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 >

第45部分

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第45部分

小说: 重生之位面交易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不是所有地主的脾气都很坏,也有的地主为人非常和善。可再和善的地主家里都是有钱有地位的,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阶级的。
  他们只要表情温和些,租钱不收的太贵,就已经足够给他们面子了。哪有专卖为他们办宴席的。
  遇到了这样不合常理的事情,大家不由的有些紧张忐忑。
  看出了大家的紧张,林月儿也就不饶弯子了。
  “今天大家能来这儿,是鄙人的荣幸!以后我的田地还要大家多多费心。希望今年是个丰收年,大家都能够过得开开心心的好年。”先上来林月儿先说了这句老的掉牙的开场白。
  “大家已经知道了地的安排了,原来是谁家种现在依旧让他们种。现在最重要的是田租问题。”
  一听到田租问题,大家不由的竖起了耳朵仔细听林月儿怎么说?
  要知道田租有三成直到七成,这都得看地主怎样收租。甚至有些穷凶极恶的地主除了这些这些基本田租以外,还收什么农具税等等其他的税,真是民不聊生。
  对于这些林月儿自然是了解的,“大家仔细听我说,田租呢我准备是三七开。”
  “三七开,这么多交了七成上去家里也就不剩多少粮食了?”一听这话,大家坐不住了,一时间讨论声不断……
  “大家安静一下,仔细听我说。是我三你们七!”
  “是真的吗,林老板您说的是多少?”
  “对对对,大家安静一下。田租三七开,你们七成我三成。并且我保证并不会再收取其他费用。并且为每个没有牛的村子配一匹牛 ,可以更好的耕地。这些我们都可以写到契约里,大家请放心。”
  “这么好,这田租可是最低的啦。虽然说是三成到七成,但是真正的能够我们这些佣农得七成,老朽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可从来没遇到过。”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翁感叹道。
  

  ☆、又是一年

  “我来时就向我表哥的大姨妈的侄子打听过这位新东家。听说这位新东家在郁城可是有名的大善人。本来我还不信,看来新东家果然是个活菩萨!”其中一个小伙子说道。
  “真的吗?新东家是个有名的大善人?快和我说说。”小伙子旁边的人好奇道。
  一听有八卦听,大家赶紧都围了上来。
  “去年冬天北方不是遭难了吗?有许多的难民都跑到了咱们郁城来……”
  “这我们都知道,说这干嘛?说点别的。”大家开始起哄。
  “看你们这幅没耐心的样子,我不是正在说嘛。去年来了那么多难民,你以为是谁解决的?”说到这儿,他有些得意。
  “难道是……”大家有些疑问。
  “对!就是大家想的这样!这林老板不仅施粥……你们知道这粥有多稠吗?我那亲戚就冒充难民去拿过粥,听说那粥稠的呀……”说到这儿,他还像是吃过似的,咽了咽口水。
  “而且他还给难民们找工作,那工钱比我们平时可高多了,这是在变相的帮助他们呢。而且还开了一间孤儿收容所。你们看现在大街上小叫花子都没有了吧!这可都是咱们这位新东家的功劳……”
  下面再说他们的,上面林月儿也在继续发表讲话。
  “这契约我已经让人写好了,条约内容都是一样的,我先念一遍给你们听听。然后你们谁认识字再把契约书好好看看,看看是不是一样的?”
  确定契约书没有问题,大家都放心多了。大家迫不及待的把契约书签 ,契约书一签好大家也就放心多了。
  这时酒菜已经上了桌,看到有这么多好吃的,大家都放开了肚皮开始吃起来。
  除了这些地,在林月儿现在住的这地方都被林月儿用围墙围了起来,这里面有几千亩地。
  除了原先的院子和后来建造的四合院,其他地方都是空着的!林月儿准备在围墙最边上,靠近后面那条河的地方开垦几亩地来。
  那里本来也是有种过地的。只是这整片土地只有那几亩可以种。
  那里的土地肥沃,又靠近水源,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只是以前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能种植的地也少。为了这几亩地全家搬过来并不划算,不搬也太远了……
  林月儿之所以要把这块土地重新种起来,是打算让这块地成为自己的实验田。
  大庆朝水稻产量实在是太低了。除了没有现代的机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种子。
  机器的问题林月儿没法解决,不过这种子的问题林月儿倒想试试看能不能解决。
  要知道在杂交水稻研究出来以前,水稻每亩产量一般都是在五六百斤,最多也不过是800斤。
  自从杂交水稻问世以后,就达到了每亩1200斤左右,这还只是普通产量,多的达到过1600斤。
  每亩地都能增长至少一倍的产量,这该是多么伟大的发明。
  大庆朝的百姓也是人,如果自己无能为力也就罢了。既然自己可能有办法,为什么不试着种一下呢?
  而且如果大庆朝粮食也足够多的话,以后粮食也不用一直从现代买了,到时大庆朝的粮食也可以运到末世去卖。
  不过林月儿虽然出生在农村,可是本身对于种植水稻一窍不通。况且现在也不知道杂交水稻在这大庆朝种植适不适合?
  这几块实验田,就是林月儿专门弄来做实验的。林月儿会根据这里的气候条件,买一批适合这儿种的杂交水稻种子,再打听好具体的种植注意事项……
  再在大庆朝找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每个人分一块地让他们按照他们的方法种植。并每块地派一个老实识字的记录下种植的方法和水稻的生长情况。
  一旦确定杂交水稻真的适合在大庆朝种植,明年就可以在自己其他田地推广。
  光是这一项,就不知道能够救多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呢!不过这些还早,还得看看今年实验的情况!
  ******
  很快又是一年过去了!
  去年的水稻实验非常成功,大庆朝的天气本来就和华夏天气很是相似。加上林月儿又询问了种植的一些事项告诉老农。
  老农对于林月儿这个东家一向是言听必从,林月儿说的那些种植注意事项又很有道理。
  他们本事虽然没什么学问,但是种了半辈子田,可谓是经验丰富。对农田又上心,所以产量虽然没有达到亩产1600斤,也没有现代普通产量1200斤。不过比起以前也好多了,达到了亩产1000斤。
  穗子出来的时候这些老农就看今年的穗子格外的多,也格外饱满。可真当稻谷被收割上来以后上了秤,算出平均每亩产量达到1000斤的时候,他们才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们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可还没有哪一年有收获这么多的时候……
  能收获这么多,林月儿也很高兴!所以林月儿准备今年把这个种子给自己佣农来种。
  效果他们并不知道,所以林月儿并不强求他们用这个种子。而且林月儿也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这个种子的特殊之处。只是说自己这里有种子,他们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凭自己租地的契约书来免费领取需要的种粮。
  对于免费领取种子这件事情,大家自然乐见其成。不过也有少数比较谨慎的,并不愿意用这些来路不明的种子,而是用自己家里留下的种子。
  孤儿院已经开办一年多了。现在孤儿院已经办的有声有色,里面的孩子也有了几百个了。
  这些孩子有的的确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有的确是因为家境太困难,他们又知道有这么一家收容所,于是便把孩子丢在了孤儿院的门口。
  孤儿院的孩子们现在每一个都已经学会了识字。可能有的学的并不好,但一些简单的生字已经难不倒他们了。
  今年又是“郁山书院”开门收徒的日子,林月儿便让所有年龄符合的孩子们前去考试。
  成绩符合书院标准被留下来的,孤儿院就会出束脩供他们读书,直到他们长大。
  至于那些没考上的孩子们,小一点的就是让他们继续读书,争取下一次能够考上。
  大一点的书院不会再收的孩子,除了让他们继续识字以外。孤儿院就会根据他们平时的表现发掘他们的特长。
  他们要是算数好,那就让专门的珠算先生教他们珠算,以后也能够当个账房先生。
  如果他们对于木匠感兴趣,就让他们去当学徒,以后也能有门手艺。
  实在不行他们也可以去学些厨艺,也能混口饭吃。
  大庆朝民风开放,对于女孩子也没有太多约束。但是毕竟男女有别,男孩子能做的事情并不适合这些女孩子。当然,许多女孩子能做的事情男孩子也做不了。
  毕竟不是现代,所以对女孩子的教养也和现代稍微有些不同。
  女孩子一般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一个好丈夫,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这古今一样,在古代又格外的明显。
  林月儿除了让这些女孩子读书明理以外,还让她们学做刺绣,厨艺,还请以前在大户人家的妈妈教她们礼仪,打理俗务。
  这些需要学的东西以后她们未必全部都能用到,但总比要用时再学要好。就算是她们以后用不到,多学一下总是好事。
  这些孤儿和林月儿并没有关系,她也并不想从这些孩子们身上得到任何的回报!只是既然收养了他们,就应该要好好对待他们。
  这些孩子有些进来孤儿院是年龄就已经挺大的了,有几个孩子虽然为人老实,可是却天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子。
  他们志气也强,不想一直靠着孤儿院,想自己出来工作。林月儿看他们也的确成年了,不能一直呆在孤儿院,他们又没有学到什么手艺,便让他们去珠宝店工作,给几位雕刻师傅打打下手,也可以边拿工钱,边学习手艺。
  大庆朝对于这些手艺还是很看重的,虽然没到什么传男不传女地步,但也是看门手艺,自然不会轻易让人学去!为了这个,林月儿还为几位师傅各买了一间小宅子,把房契给了他们的让他们可以把全家人一起接到城里来住。
  这些事情林月儿自己不想说,也不让几位师傅告诉那些孩子。以后孤儿院再有孩子需要来这儿学手艺,就让他们跟着这些师傅学习。路林月儿已经为他们铺好了,到时会不会认真学就全靠他们自己。
  这些孩子没有亲人为他们操心,但林月儿会给他们学习的机会,也尽量在自己铺子找些适合他们的工作。但林月儿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毕竟人生是自己的,要怎样走还得靠自己……
  

  ☆、大结局

  末世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稳定了。特别是青龙基地,在林月儿和雷鸣的带领下一直保有着第一基地的地位。
  青龙基地除了内部越来越稳定以外,在外还和其他基地建立了交易渠道。
  青龙基地的粮食,生活用品是所有基地中储存量最多的。偏偏青龙基地的军事能力也是最强的。
  于是便有些人便想着拼一把,来往两个基地进行倒卖。对于这些行为林月儿并不制止,反而还给予支持,不过基地要收取商业税。
  除了这些私人行为以外,基地也专门成立了一组实力强大的商队,让他们到各个基地进行交易。以林月儿最容易弄到的生活用品,食物 ,汽油换取青龙基地所缺的武器和其他罕有的东西。
  就这样不仅青龙基地发展的越来越好,林月儿本人的荷包也很快涨了起来。
  对外进行贸易合作,对内林月儿也绝不松懈!基地现在越来越大,除了建造了高楼大厦供幸存者们居住(建造房子的材料大多都是基地成员,专门从外面找到运回来的。也有的是林月儿从现代买来的。)的土地。
  能种植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好在有越来越多的幸存者们知道了青龙基地的待遇,都来到了青龙基地。又有机器帮忙,并没有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
  而且现在幸存者们只要有劳动能力的,就算是没有每个月发的信用点也可以生存下去了。只要他们肯干,就一定能够在基地里找到适合他们的岗位。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也建造了几栋大厦。这些大厦会优先卖给那些贡献点比较高的幸存者。
  价格不会像以前那样特别高,不过建筑材料,工人工钱都需要钱。基地也不能一直倒贴,也得有些盈利。价格自然也不会太低。
  现在房子又太少了,为了不让有些人囤房,而有些人没得住,每一户只能买一间房间(像以前一间公寓三四个卧室,现在要卖给三四家。厨房和洗手间共用)。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些房子还是一放到市场,便售空了。
  这些房子虽然贵,但大家努力点还是能买得起的。况且还可以分期付款,为了不住帐篷,有一个家,大家还是愿意努力的。
  基地之所以会有贡献点制度,那是为了让大家对基地归属感更重,也是对那些对基地有贡献的幸存者们的奖励。
  其实这些房子价格看着是不低,但因为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租房所以回款并不多,想要有盈利还早得很。但大家看基地发展的越来越好,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生活的激情便全回来了。
  房子还要继续再造,这工程绝不能停。除了居民住宅,林月儿还专门划分了公益住宅,这些房子主要是安置那些孤儿和孤寡老人。这些人相对于青壮年人数比例并不多,可具体人数还是挺多的。
  林月儿自然不能就这样放他们自生自灭,而是好好安置他们,还找了些细心体贴的照顾那些没有自理能力的人。
  对于这些孤儿,还有其他的小孩子!以前是基地事情太多,没办法管。现在基地发展的比较平稳,林月儿不想他们未来会荒废,便从基地找了一些末世以前的一些好老师们,让他们重新开始教学。费用由基地出,实行义务教育。
  当然,现在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启发他们的异能(经研究人类从六岁就可能激发异能,越小激发以后能力越强)……
  这场大灾难使土球人类大量死亡和变成丧尸,华夏损失也非常惨重。为了尽快让人口尽快恢复起来,基地鼓励大家生小孩。
  女人一旦怀孕,从怀孕到生下来后五个月都不用工作,基地会每月供应她所需要的粮。孩子出生后,家庭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