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 >

第23部分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第23部分

小说: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青蒜1000千克左右,或蒜薹75~90千克、蒜头250~300千克。广州市郊主栽品种。

    (44)隆安红蒜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地方品种。株高57厘米左右,鳞茎紫色,单头重约11克,7瓣,蒜瓣小。早熟,抗热,高产,优质,生长势强,假茎粗壮,适于夏播,能在较高气温下抽薹。每667米2

    产青蒜1800~2000千克,或蒜薹700~800千克、蒜头400~700千克。是早青蒜和薹、头兼用的好品种。

    (45)玉林大蒜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方品种。株高50~60厘米,鳞茎扁圆形,紫红色,横径约4厘米,单头重约50克,6瓣。品质上等,早熟,耐寒,耐肥,抗病,生长快,系无薹系,每667米2

    产青蒜1700~2000千克,或蒜头500~600千克。适于作青蒜、早蒜头栽培。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南长沙地区有栽培。

    (46)蔡家坡大蒜@

    陕西省蔡家坡地方品种。有红皮蒜、白皮蒜两个品系。红皮蒜又称火蒜,株高85厘米左右,叶片12~13枚,假茎高33~34厘米,鳞茎扁圆形,浅紫红色,蒜衣淡紫色,横径4。5~6厘米,单头重约40克,8~12瓣。抽薹性好,蒜薹长约45厘米。蒜头质脆,辛辣味浓,蒜汁黏稠,品质上等。耐寒,早熟,抗病,耐贮藏。秋播,生长期250~260天,每667米2

    产蒜薹500千克、蒜头750千克,适于作早蒜薹栽培。又因植株生长势强,叶大假茎粗,也适于作早蒜苗栽培,每667米2

    产青蒜3000~3500千克。

    (47)兴平白皮@

    陕西省兴平地方品种。株高94厘米,假茎高42厘米,叶片12~13枚,鳞茎近圆形,白色,蒜衣白色,横径4~5厘米,单头重30克,10~11瓣,耐贮藏,辛辣味浓,品质上等。秋播,晚熟,蒜头加工品销省内外和远销日本等国家。

    (48)耀县红皮@

    又名耀县火蒜,陕西省耀县地方品种。株高50~60厘米,假茎高约36厘米,叶片12~13枚,抽薹率100%,薹长约46厘米。鳞茎近圆形,紫色,蒜衣淡紫色,横径约4。2厘米,单头重约40克,7~8瓣。秋播,生长期26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约400千克、蒜头约1000千克,是薹、头俱佳的品种。

    (49)张湾大蒜 陕西省安康地方品种。株高50厘米左右,鳞茎近圆形,浅紫色,横径约5厘米,单头重约50克,9瓣。耐寒中等,辛辣味中等,早熟,秋播,生长期26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约600千克、蒜头约600千克。

    (50)清涧紫皮蒜#

    陕西省清涧地方品种。鳞茎扁圆形,浅紫色,横径约5厘米,单头重约30克,5~6瓣。生长期12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90~100千克、蒜头约800千克,是春播、早熟、蒜瓣大的品种。

    (51)民乐紫皮#

    甘肃省民乐地方品种。株高78厘米左右,假茎高约12厘米,叶片16片,蒜薹长约60厘米。鳞茎近圆形,浅紫色,蒜衣暗紫色,横径约5。2厘米,单头重约50克,6~7瓣;头大,蒜瓣大,辛辣味浓,汁多,品质上等。抗寒,耐贮藏。春播,生长期14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250~350千克、蒜头约1000千克。销往全国及出口东南亚各国,甘肃省河西走廊有栽培。

    (52)成县白蒜 甘肃省成县地方品种。株高60厘米左右,蒜薹高约70厘米,鳞茎白色,横径5~5。2厘米,单头重约25克,8~14瓣。蒜瓣肥,汁多,味辛辣,适加工腌制。耐寒,中晚熟,每667米2

    产蒜薹约250千克、蒜头750~800千克。销往全国及出口东南亚各国,甘肃省武都地区有栽培。

    (53)格尔木红皮蒜#

    青海省格尔木市地方品种。株高82厘米左右,假茎高约26厘米,叶片14枚,抽薹性差,多数不抽薹。鳞茎扁圆形,紫红色,蒜衣紫红色,横径6~7厘米,单头重约76克,10~12瓣。鳞茎个大,排3~4层,瓣少而肥。质地细嫩,辛辣,蒜泥黏度大,品质上等。春播,生长期18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头约2500千克。

    (54)吉木萨尔大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地方品种。有白皮、紫皮2个品系。白皮蒜,株高75厘米左右,叶片14枚;鳞茎扁圆形,白色,蒜衣淡黄色,横径约5厘米,单头重约50克,10~11瓣;辛辣味浓,质脆,品质上等,适生食或加工;耐贮藏,优质;春播,生长期150天左右,抽薹率95%,但短而细,每667米2

    产蒜薹100~150千克、蒜头1500~2250千克。紫皮蒜,株高53厘米左右,叶片7枚;鳞茎扁圆形,紫红色,横径约5。8厘米,单头重约81克,5~8瓣;辛辣味浓,质脆,品质上等;耐寒,耐贮藏,耐热性中等;秋播,生长期26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100~150千克、蒜头约1000千克,畅销国际市场。

    (55)喀什紫皮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方品种。株高51厘米左右,鳞茎紫红色,横径约5。5厘米,单头重约50克,7~10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耐寒,耐热性差,抽薹晚。早熟,秋播,生长期26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约150千克、蒜头约800千克。

    (56)伊宁紫皮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地方品种。株高90厘米左右,假茎长约26厘米,叶片11~12枚。鳞茎近圆形,紫红色,蒜衣紫红色,横径约5厘米,单头重约50克,6~7瓣。抽薹率100%,但薹短而细。蒜头辛辣味浓,脆嫩,品质上等,头大,蒜瓣少,高产。耐贮藏,晚熟,秋播,生长期285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150~200千克、蒜头约1600千克。

    (57)二水早@

    四川省成都地方品种。株高74厘米左右,叶片10~12枚,假茎高约33厘米。鳞茎圆形,紫红色,蒜衣紫红色,横径约3。5厘米,单头重13~16克,9~10瓣。抽薹率95%,薹长约42厘米,薹嫩且早,味香甜,品质好。中早熟,耐寒,耐热,抗病。秋播,生长期21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400~500千克、蒜头300~400千克。宜作蒜薹、蒜头栽培。

    (58)温江红七星@

    又名硬叶子,刀六瓣,四川省温江地方品种。株高71厘米左右,叶片11~12片,假茎高约31厘米。鳞茎扁圆形,淡紫色,蒜衣淡紫色,横径4~5厘米,单头重约25克,7~8瓣。抽薹率高,薹长约41厘米,细嫩,香味浓郁,辣味重。耐寒,略耐旱,不耐涝,早熟,秋播,生长期240天左右。本品种3个特点是抽薹早、蒜头早熟、独头蒜率高和产量高,每667米2

    产蒜薹150~200千克、蒜头约750千克。

    (59)彭县蒜 四川省彭州市地方品种,因主要产于隆丰镇,又名隆丰大蒜。有早熟、中熟和晚熟3个品种。植株高75~99厘米,株幅15。4~27。8厘米,假茎高34~38厘米,假茎粗1。5~1。9厘米,全株叶片数11~13片,最大叶长47。3~55。8厘米,最大叶宽3。1~3。6厘米,叶面光滑有蜡粉。蒜头近圆形,外皮灰白色带紫色条斑,横径4~4。4厘米,单头重22~33克。每个蒜头有4~8个蒜瓣,分两层排列,瓣形整齐,内外层蒜瓣大小差异不大,平均单瓣重3~4克。蒜衣2层,紫色,易剥离。抽薹率达98%~100%,蒜薹粗而长,中熟品种薹长50厘米,薹粗0。94厘米,平均单薹重约20克,重者可达30克,早熟及晚熟品种稍差。蒜薹质脆嫩,味香甜,是蒜薹栽培的优良品种。

    (60)金堂早蒜*

    四川省农家品种,又名云顶早蒜。株高60厘米左右,叶片12~13枚,假茎高约25厘米。鳞茎扁圆形,紫红色,蒜衣淡紫色,横径约3厘米,单头重10~15克,8~9瓣。青蒜香味浓,抽薹率80%,薹长约35厘米,质地细软,味香甜,辣味重,品质上等。早熟,耐寒,耐热,产值高。秋播,生长期18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250~350千克、蒜头250~350千克;或7月份播种,11月至翌年1月份收青蒜,每667米2

    产1250千克。是青蒜、蒜薹、蒜头兼用种。

    (61)成都成蒜早 从成都二水早中选育的早中熟新品种。鳞茎紫色,横径约3。23厘米,平均10。7瓣,百瓣重110克。耐热,耐寒,抗病,早中熟,每667米2

    产蒜薹400~450千克、蒜头300~350千克。

    (62)毕节大蒜@

    贵州省毕节地方品种。产于云贵高原海拔1400~1700米地段,有红蒜、白蒜2个品系。毕节红蒜,株高91厘米左右,叶片13枚,假茎高约32厘米;鳞茎近圆形,淡紫色,蒜衣淡紫色,横径约5。3厘米,单头重约50克,11~13瓣;抽薹率98%~100%,蒜薹长约55厘米。毕节白蒜,又名贵州白蒜,株高50厘米左右,叶片8~10枚;鳞茎扁圆形,白色,横径5~7厘米,单头重35~45克,8~12瓣。两品种的特点是:头大,色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耐寒,晚熟,秋播,生长期270~300天,每667米2

    产蒜薹350~380千克、蒜头1200~1500千克。为薹、头兼用种,均为出口大蒜。

    (63)桐梓红蒜@

    贵州省桐梓地方品种。薹长70厘米左右,鳞茎紫红色,单头重约17克,10~11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耐寒,每667米2

    产蒜薹约470千克、蒜头约500千克。宜作青蒜和蒜头栽培。

    (64)拉萨大蒜#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特产。生长粗壮,鳞茎扁圆形,有白皮蒜、紫皮蒜两个品系。白皮蒜叶片9枚,鳞茎白色,横径约6。4厘米,单头重约200克,20多瓣;鳞茎头大,蒜瓣大,肉质脆嫩,辛辣味浓,品质上等;耐寒,耐旱,耐贮藏,抗病虫,高产优质,抽薹率低;当地春播生长期170天左右,秋播生长期31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头约2500千克,适高寒地区青蒜和蒜头栽培。紫皮蒜鳞茎紫色,单头重约108克,8~20瓣,鳞茎头大,蒜瓣大;高产,优质,春天3月份播种,7月份收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蒜头,生长期230~240天;生长期间地上部易分杈,耐贮。

    (65)江孜红皮蒜#

    西藏自治区江孜地方品种。株高79厘米左右,叶片13枚,鳞茎扁圆形,浅紫色,单头重约75克,7~9瓣。鳞茎头大,蒜瓣大,高产优质,品质上等。春播,生长期15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头2000千克左右。

    (66)下察隅大蒜#

    西藏自治区下察隅地方品种。鳞茎扁圆形,紫红色,横径约7。7厘米,单头重约66克,9~10瓣。鳞茎头大,蒜瓣少,秋播,生长期30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头约2000千克。

    skbshge

(一)栽培季节() 
大蒜栽培季节随南北各地气候而异。在北纬35°以南地区,冬季不寒冷,幼苗可以在露地越冬,一般秋播;北纬38°以北地区,冬季严寒,秋播幼苗易遭冻害,宜早春播种;北纬35°~38°之间地区,春、秋播种均可。

    在适于秋播的地区,秋播延长了幼苗生育期,积累养分较多,产量比春播高。秋播大蒜的播期以9~10月份,月平均温度20℃~22℃为宜。播种过晚,缩短幼苗冬前生长时间,易遭冻害;播种过早,易出现复瓣蒜。春播由于生长期较短,应尽量早播,当土壤化冻,10厘米地温达3℃以上时就可进行播种。大蒜的收获期,不论秋播或春播,都在夏至前后,当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延长时都要形成鳞茎;气温达到26℃时,植株枯萎、鳞茎休眠。如果生育期不够,大蒜只能形成独头蒜或少瓣蒜。所以,大蒜的播种期、生育期和收获期是比较严格的。但也有例外,如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具大陆性气候,冷热差异悬殊,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特殊气候,收获期在9月份;如新疆吉木萨尔白皮蒜,于4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旬收获。我国各地大蒜栽培季节见表5…2。

    表5…2 我国各地大蒜的栽培季节

    skbshge

(二)土壤选择与茬口安排() 
大蒜是弦状根,吸水、吸肥能力弱,且鳞茎在土壤中膨大,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前茬施肥多吸肥少的地块。大蒜对土壤适应性比较广泛,沙壤土疏松发暖,适宜根系发育,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且辛辣味浓,起蒜容易;沙土地漏水漏肥;黏土地土质坚硬,透气性差,排水不良;涝洼地土壤水分过多,缺少空气,碱地腐蚀蒜母易造成缺苗。

    大蒜忌与葱、韭菜、洋葱等作物连作。这些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根系所分泌的残余物质及各种病虫害(特别是蛆害)基本相同。在这些地块上种蒜时容易缺乏营养,植株大小不一,苗弱叶黄,鳞茎小,产量低,病虫害多,蛆害重。但大蒜本身重茬生产的蒜皮薄、口味好、产量高,采薹容易。生茬地种蒜则蒜皮厚、瓣长,产量低,采薹困难。但老茬地种蒜,须多施农家肥补充土壤中营养元素。

    秋播大蒜地,前茬以早熟菜豆、黄豆、黄瓜、番茄、西葫芦、冬瓜、马铃薯、甘蓝等作物为好。春播大蒜地的前茬以豆类、瓜类、茄果类为好,白菜、萝卜茬次之。这些茬口的施肥量多,地力肥,有利于大蒜的生长。大蒜茬本身的施肥量大而吸肥量少,根系分泌杀菌素可防治各种病害,所以大蒜是各种作物最好的前茬。产粮区种植大蒜,可与谷子、玉米、小麦等换茬,以谷子茬最好。

    东北、西北等地栽培大蒜以单作为主。华北及以南各地大蒜多与其他蔬菜或粮食、棉花间套作。如垄作大蒜可套种玉米等。

    skbshge

(三)整地与施肥() 
栽培秋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施基肥,耕翻深10~15厘米,耕后晒垡。夏耕不宜深,因夏秋雨水多,深耕容易积水;晒垡时要耕耙1~2次,消灭杂草,做到地平、粪匀、耙细、土壤上松下实,播种前再整地做畦。基肥宜在耕地前施入,秋播大蒜生长期长,应多施迟效性农家肥,每667米2

    施腐熟过筛厩肥5000~7500千克;忌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