的来了几百人,这些人都是林月儿在郁城买的地以前的佣农。
  林月儿在郁城买了三千多亩良田,这些佣农每家都有种几亩或者是几十亩!其实除了郁城,林月儿也在其他地方买了地。但是那儿毕竟太远了。大概要过个几天才会派代表过来。
  这些暂时不管,只管现在郁城周围的田地。这些佣农们显然对于这次的见面非常紧张,为了不给林月儿留下一个坏印象,他们衣服虽然大一个补丁,小一个补丁,但是却洗的非常干净。
  月儿小筑客厅太小,根本就容不下这么多人。林月儿便让他们来到了院子里,院子里早就摆好了几十桌桌椅,一方桌子可以坐十到十二个人,等大家坐下以后还有几张桌子是空着的。
  家里的下人太少,为了今天这顿宴会林月儿还特意请了一些厨娘和伙计,来让他们为今天的宴会烧饭上菜。至于菜色林月儿到没有要什么鱼翅鲍鱼这些昂贵食材,不过鸡鸭鱼肉这些是少不了的。
  这些都是为了大家谈好事情以后,可以让大家吃过再走。省的饿着肚子回家。
  现在时间还没到,事情也没有谈好!林月儿便先让厨房上了一些茶水和点心,让大家可以边说话时边吃点心。
  对于林月儿这个做法大家都很惊奇,要知道在座的很多都是老佣农了。他们也见过了许多的地主。
  倒不是所有地主的脾气都很坏,也有的地主为人非常和善。可再和善的地主家里都是有钱有地位的,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阶级的。
  他们只要表情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