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 >

第22部分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第22部分

小说: 韭菜葱蒜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蒜头1750千克左右。

    (14)苍山大蒜@

    山东省苍山地方品种。蒜头洁白,近圆形,薹粗而长,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浓,脆嫩,蒜汁黏稠;抗病,高产,优质,均秋播。有3个品系:蒲棵,又名笨蒜,株高80~95厘米,叶片12枚,假茎高30~35厘米,蒜薹粗大,长60~80厘米,鳞茎横径3。5~4。5厘米,单头重约35克,白色,蒜衣粉红色,6~7瓣,中晚熟,生长期约240天,每667米2

    产蒜薹500~750千克、蒜头1000~1250千克;糙蒜,株高80~90厘米,叶片11~12枚,假茎高35~40厘米,鳞茎横径4~4。6厘米,白色,单头重约35克,4~6瓣,晚熟,生长期230~235天,后期有早衰现象;高脚子,株高85~90厘米,叶片11~12片,假茎高35~40厘米,鳞茎横径约4。5厘米,单头重30~40克,白色,蒜衣白色,6瓣,蒜薹长35~55厘米,晚熟,生长期245天左右,生长旺盛,适于高肥力地块种植,每667米2

    产蒜薹500~600千克、蒜头900千克左右,宜薹、头栽培,产品适于腌渍、脱水加工。

    (15)嘉祥大蒜@

    山东省嘉祥地方品种。株高约95厘米,鳞茎圆球形,紫红色,蒜衣紫色,横径约5厘米,单头重30~50克,6~8瓣。辛辣味浓,蒜泥黏度大,品质上等。耐贮藏,抽薹性好,蒜薹长约65厘米,生长旺盛,耐寒力弱。早中熟,秋播,生长期约250天,每667米2

    产蒜薹500千克左右、蒜头1000千克左右。适于生食、腌渍加工,为当地出口品种。

    (16)安丘大蒜 山东省安丘地方品种。蒜头大,紫色,每头5~6瓣,蒜瓣大小比较均匀。耐贮藏,味辛香,细腻柔嫩,汁液黏稠,品质上等。宜作青蒜和蒜黄栽培。销往国内和出口日本、韩国。

    (17)苏联红皮蒜@

    又称改良蒜,由原苏联引入。株高93厘米,叶片13~15枚,假茎高36厘米,鳞茎扁圆形,浅紫色,蒜衣淡红黄色,横径5。5厘米,单头重55克,12~13瓣,蒜形整齐。抽薹率65%,蒜薹长45厘米,抽薹率高。休眠期短,不耐贮藏,辛辣味略淡。中熟,高产,抗病,抗逆性中等。秋播,生长期240天,每667米2

    可收青蒜2500~3500千克,或蒜薹200~300千克,或蒜头1000~1500千克。宜作青蒜和蒜头栽培,适生食或腌渍加工。通过本品种定向选育的品种有鲁农大蒜、宋城大蒜、徐州白蒜、金乡大蒜等。

    (18)鲁农大蒜@

    株高80厘米,叶片13枚,鳞茎扁圆形,灰白色带紫色条纹,横径5厘米,单头重50克,10~13瓣,抽薹率80%,蒜薹长60厘米。中熟,蒜头大,产量高,休眠期短,不耐贮藏。宜作青蒜和蒜头栽培。

    (19)早薹蒜2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和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选育。株高75~80厘米,叶片12枚,抽薹性好,薹长约50厘米,单薹重25~30克。鳞茎近圆形,浅紫色,横径4~5厘米,单头重30~35克,7~8瓣。中熟,秋播,生长期约240天,每667米2

    产蒜薹600~1000千克、蒜头750~1100千克。是早熟的蒜薹良种。

    (20)宋城大蒜@

    又称围蒜。株高72厘米,叶片14~15枚,鳞茎红色,横径5厘米,单头重50克,9~10瓣,头大色白,优质高产。抽薹率70%,蒜薹短而细。中晚熟,秋播,生长期260天,每667米2

    产青蒜2000~2500千克,或蒜薹150~200千克,蒜头1750千克。宜作蒜头栽培或冬前早熟蒜苗栽培。是出口大蒜品种之一。

    (21)徐州白蒜@

    又名邳州白蒜,江苏省徐州地方品种。株高约98厘米,叶片13~14片,鳞茎扁圆形,淡紫色,蒜衣白色,横径约5厘米,单头重50克左右,13~17瓣。蒜头大,色泽洁白,辛香味浓,耐贮运,商品性好,深受国际市场欢迎,为出口品种。秋播,生长期240~250天,每667米2

    产蒜薹35~50千克、蒜头800~1300千克。宜作青蒜、蒜黄、蒜头栽培。

    (22)太仑白蒜@

    江苏省太仑地方品种。株高约92厘米,假茎高约40厘米,叶片10枚,鳞茎扁圆形,洁白,蒜衣淡黄色,横径3。8~5。5厘米,单头重约25克,7~8瓣。辛辣味浓,脆嫩,头大,耐贮藏,抽薹性好,蒜薹长54厘米左右,单薹重约12克,商品性好。抗寒,早熟,秋播,生长期230~240天,每667米2

    产青蒜750~1125千克,或蒜薹350~400千克、蒜头700千克左右。宜作青蒜和薹、头兼用栽培,也可作速冻蒜薹和蒜米加工。出口东南亚地区。

    (23)江苏三月黄 江苏省大丰地方品种。鳞茎扁球形,淡紫色,横径约4厘米,单头重30~40克,8~10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耐寒,高产,优质,中熟,秋播,生长期250~255天,每667米2

    产青蒜2000~3000千克,或蒜薹500~725千克、蒜头1000~1250千克。宜作青蒜、薹、头兼用栽培。

    (24)江苏雪里青 江苏省太丰地方品种。株高约70厘米,叶片11枚,薹长约50厘米,鳞茎扁圆形,淡紫色,横径3。5~4厘米,单头重约40克,10~12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抗寒,霜雪后叶片青绿,高产优质,中晚熟,秋播,生长期250~260天,每667米2

    产青蒜3000~4000千克,或蒜薹450~750千克、蒜头1000~1500千克。宜作青蒜和薹、头兼用栽培,和速冻蒜薹加工。

    (25)射阳白蒜 又名青龙白蒜,为江苏省射阳地区主栽品种。株高约75厘米,叶片11枚,鳞茎扁球形,白色,横径4~5厘米,单头重约70克,8~10瓣。瓣肥厚,品质上等,适于生食或腌渍加工。抗寒,中熟,秋播,生长期25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约1300千克、蒜头约1500千克。宜作青蒜、薹、头兼用栽培。

    (26)嘉定大蒜@

    上海市嘉定地区名优品种。株高约80厘米,叶片10~11枚,鳞茎圆球形,洁白,蒜瓣大而匀,肉质脆嫩,辣味浓烈,以白、辣、脆著称。有1号、2号等品系。1号又称嘉定白蒜,假茎高约30厘米,鳞茎横径4~5厘米,白色,蒜衣白色,单头重约30克,6~8瓣;蒜薹长43厘米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250~300千克、蒜头600~700千克,生长期240~245天。2号又称嘉定黑蒜,假茎高约41厘米,鳞茎横径约4。2厘米,白色,蒜衣白色,6~8瓣;单头重约30克,瓣大瓣齐,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抗寒性好;适生食、调味、加工腌渍;抽薹率100%,蒜薹长约51厘米;晚熟,秋播,生长期240~245天,每667米2

    产蒜薹350千克、蒜头650~700千克。上海市、福建省、台湾省均有栽培。1号、2号品系均为出口品种。

    (27)上高大蒜@

    江西省上高农家品种。株高约62厘米,鳞茎扁圆形,紫红色,横径4~6厘米,单头重45~75克,6~8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耐寒,早熟,秋播,生长期210天左右,每667米2

    产青蒜2000~2500千克,或4月收蒜薹250千克左右,5月收蒜头500~600千克。宜作青蒜、薹、头兼用。江西省上高地区有栽培。

    (28)都昌红蒜@

    江西省都昌地方品种。株高52厘米左右,假茎高约15厘米,鳞茎扁圆形,紫红色,蒜衣紫红色,横径约4。7厘米,单头重30克左右,8瓣。味辛辣,脆嫩,品质上等。抗病,耐寒,晚熟。秋播,生长期约210天,每667米2

    产青蒜2500~3500千克,或蒜薹400~500千克、蒜头500千克。宜作青蒜、薹、头兼用。江西省九江、都昌等地有栽培。

    (29)龙南大蒜 江西省龙南地方品种,又名白衣大蒜。株高55厘米左右,假茎高约10厘米,鳞茎球形,白色,单头重25~50克,15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早熟,生长期240天,生长势强,每667米2

    产青蒜1500~2500千克,或蒜薹250千克、蒜头400~500千克。江西省龙南地区主栽品种。

    (30)铜陵白皮 安徽省铜陵地方品种。株高50~56厘米,鳞茎白色,横径5~5。2厘米,单头重约50克,4~6瓣。味辛辣,脆嫩,品质上等。耐寒,抗病,晚熟,秋播,生长期24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约250千克、蒜头约750千克。

    (31)舒城大蒜@

    安徽省舒城地方品种。株高约80厘米,叶片8~9枚,蒜薹高60~70厘米,鳞茎扁圆形,白色,蒜衣白色,横径约6厘米,单头重30~50克,6~9瓣。头大,瓣整齐,辛辣味浓,品质上等。中熟,耐寒,抗病虫,适应性强,抽薹早,是薹、头兼用种,生长期24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300~400千克、蒜头500千克。蒜头和脱水蒜片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32)官堂大蒜 安徽省官堂地方品种。株高60~90厘米,叶片7~9片,假茎粗壮,鳞茎白色,横径约6厘米,单头重35~50克,5~7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适于生食。耐寒,适应性广,耐盐碱和酸性土壤,生长期240天左右,是薹、头兼用种,每667米2

    产蒜薹100~150千克、蒜头1000~1500千克。安徽省亳县主栽品种。

    (33)来安大蒜@

    安徽省来安地方品种,又名来安薹蒜。株高100厘米左右,假茎粗壮,高约40厘米,叶片7~9片,鳞茎近圆形,白色带淡紫色条斑,蒜衣黄白色带淡紫色条纹,横径约6厘米,单头重35~50克,5~7瓣。抽薹率100%,蒜薹粗而长,质地致密,长60厘米左右,单薹重约25克,薹、头都耐贮藏。辛辣味浓,品质上等,适于生食。耐寒,适应性广,耐盐碱和酸性土壤,生长期约240天,每667米2

    产蒜薹500~600千克、蒜头1000千克。是薹、头兼用种,蒜头可加工成脱水蒜片。

    (34)余姚白蒜@

    浙江省余姚地方品种。株高70~90厘米,鳞茎扁球形,白色,蒜衣白色,横径约4。6厘米,单头重38克,7~9瓣。味辛辣浓香,脆嫩,品质上等,耐寒,中熟,秋播,生长期240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400~500千克、蒜头1000千克。速冻蒜薹、脱水蒜薹销往日本和东南亚,糖醋蒜头和腌渍蒜头销往省内外。

    (35)超化大蒜 河南省郑州新密市名特品种。叶片7~9枚,鳞茎紫色,单头重约40克,5~6瓣,蒜味浓郁,捣成蒜泥久不变味。秋播,中晚熟,生长期255天左右,宜作蒜头、蒜薹和蒜黄栽培。设施栽培下每667米2

    一季可收蒜黄3000~4000千克。

    (36)临颍大蒜 河南省临颍农家品种。株高45~50厘米,叶片7枚,鳞茎扁圆形,白色,横径约3厘米,单头重15克左右,8~9瓣。辛辣味浓,中熟,生长期约230天,每667米2

    产蒜薹约250千克、蒜头约700千克,是薹、头兼用种。是河南省临颍及附近各县主栽品种。

    (37)吉阳大蒜 湖北省吉阳山一带地方品种。株高92厘米左右,叶片10~12片,鳞茎白色,横径4~5厘米,单头重35~50克,8~10瓣。质地脆嫩,汁浓,甜辣适中,品质上等。适于生、熟食或腌渍加工。耐贮藏,优质,高产,中早熟,秋播,生长期235天左右,每667米2

    产蒜薹300~400千克、蒜头300千克。是薹、头兼用种。

    (38)恩施大蒜 湖北省恩施地区农家品种。株高60厘米左右,叶片6~8片,鳞茎扁圆形,红色,横径约3。9厘米,9~11瓣。辛辣味浓,品质上等。抗寒,抗病,耐瘠薄,早中熟,每667米2

    产量青蒜1000~2000千克,或蒜薹350~400千克、蒜头300~400千克。鄂西、宜昌市郊有栽培,为薹、头兼用种。

    (39)东安大蒜 湖南省东安农家品种。株高55厘米左右,叶片6~12片,鳞茎高圆形,浅紫色,横径4。5~5厘米,单头重40~50克,8~12瓣。头大,品质佳,辛香味浓。耐寒,早熟,秋播,生长期210天左右,每667米2

    产青蒜1000~1500千克,或蒜薹200~300千克、蒜头150~175千克。

    (40)茶陵紫皮蒜@

    湖南省茶陵地方品种。株高61~66厘米,叶片9~12片,蒜薹长50厘米左右,鳞茎扁圆形,紫色,横径约5。2厘米,单头重约56。3克,11~12瓣。味辛辣,品质上等。耐寒,耐涝,耐热,耐贮。中熟,生长期220天左右,生长快,9月播种,60天即可始收青蒜至翌年4月,每667米2

    产青蒜2000~2500千克,或蒜薹125千克、蒜头375~500千克。是青蒜、薹、头兼用种。

    (41)茶陵早大蒜 湖南省茶陵地方品种。株高87厘米左右,叶片13~14片,鳞茎扁圆形,紫红色,横径约3。7厘米,单头重约25克,10瓣;味香辛辣,味浓郁,适生食,品质上等;耐旱涝,耐贮藏,抗病虫;秋播,生长期210天左右,每667米2

    产青蒜1200~1800千克,或蒜薹175千克、蒜头300千克,是青蒜、薹、头兼用种。还有茶陵大蒜,株高61厘米左右,鳞茎扁圆形,紫红色,横径约5。9厘米,单头重约56克,11~12瓣;瓣大,味香辛辣,味浓郁,适于生食,品质上等;耐涝,耐寒,耐热,耐贮藏,抗病虫,为中熟种。

    (42)普宁大蒜*

    广东省普宁地方品种。株高71厘米左右,假茎高约24厘米,叶片12枚。鳞茎长扁圆形,白色,蒜衣淡红色,横径3。2~4。6厘米,单头重约20克,9~12瓣,分3层排列。青蒜辛辣而香,品质上等。耐寒,耐热,抗病,耐旱,早中熟,生长期150天左右,当地秋季10月份播种,80~90天可收青蒜,每667米2

    产青蒜1750~2500千克,当地翌年可抽薹,3月份收蒜头。福州、漳州市郊及附近县普遍栽培。

    (43)广东早桂林蒜 株高48厘米左右,鳞茎白色,8~13瓣。早熟,生长迅速,抽薹早,播种至收薹120~150天,品质上等,每667米2

    产青蒜1000千克左右,或蒜薹75~90千克、蒜头250~300千克。广州市郊主栽品种。

    (44)隆安红蒜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